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53 毫秒
1.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大幅提升,良好的生活品质成为都市青年特别是白领青年的热切追求。从白领青年的群体特征来看,他们在事业发展的同时,身体处于亚健康状态的比较普遍。由于工作压力大,工作时间长,他们似乎很难在饮食、体重、健康上过多的注重细节,从而产生了很多与之相关的问题,如免疫力下降,睡眠减少,肥胖症等。在对上海白领青年的调查中发现,保持平衡体重与健康是当前白领最为看重的,然而,不良的生活方式、缺少运动以及盲目减肥严重影响到白领青年的健康。因此,适量的运动、改善生活方式和饮食习惯、保持均衡营养是白领维持体重与保证健康的关键。  相似文献   

2.
激进分离势力是一个主要由香港青年组成的势力,其可以被视为"青年化"的港独思想。经过酝酿、进化和伪装,"激进分离主义"相比"港独"更具迷惑性和隐蔽性。本文通过对激进分离主义现状及实质的梳理,揭示出激进分离主义暴力、分裂、背叛等"港独"的本质,同时在对香港青年激进分离势力的成因剖析中可以发现其所谓的港独思想,不过是部分香港青年在发展过程中遭遇经济、政治、文化难题下的不适应和应激反应。因此港独势力惯用的所谓言论自由的护身符理应被撕下,这一股"青年化"的港独势力最终也应该被套上嚼笼。  相似文献   

3.
在消费主义浪潮的裹挟下,越来越多身处社会转型期的青年步入"隐贫"青年行列。由于个体的"非正向"努力、社会的"消极性"影响和国家的"尚欠缺"引领,"隐贫"青年群体在价值目标、价值取向、价值准则等方面呈现出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偏差的现象。为此,国家需发挥保障性作用,出台青年政策;社会需发挥导向性作用,形成多元帮扶并介入社会合力;家庭需发挥基础性作用,塑造新时代优良家风家训氛围;青年需发挥主体性作用,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相似文献   

4.
苏文帅 《中国工运》2011,(10):57-57
胡锦涛总书记怀情寄语,赋予青年希望。今日社会,浮躁麻木之风盛行,信息化节奏频快,于青年而言.诱惑太多,压力太大;青年价值多元.思想多样,问题多重,若不重视.实在堪忧。外在关注关心且为必要.而内在修身治心是为关键。自为青年.吾与同龄身处相同环境,也时有困惑.时有迷茫;可静心想来,今比昔日.已是美好。涂鸦十戒之说,唯有警醒自己与青年之意。  相似文献   

5.
<正>11月8日,广东青年职业学院举办了"青年服务国家国家成就青年"主题对话会。各位嘉宾就国家、青年、团校,青年责任与历史使命,青年发展的时代特点,成长与母校,团校助力创新等话题进行了主题发言。此外,在"对话"环节中,学院教师和学生代表积极提问,就青年工作创新、青年志愿服务、青年创业、青年社团活动、青年生活方式等问题与在座嘉宾进行了探讨,各位嘉宾的观点独到犀利,语言风趣幽默,获得了广大师生的高度评价。  相似文献   

6.
香港言论自由程度高,"公民记者"和社群媒体活跃。自诩为"公民记者"的"港独"中坚分子,利用社群媒体发布"香港前途自决"等破坏香港繁荣稳定的言论,对频繁使用社交媒体的青年一代造成负面影响。建立非官方建制社群媒体、加强"一国两制"正面宣传,确立香港媒体责任意识和个人公民意识,拓宽特区政府与香港青年沟通交流渠道等方式,有效改善香港青年对"一国两制"的误解,引导香港青年形成正确的政治取向。  相似文献   

7.
广东青年要发挥"排头兵"的作用,是否具有良好的政治素质至关重要。为了了解广东青年政治素质的实际状况,广东青年工作理论创新中心在广东各市县进行了抽样调查,对广东青年的民主政治的意识和观念、政治知识和文化、政治思想道德3个方面的素质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8.
青年马克思主义培养工程(简称"青马工程"),作为当前高校共青团引导青年大学生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提升共青团认同率的特色工程,逐渐成为各高校思想政治育人工作的重要品牌。立足青年本体,综合"青马工程"的价值意义、育人方法、培养模式提出一些优化思考,希望促进高校共青团联系青年、服务青年、培养青年向更高水平发展。  相似文献   

9.
青年是民族的希望,是党和国家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引导青年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为心、外化为行是基层共青团组织整合青年价值观的职责和目标。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面对各种挑战,基层共青团组织应确立以服务青年为导向的工作理念,深入研究青年成长发展需要,推进基层共青团组织机构改革与职能转变,整合服务青年的社会资源,努力在服务青年中实现对青年价值观的整合,从而推动共青团组织的政治目标和中国梦的实现。  相似文献   

10.
吴月玲 《工友》2014,(1):52-53
正以青春剧见长的导演赵宝刚在推出《北京青年》后,他的新剧《老有所依》关注点落在了养老话题上,但他强调,这仍是"青春"三部曲的延续。是的,当"北京青年""自己的青春自己做主",通过"奋斗"渐渐地实现了理想之后,他们要面对的就不光是自己的问题了,他们成了"上有老,下有小"的"夹心层"。可以说,《老有所依》比赵宝刚之前的"青春  相似文献   

11.
"智慧团建"作为新时期共青团青年工作的一项创新举措,在组织、引导和服务青年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青年的认可度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出"智慧团建"的实施状况。调查结果表明,青年对"智慧团建"的总体认可度较高,但对它的平台建设和管理建设认可度较低。共青团需要重视平台的建设和管理。在调查中还发现,青年对"智慧团建"的认知程度、使用程度和作用评价,都是影响其认可度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2.
在对河源市共青团枢纽作用和社会组织现状调查及分析基础上提出了构建"枢纽型"社会组织路径,不断扩大共青团组织的影响力和覆盖面,提高共青团组织的青年认同感和归属感,强化共青团"政治性、先进性和群众性"的积极作用,快速摆脱"机关化、行政化、贵族化和娱乐化"等问题,以促进凝聚青年力量,把河源市打造成为广东绿谷,建设全国生态文明城市。  相似文献   

13.
经济发展新常态和"互联网+"时代的悄然而至,鼓励和支持青年以创业带动就业,不失为解决就业难问题,促进当代青年自由而全面发展的良策。"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战略的提出,成为新常态下青年"想创业、能创业、创好业"的新引擎。9号和47号文件则分别给新常态下青年大学生创业和新生代农民工返乡创业起到"导航灯"和"助燃剂"的作用。创业文化培育与感化、创业法令支持与呵护、创业环境管护与完善,成为新常态下青年创业常态化的一剂良方。  相似文献   

14.
存在主义是一个包含"存在先于本质""世界是荒谬的""人生是痛苦的""自由选择"等基本原则的哲学流派。在存在主义思潮的影响下,加之经济、科技、文化及精神等方面的多重作用,看淡一切的高校"佛系青年"逐渐生成。当前高校"佛系青年"的异化领域主要体现在:高校"佛系青年"的理想信念渐趋消解,学习生活日渐浅表化,社会交往趋向虚拟化,娱乐生活奉行"快乐至上"。因此,要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帮助高校"佛系青年"确立精神信仰;强化理论教育,鼓励高校"佛系青年"勇攀学术高峰;坚持实践导向,引导高校"佛系青年"在社会交往中实现情感共鸣;融入新思想,提升高校"佛系青年"娱乐生活的内在品质。  相似文献   

15.
青年网络政治参与关系到青年的政治社会化,更关系到社会的发展与稳定。通过实证的网络观测研究方法发现,青年网络政论话题多样,并向时政信息和民生问题聚焦;青年网络政治诉求多样化,以表达政治立场观点和社会性情绪最为集中;青年网络政治参与的形式以互动和网络论证为主,具有议论性参与大大高于行动性参与的特征;青年的网上表达同时也存在情绪宣泄、无理谩骂、相互攻击等负面因素。青年网络政治参与在内容和形式上的特点,需要社会与青年双方共同努力面对。  相似文献   

16.
正2017年11月17日上午,由团省委主办,学院和广东省亲青家园青年社会组织培育发展中心共同承办的广东省青年社会组织骨干"十九大精神"研习会在学院天河校区举行。全省各地50多名青年社会组织骨干、青年专家参加了研习会。邹铭同志指出广大团干部和青年社会组织骨干要充分认识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的重大意义,深刻学习领会党的十九大精神实质和丰富内涵,做  相似文献   

17.
"晒文化"作为青年表征自我的一种方式,成为个性、自由、理想、愿望的集合体。当下,青年"晒文化"呈现出感官体验中的青春叙事、社会联结中的自我认同、完型塑造中的主体建构等多样图景。在这一多样图景背后显露出集体记忆的遗忘、自我认同的焦虑、价值理性的搁浅等精神症候。因此,我们要从融入"晒文化"的过程,提升社会参与度;净化"晒文化"的理念,遵循主流价值观;加强"晒文化"的监管,消解社会负能量等维度建构青年"晒文化"的主体价值。  相似文献   

18.
“城中村“改造与青年工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城中村"改制是城市化进程中的突出问题,是由农村管理体制向城市管理体制转换的过程,必然会对青年和青年工作带来影响.我们要正确把握在这个过程中加强青年工作的必要性,大力推进青年工作,为实现"城中村"改造的目标服务.  相似文献   

19.
正2017年12月21日,由我院主办,广东省亲青家园青年社会组织培育发展中心承办的"初心·聚力·创新"——广东青年社会组织发展集思会暨青马工程培训班、"十九大精神与广东青年公益组织"——青年社会组织千人培训班第一期在我院天河校区同时举行。这两期培训班紧扣时代主题,通过十九大精神宣讲、专家研讨、现场教学等方式,指明了行业发展与国家发展方向的一致性,为新时代  相似文献   

20.
青年“流行语”与社会变革和文化潮流密切相关,是一种动态的语言现象。青年“流行语”彰显出青年的社会文化心态,是青年文化符号的表征、青年文化时尚的昭示、青年文化心理的折射,反映着青年文化变迁事实及其未来走向,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和文化属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