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民事诉讼中应建立当事人伪证败诉制度王余标笔者通过对民事行政检察工作的调查了解到,当前,民事诉讼中的当事人伪证现象相当普遍,严重地干扰了正常的司法审判工作,使一些原本简单的案情复杂化,甚至达到是非难辨、真假难分的程度,使审判人员陷于无休止的查证工作之中...  相似文献   

2.
由于我国民事诉讼法对更换当事人制度规定得比较原则,当前在理论上如何看待这一制度,在实践中又如何运用这一制度都存在着不同的看法和做法。本文拟就涉及这一制度的有关问题作些探讨。  相似文献   

3.
限制出境,指有权机关依法对入境的外国人、无国籍人或本国公民采取的阻止其离境的行为。限制出境制度旨在维护国家安全和利益以及公共秩序,是国际社会的通行做法。可以作出限制出境决定的主体包括法院、检察机关〔1〕和行政机关。〔2〕限制出境可以采取口头或书面形式通知、留置当事人出入境证件、口岸阻止人员出境等方式。作为保障诉讼进程和判决执行的措施,  相似文献   

4.
民事诉讼当事人申请再审范围的限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民事诉讼活动中,对当事人申请再审的限制,除了表现为期限外,还体现在范围上。对后者目前还有不同理解和做法,需要进行研究、分析。一、对生效民事判决申请再审的限制民事判决是常见的民事(经济,下同)案件结案方式。判决一经生效就具有法律上的强制执行力。实践中,对生效民事判决申请再审在整个民事案件申请再审中占据大多数。一般而言,当事人对生效的民事判决应享有申请再审的权利。但对于特殊类型的民事判决,法律规定当事人不得申请再审。这种判决就是准予离婚的判决。民串诉讼法第181条  相似文献   

5.
张莹  冀宗儒 《河北法学》2020,38(5):187-197
我国现有的民事诉讼代表人制度中,将人数众多一方中的每个成员均视作诉讼当事人,但只将诉讼权利义务赋予代表人,被代表的当事人却无进行诉讼的权利和义务。这样的制度安排看似符合群体诉讼的特性要求,但却与民事诉讼制度原理相悖。考察相关国家的制度安排,发现我国现有代表人制度中的诉讼当事人确定既阻碍了诉讼当事人平等原则的贯彻,又不能使代表人充分进行诉讼,从而成为该制度不能被广泛适用的先天缺陷之一。因此,作为解决群体纠纷的诉讼机制,代表人制度中诉讼当事人的选择,既要满足群体诉讼的特殊要求,又应契合民事诉讼当事人制度原理的运行机制。  相似文献   

6.
7.
处分原则是民事诉讼最重要的基本原则之一。依据处分原则的要求,民事诉讼当事人应当拥有处分权,这种权利有着深厚的理念基础。尽管如此,对当事人的处分权作适当的限制仍是必要的。我国《民事诉讼法》受长期计划经济模式及前苏联立法的影响,对处分权限制有诸多不当之处,应予以完善。  相似文献   

8.
《法学》1989,(3)
一诉讼担保,是指在诉讼进行过程中,由诉讼参与人提供一定数量的财物,或指定某第三人为保人,当由于该诉讼参与人的诉讼行为给他人造成损失时,人民法院可在所提供的担保物中赔偿相对方所受之损害。从以上定义,我们至少可以得出诉讼担保的如下特征: 第一,担保的提出,必须是在诉讼进行过程中或准备进入诉讼阶段时。这是诉讼担保区别于其他  相似文献   

9.
建立和完善我国失业保险法律制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的市场经济体制改革正以迅猛的速度向纵深发展。失业问题作为市场经济的普遍现象,正日益变得突出起来,已成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进程中急待解决的热点问题。唯有以立法形式确立完善的失业保险制度,才能为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推进铺平道路。失业保险立法的严重滞后已经...  相似文献   

10.
民事诉讼发回重审制度,是上级法院监督下级法院的一种程序性保障,在提高案件质量,保障当事人权益等方面发挥了一定程度的积极作用,但随着社会的发展,其在实践运行中的弊端越来越明显。本文将主要通过对我国现行民事诉讼发回重审制度的不足及原因的分析,探寻完善我国民事诉讼发回重审制度完善的途径.  相似文献   

11.
我国现行的就业制度,造成企业劳动力隐性失业的情况普遍存在.怎样改变劳动力的“肿”、“胀”结构?作者建议将隐性失业转变为显性失业,同时建立我国的失业保险制度.  相似文献   

12.
当事人申请再审,是指民事诉讼的当事人,对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或调解协议,认为确有错误,向原审人民法院或者上一级人民法院提出申请,要求人民法院再次进行审理的行为。我国当事人申请再审制度作为一项对生效错误裁判进行补救的诉讼制度,将宪法规定的申诉权这一民主权利具体化为民事诉讼中的诉讼权利,改变了长期以来当事人只能申诉不能申请再审的局面,为纠正生效的错误裁判提供了程序上的保证,也为我国审判监督制度的改革与完善作了铺垫。但是该制度不仅本身先天不足,在司法实践中也暴露出诸多缺陷。为此,笔者拟在检讨这一制度缺陷…  相似文献   

13.
知识产权权利限制制度的法律完善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相似文献   

14.
社会的发展和转型使得案件激增,单纯依靠法院的审判已经不能满足民事诉讼解决纠纷的目的。与此同时,民事诉讼和解制度以其相对于审判方便灵活经济快捷的优势成为解决纠纷的重要方式,并在世界各国如火如荼的进行,而我国民事诉讼和解制度在和解的性质和效力,和解的方式,以及和解中法官的地位方面都存在制度缺陷。笔者针对这一立法缺陷,结合国外的经验,提出几点诉讼和解制度的完善措施和立法意见,希冀能对我国民事诉讼和解制度之完善起到些许作用。  相似文献   

15.
处分原则在民事诉讼法中处于基本原则的地位,是民事诉讼的重要基础理论。当事人依据处分原则所享有的处分权,是其在民事诉讼中最为基本而神圣的权利,是当事人意志自由在民事诉讼中的重要体现与保障。本文从处分权的概念、内涵以及与法院审判权的关系入手,探寻了我国处分原则存在的问题以及如何进一步完善,以希为促进我国民事诉讼制度的完善和发展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6.
17.
民事诉讼当事人诉讼权利的法律救济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许少波 《河北法学》2005,23(1):47-53
当事人民事诉讼权利的法律救济是在法律上对民事诉讼当事人诉讼权利受到侵害的纠正和补救,它是当事人民事诉讼权利的对语,没有救济就没有权利。面对现行法有当事人民事诉权利却没有权利救济与司法活动中司法者侵害当事人诉论权利的现实,为当事人民事诉讼权利救济作理论上的论证并促成立法的完善乃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18.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手机消费的不断增长以及产品缺陷问题的严峻化,为平衡各方的利益,召回制度的出台很有必要。缺陷手机产品召回制是一项企业与消费者"双赢"的举措,而一个完善的制度体系至关重要。纵观手机问题现状,相关立法、召回制度与三包制度比较,我国建立手机召回制度具有必要性和现实意义。针对目前建立手机召回的困难,我国需要借鉴外国成熟的召回制度,围绕立法、监督、检测标准、具体程序及法律责任等问题,采取更佳的召回措施,以促进我国市场经济发展、维护市场良好秩序在适当的限度内逐步实现。  相似文献   

19.
在行政行为与民事行为相互关联的活动中,人们不可能按照理论上所划分的行政、民事的标准进行诉讼活动,于是不可避免地产生行政、民事争议交叉的案件,由于我国相关法律规范的缺失,致使审判实践面临着诸多困境:诉讼效率低,增加当事人讼累,浪费司法资源,甚至出现裁判不一致、案件久拖不决的局面。笔者认为,摆脱这诸多困境的理想路径就是尽快确立行政附带民事诉讼制度。在社会生活节奏日益加快的今天,倡导诉讼效率理念的行政附带民事诉讼制度会更符合人们的价值观和实践理性,是人民法院妥善解决日益增长的行政、民事交叉案件的有利武器。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