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了让女儿能跟偶象刘德华单独会面,兰州女子杨丽娟的父亲不惜跳海自杀。近期这一疯狂追星现象引发了社会的反思。在日本、韩国和印度等国,明星云集,追星现象也很普遍,那么,为了引导追星族树立正确的“追星观”,这些国家的家长、社会、媒体乃至明星团体,都积极参与其中,一些做法值得深思和借鉴。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社会上出现一些被称为“追星狂”、“发烧友”的青少年,痴迷港台歌星几达疯狂程度。据报道,广州一些歌迷为求见某歌星,竟采取集体下跪的形式;郑州大学一位女生居然荒唐地提出要将少女最宝贵的贞操献给一位歌星;在前不久举行的谭咏麟南京演唱  相似文献   

3.
偶像养成模式在新时代政策影响下发生了巨大变化,它把握新时代政策对公民的要求,培养出的新时代偶像成为弘扬正能量的使者。偶像养成模式对社会产生了一定的积极影响,但也对以青少年为代表的"追星"人群产生了消极影响。  相似文献   

4.
黄海宁  刘刚 《人民论坛》2012,(5):106-107
社会变迁影响着青少年心理生态环境的产生、发展与完善。青少年心理生态环境构建是一项长期任务,必须在广泛、深入、持久性上下功夫,变"封闭式"为"开放式",变"静态"为"动态";坚持将其纳入到整个社会系统中,由"独角戏"变为多元化,从而形成全方位、多层次、高效能的青少年心理生态环境体系。  相似文献   

5.
有这样一群被称作粉丝(英文fans的音译)的年轻人,在偶像出现时喊破嗓子、在偶像离去时流下泪水。偶像崇拜,成为他们“体制内”生活后的放松方式。在粉丝眼中,成为一个人的“粉”,只是年少轻狂时的一种大胆尝试,无碍他人。但是这种义无反顾的“粉丝式”生活方式,已然成为新时代青少年特征的重要因子,同时,引来了粉丝旁观者们关于“粉丝现象,用什么样的眼光看待你”的集体疑惑。其中,家长及教育工作者更被这粉丝风潮裹挟着去思考:这些享受着追星快乐的青少年,到底获得了什么样的心理体验?青少年偶像崇拜,有着怎样的社会背景与心理机制?教育,应该在青少年偶像崇拜中扮演什么角色?  相似文献   

6.
"饭圈文化"的兴起与互联网产业的发展息息相关,而关于饭圈网络暴力相关的负面报道却使得"追星文化"和"饭圈文化"在外界眼中犹如洪水猛兽。随着网络的快速发展,追星人数的日益增加,饭圈的网络暴力问题也在影响着越来越多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我们应该正视该问题,从根本上分析饭圈文化中形成网络暴力的原因以及解决问题的方法,消除网络暴力,维护安全健康的网络环境。  相似文献   

7.
世界卫生组织发表"21世纪人人享有卫生保健宣言"时强调:心理卫生工作是21世纪最重要的卫生议题之一。青少年正值极易产生心理适应问题的阶段,通过对青少年的心理健康评估、自杀的成因及自杀的防治策略等议题进行深入探讨,期望能让社会大众重视青少年心理健康与自杀防治工作的重要性。本研究采用恩格尔(Engel)提出的"生理心理社会模式",进行青少年心理健康评估,收集他们生理、心理、社会三因素之相关变项,同时针对台湾青少年自杀问题与现况深入探讨,提升对青少年心理健康相关的知识与处理能力,建立校园、家庭、民间团体与医疗单位之间的联系与相互合作极为重要。  相似文献   

8.
网络虚拟社会"双刃剑"效应对价值观尚未成型的青少年的影响广泛而深远。本文分析了网络虚拟社会语境中青少年价值观存在的问题,并尝试从加强青少年自身修养、注重家庭心理沟通、拓展学校教育资源、净化社会网络环境等方面着手,对网络虚拟社会语境下青少年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和价值观重塑路径做出有益探索。  相似文献   

9.
胡伟邦 《今日浙江》2021,(15):52-53
近年来,湖州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青少年健康成长,创新开展青少年心理健康护航行动,立足青少年、着眼全社会,建立健全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危机干预机制和心理疏导服务机制,全力助推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 今年,湖州市县同步将护航行动纳入2021年度民生实事项目,目前已完成37万学生心理普测,"2251885"(谐音"爱爱我要帮帮我")心理援助热线累计受理来电7733人次,实现全市高危学生一对一帮扶全覆盖.  相似文献   

10.
农村留守青少年心理问题与心理援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村留守青少年最突出的问题是心理问题,主要表现有:孤独无助、焦虑不安、人际敏感、自卑自闭、逆反敌对和早恋倾向等。造成农村留守青少年心理问题的根本原因是多方面对他们的心理忽视。农村留守青少年最亟需的援助是心理援助:重塑留守青少年家庭心理环境,强化学校对留守青少年的心理关爱,整合社会对留守青少年心理援助的力量,使家庭、学校、社会对留守青少年心理健康发展产生合力效应。  相似文献   

11.
青少年袭警犯罪问题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袭警犯罪中青少年罪犯是加害主体之一。青少年袭警犯罪呈多样化特点 ,加害警察是其在特定的犯罪情境中出现的 ,除表明其大胆、无知和疯狂外 ,也表明我国警察权威受到挑战和社会、司法体系存有缺陷。研究青少年袭警犯罪应更多地关注引发犯罪的社会问题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社会上出现了一段追星热潮。追星者大多是少男少女,所追的星大多是影、视、歌明星,这种以娱乐明星为偶像的崇拜热,已经成为家庭、学校和社会教育领域的一个重大问题。追星一族对心目中的明星奉若神灵、顶礼膜拜。北京某中学的一位教师刚说了一句:“黎明算得了什么?”便立刻遭到全班同学的起哄,课也讲不下去了;更有甚者,有一上海女影迷听到成龙与林凤娇的恋情时,便绝望地跳楼自杀,以身殉痴,这怎不令人惋惜!诸如此类追星的疯狂的行为举不胜举,而且一波接一波,愈演愈烈,其引起的不良后果令人忧心。因此,我们提出:中学…  相似文献   

13.
青少年偶像崇拜心理,被称之为"次级情感依赖"。从个体发展来看,是一种正常的、普遍的心理现象;但是,从社会成因来看,当代中国的青少年偶像崇拜现象有令人担忧的一面,即在商业化媒体同资本深度融合的过程中,青少年对偶像的情感迁移可能被极致化商业利用,而演变为一种"粉丝经济"的工具。因此,政府部门、工商业界、传媒影视行业、教育工作者等社会主体,应达成共识、共同努力,科学对待青少年偶像崇拜现象,加强社会系统工程建设,引导青少年树立正确的偶像观。  相似文献   

14.
青少年网络成瘾的成因极其复杂。从传播学"使用与满足"理论视角,本文认为网络工具使用特性、网络心理需求无法满足、网络信息内容多元及网络传播异化是导致青少年网络成瘾的关键因素。要矫治青少年网络成瘾,就需要切实提高青少年自身的免疫力,努力实现高校、家庭和社会的有机联动,进一步加强对青少年进行行为干预。  相似文献   

15.
"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用正确方式处理人际关系。动员社会各方面共同做好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工作,为青少年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社会环境。"这两句话中,使我倍感新鲜和亲切的是"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这是我第一次在党的重要文件中看到如此充满人情味的词语,真是如沐春风,如闻花香。  相似文献   

16.
郑玉冰 《半月谈》2004,(5):75-75
不得不承认,如今追星在青少年中是一种非常普遍的现象。经常可以看到同学们聚在一起大谈特  相似文献   

17.
为应对青少年吸毒越来越隐蔽的问题,香港特区政府禁毒基金赞助香港青年协会和葵涌医院实施青少年心理辅导普及计划,为毒瘾青少年提供"及早识别、预防教育及评估""标准化、实证、紧密、低门槛、短期的简短心理治疗"和"由临床心理学家提供的进阶心理治疗"三个层次的服务,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我国内地毒瘾青少年的心理矫治可以从香港毒瘾青少年心理矫治的经验中得到四个方面的启示:完善毒瘾青少年心理矫治服务的社区基础,构建毒瘾青少年心理治疗模式,建立毒瘾青少年的跨专业协作网络,关注毒瘾青少年家长的心理健康服务。  相似文献   

18.
本文主要根据对不同心理状态下个体的社会行为的特点来探讨在社会变动时期中青少年心理辅导工作的艰巨性与重要性,分为两个方面:第一方面是从心理健康的角度分析个体不同的心理状态及其相应的社会行为特点;第二方面是根据对不同心理状态及其相应的行为特点的分析,从社会变动时期家庭、学校与社会环境对青少年心理的影响来看青少年心理辅导工作的紧迫性与重要性。  相似文献   

19.
"屌丝"文化的形成,是新媒体时代青少年流行文化形成的一个缩影,其形成的机理与互联网的特点密不可分,同时"屌丝"文化又是当代青少年青春情结的再现,体现深层的社会原因与群体心理机制的形成。探究"屌丝"文化生成与流行的根本原因,有利于把握新媒体时代下的青少年流行文化,更好地了解与理解当代青少年群体,以促进其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20.
青少年的心理行为问题一直困扰着教师和家长,对个体、家庭乃至社会造成负面影响.通过对社会环境和家庭因素分析,青少年心理行为问题有其产生的必然性.青少年的违法行为大部分在外界环境的诱惑下产生,带有明显的情绪色彩和盲目性,只有从感化他们的内心,措施得当,并为青少年营造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学校、家庭和个人积极合作,才能预防青少年心理行为问题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