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陆定一同志在京剧现代戏观摩演出大会开幕式上讲了这样一段鼓舞人心的话:“帝国主义者和现代修正主义者,说京戏现代戏‘糟得很’,我们与之相反,说‘好得很’。京剧现代戏以革命的精神教育了观众,这是第一好。京剧演员,因为演现代戏,自己的精种面貌也进一步改变了,他们向工农兵学习,同工农兵结合起来,这是第二好。京剧现代戏在各地上演,都有众多的观众,受到热烈的欢迎,这是第三好。总而言之,是好得很。”  相似文献   

2.
《前线》1964,(12)
一九六四年京剧现代戏观摩演出,是我国戏剧界的一件大事,它标志着京剧艺术发展史上一个质的飞跃,具有深刻的革命意义。从已经演出的剧目来看,演出已经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它生动地证明了:京剧艺术必须为社会主义服务、为工农兵服务;京剧应该反映现代生活,而且能演好现代戏;一切反对和怀疑京剧演现代戏的论调都是没有根据的,雄伟健壮的工农兵形象是完全能够在京剧舞台上站定脚跟的。  相似文献   

3.
江正云  李松 《学习月刊》2013,(16):30-31
戏曲现代戏是中国戏曲重要的组成部分.而以京剧作为艺术载体的现代戏(即京剧现代戏).则是中国戏曲现代戏的主体.它尤其在中国20世纪六七十年代成为了檄其重要而特殊的艺术景观。现代意义上的中国京剧现代戏.其发展阶段包括新中国成立之前和之后两个时期。  相似文献   

4.
江正云  李松 《学习月刊》2013,(14):23-24
在当前的中国戏曲史研究中,学界关于戏曲现代戏的概念一直存在模糊之处。本文拟结合戏曲现代戏、京剧现代戏、"样板戏"三者之间的关系,以及具体的史实予以辨析。一、何谓戏曲现代戏学界关于现代戏的界定未有定论。刘厚生认为"我们所说的现代戏概念,主要是指二十世纪初清末以来的当代题材戏";高义龙、李晓主编的《中国戏曲现代戏史》清理了戏曲现代戏的历史过程,他们认为,20世纪前三十年表现当时社会现实的戏曲称为时装新戏;而30年代起在陕甘  相似文献   

5.
林木 《党史博览》2012,(9):1+57-F0002,F0003
1964年6月5日,全国京剧现代戏观摩演出大会在北京拉开序幕。此前的1963年9月,文化部向各省、市、自治区文化厅(局)及有关直属文艺团体发出通知,准备于1964年3月在北京举办京剧现代戏会演。后来,为了让各地有较多时间进行准备,会演举行的时间推迟至6月。1964年6月5日,会演开幕式在人民大会堂举行。  相似文献   

6.
京剧能不能演好现代戏?在一些人的心目中还是存在着疑问的。北京京剧团最近演出的《芦荡火种》对于这个问题做出了一个正面的回答。京剧《芦蕩火种》是根据同名沪剧移植的。沪剧的演出曾经获得了很大成功,剧本的基础较好,也提供了许多很好的艺术  相似文献   

7.
畸形的“革命样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革命现代戏绝对不是江青的发明创造。 早在1958年,京剧《智取威虎山》和《白毛女》就分别在上海、北京引起轰动。1964年,在北京举行的全国京剧现代戏观摩演出大会,推出了37个剧目。其中就包括几乎所有后来“样板戏”的改编原作。也就是在这次会演期间,江青发现了一次绝好的历史机遇:她除了擅自安排毛泽东接见演员外,还在座谈会上发表了“文革”中被称为《江青同志谈京剧革命》的讲话。在讲话中,她说:要在舞台上塑造当代的革命英雄形象,要由领导亲自抓创作,抓剧本。于是,“三突出”和“高大全”的创作原则,就在她的“亲自”炮制下出笼。 上海的柯庆施、张春桥,全力支持江青插手京剧改革。1965年3月16日,《解放日报》的评论称赞《红灯记》“是京剧现代化的出色样板”。“样板戏”之称,始肇于此。  相似文献   

8.
阿甲(1907--1994),原名符镇宝、符律衡。中共党员,中国戏曲理论家、剧作家、导演。1938年到延安,1942年出席延安文艺座谈会。新中国成立后,长期从事编、导、演的艺术实践,是当代戏曲导演的标志性人物、探索京剧现代戏的突出代表,也是现代京剧《红灯记》的第一改编者和导演。为京剧表现现代生活作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9.
正1964年6月5日,全国京剧现代戏观摩大会在北京开幕,京剧《芦荡火种》参加了演出,得到了广泛好评。7月23日,毛泽东和彭真、谭震林等领导人观看了京剧《芦荡火种》。毛泽东上台接见演员,称赞"阿庆嫂演得好,郭建光演得好,刁德一演得好"。几天后,江青到剧团又传达了毛泽东的意见:"要突出武装斗争,强调武装斗争消灭武  相似文献   

10.
爱的礼赞──京剧现代戏《黄荆树》观后漫笔王蕴明似清洌的泉水沁人心脾,如清秀的柑桔勾起人恬淡回忆。也许由于我的出身经历,观看了由北京青年京剧团排演的现代戏《黄刑树》,对于我这样的“职业观众”,也竟然情不能已,不意中泪花挂满了腮颊。故事很简单,民办青年教...  相似文献   

11.
局限和无限     
路元 《前线》1964,(12)
京剧现代戏观摩演出是一个色彩缤纷的展览会。给人的强烈印象之一,是剧目的多样性。这次出现在舞台上的不但有工人、农民和士兵,还有站柜台的店员、渔轮上的水手、草原上的牧民;出现在剧中的不但有火热的敌我斗争和军事斗争,也有人民内部的矛盾和冲突;不但有严肃紧张的正剧,也有《送肥记》这样比较轻松的喜剧。一句说,这次观摩演出显示了京剧所反映的生活题材可以是十分广阔的。  相似文献   

12.
重说样板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纵观中国乃至世界的戏剧艺术发展史,“样板戏”一词绝无仅有。它的最早出现,是在1965年的3月。 1965年2月,中国京剧院一团携京剧现代戏《红灯记》南下,从3月12日起,开始在上海演出。这出从内容到形式都十分精湛的现代戏,立刻受到了上海观众的热烈欢迎。与此同时,各种赞美以《红灯记》为代表的现代戏的文章纷纷见诸报端。3月16日的《解放日报》发表署名“本报评论员”的文章《认真向<红灯记>学习》,其中首次出现“样板”字样。文章说:“看过这出戏的人,深为他们那种战斗的政治热情和革命的艺术力量所鼓舞,众口一词,连连称道:‘好  相似文献   

13.
前段时间,对现代戏(即诞生于20世纪60年代初而走红于"文革"的"样板戏")是否应进入中小学课堂,颇有争议,反对者甚至还给它加了"三宗罪".但现代戏还是在争议声中进了课堂.不料,北京最近又有了新的消息,说教育部原规定的15首曲目中的<奇袭白虎团>选段<趁夜晚>,因为"时代局限性非常强,特别是具有代表性的‘打败美帝野心狼'一句,已与时代脱节,"故必须从北京市中小学京剧教材中删除之,云云.  相似文献   

14.
刘守华 《党史博览》2006,(11):41-43
1960年上海市人民沪剧团上演了一部现代戏——《芦荡火种》,该戏讲述的是阳澄湖畔沙家浜地区的中共地下联络员、春来茶馆老板娘阿庆嫂,机智巧妙地掩护郭建光等18位新四军伤病员的故事。改编为京剧后,剧名变成《地下联络员》在当时全国的戏曲舞台上,传统戏占了绝对优势,全国当时  相似文献   

15.
60年代中期,毛泽东曾先后对文艺问题作出两个批示。1963年12月的第一个批示,针对的是戏曲舞台上的帝王将相、才子佳人。1964年6月底第二个批示作出的时候,文艺界已开始进行一件当时被认为是“文化战线上的一个大革命”的盛事——京剧改革。 1964年6月5日至7月31日,全国京剧现代戏观摩演出大会在北京举行,全国19个省、市、自治区的28个剧团参加演出,共37个戏,其中有名的剧目是黑龙  相似文献   

16.
2001年岁尾,新世纪中国京剧盛会——第三届中国京剧艺术节在古都南京落下帷幕。在该届艺术节上,我区参演的京剧现代戏《草原母亲》,以一种平朴与率真凸显了实实在在的人性美,巧妙地将京剧艺术固有的特色与内蒙古地域民族风情有机结合起来,形成了一种强烈的艺术魅力,感染和打动了古都南京的观众,受到了专家和评委的一致好评,荣获本届艺术节优秀剧目奖、优秀唱腔设计奖、优秀表演奖,尚伟等3人分别获得个人表演奖。《草原母亲》是一台以蒙古族母亲达日玛和周围的蒙古族同胞在全国各地遭遇巨大经济困难的50年代末期,毅然克服自…  相似文献   

17.
在欢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十五周年的时候,作为一个文艺工作者,回顾我们中国评剧院大演现代戏和我个人演现代戏的过程,心中无限兴奋。中国评剧院从建院到现在已经整整十年了,这十年是我们坚持演现代戏的十年,是思想革命和艺术革命的十年。这十年,我们评剧艺术得到了健壮的发展,为评剧演好革命的现代戏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18.
去年十月间,四川省振兴川剧汇报演出团来京公演了新编历史故事剧《巴山秀才》、改编传统戏《绣襦记》及新编现代戏《丑公公》等,引起了首都戏剧界极大的重视。曹禺同志为此在《戏剧电影报》上发表了一篇题为《空谷足音》的文章,表示对“振兴川剧”这一口号的极大关注和欢迎。他号召全国其他剧种都起而响应,并说:“难道京剧不要振兴?评剧不要振兴?梆子不要振兴?豫剧、汉剧、沪剧、越剧、黄梅戏就没有个振兴问题?”他希望“这来自远方的‘空谷足音’不久将变得喧  相似文献   

19.
正近日,一曲京剧版的《燃烧我的卡路里》走红网络,起因是一位名为贾怀胤的京剧演员,为了向学生证实他也会唱流行歌曲,即兴发挥用京剧演唱了一段"卡路里",有网友听后表示,已经忘记了原唱;也有网友觉得,京剧版"卡路里"在格调上比原曲高多了。好听到让人忘记原唱,那是因为京剧是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有200多年历史打底,中间经历无数表演艺术家的传承。到了贾怀胤这一代,京剧  相似文献   

20.
满目花似锦,艺苑多新人,长春有京剧,京剧能长春。──原文化部代部长贺敬之题词京剧,举世公认是中国的国粹艺术。在京剧艺术界,同行们公认吉林省京剧院有名角,出名剧,是名院,在国内外都有市场。按说,吉林省京剧院在不占有京剧发展任何先天优势的条件下,能出如此成就不合常理,但这的确是事实。促成这一事实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吉林省京剧院开展扎扎实实的思想政治工作。当今,在各种现代流行艺术弥谩文艺市场的大环境下,人们对京剧“国粹”多为爱而不受。市场经济了,终究要讲究经济效益。80年代中期更是京剧受冲击最严重的时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