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国专利无效制度所造成的专利侵权诉讼周期长、效率低等问题,往往会导致诉讼当事人的利益受损,无法达到保障公民财产的目的。文章认为,专利复审委员会作为第三人参与诉讼,以保持其中立的地位能使专利无效制度更加合理,但是脱离了行政法的相关规定;"准司法"程序的概念可以有效提高相关案件的诉讼效率,但是得不到我国宪法以及法律体系的支持;"无效抗辩"的理论应当继续完善加强,需要得到法理的支撑以及与整个中国法律制度有机统一。  相似文献   

2.
李永红 《知识产权》2003,13(2):44-47
目前,在涉及专利复审、无效案件的诉讼程序中,法院借助技术鉴定判案的趋势有所增加。鉴定制度,是民事诉讼法、行政诉讼法及刑事诉讼法中规定的帮助法官解决案件中某些“专门性问题”的辅助手段。但是,在专利诉讼中的技术鉴定具有一些特殊  相似文献   

3.
知识产权确权问题取决于行政权与司法权的分配与制衡,而我国的这两大权力配置不合理,其突出体现在,专利侵权诉讼与无效审理程序并存时,由于法官的自由裁量权过弱产生中止诉讼等问题。而日本《专利法》第104条之3意义重大,这一条款虽然没有明确法院直接宣告专利权无效的权力,但是实质上已变相地赋予法院在无效抗辩中间接的裁判权,对中国起着较大的示范作用。结合国情和现实背景,中国应借鉴日本的有益做法,对专利侵权诉讼中止问题重新梳理,合理配置行政权与司法权,适当扩大法官自由裁量权的边界,建立专利无效宣告程序与诉讼的协调机制。  相似文献   

4.
通过评析广东企业近期介入的重大专利法律诉讼案件,本文研究了广东企业在如下六大领域的专利攻防实践:专利挖掘与部署、专利审查与无效、应对专利攻击的路径选择、诉讼规划、合同、专利分析。最后,本文指出,广东企业的专利攻防水平总体上居全国第一。深入研究、总结、评价广东企业的专利攻防实践,这是我国科技部制定国家专利战略的必要条件之一。  相似文献   

5.
专利无效诉讼程序性质的法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何伦健 《知识产权》2006,16(4):74-77
本文从专利权的私权属性和公权属性、专利无效程序的特殊性三个方面对专利无效诉讼程序的性质进行了分析,并对实践当中存在的两种专利无效诉讼模式进行了反思,认为专利无效诉讼程序是一种带有行政诉讼程序色彩的民事诉讼程序,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修改专利法第46条的立法建议。  相似文献   

6.
围绕集装箱漏水器专利诉讼一波三折的典型案例,引出我国专利无效制度的最大问题-循环诉讼,从而展现目前该制度的现状和弊端,接着进一步论证产生该制度缺陷的原因,即合法却未必合理,最后对完善目前专利无效制度进行集中讨论并提出一些建议,以期能够解决循环诉讼问题.  相似文献   

7.
通过评析广东企业近期介入的重大专利法律诉讼案件,本文研究了广东企业在如下六大领域的专利攻防实践:专利挖掘与部署、专利审查与无效、应对专利攻击的路径选择、诉讼规划、合同、专利分析。最后,本文指出,广东企业的专利攻防水平总体上居全国第一。深入研究、总结、评价广东企业的专利攻防实践,这是我国科技部制定国家专利战略的必要条件之一。  相似文献   

8.
药品专利无效程序中的创造性认定、中止时间,侵权诉讼中的不侵权诉讼受理、管辖、公知技术抗辩、无效决定的效力等是司法实践中的热点难点问题。通过对典型案例的分析提出在无效程序中创造性证据在侵权诉讼中可运用到等同侵权的判定中。对于在当前法律制度下,不当权利人借中止程序拖延审理期限、利用无效决定暂不生效进行恶意诉讼的行为,提出应从立法角度弥补制度缺陷,明确中止的次数和时间,明确无效决定的效力,防止滥诉,维护司法公平和正义。  相似文献   

9.
刘月颖 《法制与社会》2010,(22):115-116
现行专利法律及最高院的司法解释构建的专利无效纠纷解决机制引发了司法实践中的众多问题。循环诉讼的产生、专利复审委员会成为"被告专业户"、诉讼迟延带来的高成本及行政司法资源的浪费,呼唤专利无效纠纷解决机制的重构。  相似文献   

10.
轰动整个家居行业的亿元天价索赔案在2015年初终于画上句点:百强与三个侵权主角之一的一统达成和解,一统承诺不再销售侵权产品,并撤回百强专利无效的诉讼。据悉,一统方面承诺不再实施侵犯百强专利权的行为,并在协议签署生效3日内从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复审委员会撤回对百强的全部专利无效诉讼,在未有新的诉争案件的情况下,不得再次提出对百强  相似文献   

11.
牟丹  傅枫雅 《人民司法》2020,(13):62-67
杭州知识产权法庭经最高人民法院批复同意,于2017年9月8日正式挂牌成立,集中管辖发生在杭州市、嘉兴市、湖州市、金华市、衢州市、丽水市辖区内的6类特殊的专利技术类等民事、行政案件。运行两年多来,专利案件呈现批量诉讼的特点,且有大量恶意专利维权逐渐露头。本文以批量专利诉讼案件为样本,就恶意专利维权案件的行为表现和危害后果等进行调研,剖析恶意专利维权案件的成因,并提出遏制恶意专利维权、加强诉源治理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2.
平达 《中国律师》2013,(6):32-34
有数据显示,专利侵权诉讼案件的数量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法院面临的案件复杂程度也越来越高。大成律师事务所律师赵海生10余年来专注于知识产权法律业务,尤其对于国内外专利商标申请、企业专利布局分析、专利和商标侵权诉讼、完善企业知识产权制度等业务颇有研究。就专利侵权纠纷中被控方"禁止反悔原则"的适用问题,本刊记者近日对赵海生进行了专访。  相似文献   

13.
专利复审委员会成为专利无效行政诉讼被告是我国专利立法尚不成熟、相关理论研究亦不深入的产物.此一问题在专利法修改前即已存在,专利法修改后更显突出.在专利无效诉讼中,表面看来似乎是当事人对于专利复审委员会的决定不服,实质问题则是无效请求人与权利人因专利有效性所起争执,如其中一方起诉,则应以对方为被告,如此既可促使被告积极参与诉讼,也可避免专利复审委员会的角色错位问题.这不仅是理论上的必然结论,也是各国的通行做法.  相似文献   

14.
曹红光 《法治研究》2009,(8):99-104
民商事合同纠纷案件中会出现无效合同法定条件与债权人行使撤销权的法定条件发生某种重合情形,作为律师代理诉讼是选择诉请行使撤销权,还是选择诉请合同无效?这往往是律师实务中常常会碰到的一个实际问题。本文借助现实案例,通过对债权人的撤销权的性质、它与普通撤销权的区别及它与合同无效行使要件的差异等系统地比较分析,从而得出对债权人撤销权与无效合同两种不同诉讼制度该如何选择适用的结论。  相似文献   

15.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律师暂行条例》第2条第(3)款的规定,律师可以接受公诉案件被害人及其近亲属的委托,担任代理人参加诉讼。在司法实践中,对公诉案件被害人的近亲属委托律师担任代理人参加诉讼的问题,有多种不同的看法和主张。本文试提出三个观点,望行家们不吝赐教。一、近亲属为有诉讼行为能力的被害人委托律师担任代理人参加诉讼的,应由被害人授权或经被害人同意、认可,否则,被害人可以拒绝,代理活动无效。因为公诉案  相似文献   

16.
专利行政案件的种类及诉讼管辖是当事人及代理人十分关注的问题。专利法修改之后,最高法院对此做了专门的规定,本文结合相关法律及规定对此问题作一阐述。一专利行政案件的种类专利行政案件是人民法院审理的一类新型案件。由于作出行政决定的机关不同、决定的内容不同,专利行政  相似文献   

17.
在我国目前专利权的确权程序尤其是无效宣告案件的审查过程中,理论界与实务界对专利权人就专利文件的修改限制问题存在诸多的争议,因此,对专利无效宣告程序中专利文件的修改问题进行深入研究,无疑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一、我国对专利无效程序中专利文件修改的文本规定及其不足我国《专利法》第33条规定,申请人可以对专利申请文件进行修改,但是,对发明和实用新型专利申请文件的修改不得超  相似文献   

18.
无效公诉是指人民检察院对本应属自诉范围的案件 ,在自诉权人(本文所指自诉权人包括被害人、被害人的法定代理人及其近亲属)有自诉能力的情况下提起的公诉 ;无效公诉的程序处理则是指人民法院在对无效公诉案件审理过程中 ,认为案件应为自诉范围时诉讼如何进行。如检控方以盗窃罪名提起公诉 ,法院经审理认为应构成侵占罪 ;检控方以重伤害罪名提起公诉 ,法院经审理认为应构成轻伤害罪等。在这两种情况下 ,案件因罪名认定上的变化 ,其诉讼方式也由公诉变为自诉 ,检察院提起的公诉也就会因其程序违法而变为无效。这种情况下如何处理?刑法、刑…  相似文献   

19.
专利行政案件的种类及诉讼管辖是当事人及代理人十分关注的问题。《专利法》修改之后 ,最高人民法院对此做了专门的规定 ,本文结合相关法律及规定对此问题作一阐述。   一、专利行政案件的种类专利行政案件是人民法院审理的一类新型案件。由于作出行政决定的机关不同、决定的内容不同 ,专利行政案件可以分为以下三类 :(一 )以专利复审委员会作为被告的专利行政案件1 不服专利复审委员会维持驳回申请复审决定的案件。根据《专利法》第 4 1条的规定 :专利申请人对国务院专利行政部门驳回申请的决定不服的 ,可以自收到通知之日起 3个月内 ,向…  相似文献   

20.
在现有的法律框架下,专利侵权案件是否因专利无效宣告案件中止在制度设计和审查/审判实践方面都有讨论的空间,以实际案例为基础的探讨有利于制度设计的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