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少时读《礼记》,读到“德者,得也”一句时,父亲解释说:有德的人,也就有得;但得到的不是金银财宝,而是得到别人的尊敬,得到做人的尊严。随着年事渐长,阅历渐丰,对《礼记》中这句话的理解也渐深。这“德”、“得”二字虽然同音,但含义却大相径庭。古往今来,因“德”而永垂青史者代不乏人,因“得”而身败名裂者也是史不绝书的。这二字还如影随形。在贪“得”之后紧随着便是缺德。比如:得到了一次非分的公款吃请,便缺了做公仆的德操;得到了一笔小人的贿赂,便缺了当权者的德政……因为贪婪,想得到更多不属于自己的东西,因此毁掉了不少人的前程和性命。凡事必得为先,贪得无厌而丢掉脑袋,绝不是危言耸  相似文献   

2.
<正>"德"者"得"也。这是《礼记》中的一句名言,其含义是有德之人也就有所得,这里的"得"当然不是指得到金银财宝,而是指得到做人的尊严,得到别人的尊重。  相似文献   

3.
4.
少时读书没选择,见啥读啥,偶得一本《礼书》,竟也啃了起来。当读到“德者,得也”时,不知何意,请教一位教过私塾的老先生。他说,有“德”的人,也就有所得,但得到的不是金山银山,而是做人的尊严和别人的尊敬。老者短短几句话,确实使我受益匪浅。尤其是走上工作岗位以后,社会阅历渐丰,更觉这“德”与“得”有着不同凡响的内涵:古往今来,许多人虽官居要位,却因“德”甘守清贫、两袖清风、一身正气而永垂史册者比比皆是,因“得”厚颜无耻、身败名裂、自取灭亡而遗臭万年者亦大有人在。可见,这“德”与“得”,音虽相同,但如把…  相似文献   

5.
“得”“德”之间曹敬宗为民公仆、当以"德"字为本,察民情,听民声,纳民意,而后自己也会有所"得"。故《礼记》有云:"德者,得也。"无德处事,一味信奉"厚黑之学",虽亦能有所得,然有德之"得"与无德之"得"是截然不同的。县委书记焦裕禄心中装着人民,唯独...  相似文献   

6.
为官须先“德”而后“得”邹治业少时读《礼记》读到"德者,得也"一句时,父亲解释说:"有德的人,也就有得;但得到的不是金银财宝,而是得到别人的尊敬,得到做人的尊严。"随着年事渐长,阅历渐丰,对《礼记》中这句话的理解也渐深。"德"、"得"二字虽然音同,但...  相似文献   

7.
几年未见的朋友相见,开口就反问 我:“怎么还搞政工呢?往行政工作这 边靠靠。”像这样的“关心”,我经过无 数次了,总是一笑了之。 我的这些朋友言下之意,是让我掌 握点“实权”,干些“实惠”的工作。 社会上有这样几句顺口溜:“十年个体 成富翁,十年厂长成股东,十年技术当 高工,十年政工两手空。”虽然,我手 头不太宽裕,但精神却很充实。回顾十 几年的政工历程。经历过困惑和迷茫、 尴尬与辛酸,饱尝了酸甜苦辣。在工 作实践中,我受益匪浅,有很多的人生 感悟,深深地爱上了这一行。 政工工作,我认为是讲“德”不讲 “得”…  相似文献   

8.
有得就有失,有失便有得。人生就在这无常循环中度过。生活就是不断地得到,同时又不断失去。只得到不失去,生活将不堪所累,只失去不得到,生命又将感到一种莫名空虚。无论何种得到,首先得到的是一种精神的满足;  相似文献   

9.
一般人在前进的征途中获得官位,都会认为是事业取得成就的体现,是仕途获得成功的标志,无疑令人兴奋和激励,值得可喜可贺。然而,中国古代有一位高官却恰恰相反,他不是得官而喜,而是得官而忧。  相似文献   

10.
李三林 《求是》2012,(5):62
常有人问我,影视创作怎样才能走得深、传得开?我说,好的影视作品无一不是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的有机统一、浑融无间,无一不是在让观众得到享受的同时,又潜移默化、润  相似文献   

11.
卢福林 《党课》2010,(12):78-78
俗话说:“舍得舍得,有舍有得。”说的就是舍与得的关系。舍得既是一种处世的哲学,也是一种做人做事的艺术。党员领导干部身负重任的同时掌管着一定的权力,如何在面对诱惑时懂得“舍”与“得”,对于始终保证正确行使权力、切实做到廉洁从政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2.
老子曰:“名与身孰亲?身与货孰多?得与亡孰病?是故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老子的这段追问、审视之言,使我们悟出一个共性问题:一个人过度地贪婪,必然会付出沉重代价:一个人在名利上,“少则得,多则惑”,“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在这里,明确地指出了舍与得的道理。正如印度诗人泰戈尔所言,当鸟翼系上了黄金,鸟儿就飞不远了。  相似文献   

13.
一位刚上任的县委常委、县纪委书记在就职“讲话”中讲了自己的为官原则,最后归纳为“宁可无得,不可无德”八个字,赢得到场党员、干部的热烈掌声。  相似文献   

14.
“德”论     
江泽民同志提出的“以德治国”的重要思想,是对我党“两手抓、两手都要硬”方针的完善和创新,是对马克思主义治国思想的新发展。每一位领导者都要为政以德,立德观、修德性、重德行、施德政、善德治,树立起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良好道德风尚。立德观。“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论语·为政》)这是古人刑德并举的治国主张。法治与德治,好比车之两轮,鸟之两翼,缺一不可,两者共同作用,才能推动社会与经济的和谐发展。自古至今,凡国家皆以法为外规,德为内矩,缺法国家无序,少德民族无力。当然,今天我们“以德治国”的治国方略,与古人的封建道德有本质的不同:我们的道德核心是为人民服务,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  相似文献   

15.
正朱德,这是一个曾经响彻山河,汇聚民心,震慑敌寇的名字。在中国工农红军之父、八路军总指挥、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司令、中国人民优秀的儿子等称号中,更为突出并贯穿他革命征程始终的仍是朱德之"德"。他的"德",立天地之间,传万世而不竭。斯诺在《西行漫记》中谈到朱德时曾感叹道:"朱德"这个名字对于他本人来说,具有头等重要性。朱德两个字,在文字上就是"红色的品德"。实际上,朱德是"为争取中国人民解放而奋斗的传奇式的统帅和士兵",他  相似文献   

16.
说“德”     
说“德”李炳智德,品行、品质之谓也。古往今来识人、用人、评人皆以德为先。故学校育人倡德、智、体全面发展;国家用人重德才兼备;近年所言干部“四化”标准,其第一所要仍以德(革命化)为先。德,一个举足轻重的字眼,于历朝历代兴衰存亡紧密相关。无可置疑,轻德则...  相似文献   

17.
<正>有这样一个寓言故事:一个土财主背着一袋金子过河,遇到恶浪翻船,船夫劝他丢掉金子,可他舍不得,最终却舍掉了性命,一切都归于"零"。这位嗜财如命的土财主,人生最大的悲剧就在于不懂"舍得"之道。世间万物是相互联系的矛盾统一体,既相生相依,又相逆相克,"舍"与"得"之间也存在同样的道理。"舍"与"得",有"舍"才有"得",道理看似简单,但很多人就是领悟不了它的内蕴和真谛。历  相似文献   

18.
《南方日报》刊登朱健金的文章说,改革的过程,从一定意义上说,是“得”与“失”的权衡和取舍过程。要想市场与计划完美结合,世界上尚无成功的例子。我们必须要看这些年在经济中的成功究竟是市场带来的还是计划带来的,出现的问题是市场的弊病还是计划的弊病使然。要找准“得”“失”的根子,不能号错了脉,开错方子下错药。  相似文献   

19.
《南方日报》刊登朱健金的文章说,改革的过程,从一定意义上说,是得与失的权衡和取舍过程。要想市场与计划完美结合,  相似文献   

20.
许多人认为,现在的思想政治工作越来越难做,政工干部费力不讨好,实在难当。我却觉得,有幸成为一名政治工作者,非但不必自我鄙薄,还应当引以荣耀和自豪。思想政治工作的无穷乐趣,局外人是很难体验到的。政治工作是做人的工作。要想正人,必先正己。吃苦在先,享受在后,克己奉公,严格自律,甚至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这都是政工干部必须具备的美德。职业的惯性,使众多政工干部一身正气,两袖清风,在群众中有良好的形象和口碑。虽然物质生活方面相对清苦些,但精神上却十分充实富有。他们靠自己的模范言行感化人、鼓舞人,成为群众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