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杨育光副教授 1947年生,1976年毕业于吉林大学哲学系。1979——1982年在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院读研究生。现任中共黑龙江省委党校副校长、党史副教授、黑龙江省党史学会秘书长、黑龙江省统战理论研究会常务理事、黑龙江省城市科学研究常务理事、黑龙江省党校系统党史学会副理事长、黑龙江省生产力经济学学会副会长。 杨育光副教授多年从事中共党史理论研究及教学工作。他主编了《民主党派史》、《领导者行使权力方法与艺术》、  相似文献   

2.
张国胜教授生于1956年,1987年毕业于哈尔滨师范大学政教系,获法学硕士学位。现任中共黑龙江省委党校科学社会主义教研部副主任、教授、黑龙江省科学社会主义学会副秘书长、黑龙江省政治学会理事。张国胜教授长期从事科社和政治学的教学与研究工作。近年来,撰写了《企业文化研究》、《政治行为与转变政府职能》等专著,主编《企业文化理论与实践》、《邓小平政治观研究》等书。发表了《企业文化与精神文明建设》、《进一步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现代俄罗斯主义》等60余篇论文和译文,在本刊发表的文章有:《建立微观政治学的构想》(…  相似文献   

3.
陈辉教授汉族,1963年2月生,辽宁盖县人,硕士生导师,黑龙江大学哲学与公共管理学院教授,副院长。辽宁大学历史学学士(1985年),中国人民大学历史文献学硕士(1992年),黑龙江大学哲学博士(2006年)。中国政治学学会理事,黑龙江省政治学学会常务理事,黑龙江省哲学学会理事。主要研究领域:人事管理理论与政治哲学,主要从事人事管理理性化与制度哲学研究。作为行政哲学研究团队重要成员,所进行的行政哲学研究受到国内同行的关注与肯定。近年来出版的著作有《管理学新论》、《人事管理研究》。在《政治学研究》、《哲学研究》、《中国行…  相似文献   

4.
王惠民 《学理论》2008,(6):95-95
筹划于冬,问世于春。黑龙江省散文诗学会会刊《东方》迎着2008年的和煦春光展现于人们的面前。人们欣喜地看到,走过二十几个春秋的黑龙江省散文诗学会,一路高扬团结奉献、和谐奋进的旗帜,创作了大量讴歌时代、关注民生、反映现实的作品,出版了展示会员创作成果的《从黎明走来》文集,许多会员还出版了个人作品选。  相似文献   

5.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概论》评介张志君由黑龙江省科学社会主义学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金东珠同志和黑龙江省民族干部管理学院院长金三最同志主编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概论》一书,已由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正式出版发行。该书较完整准确地阐述了中国共产党十四大...  相似文献   

6.
刘洪伟 《侨园》2015,(Z1):95
历史上,毛泽东酷爱《红楼梦》是出了名的。何以见得?请看以下几件事——他经常谈及《红楼梦》可以说毛泽东从少年时代就爱上了《红楼梦》。毛岸青、邵华合著的《回忆爸爸勤奋读书和练习书法》一文中说:"《西游记》、《水浒》、《三国演义》、《红楼梦》、《聊斋志异》等古典小说,爸爸在少年时代就看过。"随着年龄的增长和知识的丰富,毛泽东不但喜欢读《红楼梦》,而且有较高深的认识。早在井冈山斗争时期,毛泽东就向贺子珍谈  相似文献   

7.
苏珊  孙大光 《侨园》2014,(5):20-21
"自古辽阳多豪杰,如今更出‘红楼学'。八旬老翁堪奇才,半生‘研红'终不别。"这是记者有感而发的"胡诌之作"。尽管如此,终不能表达对这位研究《红楼梦》长达60多年的81岁老人的敬佩。他就是时常浩,现任辽宁省辽阳市辽阳县红楼梦研究学会会长。事先经辽阳县作家协会作家苏珊的介绍,记者得知这位民间老人研究《红楼梦》已经到了"痴迷"程度,而且成果颇丰。  相似文献   

8.
晓凯 《侨园》2021,(1):52-53
提起曹雪芹想必世人都知道,他写的《红楼梦》被公认为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有关曹雪芹祖籍在什么地方,一直争论不休.普遍的说法主要集中于"丰润说""辽阳说""铁岭说"和"武阳说".笔者以为,既然四个地名中辽宁就占了两个,何况经"红学"专家多年考证其祖籍在辽阳.正如中国《红楼梦》学会会长、红学专家冯其庸先生所说"雪芹祖籍辽阳...  相似文献   

9.
时常浩 《侨园》2014,(11):35-35
《红楼梦》一问世,就以它特有的文学价值和惊人的艺术魅力吸引着无数读者成为"红学"迷。至嘉庆年间就出现"开谈不说红楼梦,读尽诗书是枉然"的社会文风。到20世纪前后,一大批名人、学者对《红楼梦》都做出了特殊评价。王国维称《红楼梦》为"宇宙一大著述";鲁迅称《红楼梦》写出了"真的人";清末著名诗人黄遵宪预言《红楼梦》乃开天辟地从古到今第一部好小说,"可与日月争光,万古不磨";周汝昌等人认为《红楼梦》是一部中国文化的"百科全书"。  相似文献   

10.
王正康 《侨园》2016,(4):34-36
正根据笔者多年的研究,我认为《红楼梦》(特指《红楼梦》前八十回)的原创者是洪昇。我的理由如下:《红楼梦》是放大了的《长生殿》《长生殿》与《红楼梦》描写爱情发展过程和悲剧结局一致,男女两个主人公性格特征一致,写梦写幻虚实结合的写作手法一致。杭州土默热红学研究院姬健康、聂桥两位研究员从主题、故事、形象、用词、用典等多方面发掘比较,把《长生殿》与《红楼  相似文献   

11.
最近,北京市政协文史委员会、北京市崇文区政协、中国红楼梦学会两次联合召开曹雪芹旧居遗址研讨会,认定北京市唯一一处有史可查、有图可考的曹雪芹旧居遗址,在北京市崇文区蒜市口。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研究员、红楼梦学会常务理事张书才为考订此事,花费了17年时间。1978年,香港《明报月刊》曾发表黄震泰、黄庚《曹雪芹故居之发现》一文,认为北京香山正白旗38号是曹氏故居。然而后来许多专家指出此说没有依据,予以否定。这次曹氏旧居遗址发现,是否有案可稽呢?据旧居发现者张书才先生说,这一回决非空穴来风。他详细谈起了发现的经过:…  相似文献   

12.
蔡振翔 《学理论》2012,(33):131-133
在《红楼梦》的研究当中,俞平伯与胡适的区别是相当明显的。简要地评价了俞平伯、吴世昌分别就《俞平伯论<红楼梦>》、《红楼梦探源》出版事宜给上海古籍出版社、中华书局的两封信,对于研究20世纪的红学史或许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3.
《党政论坛》2014,(6):6-7
《红楼梦》是毛泽东一辈子都在反复阅读的一部书。他曾给予《红楼梦》很高评价,认为“中国小说,艺术性、思想性最高的,还是《红楼梦》”。1956年在《论十大关系》中,谈到中国和外国的差距,毛泽东不经意间说了一句话:“除了地大物博,人口众多,历史悠久,以及在文学上有部《红楼梦》等等以外,很多地方不如人家,骄傲不起来。”  相似文献   

14.
周黎岩 《学理论》2009,(30):234-235
《红楼梦》是一杯芳醇甘洌的艺术美酒,沁人心脾;《红楼梦》是一朵永不凋零的艺术奇葩,芳香四溢。《红楼梦》三字是字字珠玑、掷地有声,既全面隐括着原书主旨,又高雅脱俗,情趣典雅,较之其他书名要高出一筹。  相似文献   

15.
潘光熙 《侨园》2015,(Z1):68-69
当《红楼梦与辽阳》、《再悟红楼》还是初稿时我就有幸拜读了这部力作(上下集),此书正式出版发行,为辽阳增加了喜庆。这部由辽阳市红学会会长刘洪伟先生精心雕琢的作品,充分挖掘了辽阳市与《红楼梦》相关的历史资料,细致入微地剖析了《红楼梦》作者曹雪芹与辽阳文化的历史渊源,多方位阐述了辽阳文化对曹雪芹先生的影响。是对红学智慧、语言、趣味、博大精深内涵的深刻解读,是奉献给红学爱好者打开《红楼梦》知识宝  相似文献   

16.
毕凤祥副教授 1928年生,现任中共黑龙江省委党校党建副教授、黑龙江省党建学会副理事长、黑龙江省党校系统党建学会副理事长、黑龙江省政治学学会副秘书长、黑龙江省组织人事学会理事。  相似文献   

17.
我知道《红楼梦》的厉害是它确实教不少人吃了苦头。毛泽东在世时政治局开会都讲《红楼梦》,  相似文献   

18.
《红楼梦》艺术成就非凡,世人皆知,毋庸赘述。然而正象人的出名会招来某些麻烦一样,《红楼梦》也逃不脱盛名之累。自然,这麻烦怪不着也碍不着九泉之下的曹雪芹,纯粹是后人自作多情。何以见得?试举数例以说明: 《红楼梦》研究硕果累累,评价其成就是专家们的事。然而,近来某些考证文章却有点让人皱眉。如有的异想天开,考证出《红楼梦》是李鸿  相似文献   

19.
铁岭,这个辽宁北部的城市,看起来和《红楼梦》毫无关系,但留意的人,就会发现铁岭和《红楼梦》有着难解之缘,《红楼梦》续作者、整理者高鹗家在铁岭镇西堡,而长篇小说《曹雪芹》的作者端木蕻良则生于铁岭昌图。 铁岭市曹雪芹研究会副会长安国复说,热心于“红学”、“曹学”的人在铁岭为数众多,研究者既有专家教授,也有党政官员、离退休  相似文献   

20.
孙大光 《侨园》2015,(1):27-29
中国四大名著之一的《红楼梦》,历来是人们读之不倦的不朽之作。但几百年来,围绕《红楼梦》的争论一直没有停止过,争论的焦点不外乎其作者是谁?小说里讲的到底是什么朝代的人和事?等等。国内以民国胡适为首的"考证派"或"新红学派"的观点一直是国内研究《红楼梦》的主流观点。当然,在研究《红楼梦》的队伍里,也不乏"门派之见",各说各的理。但记者去年12月初,在鞍山采访退休干部俎永湘时,却惊人地发现他研究《红楼梦》几十年的成果,竟然完全"颠覆"了当今中国研究《红楼梦》的权威观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