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年来,党校在县委的大力支持下,不断加强阵地建设,丰富培训内容,创新培训方式,不断提高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的质量,党校的干部教育培训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与新阶段新任务的要求相比,还存在着基础设施与大规模培训干部的需要不适应、师资队伍整体素质与干训工作对师资力量的要求不适应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三创新一加强”的解决办法:创新投入体制,完善财政投入机制;创新师资培训体制,建立师资培训长效机制;创新绩效考核制度,引入评估体系,加强评估监督;加强党校系统建设,发挥系统优势。  相似文献   

2.
自2003年起,上海市杨浦区开始探索在机关绩效考核工作中引入第三方公众评价,问“绩”于民。如今,“问绩于民”已经成为杨浦区机关绩效考核的特色。2007年2月,原国家人事部充分肯定了杨浦区机关绩效考核工作,被确定为全国政府绩效考核工作的5个联系点之一。  相似文献   

3.
因“三聚氰胺”事件,石家庄市中级人民法院正式宣布三鹿集团破产,一个曾经让老百姓信赖的品牌就此彻底退出市场竞争的舞台。三鹿集团之所以失败,企业道德沦丧是其根本原因。中国文联主席孙家正在做客凤凰卫视时指出,中国现在出现的问题放在文化的视角上来看,是传统的道德打破了而新的道德又没有建立起来。孙家正的这番话道出了企业道德建设的重要性及企业文化建设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4.
企业是“经济人”和“社会人”内在统一的法人实体 ,它在处理和协调企业与职工之间、企业与企业之间、企业与消费者之间、企业与社会之间以及企业与自然环境之间的关系时 ,必然会涉及到一定的道德原则和道德规范。企业作为具有人格化的实体在生产经营过程中遇到的一切道德问题都属企业法人道德问题。加强企业法人道德建设既是现代社会健康发展的要求 ,也是现代企业文化管理的要求。从企业的角度讲 ,企业具有良好的法人道德有利于企业增强竞争力、扩大产品市场份额以获得高额利润 ;有利于企业内部减少管理协调费用 ,提高劳动生产率 ,降低成本 ,提高效益。  相似文献   

5.
中国有深厚积淀的诚信文化传统,但为什么在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今天,企业诚信缺失问题还很严重?仅仅以市场经济起步阶段难以避免的道德与经济的“二律悖反”是难以解释其中的原因的,还应从中西方诚信文化的差异中寻找和分析,以促进中国企业诚信体系建设。一、中西方诚信文化之比较1、中国的诚信文化主要是一种道德规则,而西方的诚信文化主要是一种商品交易规则。中国人的确重视诚信,儒家思想注重以“诚”为本。然而,中国古代的诚信着眼于人与人之间的伦理关系,属于“正心、诚意、格物、致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道德体系中的一环…  相似文献   

6.
绩效考核是现代高等学校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工具,科学的绩效考核具有导向作用、激励作用、教育培训作用、反馈作用和沟通作用等功能。实践中,大部分高校对教学、科研人员的绩效考核都比较重视.而对高管理人员队伍.还是采用传统的考核方式,不能有效地对管理人员的绩效进行评价。本文根据高校管理工作和管理人员绩效考核的实际,提出在高校管理人员绩效考核中引入“双维乘积排序考核法”.试图弥补现有考核模式的弊病。  相似文献   

7.
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成思危最近撰文指出,中国不能接受“资本无道德”。文章称“中国企业正面临社会责任的挑战性考验:那种资本无道德,财富非伦理,为富可以不仁的经济理论和商业实践,不仅国际社会难以接受,中国社会也已经不能容忍。”他提议,为了人类生活得更美好,为了建设和谐社会,为了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企业要勇于承担起社会责任。  相似文献   

8.
时事短评     
六千元竟能买 个“中国名牌” 浙江省东阳市吴宁镇振兴 路,是一条农民进城办企业形 成的服装专业街。许多企业在 醒目位置打出了“中国名牌”的牌子,可是这其中有些企业只有三四间屋,十几个人,而且机器设备陈旧,企业管理混乱。据业内人士透露,所有这些名牌都是一家所谓“中国社会调查所”的机构授予的,每个企业为此交了6000~30000元不等的费用。“中国社会调查所”既没有对申报企业进行资产评估,也不对企业销售水平、管理能力、市场占有率等进行审核,  相似文献   

9.
在探讨市场经济和道德的关系问题上,“二律背反”是一种有代表性的观点。这种观点认为,市场经济的发展,必然会结道德带来消极影响。道德建设不可避免地要付出代价。就是说,发展市场经济一定会造成道德滑坡。这种市场经济和道德水火不容的观点究竟如何?符不符合历史和现实?这是我们在把大力发展市场经济作为发展社会生产力的根本途径以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过程中必须正确回答的一个重要问题,不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正确回答和解决这个问题。社会主义道德建设无法搞好,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也要受影响。应该说,市场经济和道德“…  相似文献   

10.
当下,人人都在感叹世风日下,人心不古。的确,在社会道德问题上,有许多不和谐音符充斥着我们的视听:一些企业见利忘义,为了自身的蝇头之利而不惜损害国家和人民的利益,诸如“毒奶粉”、“地沟油”、“瘦肉精”事件层出不穷,屡屡见诸报端,引起人们对健康问题的焦虑;  相似文献   

11.
李大创在1919──1920年间,先后发表了《我的马克思主义观》、《物质变动与道德变动》和《由经济上解释中国近代思想变动的原因》等光辉著作,在中国第一次用唯物史观论述了道德的问题,提出了自己的理论和观点,为马克思主义伦理学在中国的建立、发展奠定了基础。李大别批判了“道德不变”、“道德复古”、“道德无用”等种种谬论,精辟地论述了道德的社会作用和发展规律。针对“道德不变论”,李大别指出,“道德者利便于一社会生存之习惯风俗也。古今之社会不同,古今之道德自异。而道德之进化发展,亦泰半由于自然淘汰,几分由于人为淘…  相似文献   

12.
西方许多国家的政府绩效评估已开展几十年的时间,取得了较好成绩,同时也积累了不少经验。我国已将科学发展观作为统领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同样被纳入这一体系的,是对政府的绩效管理与考核。我国在对政府绩效考核与评估实践中还存在不少问题,需要我们在吸收和借鉴西方各国政府绩效考核经验的基础上改进我国的绩效考核与评估工作。  相似文献   

13.
《机构与行政》2024,(1):45-46
<正>近年来,东营市委编办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结果导向,以“实干担当促进发展”为目标,聚焦“优”“实”“效”打造事业单位绩效考核“升级版”,有效激发事业单位干事创业活力,促进公益服务水平提升。一、聚焦“优”上谋划思路,确保考核机制优化到位。一是开展职能运行评估,力促事业单位提质增效。以事业单位职能运行评估为主线,围绕履职全面度、时效度、成效度、协调度等进行考核。198个被考核事业单位根据机构职能编制规定将1188项职责细化分解,  相似文献   

14.
周桂钿 《新视野》2000,(4):71-74
中国古代讲人才问题的内容很多,现在研究起来,对我们今天的事业、企业的用人方面都会有启发作用。中国古人一方面讲选拔人才要“德才兼备”,一方面又讲“无求备于一人”。在“备”与“不备”的问题上,似乎有矛盾,应该如何解决这个矛盾呢? 所谓“任人唯贤”,这个“贤”就是指贤人。什么样的人才是贤人呢?一般认为德才兼备的人就是贤人。这样一说,似乎很简单,但实际生活却是非常丰富、十分复杂的。例如,什么叫德才兼备?有德的人会不会犯错误?会不会犯道德方面的错误?犯了道德方面错误的人还能不能任用?有德无才和无德有才,这…  相似文献   

15.
中国有深厚积淀的诚信文化传统.但为什么在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今天,企业诚信缺失问题还很严重?仅仅以市场经济起步阶段难以避免的道德与经济的“二律悖反”是难以解释其中的原因的.还应从中西方诚信文化的差异中寻找和分析.以促进中国企业诚信体系建设。  相似文献   

16.
所谓“泛道德主义”,是一种依赖道德的“扩张”而促使社会进化的主张。中国古代士大夫向所追求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就可以说是“泛道德主义”。在“五四”前后,这种主张仍拥有不少信奉者和实践者,如形形色色的“新村”、“新民”、“少年中国”的主张,大体上都可归诸“泛道德主义”。  相似文献   

17.
“企业走向市场”是针对“把企业推向市场”的提法而言的。我认为后者的提法不准确。这一提法的不科学性在于:作为商品经济的实体企业来讲,走向市场是它自身的要求,不存在“推”的问题。所谓“推”的提法似乎意味着,中国的企业在走向市场问题上是被动的,没有自觉的要求;企业是被“推”的客体,主体则是政府。因此,愿不愿意“推”,用多大的力度“推”,都决定于政府,企业无能为力。这是旧体制的观念反映。“企业走向市场”相对于旧体制是一种根本性变革。其中有不少问题需要认真研究解决。  相似文献   

18.
孔子是我国第一个全面论述道德问题的奠基人。孔子的仁爱道德思想对中国乃至全世界都有深远的影响。在当前,我们应该用历史的、发展的眼光,有分析地继承孔子的仁爱道德遗产,这对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具有重要的作用。 孔子把“仁”视为人类的美德。孔子在《论语》中把“仁”作为道德标准使用的地方,就有一百多处。孔子对“仁”作过多种解释,但其基本思想就是:仁者爱人。中国传统道德中,“仁”具有深厚之内涵。它自殷周时期  相似文献   

19.
现代经济学“理性经济人”的假定,凸现的是一种“技术理性”或“工具理性”精神,它拒斥“价值理性”,把道德置于视界之外,不可避免地造成了经济活动中的一系列问题。经济活动的健康发展呼唤“道德经济人”,中国以儒学为代表的传统文化崇尚道德的价值,可以为“道德经济人”建构提供丰富的文化资源。在义利关系问题上,儒家具有鲜明的重义轻利、公利为义、以义统利的思想倾向,它要求以义规范、制导人的行为,这一重德的价值取向对于当今的经济活动,无疑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道德与法律的关系是一个非常古老的问题 ,此次借江泽民同志在去年全国宣传部长会议上的讲话精神 ,即我们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必须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并举 ,使这一问题再次在新的聚焦灯下重新亮相。认真领会这一重要治国方略中的道德与法律关系的实质 ,清理两者之间的关系 ,对于我国政治、经济的发展 ,无疑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一、道德与法律关系问题的梳理关于道德与法律的关系问题 ,在古今中外的法学和伦理学领域一直是一个争论的中心问题。在中国 ,儒法之争主要集中在对道德与法律关系的看法上。儒法两家都以维护社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