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共青团市民学校是共青团组织动员青年志愿者尤其是大学生志愿者为社区服务,同时动员全体大学生为社会服务的桥梁和纽带,是青年大学生参与社会管理创新、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的主要阵地和平台。在志愿活动中,大学生的专业知识能得到及时有效的巩固,且锻炼了实践工作能力,同时还能进一步弘扬和践行青年志愿者"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者服务精神。  相似文献   

2.
高校青年志愿工作对凝聚青年学生、推动共青团整体工作起着重要作用,在新形势下,高校青年志愿者组织需在共青团工作体系谋划和开展新时期青年志愿服务。本文指出应始终坚持着眼发展、着力建设的基本思路,在不断深入做实志愿活动的基础上,推动创新,实现共青团组织志愿事业新发展,将青年志愿精神转化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促进力量。  相似文献   

3.
胡惠婷 《法制与社会》2013,(16):223-224
开展学生干部廉政教育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是培养青年学生法制观念、营造遵纪守法的良好校园氛围的重要途径。共青团作为锻炼、培养高素质学生干部队伍的平台和摇篮,更要把廉政教育渗透到学生干部日常学习生活的各个方面,引导学生干部健康成长为合格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本文通过分析当前学生干部廉政教育的存在问题,探讨了高校共青团应从青马工程、校园文化活动、社会实践活动、团属宣传阵地的建设以及对学生会、社团等学生组织的指导上进一步加强学生干部的廉政教育工作。  相似文献   

4.
新形势下,高校共青团必须加强服务青年学生的功能。服务的主要载体包括校园文化活动、青年科技创新行动、大学生青春创业行动、青年维权行动、社会实践和青年志愿者行动。本文指出服务青年学生必须从以下四方面进行努力:1.理顺工作机制;2.提高服务能力;3.拓宽服务渠道;4.推进高校共青团工作品牌建设和项目化建设。  相似文献   

5.
正为发挥青年干警的潜力和优势,培养青年干警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同时带动全院工作人员强化审判意识,宣城市宣州区法院采取了四项创新举措。一是强化组织,制度得力。宣州区法院把培养青年人才作为重点工作来抓。将全院工作任务分解到各部门,重点让青年干警挑单子,锻炼年轻干警的工作能力。二是搭建平台,提升能力。组织专题授课,加强对新法律法规和专题理论知识学习,促进青年干警以学习理论和方法为基础,更好地开展工作,并在全院营造工作的良好氛围。三是结合工作,注重效力。指导青年干警重点对审判工作中的热点、难点问题  相似文献   

6.
冯军芳 《法制与社会》2010,(23):187-188
高校共青团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和校园文化建设中发挥着巨大作用,随着网络信息的普及和高速发展,网络已经成为当今时代的主题,而青年特别是高校大学生已成为网络的主要运用和影响的一个重要群体,网络与高校共青团青年工作有着密切的联系和影响。本文以郑州大学为例分析网络对高校共青团青年工作产生的影响,并提出高校共青团组织在网络信息时代背景下如何能更好地利用网络做好青年工作。  相似文献   

7.
刘海波 《法制与社会》2012,(18):183-184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当今社会生活中,青年人已经开始广泛利用新媒体,新媒体如今直接或间接地改变着广大青年的思想和行为,同时也对共青团工作带来了严峻的考验。在新形势下,应积极运用新媒体引导凝聚青年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同时不断推进共青团工作的创新型发展。  相似文献   

8.
陈毅桁 《法制与社会》2014,(11):179-180
选树先进典型是共青团开展思想引领,实现四大职能的有效途径和有力抓手。在青年思想日益多元化的今天,做好先进典型的选树工作,精心选择有代表性的,可亲、可敬、可比、可学的青年典型,对于弘扬时代精神,引领奋斗方向,凝聚青年力量,彰显共青团影响力,推动共青团事业科学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侵害进城务工者权益的事件时有发生,而在非公有制企业表现尤甚。在进城务工者队伍中,青年又占了较大比重。维护青年权益,促进青年健康成长,是党和政府交给共青团组织的一项重要职责,共青团组织有义务维护非公有制企业外来务工青年的合法权益。本文通过对重庆市部分区县的实地调研、个案访谈和相关资料的分析,对重庆市非公有制企业外来务32青年权益保障状况和形成原因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对策性意见,为共青团_组织协助党和政府做好非公有制企业外来务工青年的权益保障工作作了一定的理论思考和探索。  相似文献   

10.
常青  张莉 《法制与社会》2013,(8):216-217
随着公共管理多元治理模式的逐步建立,政府职能从全能型向有限性转变,作为协助政府承担青少年事务管理职能的社会团体,共青团肩负着社会转型时期重大历史使命。共青团在社会转型期青少年事务管理中扮演着协助者、协管者、协作者三重不同身份的角色,同时,在社会管理创新过程中,共青团不断完善青少年管理法律法规和政策规范,各地区团组织也积极响应政府号召,通过建立不同的青少年管理模式进行管理创新。然而,在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的今天,青少年面对不同程度的生存、教育、就业等方面的压力,共青团如何应对青少年现实需求与行政供给的矛盾、青少年工作难度加大与工作体系固有存量的矛盾等等挑战成为关键问题。只有通过转变政府职能,增强服务意识,依托基层组织开展帮教管理,拓宽青少年的社会参与面,建立诉求应对机制等措施才能够更好的实现共青团在转型时期的有效管理。  相似文献   

11.
李雁 《政府法制》2011,(23):39-39
“阳光行动”开展以来,山西省盂县公安局为给人民群众营造良好的社会治安环境,以社会管理创新为依托,以“最大限度增加社会和谐因素、最大限度减少社会不和谐因素”为着力点,以“六小”做法助推阳光行动。  相似文献   

12.
《中国司法》2010,(3):1-1
今年2月,司法部、全国普法办公室发出通知,要求在今年组织开展“加强法制宣传教育。促进社会矛盾化解”主题宣传活动,积极推进社会矛盾化解、社会管理创新、公正廉洁执法三项重点工作。开展此次主题宣传活动,是为了贯彻落实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转发的《中央政法委员会、中央维护稳定工作领导小组关于深入推进社会矛盾化解、社会管理创新、公正廉洁执法的意见》和全国政法工作电视电话会议精神,进一步发挥法制宣传教育工作在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中的职能作用。  相似文献   

13.
行业类高职院校的建设是高职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办学方向、人才培养目标等方面特色明显。作为工作重点之一,行业类高职院校共青团组织必须立足优势、正视挑战,牢固树立以育人为导向的理念,坚持党建带团建,以团建创新、理想信念教育、综合素质培养、就业创业服务等工作为突破口,大力推进共青团工作。  相似文献   

14.
郝国宏  元艳 《政府法制》2012,(17):56-56
检察机关反贪部门作为社会政法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必须深入理解党中央关于开展社会管理创新工作的方针政策,找准工作方向,为社会和谐稳定、经济平稳发展做出应有贡献。  相似文献   

15.
充分发挥共青团在预防和减少青少年犯罪方面的优势共青团唐山市委青少年犯罪,是当前亟待解决的一个社会难点问题。几年来,共青团唐山市委、唐山市青年联合会一直高度重视预防青少年犯罪工作,成立了以预防青少年犯罪和失足青少年帮教为职能的“唐山市失足青少年帮教协会...  相似文献   

16.
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是我国当前和今后一段时l间科学发展的战略抉择.根本目的是维护社会秩序、促进社会和谐、保障人民安居乐业.为党和国家事业发展营造良好社会环境。社会管理既是检察机关履行职责的重要内容、发挥职能作用的重要领域.也是检察机关承担的重要社会责任。作为政法机关当前必须着力抓好的三项重点工作之一.推进社会管理创新既是检察机关的一项重要使命.也是一个全新课题。  相似文献   

17.
张艮生 《政府法制》2012,(36):62-63
今年全国“两会”期间,“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又一次成为了热点话题。公安机关作为政府的重要职能部门,必须积极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主动作为,有效作为,大胆创新公安机关社会管理工作,努力营造和谐平安、稳定有序、促进发展的社会环境。  相似文献   

18.
本文综述了近年来的医患关系和医疗纠纷发生情况。医学会作为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的法定组织机构,肩负着社会和人民的重托,必须做到依法组织鉴定工作,才能有效地维护医患双方的合法权益。强调医鉴工作必须贯穿“以人为本”的基本法律理念,真正做到“公开、公平、公正、及时、便民”。指出当前营造良好和谐的医患关系,减少医疗纠纷,维护社会稳定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9.
薛明 《法制与社会》2012,(20):160-161
基层团组织建设是高校团建工作的主线和基石。通过加强高校基层团组织建设,能够提升高校的人才培养水平,加强基层团支部的组织性、凝聚力,从而对提高团组织成员的积极性,提高高校共青团工作的参与度具有直接影响,也能够使得高校团建工作上层次、上水平。我们应探索新形势下高校基层团组织建设的思路,做好新形势下高校团组织建设工作,必须要发扬团的优良传统,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结合新的时代特征与时俱进、不断探索,在工作思路上和自身建设上创新,为青年服务,全面推动共青团工作不断焕发出生机与活力,以适应高校教育改革的进程。  相似文献   

20.
围绕建设和谐广东推进普法工作创新发展推进和谐社会建设是普法教育的一项新使命。建设和谐广东是我省去年普法工作的主旋律。去年我省“12.4”法制宣传日活动就把主题定为“树立法律权威,建设和谐广东”。这一主题彰显了时代需要,体现了鲜明的广东特色。省普法办组织省普法高级讲师团成员以“普法促进社会和谐”为主题,撰写了50多篇研讨文章编辑成册发送全省各地;江门、肇庆、湛江等地以“普法与和谐”为主题,组织专家学者研究普法工作者如何以和谐社会建设者的姿态做好普法工作;阳江市组织镇以上领导干部开展“法治与和谐”演讲比赛;深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