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曲慧敏 《青年论坛》2004,(2):119-120
本文主要针对国际国内银行业购并的现状提出了中国银行业购并的实施设想:创造公开公平的购并市场环境,避免银行业购并中政府因素的非良性介入;重视购并后的整合管理实施,要通过购并后的整合管理,实现核心能力从优势银行向劣势银行转移和延伸,或通过双方资源的互补渗透,构筑或强化银行的核心能力;建立基于核心能力的银行业购并绩效评估体系等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2.
试析企业购并后的整合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赫晓丽 《前沿》2004,(7):71-74
企业购并后的整合管理是购并价值创造的重要保证 ,是购并能否最终取得成功的关键环节。而购并后整合管理不完善是许多企业购并失败的主要原因。本文试从战略性资产整合、企业文化整合等五个方面分析购并后的整合管理。  相似文献   

3.
<正>当前,加快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进产业优化重组,已成为国企改革的重要方向。在国有企业实现重组融合中,原有各法人主体之间不同的企业文化进行整合并实现融合。重组企业文化融合的优劣,成为评判企业重组成功与否的重要依据。因此,研究重组国有企业文化融合,成为国有企业文化建设乃至国资国企改革研究的时代课题和重要任务。一、重组国有企业文化融合必要性分析国有企业重组问题,从表面来看,是各企业国有产权、国有资本的整合与合并,随之而来的是治理架构的打包、洗牌和再整合,最终实现治理上的合并或  相似文献   

4.
企业购并,作为企业发展到一定阶段进行快速扩张的有效途径,克服了通过自身积累实现渐进式发展的局限,为企业实现跳跃式发展提供了可能。然而,我国企业购并行为成功的比例是相当低的,购并失败的原因主要是政府行为和企业行为边界模糊,政策法规不健全;企业缺乏战略眼光,评价体系不完善,购并整合困难。  相似文献   

5.
省外传真     
上海市鼓励企业跨国购并未来五年,上海对外投资将从传统的新建企业转向以购并企业为主的新投资政策,鼓励全市优势企业以收购兼并或债转股方式,在海外建立生产基地和营销网络,实现低成本扩张。据悉,购并的行业重点为轻工、纺织、机电、信息等,同时探索性收购商业、金融证券和综合性上市企业;购并的重点区域是目前经济处于低谷的发达国家和地区,如日本、德国、瑞士、北美以及韩国  相似文献   

6.
农村社区建设:社会融合与治理转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从社区和社会两个层面阐述了当前农村社区建设的必要性和必然性,并对建国以来我国农村社区和社会整合机理及其变化以及新型社区建设的方向进行了讨论,强调农村社区建设是新时期、新阶段我国农村的一项重大的社会建设工程和制度创新,不仅旨在实现农村社区的整合和重建,也是旨在实现整个社会的融合和一体化;不仅是我国农村基层社会组织与管理方式的重大变革,也是我国社区和社会整合机制及治理方式的重大转变。  相似文献   

7.
一、我国企业购并发展状况及特征1.成熟市场经济国家中企业购并的特点(1)企业购并的目的是为了追求最大化的收益和提高竞争力。通过收购和兼并,首先可以实现规模经济。不仅可以使固定资产如厂房、机器等实现规模经济,更重要的是它还可以实现收购方管理层的管理技能...  相似文献   

8.
本文从社区和社会两个层面阐述了当前农村社区建设的必要性和必然性,并对建国以来我国农村社区和社会整合机理及其变化以及新型社区建设的方向进行了讨论,强调农村社区建设是新时期、新阶段我国农村的一项重大的社会建设工程和制度创新,不仅旨在实现农村社区的整合和重建,也是旨在实现整个社会的融合和一体化;不仅是我国农村基层社会组织与管理方式的重大变革,也是我国社区和社会整合机制及治理方式的重大转变.  相似文献   

9.
治理农村贫困问题是党和政府的一项重要任务。作为农村扶贫的一种新型方式,项目扶贫旨在通过国家财政转移支付以及综合扶贫等,突破政府、企业和社会之间的藩篱,将信息、技术、资金等要素融合在一起,从而实现专业、行业与行动者有机整合的扶贫方式推进。然而,在项目扶贫的过程中却出现了项目主体异化、精英俘获现象以及项目监管流于形式等问题,严重阻碍了农村项目扶贫的效果及进程。构建主体间性的主客体关系、实施项目精准以及强化制度建设是化解农村项目制扶贫存在问题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10.
企业文化能否有效整合,是企业联合重组能否成功的关键环节。企业文化整合的方式多种多样,关键是核心理念的融合、企业精神的整合。  相似文献   

11.
民族性格即在共同的地域环境、社会政策、历史境遇、饮食结构等因素下,一个民族大多数成员反复出现的、共有的心态和活动方式,虽然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民族之间互相融合交流,但是多数民族仍然保持了独特的民族性格特征。民族跨文化交际能力包括多种能力,包括文化能力、建立情感和关系的能力、情节协调能力等,其多种能力都和文化及其所包含的民族性格有密切关联,因此民族地区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必然要受到民族性格的渗透。  相似文献   

12.
企业文化是社会文化与企业管理实践相融合的产物,它是企业组织及其成员的行为方式以及这种方式所反映的被组织成员共同接受的信仰、价值观念和行为准则,是一个企业或一个组织在自身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以价值观为核心的独特的文化管理模式。企业文化是企业在长期的生产经营中形成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总和,属意识形态的范畴。  相似文献   

13.
吴琳  张敏  刘丹 《桂海论丛》2013,29(5):88-92
保障和改善文化民生不仅是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需求的现实任务,也是维护和保障公民文化基本权利实现的具体体现。这对政府健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满足这一要求,政府在改进提供公共服务方式,加强公共文化民生建设过程中要遵循公平适度、需求导向、社会协作的三条原则。在公共文化民生建设过程中,要推进队伍建设,为文化发展储备优秀人才;推进制度建设,为文化发展提供制度保证;推进社会建设,为文化发展提供发展载体。  相似文献   

14.
<正>南通市"融合党建"的实践,可以从党的领导视角进一步完善及拓展。党的领导是把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贯彻落实到人民群众中,同时也把人民群众的具体利益需求和利益表达吸纳到党和政府的政策与法律中,实现政治与社会融合的过程;党的领导也是实现政治社会系统上下之间连接的过程,促进基层社会与地方党委政府,以及中央这一更大范围共同体的融合。用发展基层民主的方式来实现党对基层社会的领导。在这个过程中,党的领导方式的改善,为基层民主的发展提供  相似文献   

15.
企业文化建设直接影响着企业的生命力和活力。近年来,铁路的快速发展对铁路的管理模式和运营方式提出了新的要求,随之而来的生产力布局的不断调整,使铁路基层站段也步入不断的整合之中。这种整合应该是以文化的融合为根基,以机构的撤并、人员的整合为重点,以制度的完善为保证的不断深化的系统工程,而其中的企业文化建设则是做好深层次整合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16.
铁路改革过程中,企业的重组、合并所带来不同企业文化之间的碰撞,将在一定程度上阻碍和影响企业战略的实施和改革的深化。在铁路深化改革的关键时期,要使铁路企业的合并重组真正产生“1+1〉2”的效应,就必须高度重视企业文化的融合问题。一、尊重文化差异,形成文化融合发展强势文化的融合有利于凝聚全员合力。按照路局直管站段新的管理体制的要求,各系统大力度合并重组,整合为新的单位。原来各单位文化背景的不同导致了干部职工价值取向的差异。因此,要想尽快统一凝聚干部职工群众思想,释放出最大的战斗力,就需要我们在深化铁路改革过程中寻…  相似文献   

17.
铁路改革过程中,企业的重组、合并所带来不同企业文化之间的碰撞,将在一定程度上阻碍和影响企业战略的实施和改革的深化。在铁路深化改革的关键时期,要使铁路企业的合并重组真正产生“1+1>2”的效应,就必须高度重视企业文化的融合问题。一、尊重文化差异,形成文化融合发展强势文化的融合有利于凝聚全员合力。按照路局直管站段新的管理体制的要求,各系统大力度合并重组,整合为新的单位。原来各单位文化背景的不同导致了干部职工价值取向的差异。因此,要想尽快统一凝聚干部职工群众思想,释放出最大的战斗力,就需要我们在深化铁路改革过程中寻…  相似文献   

18.
正在推进焦煤文化融合发展过程中,我们深切感受到企业文化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既要在理论指导下,创造具体可行的应用方式,使公司价值观念和行为规范化,又要通过具体有效的融合方式传达到员工中间,形成文化层、文化圈、文化力,从而更好地指导实践,使企业文化建设更好地为企业发展战略和目标服务。在具体实践中,我们感到要真正把企业文化融合到企业管理和战略中,相融互补,相得益彰,必须正确处理好八个方面的关系,用足非常之力,坚守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我国对外文化投资规模在波动中实现有序增长,投资结构持续优化,民营企业特别是互联网企业表现抢眼。但我国对外文化投资也面临制度和政策创新不足、部门协同竞合不足、投资方式不合理、行业融合欠缺等问题,亟需深化认识、创新政策措施、强化融合机制、加强平台建设、拓展空间布局。  相似文献   

20.
社会排斥视角下的农村青少年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村青少年在发展过程中遇到各种社会排斥,导致其陷入能力贫困、权利贫困和心理贫困状态,从根本上限制了农村青少年充分和自由地发展。社会排斥的消除必须通过改革不公平的社会制度、构建农村青少年社会支持网络和重塑和谐文化,进而实现社会融合和社会和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