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抗震救灾斗争以一种特殊的方式全面检阅和展示了我国改革开放30年的伟大成就。抗震救灾精神所体现的"和衷共济、团结奋斗、自强不息、敢于胜利、关爱生命、崇尚理性"是伟大民族精神的时代表达。弘扬抗震救灾精神,积极推进公民道德建设对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具有重要意义。公民道德建设是一项社会系统工程,需要全党全社会的共同努力。  相似文献   

2.
面对四川汶川地震这场特大自然灾害,中国人民万众一心,众志成城,迎难而上,百折不挠,义无反顾地进行了一场撼天动地的抗震救灾战斗。在抗震救灾中,中华儿女不怕流血牺牲,不畏艰难险阻,团结战斗,顽强拼搏,为全世界展现了一个爱国主义、以人为本、团结协作、无私奉献、自强不息、不畏艰险的抗震救灾精神。抗震救灾精神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体现,是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的彰显,是鼓舞我们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动力。  相似文献   

3.
弘扬抗震救灾精神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不畏艰险、百折不挠,以人为本、尊重科学的伟大抗震救灾精神,是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汇流的中国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的一种崭新形态。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努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过程中必须通过不断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建设、制度建设、人格教育大力弘扬抗震救灾精神,为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输入源源不断的动力支持和精神支撑。  相似文献   

4.
如何进一步继续弘扬抗震救灾精神,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为下一阶段的灾后重建和建设富强的国家提供精神动力是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抗震救灾对加强思想政治工作的启示是坚持社会主义制度,坚持党的正确领导,坚持以人为本,走群众路线,加强基层党建工作,利用重大时机,综合多方力量来开展思想政治工作.  相似文献   

5.
胡锦涛强调,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不畏艰险、百折不挠,以人为本、尊重科学的伟大抗震救灾精神,是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精神的集中体现和新的发展,是我们党和军队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的集中体现和新的发展,是中华民族民族精神在当代中国的集中体现和新的发展。我们要在全党全社会大力弘扬抗震救灾精神,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发展提供强大精神动力。  相似文献   

6.
胡锦涛指出,这次大会和研讨班,是在经过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四川汶川特大地震抗震救灾斗争取得重大胜利,北京奥运会、残奥会取得圆满成功的形势下举行的,这对于我们弘扬伟大抗震救灾精神,充分利用北京奥运会、残奥会成功举办的好形势,推动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做好改革发展稳定各项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青海人大》2010,(3):21-22
4月18日晚,省抗震救灾指挥部召开会议.认真传达贯彻胡锦涛总书记视察玉树地震灾区时的重要讲话精神和中央政治局常委会议精神。省抗震救灾领导小组组长、省委书记强卫主持会议并讲话。省抗震救灾领导小组副组长、指挥部总指挥、省长骆惠宁传达了胡锦涛总书记视察玉树地震灾区时的重要讲话精神并部署了具体工作。  相似文献   

8.
“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不畏艰险、百折不挠,以人为本、尊重科学”是对抗震救灾精神的高度概括、科学阐述和准确定位。抗震救灾精神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丰富了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容,坚定了我们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为我国在世界赢得了广泛认同和赞誉,已经成为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前进的强大精神动力。  相似文献   

9.
汶川抗震救灾精神是优良传统民族精神的继承和发展,同时也是时代精神的凝结和升华。深入研究汶川抗震精神中蕴涵的鲜活生动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对我们进一步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田建国 《理论前沿》2008,(16):14-16
这次抗震救灾不仅使当代青少年的精神和灵魂经受前所未有的激荡和洗礼,也直接检验了青少年教育效果。当前,我们既要把伟大抗震救灾精神作为青少年教育最生动、最有说服力的教材,也要反思青少年教育工作.进一步提高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实效。  相似文献   

11.
5·12大地震,中国受到严峻的考验。然而,世界被中国速度和力量所震撼,世界被中国毅力和大爱所感动。正是中国文化的力量迅速凝聚起十三亿中国人,使抗震救灾取得一个又一个的胜利。本文主要探讨了抗震救灾中精神的力量、媒体的力量、以及诗歌的力量。  相似文献   

12.
"工匠精神"是一种爱岗敬业及精益求精的精神理念,是职业院校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的一种价值取向.在高职院校中培养学生的"工匠精神",是中国经济转型升级发展的需要,是当前高端技术技能型人才社会生存的需要,也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需要.高职院校应重视在实践教学中融合工匠精神,注重培养学生精益求精、追求完美的职业技能和职业精神.  相似文献   

13.
图片报道     
刘端强 《青海人大》2010,(3):F0002-F0002
“在这一困难时刻,我需要尽快赶回国内,同我国人民在一起,投入抗震救灾工作……”4月18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飞赴玉树地震灾区,慰问灾区各族干部群众,看望奋战在抗震救灾第一线的部队官兵、公安干警和医护人员,指导抗震救灾工作。  相似文献   

14.
历史不会忘记,"5·12"汶川大地震带来的山河破碎的震撼和骨肉分离的痛苦,让我们世代耕耘的家园毁于一旦。但灾难终将过去,它只不过是历史长河中一个风雨交加的日子。伟大的抗震救灾精神,  相似文献   

15.
2008年以来,四川公安先后经历了抗击"5.12"特大地震灾害和支援青海玉树抗震救灾的严峻考验。面对特大灾难,公安政治工作大胆解放思想,超常规加速拓展传统公安政治工作的方式、方法和手段,为卓有成效地应对一系列重大特殊事件提供了强有力的思想保障、组织保障、素质保障、机制保障和舆论保障。经验主要是:1.打破思维定势,科学定位公安政治工作应急机制;2.尊重抗震救灾实践,科学架构公安政治工作应急机制;3.服务实战需要,科学实施公安政治工作的"平战转换"。  相似文献   

16.
一、问题的提出 新重庆作为年轻的直辖市,需要有新的重庆形象,需要有催促新重庆人奋进的精神.精神支柱的塑造和弘扬为重庆市委市府领导所高度重视,近年来,随着"弘扬红岩精神,塑造当代重庆人"活动的开展,"红岩精神"已经深入人心,在重庆的两个文明建设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然而"红岩精神"是否就是重庆精神,是否等同于重庆精神,是否需要充实完善,仍是需要探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民族宗教工作部门及少数民族、宗教界与各行各业及全国人民一样,是抗震救灾举全国之力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充分发挥民族宗教在抗震救灾中的积极作用,民族宗教工作部门及少数民族、宗教界有着不可替代的独特作用.  相似文献   

18.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是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关键时期召开的重要会议.全会作出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重大决定,这是我们党在深刻总结历史经验、全面把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特征、准确认识当前发展过程中的社会主要矛盾、深入思考国情世情的基础上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这一重大决定和重大战略部署,也是我们党长期以来思考和研究的重大课题.我们党在对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和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认识中,就把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与社会生产相对落后之间的矛盾,看作是社会主义社会的主要矛盾.这一矛盾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物质文化需要不断增长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二是物质文化需要中物质需要同精神文化需要满足程度上的不协调、社会生产中物质产品生产和精神文化产品生产发展程度上的不均衡.一个时期以来,我们更多地强调物质需要,注重物质产品生产的较快发展;对精神文化需要强调得弱一些,精神文化产品生产发展得也慢一点,有时甚至把这一主要矛盾简化为物质消费需求与物质产品生产供给之间的矛盾,物质产品生产和精神文化产品生产没有得到协调发展,物质需要和精神文化需要也没有得到和合满足.  相似文献   

19.
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需要不懈地进行理论创新.理论创新只有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过程中才能实现.理论创新需要与时俱进的精神品格;需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和求真务实、勇于创新的精神.实现理论创新是时代赋予中国共产党的光荣使命."三个代表"的思想是理论创新的典范,是新世纪的行动纲领."三个代表"的思想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理论,丰富和发展了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  相似文献   

20.
汶川地震彰显了中国文化的无限生命力,铸就了坚韧不拔的中国人,为自周代以来就已形成的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人文主义精神再次注入了敬畏生命、珍爱生命的现代意识.向世人展示了"仁者爱人"、"民胞物与、天下一家"的宇宙情怀和具有中国特色的"以人为本"的人权意识.抗震救灾活动使"仁者爱人"、"天下一家"的理想成为现实,使爱国主义、整体主义精神及自力更生、自强不息、和合理念、君子节操等中华民族精神倍加璀璨,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最凝练的时代表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