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03羊年的“情人节”与元宵节紧挨着,这不可多得的“双节”相连的日子,为商家创造了极好的发财机会。英雄城南昌市更爆出一则新闻;一家商场为了促进销售,决定当众举办接吻大赛。丰厚的奖品吸引了众多的参赛选手,一些食色男女为求万元钻戒的大奖,不吃不喝不拉不歇地疯狂激吻近18个小时,刷新了武汉、济南类似比赛的记录。且比赛结局也较前两地特别——3对情侣为争奖品进了派出所,演绎出一场人间闹剧。  相似文献   

2.
陈向阳撰文说,一个组织部长在6年时间里,卖出了23顶官帽子,先后75次收受32人的贿赂,共计人民币90.4万元,另有48万余元的家庭巨额财产不能说明来源。这个“卖主”,就是阜阳市原市委常委、组织部长韩希鹏。最近,当地检察机关对这个靠卖官“发财”的组织部长予以起诉,目前法院正在审理之中。  相似文献   

3.
一、兼爱——博爱——三民主义 孙中山先生是在中国传统儒学思想下长大的一代伟人,深受儒家“爱人”、墨家“兼爱”思想影响,后来又受到西方“博爱”精神教化,孙中山说“讲到中国固有的道德,中国人至今不能忘记的,首先是忠孝,其次是仁爱,其次是信义,其次是和平。”①用中国旧道德溶合在欧洲学到的“自由”、“平等”、“博爱”之中,用美国总统林肯的“民之所有,民之所治,民之所享”加以概括——形成孙中山三民主义雏形。  相似文献   

4.
近代中国社会的落后,曾激起国人奋发图强之志。然而不幸的是,有些人光有“图强”之心,而不甚求“图强”的科学途径,这往往很容易造成某些人“图强”的努力陷于事倍功半的难堪状态之中。以史鉴之,这方面的典型事例以远观之有:产生于“大跃进”年代的“人有多大胆,地有多高产”和“土法炼钢”的政治笑话。以近观之有:产生于改革年代的“市场经济是法治经济”等。事实上,这种以口号代替科学,以冲动代替理性的“图强”操作行为已深入到我们生活的许多方面,它使我们空耗了不少的时光和资源。同时,它还使我们渐忘了科学的严谨和理性之…  相似文献   

5.
有人想做官,有人想辞官,人生选择多样化,这是一种社会进步。在市场经济发达的国家,有的人经商发财,有的人从政当官,有的人治学出名,有的人散淡有闲,人们发展的志向与机会都是多元的。但在我国,崇官、尊官、当官的传统极甚。“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十年寒窗”,为的就是“官袍加身”。“学而优则仕”的心理基质至今仍然潜在多数人的内心。人们为什么想当官?这是历史与社会造成的。几千年的封建社会,“劳心者治人”,若想“修齐平治”,手中得有权力;想改变生存状态,只有做官,才算“人上人”,“升官”才能“发财”。新中国成立后,虽说政府…  相似文献   

6.
《前进》1999,(9)
李洪志的“法轮大法”是彻头彻尾的迷信邪说。但为什么有那么多的人对它顶礼膜拜,盲目信从?这不能不给我们一种警示:取缔“法轮功”组织,批判“法轮大法”是重要的,但更重要的,是如何防止此类事件再度发生。这才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工作。首先,要坚决反对迷信活动,大力普及科学知识。李洪志的迷信邪说之所以能出笼传播,主要是借助了时下迷信盛行之风。必须承认,这些年来,我们一些地方确实放松甚至放弃了对迷信活动的斗争,以致修庙造神、求神拜仙、打卦算命、驱邪画符、上供还愿、看风水选吉日、求升官谋发财等迷信活动,在城乡四…  相似文献   

7.
爱国名将吉鸿昌的父亲临终前拉着吉鸿昌的手说:“为父有一句话要让你牢记:‘做官即不许发财’。”后来,吉鸿昌把这七个字刻在细瓷碗上,经常以之警戒自己。他用闪光的一生,实践和恪守他的座右铭。“做官即不许发财”,那做官为什么?吉鸿昌说得很明白:“要为天下穷人办好事。”这与党的宗旨是一致的。因为共产党的“官”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办好事、办实事的人民公仆。  相似文献   

8.
无论古之圣贤还是现代模范人物,大多有一个共同特点:乐善于人,却不求索取,即有句名言所说的——“好德乐善而无求”。“乐善”是做人之本,是行为之首,“无求”则是其高尚的精神境  相似文献   

9.
精彩瞬间     
“真理往往是朴素的,好文章往往是朴实的,即所谓意赅,言简”、“析义理于精微之蕴,辨字句于毫发之间;谋弘远于具象之内,求长策于擘画之中”、“功夫在诗外,笔耕无止境”、“穿越字里行间,感悟多彩人生”……  相似文献   

10.
恭喜健康     
逢年过节,亲朋好友同学同事相见,人们常挂在嘴边的口头禅是“恭喜发财”,说惯了,听顺了,倒没有特别的感觉。如果来上一句“恭喜健康”,让人听来确实耳目一新。“恭喜健康”显出诚恳之心,友爱之情。因为“恭喜发财”几近成了人们说厌了的套话。要是人人都真能发财,倒也皆大欢喜;但是,事实却又远非如此。所以,“恭喜发财”不过是当今社会人们互相恭祝的一  相似文献   

11.
所谓温良恭俭让,无非就是温和、善良、恭敬有礼貌、俭朴、谦让等五个行为规范,与之相对立的,自然就是粗暴冷淡、凶恶仇恨、强硬傲慢、奢侈放纵之类。“温良恭俭让”出自《论语·学而篇》,是孔子的学生子贡称颂老师的。“子贡日:‘夫子温良恭俭让以得之。夫子之求之也,其诸异乎人之求之与?”’  相似文献   

12.
礼,是人们日常生活中很难回避的,在廉政建设中经常看到以拒礼为荣的“先进事迹”。拒礼拒贿,固然行为可敬,但却给人留下一个疑问:给你单位送礼行贿考为什么那么多?个中原因何在? 礼,是需要分析的,同样是礼,但送的人不同,送的对象不同,送的目的不同,因此,性质也就不同。亲朋好友之间的礼,是感情交流的一种形式,无可厚非,那是人家个人的事。向为“官”者送礼,则大有讲究,不可不察。俗话说,“礼下于人,必有所求”,送礼者是为“求”而来的,因此,如何看待礼,重在如何对待“求”,有人主张,对送来之礼,一律“收”下,而后,妥善处置其“求”!  相似文献   

13.
新年钟声响过,我们走进1998,也便逼近新世纪的门槛。值此少遇的含有“两节”的元月到来之际,我们拱手向全国思想政治工作战线的同行们致以衷心的祝愿:凭借改革搭起的舞台,展示政工的风采,创造更加让人信服的业绩! 这是同行间的祝愿,是人民的企盼,是改革的重托,然而,这也是并不轻松的话题。 说是同行间的祝愿,因为我们老政工,总是那么“老传统”,少有“发财”的欲念与奢望,只以为党分忧为职守,以岗位奉献为荣光,因而也便互致这典型的事业型的,在当今市井文化中鲜见的祝愿。不过,如若这类祝愿,这类心态不见了踪影,而“饥富”、“急富”、“暴富”的心态普及开来,“发财”之声不绝于耳,那也绝不是一个民族进步的象征,而倒是颓废的开始。  相似文献   

14.
坚持与时俱进的精神,以改革求发展,以创新求突破,及时改进与新形势不相适应的工作体制、机制,才能打造出富有时代特征、浙江特色的刑侦工作格局。回顾和展望浙江刑侦工作改革之路,以下几个方面的实破是值得一提的:一是实现侦破理念突破——将更多案件处置在预谋始发阶段;二是实现侦破组织突破——凸显刑侦专业队伍的破案主力军地位;三是实现侦破手段突破——科技应用成为第一破案力;四是实现侦破模式突破——确立“从案到人”和“从人到案”多元侦查破案模式;五是实现侦破机制突破——激活、完善“破案追逃”新机制;六是实现人力资源突破——刑警队伍由量的扩充转向质的提高。  相似文献   

15.
胡锦涛同志在中纪委第三次全会上强调,要在全党大力弘扬求真务实精神、大兴求真务实之风。结合共青团的实际,在团内大力弘扬求真务实精神、大兴求真务实之风,必须做到求经济社会发展规律之“真”,务服务党政工作大局之“实”;求青年成长成才规律之“真”,务团结教育服务青年之“实”;求共青团工作、青年工作规律之“真”、务新世纪新阶段共青团事业发展之“实”;求社会主义市场经一起来,把握想问题、办事情的科学态度和方法。尊重规律是坚持求真务实的根本要求。要进一步深化对经济社会发展规律、青年成长成才规律、共青团工作和青年工作规…  相似文献   

16.
一、“非”即“不是” 公孙龙,战国时辩士,属名家学派,素以诡辩著称,然众人之不然,可众人之不可。近年来不少人为之“正名”,想抹掉历史早已为他戴上的诡辩论者的帽子。其论据主要是:“白马非马”的“非”字应释为“不等于”或“不同于”,而不应如传统所解的“不是”。其参证是:“求马,黄黑马皆可致”,是证公孙龙既然承认黄马、黑马都是马,不言而  相似文献   

17.
“廌”字上半是鹿头下半是马腹,指的是头角似鹿而腹尾似马驴的动物——麋鹿。“法”是个描述自然水流的会意字。法是人观察自然物象,取法自然物象,所思所悟而洞察到的自然恒常的规则,是事物反复变化之中的不变规则。这类规则于日常习见于流水之形,或者说习见于流水之形和奔廌(麋鹿)之象,所以造字者取这样的日常习见的形象而构造成法(灋)字。人们见到“法”字犹如目睹流水之形,见到“灋”字则似同时观看到流水之形和奔廌(麋鹿)之象,从而明白法(灋)字所揭示的是事物变化之中的不变规则,是恒常的自然规则。  相似文献   

18.
“做官即不许发财”李隆"做官即不许发财"这是著名抗日爱国将领吉鸿昌将军父亲之遗嘱。吉将军在其父逝世后,特意将这七个字的警语写在细瓷碗上,并交陶器厂烧制,而后发给所部官兵,嘱大家"每饭不忘"。做官而不发财,这在旧时代是区分清官与贪官的主要依据,在今天仍...  相似文献   

19.
政府官员向百姓“问计求策”将不再是新闻,江西已使之步入常态化轨道。8月1日,全国首家问计网络互动平台——江西问计网(www.jxask.com)正式投入试运行,首期推出了13个“问计求策”主题,内容涉及与群众密切相关的环保、安居、城建、教育等多个方面。  相似文献   

20.
郭志超 《台声》2000,(8):42-42
台湾自古就是我国的神圣领土 ,台湾的先民是我国东南先民的一支 ,其历史源头甚至可以远溯至23万年前的左镇人和长滨文化。三国时孙吴开始经略台湾 ,那时台湾在史书上称为“夷州”。隋、唐、宋时称为“流求” ,元代别写为“琉求” ,明代改称为“东番”。“台湾”这一新的岛名直到明末才出现 ,它源于高山族西拉雅人的一个社名 ,后来指安平一带的港口 ,进而演变为全岛之称。古代台湾西部和北部平原居住着高山族平埔人 ,平埔人有10个支族 ,居住在今台南一带的一支平埔人叫西拉雅人。当时在今台南市与安平镇之间有个大海湾 ,海湾外侧有一道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