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当前,商法学界有许多学者提出,应当用"企业"概念代替"商人"概念。因为商人是商法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构建科学的商法理论体系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所以这一问题是值得认真研究的。本文从分析"企业"概念和"商人"概念入手,分别就企业和商人的外延契合度、企业与商人的本质区别和商事法律理论研究的需要三个方面考察了两概念之间代替的可能性,并得出结论:不能用"企业"概念代替"商人"概念。  相似文献   

2.
商人法是产生于欧洲中世纪商人阶层的国际商事活动中,调整他们商事关系的习惯和法律。商人法最初在欧洲地中海沿岸商人们的商事活动和实践中产生,它源于古老的贸易习惯。11,12世纪社会经济和政治条件的变化,欧洲城市经济出现复苏,商人阶层为了不受封建庄园法的支配,创造了为自身提供安全的贸易机构——商业行会。  相似文献   

3.
自人类第三次社会分工以来,商人就活跃在市场交易领域.古代的商人作为一个阶层,在古埃及时代已经成型.中世纪,市场交易获得了空前的发展,商人作为一个阶层的地位更加稳固.近代以来,商法被纳入国内法,在法律上,商人被作为具有特殊身份的人对待.现代商人则是素质商人,专家型、学者型商人成为时代主流,在强调商人文化素质、经营技能素质和制度素质等共同素质的同时,现代商人还各有自己不同的个性素质.  相似文献   

4.
本文旨在对商人、商人精神对商人法的产生的影响,以及商人、商人精神对近代、当代商法的发展的影响进行梳理,以期对商法的产生和发展有一个完整的认识.  相似文献   

5.
再论商人     
商人是伴随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逐步发展并壮大的群体.本文通过对农村承包经营户、农业合作社、个体工商户或个人独资企业、合伙企业、公司现存状况的分析,指出我国商人存在的实然和分类;进而认为,商人具有独立存在的价值,但不应当被泛化为商主体.  相似文献   

6.
王建文 《法律科学》2009,(5):94-103
因商人制度存在严重缺陷,传统商法体系也相应地存在严重缺陷。这就需要对商人制度及商法体系进行改造。为此,就必须通过对商人制度变革历史轨迹的考察,揭示商入制度变革的内在依据,探求其变革取向,并为我国形式商法关于商主体制度的立法选择提供理论基础。总的来说,商入制度是沿着以自然人为中心的商人向以企业为中心的商人发展的。在此过程中,商人的性质与结构都发生了实质性变化。基于公司商人化、企业人格化以及商人企业化这一历史变迁线索的探索,应将现代商法中的商主体直接定位于企业,并将企业本身界定为商主体。就我国形式商法而言,则应直接以企业作为商主体的替代性概念,并基于企业的特性构建商法的特殊规制模式。  相似文献   

7.
为了实现商事活动的法治化,对商人内涵予以界定是必要的.由于商人在现实生活中复杂的表现形式,如果在立法时将“商人”作为一个抽象概念,则难免会遭遇涵摄不能的立法困境;这就需要我们在抽象概念之外再探讨其他适宜的法学方法论.以类型化的方法对“商人”予以界定不仅必要而且可行.商人应当指依法登记的各类商事组织及个体工商户,以及虽未登记,但具有其他商人要素的人;其他商人要素包括使第三人善意信赖、开展营业、从事商行为等.商人要素的判断应以商事法律适用的必要为前提.  相似文献   

8.
姜世波 《时代法学》2011,9(2):24-30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全球化和全球公民社会的发展使商人习惯法的发展再次驶入快车道,有人认为已经进入崭新的商人习惯法阶段。饱受批评的商人习惯法的确定性因规范的编纂而增强,相应地,商人习惯法的理论研究也活跃起来。有学者提出商人习惯法从一开始就是一种独立于国家法和国际法之外的法体系,并用"自创生"理论加以论证。但反对者甚至从商人习惯法的历史基础入手来解构这一论点,指出中世纪商人习惯法就不是自治法而独立于其他正式法运行和发展。支持商人习惯法的学者和反对者之间展开了激烈论战,这些论战加深了人们对商人习惯法体系的认识,也使这一法律部门进一步为跨国商业界所熟悉。  相似文献   

9.
商人为商业基础单位,也是我国商业法律的基本行使人。在当今法律体系中,我国针对商人的法律概念尚且存在模糊问题,很多时候不能正确区分商人与商业主体,文章便是基于此种原因展开的,在法律概念方面研究了商人的具体概念,希望带来借鉴。  相似文献   

10.
张民安 《政法学刊》2010,27(3):15-22
商人商事目的在商法当中具有重要意义,对于决定商人行为的性质、被商人使用的他人的姓名权、肖像权或者其他权利的性质和商人承担的损害赔偿范围具有决定性意义。商人的商事目的使他们实施的侵权行为从单纯的民事行为变为商事行为,使被他们使用的他人的姓名权、肖像权其他权利从单纯的人格权变为单纯的财产权,使商人就其侵权行为对他人承担的损害赔偿责任从精神损害赔偿责任变为财产损害赔偿责任。  相似文献   

11.
于新循 《河北法学》2004,22(9):15-17
作为商主体 ,商人具有明显区别于一般民事主体和不具备独立资格的商人内部机构及商使用人的法律特征。关于商人法律特征的分析研究对于完善我国商法理论及立法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2.
试论现代商人法的适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现代商人法作为国际商事实践中产生并逐渐成熟起来的"自治性"法律体系或法律部门,顺应了国际商事关系发展的客观需要,并展现出日渐蓬勃的生命力。而对于其适用,在理论与实践中尚有诸多争议,学者及国际社会以及各国立法与司法上态度有许多不同。通过考察理论上与实践中对待现代商人法的态度,分析了现代商人法适用条件和途径以及其适用中产生的冲突和解决冲突的办法。  相似文献   

13.
徐志频 《政府法制》2012,(20):34-35
中国商业兴起于先秦,河南商丘被看做是商族的重要发祥地,中国商业的起源地。从历史上看,早期做商人是件光彩的事。在部落时代、邦国时代.商人与工人、农民一样,都被看做是靠劳动吃饭的人。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从营业自由角度对市场经济下的国家和商人的关系进行了分析,指出了营业自由是契约精神的反映,国家要达到国富民强必须对商人进行正确定位,也必须切实以契约精神为指导来保障商人的人身、财产和营业自由,为商人提供最大的自由方可促成经济繁荣,社会进步.  相似文献   

15.
国际商事仲裁不仅对解决具体国际商事纠纷有重要作用,而且对商人法的发展有重要意义.首先,国际商事仲裁具有对商人法实体规则的适用与解释的作用;其次,国际商事仲裁具有对商人法特性的维护作用;再次,国际商事仲裁具有对商人法法律效力的保障作用.总之,商人法因为有国际商事仲裁机制的支撑,不仅具备民间法的内控性优势,而且具备确定性、统一性、强制性和程序性的国家法优势,并强化了其自身的国际性和自治性.  相似文献   

16.
明清时期,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商人及商业资本空前活跃,全国各地出现了许多地域性商帮,宁波商人即以其产生早、影响大而闻名于当时。本文的目的,就是试图通过对宁波商人集团的产生原因、活动范围及经营内容的考察,探讨其发展过程中的显著特点。  相似文献   

17.
商人习惯法成为现在商人法的重要渊源,它的使用提高了国际商事仲裁的效率,在很大程度上避免由于各国国内法的差异而严重影响案件结果的情况,更好地保证了个案的公正裁决。我国立法界对现代商人法规则已逐步接受。但尽管我国仲裁立法中有关现代商人法适用的规定已有不少,却仍然不够,还需进一步加强和完善。我国仲裁立法中对现代商人法的适用应进行更明确的规定;法院对仲裁给予适当监督;在国际商事争议处理中更多适用比较成熟的现代商人习惯法。  相似文献   

18.
自古以来,"无奸不商",因为在他们眼中利益永远是第一位的。商人之所以为商,其中一个重要的驱动力就是巨大的商业利润。但是,我要说这种观点从古以来就是与实践相背离的,三百多年前的徽商就打破了这个被信奉几千年的商业圣经,他们按照儒家的道德规范来行事。现在正在兴起的浙商同样在继续实践着徽商的那份信念,那份精神。同时,令我们特别感动的是,在四川汶川大地震后,广大企业同样在实践着商人的社会责任。  相似文献   

19.
马聪 《河北法学》2007,25(8):156-159
中世纪商人法的出现是中世纪城市经济发展的产物,而罗马商法则是古罗马高度繁荣的奴隶制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由于商品经济发展的相似性、地理位置的接近、帝国永续理论的巨大威力以及罗马法学的繁荣等原因,中世纪的商人法明显地体现出对罗马商法的继受.分析中世纪商人法对古罗马商法继受的原因,从中可以看到法律发展过程中的相承关系.  相似文献   

20.
法治文明与商人阶层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有关法治社会的文明要素和构成要素组成问题 ,时下多有论述 ,其中所论要素之间 ,却并不是完全协调和相互吻合的。基于此 ,本文试图通过对法治文明历史的追溯 ,对中西法治文明历史资源的对比和分析来获得有关法治文明内在的决定因素的基本认识 ,而笔者对于这一问题追问的结论 ,是通过将法治文明的历史进程和商人阶层的形成、发展及其精神世界联系起来考察后得出的。强调了西方社会商人集团的伦理性规则和独立的身份以及人格地位是西方法治文明社会形成和发展的根本因素和促进政治、法律制度发展的内在的动力资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