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社会主义发展的世界性与民族性的有机统一 ,可从三个方面体现出来 :一是从社会主义发展的历史依据来看 ,表现为社会主义发展的世界历史依据与各民族社会主义的内在依据的有机统一 ;二是从社会主义发展的实际内容来看 ,表现为各个国家和民族社会主义政治经济文化的自主发展与吸收借鉴整个世界、特别是资本主义文明成果的有机统一 ;三是从社会主义发展的影响和地位来看 ,表现为社会主义发展使各民族获得真正独立解放的民族意义与终将使全人类获得彻底解放的世界意义的有机统一  相似文献   

2.
来客与我们     
一个人出门旅游,意味着从自己日常的生活轨道中游离出来,和旅游地点的生活、文化(对旅游者来说是“异己”的)发生了接触。这接触,是一种体验,使人生丰富起来:也是一种对话——主人和客人都可以由此超越自我,使文化的发展获得新的动力。这是我们作为人的一种幸福。我们云南是民族文化大省,这不仅为旅游业的开展提供了极丰富的资源优势,也隐含着这样一种命运的契机:通过旅游活动带来的广泛文化接触,民族文化将获得繁荣、发展的力量。所以,云南省把建设民族文化大省和建设旅游大省两项战略结合起来,实在是高招!从今年4月10日一5…  相似文献   

3.
黑格尔曾经说过 ,一个民族 ,如果没有科学 ,就像一座装饰得富丽堂皇的寺庙没有至圣的神一样。对于一个国家或一个民族来说 ,如果没有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展 ,这个国家或民族在发展中就很难获得一种深层的文化动力。正因为如此 ,江泽民曾提出要繁荣哲学社会科学 ,使之成为“我们正确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推动理论创新和先进文化发展 ,促进党和国家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 ,推进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力量。”哲学社会科学是需要中华民族的人文学者作出特别思考和贡献的科学。江泽民在“4·2 8”讲话中提出了具体的五点希望 :希望大家增强创新…  相似文献   

4.
人文教育:高等教育发展的现代理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立人 《理论月刊》2002,(9):110-111,116
新世纪高等教育的发展为人的可持续发展和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为人类的文明、进步提供一种根本保障。高等教育发展的现代理念即是以人的全面、自由、和谐发展的人文理念为目标,体现古典人文学科的根本品格,使人文教育成为一种大学的现代教育理念,使全民在终身学习中实现人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5.
“人文”一词,源于周易“观于人文以化成天下”句,引入现代汉语,即是指人类社会的各种文化现象。中华民族的伟大在于其深厚的文化积淀,这种文化积淀奠定了整个民族的精神品位,从而折射出国民的人文精神。人文精神有如煌煌火炬,烛照着国民的心灵,为社会提供正确的导向。“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没有现代科学,没有先进技术,一打就垮。而如果没有优秀的历史传统,没有民族人文精神,  相似文献   

6.
“人文”广义是“人类文化”的简称:狭义是指整个人类文化中的一些特别领域,如文学、哲学、艺术等学科。“修养”是指人非先天自然而生,是通过后天不断培养而成的。且能保持一贯性的品质。“人文修养”,通常是指人有关人文学科的知识水平,有时也扩展到反映人的非专门化的一般知识水平。政工干部的人文修养,是指政工干部在人性品格、人文知识、人文氛围的滋养熏陶下形成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人格模式、道德境界、审美情趣、思维方式、学识才华等精神收获的总和。  相似文献   

7.
数字人文是由人文学科与信息、数据和计算机科学技术等交融而成,是新文科建设的重要方向。数字人文人才培养将是人才强国、教育强国、文化强国、科技强国、数字中国建设五大强国战略的共聚点。在当前我国大力发展科学教育的大局下,数字时代的现代化建设亟需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相依相成、相得益彰。为此,建议从加快构建系统性的数字人文发展的顶层设计、深化新文科学科交叉融合与数字化改造、扎实推进数字人文学科多维度人才队伍建设机制等三个方面予以推进。  相似文献   

8.
“人文”一词,源于周易“观于人文以化成天下”句,引入现代汉语,即是指人类社会的各种文化现象。中华民族的伟大在于其深厚的文化积淀,这种文化积淀奠定了整个民族的精神品位,从而折射出国民的人文精神。人文精神有如煌煌火炬,烛照着国民的心灵,为社会提供正确的导向。“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没有现代科学,没有先进技术,一打就垮;而如果没有优秀的历史传统,没有民族人文精神,不打自垮。”中科院院士杨叔之先生的这段话,极精当地说明了人文精神对国家、民族的至关紧要。完全可以这样说,高尚的人文精神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  相似文献   

9.
吕青  吴妍妍 《求索》2008,(7):179-181
文化传统促使一个民族形成强大的凝聚力,使特定人群具有强烈的归属感及文化认同感,这是我们认识自我、理解他人的文化根基。中国传统文化作为一种德性文化是当代中国道德重构的文化源泉和底蕴。在全球化的背景下,我们应该在完成中国传统文化和伦理道德的现代转换中,积极参与全球伦理的构建,共建具有世界性意义的新文化语境。实现在多元文化兼容并蓄的文化境遇下,建构与社会发展和时代背景相契合的人文伦理范式是建立和谐社会的一个重要的价值内涵。  相似文献   

10.
西部大开发的重点任务之一是发展科技教育和文化卫生事业。民族医药是西部地区医药卫生事业的特色和优势。继承和发展民族医药,是西部大开发的题中之义。一、西部是民族医药的沃土我国有50个少数民族聚居在西部地区,占少数民族总人口的80%。在这些地方,民族医药都有深厚的历史积淀,有丰富的人文、自然资源和广泛的群众基础,其中很大一部分依然是当代重要的卫生资源,为人民群众防病治病和我国医学科学的繁荣作出贡献。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民族医药事业逐步得到恢复和发展。在整个世界呼吁保护环境,崇尚回归自然、笃信天然药物的…  相似文献   

11.
杜刚  邢巨娟 《前沿》2012,(5):19-21
人才是一个国家的核心竞争力,培养和造就人才就成为一个国家或民族得以兴旺发达的重要保证。而人才创造力的实现则关系到整个国家经济、社会与文化的发展水平。本文通过论述解放思想、解放人才、解放科技生产力对于人才创造力实现的重要意义,着重探讨了人才作为创造力主体的意蕴,强调了当代人才主体内涵现实构建的途径以及人才创造力实现需要面对的三个关系,从而使我们更加清醒地意识到,当今中国,解放人才有利于人才创造力的实现,更有利于整个民族与国家的文化与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相似文献   

12.
正因为人文学科无法像经济学等社会科学学科那样,直接有助于提升一个国家的财力和政治实力,也无法像自然科学那样有助于发展一个国家的科学技术,因此一些西方国家才不愿投入较大的财力去发展。不仅如此,每当国家的经济发生危机时,首当其冲遭到裁减的便是大学的人文学科及其科研项目。而在中国这样一个有着深厚人文传统和文化积淀的东方大国,人文学科研究始终没有中断。当我们的经济繁荣时,我们切莫忘记为人文建设投入资金,而当经济受到暂时困难时,也决不能首先拿人文学科开刀,否则,若干年后我们将后悔莫及,因为人文学科的成果及影响需要长时间的历史积淀。西方国家当前遭遇的人文学科的危机足以供我们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13.
<正> 中华民族长期的文化优势积蓄起了汉民族的文化心理优势,培养起了一个民族的超极自信。使整个民族对于文化冲突获得了一种处变不惊的心理平衡。自鸦片战争以后,我们就已经失去了文化的优势,可这种对平衡的追求却始终如一,现实中落后了,就到历史和未来之中寻求支点。今天,我们在理智上已经接受了落后的事实,  相似文献   

14.
大学生是文化传承与创新发展的主体,对传播优秀民族文化起着重要作用;大学是专家学者的聚集地、人才培养的摇篮,担负着文化保护、传承、创新,引领社会文明、科学发展的义务和责任.目前,我国高校普遍存在着学科、专业设置过于商业化,过分追求办学效益,人文学科发展失衡;文化传承创新教育与大学的校园文化建设、学科建设等缺少融合;部分院校文化建设单一化,缺少人文特色;多数大学缺少文化研究、交流与服务设施,博物、审美、陶情等人文教育实践活动无法有效实施等问题.  相似文献   

15.
实现文化转型对加速民族地区的发展具有必要性和紧迫性。要实现文化转型,必须大力开发文化力。文化力是人们为实现某一共同目标所激发出的斗志、智慧和精神。文化力归根结底是人的自身资源深度开发的结果。形成了以人文文化和科技文化有机结合的民族新文化,才能真正把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贯彻到实践中去。  相似文献   

16.
网络文化对民族文化的挑战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特别是因特网的日益普及,带来了独特的网络文化。网络文化虽可使不同民族的文化得到广泛交流,但由于因特网上“文化侵略”“文化霸权”的问题越来越多,造成了相对落后的发展中国家出现了片面的“文化同质现象”。一、网络文化对民族文化的挑战1、非英语国家的文化受体面临着英语文化势力的“侵略”。众所周知:语言、文字是一个民族的存在标志,也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文化根基。当两种“异质文化”发生碰撞时,其最终意义并不是军事的、地域的,而是文化的。通常表现为一种语言文字对另一种语言文字的吞…  相似文献   

17.
师范院校因教师教育的特性,具有独特的人文教育、人文学科、人文活动和人文资源等优势。这些特性和优势,是推进社会文化发展的宝贵资源。重庆地区的师范院校,应该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在推进重庆文化建设、提升重庆文化品位和塑造重庆文化形象中做出应有的贡献。一、人文优势是作为教师教育的师范院校的突出优势各级各类大学,都因为人才培养的需要而必须  相似文献   

18.
经济全球化形成了两种平行而相反的文化趋势。既造成了一种世界通行的工业文化和大众文化,并使若干西方价值观获得了一定程度的接受,同时也促使文化的民族化和地区化增强。今天已经不是殖民和帝国主义的侵略时代,我们有能力培元固本,在广泛的文化交流中加强民族文化建设,批判各种腐朽、迷信和黄色文化的思想观点,保证开放文化的健康发展和交流。  相似文献   

19.
历史文化名县与最佳人文居住环境的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家宏 《桂海论丛》2005,21(4):89-91
历史文化资源对于现代文明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特别是稀有的历史人文资源,它是旅游景点的文脉和文化源头。富于文化内涵的建筑和人居环境,会大大增强城市的文化魅力。人文居住环境建设要承传和升华历史文化,展示民族风貌、追求文化品格。  相似文献   

20.
<正>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优秀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传承和发展的根本,如果丢掉了,就割断了精神命脉。文明特别是思想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这些论断深刻揭示了优秀传统文化对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传承和发展的重要作用。中华民族几千年来走过了一条艰难曲折而又繁荣兴盛的发展之路,凝练出具有世界意义的中华文明传统与中华民族精神。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提高全民人文素养水平、推动思想文化道德修养、完善社会治理体系建设有着巨大的推动作用。深入研究、系统总结中华民族的发展道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内涵,对于今天的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