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关于国有企业工会维护劳务派遣工权益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有企业作为国家经济的骨干力量,工会应积极推动本企业劳务派遣工加人工会,依法维护劳务派遣工的合法权益.要把以人为本落到实处,让劳务派遣工参加企业民主管理,参与企业集体协商,把对困难职工的帮扶延伸到劳务派遣工,营造和谐的劳动关系.  相似文献   

2.
国有企业作为国家经济的骨干力量,要在劳务派遣工入会工作中发挥示范带头作用。 一、制约劳务派遣工入会的主要因素 一是工资不足或成本紧张。有的企业领导担心若要劳务派遣工与正式工同工同酬,确保他们的福利待遇,工资和费用必然增加,将直接影响到正式工的利益,增大企业的经营压力。有的工会主席对劳务派遣工加入工会后,维护他们的合法权益,感到力不从心。  相似文献   

3.
《中国工运》2011,(3):1-1
当前,我国职工队伍内部结构多样化,利益诉求多元化,由劳动就业、收入分配、社会保障、劳动安全卫生等方面弓l发的劳动关系矛盾增加,且更趋复杂多样,职工群众特别是农民工、劳务派遣工、非正规就业人员的权益实现也存在不少突出问题,给工会组织参与社会管理和建设提出了许多新课题。工会作为党联系职工群众的桥梁纽带、国家政权的重要社会支柱、职工利益的代表者和维护者.在组织引导职工积极参与社会管理和建设、维护职工队伍稳定、促进社会和谐等方面承担着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4.
为了保护劳务派遣劳动者的合法权益,使劳务派遣劳动关系处于和谐稳定的状态,《劳动合同法》对于劳务派遣所涉问题作出了专节规定.该法第六十四条规定:“被派遣劳动者有权在劳务派遣单位或者用工单位依法参加或者组织工会.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5.
劳务分包制是当前我国建筑业运行的制度基础。劳务分包制是在单一固定用工制、劳动合同制和灵活用工制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劳务层与管理层的分离、非正式普遍用工是当前劳务分包制的突出特征,而包工头是劳务分包制得以运转的纽带群体。当前对劳务分包制的研究涉及到劳务分包制运行的逻辑、劳务分包制存在的问题,以及对相关问题的制度反馈等。但对劳务分包制中的包工头群体仍然缺乏足够的关注。当前,城市建筑业包工头多数由建筑工发展而来。研究他们身份转型与地位获得的过程和手段逻辑,不仅可以再现建筑业领域中劳资关系真实图景,还可以正确认识和理解这个特殊群体在建筑业劳动关系中的地位与作用,对当前的建筑业劳务分包制和建筑业劳动关系形成新的认识,同时也能够深刻理解农民工的向上流动。  相似文献   

6.
劳务派遣作为一种新型的、特殊的劳动用工形式,近年来在我国得到迅速发展,成为某些企业用工主流方式.劳务派遣工的劳动权益维护也逐渐成为一项社会问题,对于这一问题的解决,需要各界人士献计献策,需要党和国家的政策支持和各级工会组织的紧密配合.  相似文献   

7.
机关事业单位职工的工资收入标准由国家统一制定,利用财政拨款发放。从2006年上一轮工资调整至今,已有9年工资标准未涨。如今,国家已出台了机关事业单位工资调整方案和工资正常增长机制,但还未全面落实和严格执行。机关事业单位工会要积极维护职工权益,在职工工资收入调整问题上发挥工会代表和维权的职能,参与工资标准制订和实施细则方案出台的决策,使发放的工资收入符合广大公务员、事业编制干部和其他派遣、劳务制职工的期盼。  相似文献   

8.
《劳务派遣暂行规定》(以下简称《暂行规定》)已于2014年3月1日正式施行。为了将用工比例降至《暂行规定》确定的劳务派遣用工不得超出用工总量10%的规定,许多超比例使用劳务派遣工的用人单位将在近期以多种形式缩减劳务派遣用工规模。“退工”,是劳务派遣用工单位的普遍选择,由“退工”引发的经济补偿问题,应当引起相关部门和社会各界高度关注。  相似文献   

9.
主要发达国家劳务派遣法律规制情况概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20世纪70年代之前,大多数西方国家都将劳务派遣机构作为营利性职业介绍机构而予以禁止。20世纪90年代以来,在知识经济和全球化的背景下,随着劳动用工的弹性化愈来愈高,有关国家纷纷对劳务派遣制度进行调整和改革,普遍放松对劳务派遣的管制。法国、韩国对劳务派遣的法律规制相对比较严格,美国对劳务派遣始终采取相对宽松政策,德、日等国家则对劳务派遣采取逐步放松管制的态度,加强了对被派遣劳动者的保护,赋予被派遣劳动者"同等待遇",将被派遣劳动者纳入一般劳动保护制度体系,与直接雇用的雇员一样进行相同的保护。  相似文献   

10.
伏强 《中国工运》2006,(4):57-57
介绍了该公司实施“十全”管理,切实维护进城务工人员合法权益的经验。一是全部签订劳动合同。公司根据生产发展需要,遵循平等自愿、协商一致的原则,先后与劳务输出公司签订劳务用工协议,再通过他们与劳务青工签订劳动合同,合同签订率达到100%。二是全部按时足额兑现工资。该公司制订了《劳务用工工资方案》、《劳务用工考核办法》、《劳务用工日常管理考核细则》等三个规定,建立和完善劳务用工的分配和管理考核机制,  相似文献   

11.
改革30年来的社会转型过程中,虽然工人权利意识得到了巨大的提升,但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工人权利意识的发育程度与建设法治国家的目标仍然有很大差距。培育工人权利意识,政府、工会、以及其他社会组织、社会群体都任重道远。培育工人权利意识,主要从三个方面入手:从权利意识的发展水平上来看,就是要引导工人从认知到行动、从非理性维权到理性维权;从权利的主体看,就是要引导工人从仅仅关注个体权利到维护集体权利和群体权利;从权利的内容看,就是要引导工人从关注生存权利到关注发展权利。  相似文献   

12.
成教学生礼仪素质培养的目标内容及其实现途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成人学生的特点和需要,高校成人教育必须以培养具有道德修养的和谐社会公民、培养具有高尚情操的大学生、培养具有职业道德的从业者作为成教学生礼仪素质培养的基本目标,在公民素质教育中寻求礼仪素质教育的契合点,科学设置成教礼仪课程,使学生在理论学习和技能操作中掌握礼仪原则,形成良好的礼仪素质.  相似文献   

13.
现行的香港《雇佣补偿条例》(保险),未能涵盖某些高风险行业工人的工伤权益,保险业界为此推出"联保计划"。但是,由于保费过高,令一些雇主不按法例购买劳工保险。一旦发生工伤意外,雇员的工伤权益将受侵害。为了堵塞法例漏洞,编织完善的工伤病保障网,设立中央补偿保险机制这一公共政策,已成为工会、政府及保险业必须面对的社会问题。  相似文献   

14.
突发事件是指在一定区域内突然发生的,规模较大且对社会产生广泛负面影响的,对公众生命和财产构成严重威胁的事件和灾难。在应对突发事件的过程中,工会组织要正确定位与党委、政府、企事业行政的关系,工会干部要努力提升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相似文献   

15.
职工民主管理法制化是我国民主法制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是市场经济法律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为此,制定一部适应市场经济需要的职工民主管理法显得迫切而且极为重要。在民主管理的立法中,首先需要解决好的一个问题,就是明确民主管理立法中的调整对象。劳动关系、管理关系和为保护劳动关系和实现管理关系而产生的其他社会关系都应纳入民主管理立法的调整范围之内。  相似文献   

16.
企业民主管理是相对于企业专业管理而言的,主要是指职工依照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参与企业的经营管理。企业民主管理从立法角度来看,立法宗旨应当如何定位,理论基础和法律依据有哪些,非公企业的民主管理权如何界定,非公企业民主管理的基本形式与其他形式的关系,立法对提高职代会制度的影响以及监督执法等几个难点问题都需要进行深入的研究。  相似文献   

17.
劳动能力丧失程度是确定损害赔偿纠纷侵权人承担赔偿范围的依据之一。劳动能力鉴定及伤残等级鉴定制度为劳动能力丧失的判断提供了客观标准,但对扶养费关系涉及的边缘人群应更多体现法律规范的政策功能。遭受侵害的权利人提起赔偿之诉时,应适用劳动能力丧失说确定侵权人的赔偿范围,就扶养费计算标准而言,则应适用生活来源丧失说,从而在保障权利人全面受偿的同时不致对侵权行为人施以过分苛责。  相似文献   

18.
工业民主是依据企业管理过程中的“分享管理”和“机会均等”原则发展而来,其核心是员工有权参与涉及其自身利益问题的决策和管理。确定工会在参与管理中的角色定位和权限划分,是企业民主管理立法的难点。通过立法确立符合企业实际的民主管理形式和方法,形成具有特色的企业民主管理运行机制,对调动劳动者积极性和创造性,推动企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我国大多数企业存在着的应收账款数额大、周期长的问题,严重影响了企业的发展,加强应收账款的管理显得非常重要。科学的应收账款管理方法是在尽量不减少收入的同时,将应收账款的风险降至最低。信用管理的出现将给我国企业在应收账款管理方面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20.
论劳动关系主体的角色与作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正处在社会经济转型期,劳动关系的深刻变化,使发展和谐劳动关系成为政府、用人单位、劳动者三方主体的法定职责和共同愿景。劳动关系主体各方必须及时找准自身在劳动关系中的角色定位,认真研究探索发展和谐劳动关系中的问题和对策,在推进和谐社会建设进程中发挥各自的独特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