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尚秀云 《人权》2003,(3):32-33
我是北京市海淀区法院少年法庭的法官。1987年9月,我开始从事少年刑事审判工作。在以往的审判工作中,我接触过犯罪的少年,在依法审理他们的案件时,为他们的失足深深的惋惜。他们的行为给社会造成了危害,毁了自己的前程,也给自己的家庭带来了痛苦。看着那些失去自由的少年懊丧、悔恨的样子,我的心情很沉重。中国一贯关心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规定:“对违法犯罪的未成年人,实行教育、感化、挽救的方针,坚持教育为主、惩罚为辅的原则。”我是人民的法官,还是孩  相似文献   

2.
胡法 《今日浙江》2006,(12):40-41
贾建平,女,1953年出生,中共党员,现任浙江省湖州市南浔区人民法院刑庭审判员。多年来,她以一名法官强烈的工作责任感和社会责任心积极投身于未成年人刑事审判工作,用爱心感化、挽救了一批又一批失足少年,赢得了社会广泛赞誉。她先后获得“全国少年法庭先进个人”“、全国巾帼建功标兵”、“全国关心下一代先进工作者”、“全国优秀女法官”、“全国三八红旗手”、“全国模范法官”等10余项省级以上荣誉称号及立功嘉奖。  相似文献   

3.
让凋零的花朵再绽新蕾──记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法院少年法庭审判员尚秀云一只向上的手,一只渴望摆脱与绑缚的手……她以法官之责,慈母之情拉住一双双这样的手,将他们引向光明与自由54岁的尚秀云,是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法院刑事审判二庭少年审判组长,1987年她开始了...  相似文献   

4.
小幽默     
为了事业经理和副经理一起去游泳。经理不慎被水淹死了,同事们问副经理:“经理遇难,你看见了没有?”“当时我在岸上。”“那你为什么不去搭救?”“我当时只是想,我们公司不能连一个副经理也没有啊。”惯窃法官:“在商店里偷了几次东西?”被告:“4次。”法官:“你偷了许多东西吗?”被告:“不多,只偷了一条连衣裙。”法官:“为了这一点东西你去偷了4次?”被告:“这没办法。我的妻子每次都不满意,我不得不一次又一次去给她换条合意的。”谁之过法官怒斥被告:“我担任这个法庭的法官以来,已经在法庭见过你7次了,难道你不…  相似文献   

5.
从根本上说,“少年法庭”向“少年法院”的发展过渡是社会发展的必然。目前,我国创设“少年法院”的条件已经基本具备,第一个“少年法院”在中国的出现已经为时不远。  相似文献   

6.
轻松一刻     
轻松一刻一只耳朵一位法官问一群初步选定的陪审员,是否有人有理由不担当此任,其中有个人学起了手。“我的左耳朵听不见。”那人告诉法官。“你的右耳朵能听见吗?”法官问道。那人点了点头。’‘你被留在陪审团了,”法官宣布。“因为我们审案子时一次只听一面之词。”...  相似文献   

7.
《精神文明导刊》2013,(7):26-26
5月25日由首都文明办和市文联共同主办的“我的梦想北京少年美德故事”朗诵会,在国家大剧院热烈而欢快地进行。孩子们用清脆的声音,配以优美的肢体语言,把发生在自己身边的美德故事朗诵出来,传递爱心善举,传播美德品质,展示少年风采。诵讲活动在北京广播电台著名主持人小雨姐姐诵讲《孔子韦编三绝》的甜美声音中拉开序幕,随后,北京少年宫选送的司歆然同学诵读了《最年轻的烈士小萝卜头》,以此扩大《中华传统美德故事》丛书和“学道德模范诵中华经典做有德之人”活动效果。  相似文献   

8.
对于刑事罪犯,人们无一不感到痛恨,潍坊市潍城区人民法院少年法庭的法官们也不例外。而对于少年犯,他们在恨其所为、依法惩处的同时,从“爱“字出发,从“救“字着眼,把教育、感化、挽救工作贯穿于审判的全过程,用自己的真情为那些迷途的“浪子“铺就改过自新之路。“寓教于审“是该院少年法  相似文献   

9.
漫画与幽默     
不服气 “咱们的吊床放哪儿了,我怎么也没找到。” 不能怪我   法官怒斥被告:“自从我担任这个地方的法院法官以来,已经见过你 7次了,难道你不觉得羞耻吗 ?”   被告:“你仍然不能升官,可不能怪我呀。” 欢迎您再来   一个小偷在商店里偷东西时又被警察抓到了。   警察:“你明知会被抓住,为什么还来 ?”   小偷说:“商店门口写着‘欢迎您再来’。” 报 警   5岁的小汤姆来到警察局报告说:“贸易市场遭到了抢劫。”   “你能来报案太好了,孩子。你是从哪里得到的消息 ?”警察仔细地问。   “从电视上看到的。” …  相似文献   

10.
轻松一刻     
轻松一刻戒烟──怎样才能戒烟?──很简单,你把香烟的两头都点上,不就成了。被告妙答有一天在法庭上,法官指责被告说:“自从我担任本地法官以来,已经在法庭上见过你7次,难道你不觉得羞耻吗?”被告答道:“对不起,尊敬的法官阁下,您不能高升,可不是我的错。”...  相似文献   

11.
邢媛媛 《前沿》2014,(9):95-96
梁启超曾经说过“少年强则国强”,前最高院院长王胜俊认为,“少年法庭工作只能加强不能削弱”。青少年是祖国的花朵,民族的希望,但随着经济的发展与复苏,人与人之间人际关系疏远,未成年人群体由于缺失家庭或学校的关爱,而导致未成年人犯罪率呈现不断上升的趋势,未成年犯罪正在引起社会越来越高的关注度。对于未成年人犯罪的预防、矫治以及心理辅导显得尤为重要,而少年法庭的建立则成为当前最关键的问题,这关系着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本文立足于保障从分析未成年犯罪心理为切人点,对犯罪成因、犯罪心理以及现如今内蒙古呼和浩特地区的少年犯罪情况现状,构建少年法庭审判模式的必要性、可行性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2.
宁乡县境东西较长而南北较窄,地势西高东低,沩江自西而东流贯全境,习惯上有上宁乡与下宁乡之分。上宁乡指以黄材为中心的沩江上游地区,地理交通相对封闭,语言也相对特殊。上宁乡话中表领属关系的结构助词除“的”以外,还有特殊的“阿”和“里”。本文分别就“阿”和“里”的使用范围描述如下。一 阿1.1用于不可让渡的领属关系1.1.1亲属关系领有语N1 为代词的:我(你、他)阿娘(爷父亲、公咀祖父、太公曾祖父、外公、外婆、丈人公岳父、堂客老婆、男人、崽、孙、外孙女、哥哥、姐姐、嫂嫂、妹郎子)———直系的。我(你、他)阿叔咀叔父(婶咀婶…  相似文献   

13.
漫画与幽默     
父与子   “长大后,我要当一名警察,追随我父亲的足迹。”   “我还不知道你爸爸是一名警察呢!”   “不,他不是,他是一名惯偷。” 鲜于光明   从前,有一个案子的被告复姓鲜于,名光明。法官看了看状纸,不知鲜于是复姓,就喊道:“鲜于光!鲜于光!”不见人答应,又改口叫道:“被告!被告!”   这时,鲜于光明站了起来,法官很恼火,叫道:“你就是被告人吗?”   鲜于光明回答道:“是!”   “我一看状词,就知你不是良民,你今年 39岁就写 39岁有什么不好,偏偏要写明年 40岁。来人,给我拉下去打!”   原来,…  相似文献   

14.
小幽默     
奖品“你这手表不错 ,在哪买的?”“不是买的 ,是赛跑得第一名 ,得奖来的。”“是吗?有多少人跟你一起赛跑?都是些什么人?”“连我一共3人。警察得第2名 ,丢表的人得第3名。”较量法官 :“你偷过东西吗?”小偷 :“时而。”法官 :“在什么地方偷过?”小偷 :“各处。”法官 :“好吗 ,把你关起来。”小偷 :“什么时候放我。”法官 :“迟早。”面条与馒头一天 ,馒头与面条发生争吵 ,馒头被身高力大的面条暴打了一顿。于是馒头回家后 ,纠集了窝头、豆包等哥们儿一起去面条家报仇。面条正好不在家 ,于是它们把路边的方便面痛打了一顿。方…  相似文献   

15.
●在去戒毒所的长途汽车里,母亲把全身溃烂的他搂在怀里。他说:“妈,我身上脏,你别碰我。”母亲说:“傻孩子,哪有娘嫌弃儿子的 ?”   ●戒毒所里,妻子守护了他 15个昼夜没合眼,第 16天清晨,妻子又从楼下一家饭店里给他端上来一碗热气腾腾的甲鱼汤,他刚接过碗,妻子就昏倒在地上。一位护士对他吼道:“你要是再复吸,你就是猪 !”   ●他毒瘾发作时将姐姐身上打得青一块紫一块,姐姐含泪说:“只要你能戒掉毒瘾,哪怕你把我打死,我也愿意 !”  相似文献   

16.
一阳春三月,乍暖还寒。位于湖北省荆州市城郊的一个简易电话亭刚开门,早已等候在外的小伙子陈华便一头闯了迸去,他急切地问女店主:“有我姐姐的电话吗?”女店主笑了笑说:“讶啊,一个星期来你天天守在我的电话机旁,有没有你姐姐的电话,你比我更清楚哇。”“对对对,我是急糊涂了。”陈华正说着,电话铃响了,他迅速抓起话筒,马上又失望地递给了女店主。陈华的姐姐名叫陈菊,今年21岁,原在荆州市一家纺织厂上班。今年春节过后她突然辞职,说是在外地找了个金饭碗,月薪2000多元。但是不知为什么,陈菊却一直将外出打工的事瞒着父母…  相似文献   

17.
电话求救阳春三月,乍暖还寒。位于湖北省荆州市城郊的一个简易电话亭刚开门,早已在外等候的陈华便一头伸了进去,急切地问:“老板,有我姐姐的电话吗?”被称为“老板”的女店主笑了笑说:“一个星期了,你天天守在我的电话机旁,陪着我上班下班,有没有你姐姐的电话,你比我更清楚啊。”‘对对对,我是急糊涂了。”陈华正说着,电话铃响了,他迅速地抓起话筒,马上又失望地递给了店主。陈华的姐姐名叫陈菊,今年周岁,原在荆州币一家纺织厂上班。1999年春节过后,她突然辞职不干了,只说是在外地找了个金饭碗,月薪2000多元。不知为什么…  相似文献   

18.
结束语     
青少年犯罪被列为世界“三大公害”之一。如何教育、挽救失足青少年,预防来成年人的违法和犯罪是政府和社会共同关心的问题。多年来,我们积累了很多的成功经验。如。读学校教育,我国的100多所工读学校教育成功率达85%-95%;“社会帮教制度”、“少年法庭”的设立,均“教育、感化、挽救”了一大批失足的青少年。在国外,对识别、预防、干预未成年人违法犯罪也有很多值得借鉴的经验。如英、美在警察部门中就设立了“少年部”和“少年管理处(科)”等机构,并建立了相关的庇护所和教养院。英国警察对少年犯采取四种措施进行处理…  相似文献   

19.
打架     
“为什么打架?”法官问。 “当时我很平静地在电话亭内跟我的女朋友聊天,”小李说,“这时那个家伙走过来了,他要打电话,我不让他打,他就把我从电话亭内赶了出来!” “这也怪不得你发脾气了。”法官想了想说。 “还不只这样呢!”小李补充说:“他把我的女朋友也赶了出来!”打架  相似文献   

20.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中国大陆第一个少年法庭诞生于上海市长宁区人民法院。它虽然还很年轻,但它勇于探索,敢于实践,仅18年的历程,少年法庭的制度已趋于成熟,得到了社会各界的认同和关注。少年法庭的法官象医生对待病人,象老师对待学生,象家长对待子女……该庭先后荣获最高人民法院集体一等功、全国青少年优秀维权岗、上海市集体劳动模范等光荣称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