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学理论》2017,(8)
本文对单亲家庭子女人格教育进行了研究,主要内容包括对单亲家庭子女人格教育现状的分析,研究单亲家庭子女人格教育的目的和意义,以及对单亲家庭子女人格教育出现的问题及原因进行了简单的阐述,最后提出加强单亲家庭子女人格教育的实施途径,即加强单亲家长自身教育的素养;加强学习教育对单亲子女的影响;重视社会教育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论和谐单亲家庭的自我成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单亲家庭存在弱势也有新生长点,单亲家庭有理由走向和谐幸福并获得成功.构建和谐单亲家庭家庭的自我成长,尤其是单亲家长的自我成长.而单亲家庭健康成长也期待正确的社会观念参与.  相似文献   

3.
夫妻离婚,其子女随父或母生活的一方,就成了单亲家庭。我国的离婚率在日益增长,罕亲家庭在日益增多,社会一再呼吁不要离婚,皆无济于事,而如何解决年余家庭子女的教育问题,是当前社会比较关注的问题。一、对单亲家庭子女的教育,不单要靠家庭,更多的要靠全社会在封建社会,由于生产力发展水平所限,教育子女的责任,主要由家庭承担,孩子受教育的程度,主要取决于父母的素质和文化程度。出生在父母素质比较高的家庭,相应的子女素质也比较高,出生在父母文化程度比较高的家庭,子女文化程度也相应比较高。孩子的接入持物、道德品行、…  相似文献   

4.
杨超 《学理论》2010,(1):94-95
随着我国离婚率的年年上升,除了在单亲家庭成长的儿童需要社会的广泛关心以外,单亲母亲这一群体也变成了弱势群体,一旦家庭解体,单亲母亲的生活就会陷入困境,要面对诸如经济贫困、人际支持网络贫乏等问题,一个人上演一出孤寂窘困的独角戏。本文以单亲母亲这一群体为研究对象,论述这一群体所要面对的主要困境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5.
《学理论》2016,(1)
单亲家庭已成为全球共有的社会现象。农村丧偶式单亲母亲家庭所受关注少,且缺乏对农村丧偶式单亲母亲的纵向生命历程研究。本文通过连续性、系统性地探究她们家庭结构发生改变、生活遭受重创之后每一阶段的状况及复原过程,客观真实地呈现她们的生活经历,从中概括出她们丧偶后的整体生活经验和状况,增加对这个群体的了解,提出对策帮助她们改善困境,并从中发现农村丧偶式单亲母亲及其家庭成长的积极因素和良性运行机制,促进这类单亲家庭的和谐和社会的稳定发展。  相似文献   

6.
《学理论》2015,(29)
随着我国新课改的不断发展,社会的不断进步,教育也取得了不少成就,但是,品德教育举步维艰,探讨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有效进行品德教育的策略如下:加强品德教育的地位,以促进其有效发展,使品德教育生活化,开放化,品德教育满足青少年的身心发展和认知水平,进一步深化新课程理念,促进教师观念的转变,创建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以促进形成良好的品德。  相似文献   

7.
《学理论》2015,(26)
农民工子女是社会转型中出现的新群体,由于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缺失、社区居民的污名化和排斥、社会支持网络的缺位与乏力等,农民工子女不良的社会规范行为问题容易出现和凸显,而这些问题的出现往往又会影响他们的社区适应和社区融入。此研究以在某城中村的实践经历为基础,从能力建设、心理调适、社会支持三个维度的综合发展策略介入农民工子女的社会规范行为问题,社工在能力建设中发掘促进农民工子女行为改变的积极因素,在心理调适中强化他们改变的愿望和意识,在社会支持中巩固他们改变了的效果。这能增强农民工子女的身份认同及自信心,顺利地融入社区,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8.
城市农民工子女受教育问题与教育和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伴随着进城务工的农民日益增多,凸显出来的其子女受教育问题,掣肘着教育和谐发展的进程,也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关注。针对农民工子女的受教育问题,本文提出3条对策性思考:城市教育“反哺”农村,户籍制度和谐配套;城市公办学校接纳,社会力量补缺,两者和谐互动;资金上渐进式“输血”,政策上长效治本式“造血”。  相似文献   

9.
当代大学生品德心理与品德教育现状的调查   总被引:24,自引:0,他引:24  
本文根据全国范围的大学生抽样调查资料 ,描述了当代大学生品德心理及品德教育的现状 ,分析了目前大学品德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随着流动人口迁移的家庭化趋势日趋明显,大量流动人口随迁子女进入城市学习和生活。作为城市二代移民,流动人口随迁子女也面临诸多适应和融入问题,学校教育即是其中最为重要的方面。流动人口随迁子女实现良好的学校适应,尽快融入城市社会,不仅关系到他们个人的健康成长,而且对于城镇化发展以及未来劳动力市场的发育和整个社会的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随迁子女的学校适应是指流动人口的子女进入城市公  相似文献   

11.
熊易寒  杨肖光 《青年研究》2012,(1):71-82,96
农民工子弟学校和公办学校是农民工子女在城市接受义务教育的两种主要渠道。本文在政治社会化的理论框架下,讨论学校类型对于农民工子女价值观和行为模式的影响。实证研究发现:(1)公办学校的农民工子女更接近主流价值观,农民工子弟学校的学生与主流价值观表现出一定的疏离;(2)就读于公办学校的农民工子女更为强烈地感受到城市主流社会的歧视;(3)公办学校的农民工子女对于个人前景的预期低于农民工子弟学校的学生,具有更强的挫败感。可见,单纯的教育吸纳对于促进农民工子女社会融合的作用极其有限。  相似文献   

12.
单亲家庭子女福利及其法律、政策援助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研究关于单亲家庭孩子的福利概念是广义层面上的 ,不仅考察与物质生活有关的客观指标 ,更关注非物质的、与个人心理感受和社会适应相关的主观取向。在详尽描述单亲家庭尤其是离异家庭子女与双亲家庭差异及其影响因素的基础上 ,对相关政策、法律援助和服务作了理论思考  相似文献   

13.
马芳 《学理论》2011,(13):226-227
思想品德教育是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学科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是品德教育的重要途径。为了研究我国现在教育系统内学科教学中德育渗透的现状,对部分地区的学校的德育渗透情况进行调查和分析。调查主要涉及学科教师进行德育渗透的意识、学生的品德现状、学校中对德育渗透工作的落实情况等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14.
马闯 《学理论》2014,(2):257-258
近几年在高校学生中,单亲学生所占的比重日益增多,由于他们家庭生活环境和情感经历的特殊性,使得其中一部分学生在大学学习生活中行为表现异常,提出相应对策如下:建立单亲学生情况记录簿;完善"奖助贷"资助形式;开展心理健康普及辅导;引导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加强知识、能力培养。  相似文献   

15.
单亲家庭中青少年生活环境和教育状况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单亲家庭中青少年生活环境和教育状况分析赵彦在黑龙江省锅炉厂子弟校,拥有在校生1400人,其中有96名学生生活在单亲家庭中。这样一个数字本身可能不说明什么问题,然而由此引出一个十分值得重视和讨论的内容:单亲家庭的青少年的生活环境、行为方式和未来发展。一...  相似文献   

16.
探讨子女与家长在做人品行期待及道德推脱上的差异,以及做人品行期待与道德推脱的关系。研究发现,子女与家长在做人品行期待上具有较高一致性,尤其是在个人内在品行上;家长对子女做人品行的期待高于子女;子女的道德推脱程度高于家长;道德推脱表现出明显的性别差异,男性高于女性;独生子女的道德推脱程度高于非独生子女;社会适应性品行高的学生道德推脱程度低,个人内在品行高的学生道德推脱程度低。研究对青少年的道德品德教育具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以贵阳市四所农民工子女学校的学生家庭为样本,对农民工子女家校合作的现状及效果进行研究。发现农民工子女家长对家校合作的看法存在误区;其学校与家庭的家校合作形式简单,但在某些方面对农民工子女的教育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此外,家校合作有助于家长和教师的沟通与理解,有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研究还发现,农民工子女的健康成长也需要得到社会的关注。  相似文献   

18.
袁艺红 《学理论》2013,(30):229-230
运用文献综述法对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因素进行分析,通过分析认为影响因素包括三个方面:第一,中国式家庭教育是基础因素,中国传统的家庭教育重视孩子的成绩而轻视孩子的道德教育和体育,在孩子心理素质的培养上有所欠缺;第二,学校教育问题,中国的学校教育没能发展学生的个性特征和才能,降低了学生的自信心,进而影响就业和工作;第三,社会因素,社会因素也同样影响着家庭教育,农民工家庭的出现导致大量的留守儿童,离婚率的上升使单亲家庭的学生量增加,这都将影响学生的心理健康。因此,学生的心理健康需要家庭、学校和社会共同来承担责任和义务。  相似文献   

19.
本文利用实地调查材料和官方统计资料,分别从国家力量、民工子弟学校和社会参与三方面论述了流动人口子女的教育问题.  相似文献   

20.
务实解决打工子弟学校问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北京农民工子女在北京就读,平均每年比当地学生多缴856元北京市统计局调查,目前京城有十三万多农民工子女就读于297所打工子弟学校,这297所打工子弟学校中获得办学许可的仅58所,属于未经许可自行办学的239所。打工子弟学校这种“自立救济、自行解决”的现象,有其产生的历史原因和社会条件,与改革过程中的资源分配也紧密相关,政府部门一定要尊重现实,务实处理问题不留后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