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新闻记者隐瞒自己的身份或意图 ,以“偷拍偷录”的手段进行隐性采访是否合法 ?以此种手段获得采访资料在法律上是否具有作为证据的资格 ?本文针对上述问题进行了详细的分析 ,指出了新闻记者“偷拍偷录”行为的非法性及以此种手段获得的采访资料是一种以非法手段私录的视听资料 ,但只要它与案件的事实具有关联性 ,就应当具有证据资格。  相似文献   

2.
1996年《刑事诉讼法》将视听资料纳入几大证据种类,在我国首创了独立于物证、书证以外的高科技证据种类划分制度。然而,在不断发展的司法规范进程中,视听资料证据的使用渐渐萌生出诸多问题。而被注上"非正常录音、拍摄"和偷拍偷录手段获得的视听资料,则其证据资格的法律规范是否完整是个值得探讨的问题。从"卡兹诉合众国案"和"天津寇某某受贿案"两个个案入手,将我国《刑事诉讼法》与《美国联邦证据规则》及相关判例法从偷拍偷录视听资料证据资格合法性的主体、手段、罪名范围以及相关程序四个方面进行比较分析发现,我国关于证明偷拍偷录视听资料合法性的开示程序是可选择性的,同时,在某些情况下收集该类证据存在侵犯公民隐私权的可能。  相似文献   

3.
合法的收集证据是一个比较重要的问题。在民事诉讼中要明确证据的合法性,让非法证据排除原则得以充分的发挥作用。在我国民事证据立法中,应当就陷阱取证、偷拍偷录、私人侦探、测谎证据等非法证据排除规则在适用中经常涉及到的问题加以规定,还应该借鉴国外非法证据排除的一些例外情况。  相似文献   

4.
偷拍案件并不是单一的法律关系,根据其偷拍的对象不同,侵害的可能是肖像权,抑或是隐私权,二者在主张权利上的请求权基础不同。另外,对于公众人物,两种类型的偷拍适用不同的规则。偷拍的严重性使得在追究其侵权责任的同时,有必要追究其行政责任和刑事责任,尽快增订刑法的偷拍条款。  相似文献   

5.
被采访对象是新闻行业最宝贵的资源这一说法正被越来越多的新闻从业人员所体会、所认可。如何面对被采访对象也就成为我们应该关心和探讨的问题,笔者认为学会尊重是理性地对待被采访对象的前提。一、以人为本、尊重被采访对象的价值。  相似文献   

6.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我国的社会主义各项事业取得了辉煌成就,人民的生活水平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与此同时,改革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社会问题,产生了一些社会矛盾,因此有人就对改革开放产生了怀疑。那么,如何正确认识三十年的改革开放历程,如何消除和化解人们心里的种种疑虑与困惑,从而坚定不移地继续走改革开放之路,本刊就此独家采访了我国著名的政论家马立诚先生。  相似文献   

7.
<正>2014年7月9日,主持人依约采访戴宜生先生,戴老拄着拐杖,面带天真幽默的微笑握住了主持人的手。86岁耄耋高龄的戴老,甘洒热血写春秋,筚路蓝缕几十年,听力已相当不好,很多情况下,是主持人把采访的问题写在纸上进行书面采访,每次看到主持人把问题放到眼前,戴老都会开心地一笑,敞开心扉畅谈自己的心得,以泽后人。以下是采访实录。改革开放学术自由犯罪研究筚路蓝缕破冰旅检验标准百家争鸣理论发展求真务实曲折路  相似文献   

8.
目前,海南正在紧锣密鼓地推进国际旅游岛建设,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在应对金融危机的背景下,海南建设国际旅游岛的用意何在?如何建设国际旅游岛?带着这些问题,我们采访了全国人大代表、海南省省长罗保铭。记者:海南作为全国最大的经济特区,特在什么地方?如何发挥改革开放排头兵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隐性采访和人格权保护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现实社会中,新闻媒体经常使用隐性采访的方法进行采访,通常是对社会存在的问题和阴暗面进行揭露.在使用这些方法进行采访的时候,应当特别注意对被采访人的人格权的保护.本文以此为立论,阐释作者对这个问题的看法.  相似文献   

10.
2002年4月,辽宁电视台赴台湾拍摄记录片《张学良》,我作为特邀撰稿人随行。台湾新竹的井上温泉,是我们采访的首选地。  相似文献   

11.
隐性采访作为一种特殊的采访手段,是媒体获取新闻素材保证新闻真实性的重要方法之一,也是媒体履行社会监督职责的重要手段之一,但隐性采访的不当运用也会产生不良后果。新闻工作者在运用隐性采访时,应当严格坚持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操守,注重隐性采访手段运用的正当性、合法性和合理性,在履行社会监督职能的同时,尽可能地避免对采访对象隐私的不必要暴露,以保护采访对象的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12.
《海南人大》2010,(4):58-59
3月7日下午,海南代表团在人民大会堂海南斤举行开放团组会议,继续审议政府工作报告,并接受境内外媒体的集体采访,87家中外媒体113位记者到会采访并与代表们热烈互动,围绕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发展等问题进行深入交流。中国网全程进行了图文、视频直播  相似文献   

13.
警察采取在路边或民用车内使用摄像机偷拍的“暗中执法”存在弊端,从证据学角度看,不符合证据的客观真实性要求,也违反宪法和法律的精神,不利于保障人权。从行政法理论来看,“暗中执法”违反了行政公开性原则的基本要求,也违背了行政执法的目的。因而,“暗中执法”在行政法的基本理论上根本无法立足,它的出现只不过是特殊情况下的非常态选择。交管部门的“暗中执法”不应该受到大力推崇。  相似文献   

14.
对党校图书馆采访工作存在的几个主要问题进行了分析、讨论 ,提出了信息环境下采访工作的一些对策。  相似文献   

15.
新时期,社会问题逐渐呈现广泛化和复杂化的趋势,记者与采访对象的矛盾冲突也屡见不鲜,这对新闻媒体事业造成的不良影响不容小觑。文章结合戴尔·卡耐基的《人际关系学》一书,以新闻采访的视角,从中借鉴有适用意义的章节,来探讨如何进行与采访对象的关系处理,从而使采访活动能够高效有序的展开,使采访工作达到预期的效果。  相似文献   

16.
我们来了 画外音:汪凤娇是赵小亭大学的室友,也是支教队伍里一对形影不离的好朋友。在采访中,我们尽量小心翼翼地提问,生怕触动了她心头尚未痊愈的伤口……  相似文献   

17.
高校图书馆采访工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阐述新时期采访工作的地位和作用,分析采访工作的特点,探讨采访工作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8.
采访余培军时值7月,高温和梅雨是这个季节的关键词。采访中,他手里拿着的小手机一直响个不停,他不得不几次停下采访回复电话。采访结束后,身穿黄色工服的他,开着清淤车,匆匆消失在城市的街道上……皮肤黝黑、模样朴实的他,正为处于酷暑和暴雨交替中的城市正常运行默默地工作着。  相似文献   

19.
新闻采访语体具有独特的规律:词汇口语化,客观性明显;句式简短,疑问句式突出;通篇切题利落,话题单一,话轮转换规律。从语体理论的角度探讨新闻采访语体的规律和运用,有助于提高采访时语言使用的技巧,从而保证采访更为顺利地进行。  相似文献   

20.
玉子 《人事天地》2010,(19):14-15
5月27日,中央组织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在北京召开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以下简称《纲要》)座谈会。为了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纲要》,本刊记者采访了《纲要》起草组专家沈荣华,邀请他对《纲要》进行深度解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