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李阳 《党政论坛》2008,(16):55-55
从中医角度讲,夏天养生应以“清”为主。清心以安神,古语说“心静自然凉”。饮食也如此,以清淡为主,清淡的饮食能清热解暑、生津补液,可以防止中暑的发生。所以夏季只要掌握清热利湿、消暑解毒、养气滋阴的调理原则,就可以达到夏日养生的效果。  相似文献   

2.
《侨园》2013,(5):36-39
<正>【提示:春夏季节交替之时,天气渐热,气候干燥,风邪尚有余威,要注意排"毒"去"火"。夏季养生六大原则,即:五脏以养心为首;饮食以清淡为宜;进补以清补为益;冬病夏治以疗旧疾;除湿消暑健脾胃;生津益气养肺肾。】  相似文献   

3.
《侨园》2014,(6):34-37
女性夏季如何养生 夏季炎热的天气让女性朋友心烦气噪、食欲不振,如何在夏天调整自己的身心状态,为美丽加分呢?看看专门为女性定制的夏季养生原则吧。饮食调理"民以食为天"所以夏季养生也一定要注意合理搭配饮食。夏季是女性妇科病的高发期,并容易出现复发的可能性。另外在夏季人体的消化系统变得脆弱,所以夏季养生饮食应注重健脾益气、清热利湿以及消暑生津的作用,选择较为清淡的饮食最佳,少食用油腻不易消化的食物。  相似文献   

4.
《侨园》2011,(9):27
秋季养生保健必须遵循"养收"的原则,其中饮食保健当以润燥益气为中心,以健脾补肝清肺为主要内容,以清润甘酸为大法,寒凉调配为要。下面介绍秋季饮食养生的两种方法。茶疗养生法茶疗简便,既可养生又能治病,近年来茶叶中的营养成分和药理作用,不断被人们发现,其保健功能和防治疾病功效得到肯定。在秋季,如能根据自身体质,选用适宜疗方,对增进健康、增强体质定会有益。  相似文献   

5.
《侨园》2012,(7):36
男女不同,养生有别,中医养生讲:男人养生靠食补,女人养生靠睡眠. 男性:保阳气为主 男性进补以保阳气为主,建议具体针对个体体质,选择合适的“补阳气”食疗. 男性饮食的一大重点应放在“养肾精”上.因为肾主阳气收藏,人体的阳气来源于肾脏,肾为生命活动提供原动力,因此应多吃补肾生精的食物.据介绍,枸杞、准山药、栗子、黑芝麻、莲子等食物都有补肾功效.  相似文献   

6.
《侨园》2011,(12):30
"冬季养生",中医名词。中医认为冬季是匿藏精气的时节,冬令进补以立冬后至立春前这段期间最为适宜。冬季养生主要指通过饮食、睡眠、运动、药物等手段,达到保养精气、强身健体、延年益寿的目的。  相似文献   

7.
《侨园》2011,(12):31
冬季饮食应遵循"秋冬养阴"、"养肾防寒"、"无扰乎阳"的原则,饮食以滋阴潜阳、增加热量为主。养肾为先冬季,肾既要为维持热量支出准备足够的能量,又要为来年贮存一定的能量,所以此时养肾至关重要。饮食上要时刻关注肾的调养,注意热量的补充,  相似文献   

8.
《侨园》2012,(7):36
药食同源、食疗养生是中国老祖宗特有的养生智慧,早在公元前5世纪,周朝就有"食医"一职,专门掌管饮食营养保健。以下是健康长寿的"国宝级"中医们平常爱吃又保养身体的食物。1.莲藕2.燕麦3.芝麻4.白木耳、莲子5.白萝卜6.甘蔗7.米8.生姜9.柑橘10.醋  相似文献   

9.
《侨园》2012,(5):30
健康长寿,是古往今来人们追求的重要目标.有关养生保健的谚语,是人们长寿之道的宝贵财富.保健养生谚语大体有以下几个方面. 1.饮食谚语 "少吃多滋味,多吃坏肚皮";"贪吃贪睡,添病减岁";"饭吃八成饱,到老肠胃好";"早饭要好,午饭要饱,晚饭要少";"饥不暴食、渴不狂饮";"人愿长寿安,要减夜来餐";"多吃不如细嚼";"食不厌精,脍不厌细"等,提醒人们注意吃饭的量,把握好饮食的方法与"度量".  相似文献   

10.
《学理论》2013,(32)
杜光庭,唐末五代时期处州缙云人。近年来,浙西南中心城市丽水围绕"生态、休闲、养生"的主题,全力打造"秀山丽水、养生福地"。作为丽水本土的历史文化人物杜光庭,是"学海千寻,辞林万叶,扶宗立教,天下第一"的道门领袖,一生追求道教,一世致力养生。从文化与经济两个视角,研究杜光庭养生文化,以促进丽水养生产业大发展。  相似文献   

11.
《侨园》2013,(3):32-35
中医养生学理论认为"春与肝相应",意思是说春季的气候特点与人体的肝脏有着密切的关系。早春时节,专家指出,养肝护肝要从饮食、起居、锻炼和情志四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12.
《侨园》2017,(6)
正妇女养生"四避"张仲景在《金匮要略》设妇人病三篇,多处提到妇女养生方法,指出了妇人疾病发生的三大主因:因虚、积冷、结气,提出了妇女养生的三条措施。1.避免导致身体虚弱的各种因素妇女有经、带、胎、产特殊的生理过程,故女性精血易亏,气血两虚。故妇女要注意经期、妊娠期和分娩期的养生保健,注意预防带下病。注意避免月经过多,避免分娩期间大失血,避免崩中漏下。正因为妇女平时有月经过程,或有胎、产,屡失阴血,所以平时亦须注意调理,比如通过饮食甚至药物补养精血。  相似文献   

13.
《侨园》2012,(6):39
立夏一过,就意味着炎夏即将来临,清热消暑自是成了重中之重,但同时,按照中医养生学理论,还要吃对东西,以免伤了脾肺之气。唐代"药王"孙思邈曾把饮食与季节的变化联系起来,根据季节的不同和身体  相似文献   

14.
, 《侨园》2013,(8):30-33
<正>立秋节气及其养生要点每年8月7日或8日太阳到达黄经135°时为立秋。2013年"立秋"到来的精确时间为:8月7日16时20分21秒。立秋一般预示着炎热的夏天即将过去,秋天即将来临。"秋后一伏热死人",立秋前后中国大部分地区气温仍然较高。立秋后虽然一时暑气难消,还有"秋老虎"的余威,但总的趋势是天气逐渐凉爽。"立秋"是中国重要的岁时节日,早在3000年前,古人就有"立秋之日迎秋于西郊"的仪式,且习俗众多。时至今日,中国民间仍有在立秋这天"贴秋膘"、"咬秋"等习俗。早睡早起、少辛多酸立秋标志凉爽的秋季即将到来,公众在起居和饮食上应该有所讲究,起居宜"早睡早起",饮食需"少辛多酸"。中医认为,天人相应是养生的一种方法。立秋后,自然界的阳气开始收敛、沉降,人应当开始做好保养阳气的准备。因此,在起居上,应做到"早  相似文献   

15.
国宴吃什么?     
国宴制定的菜谱汇集了全国各地的地方菜系,经几代厨师们精心整理、改良、提炼而成,被称为“堂菜”,以清淡软烂为主,嫩滑、酥脆、香醇。国宴烹制非常精细,炖、烧、煮、蒸、炸、溜、焖、爆、扒,一应俱全。订菜谱时,应尽可能全面了解中外宾客的生活习惯与忌讳,口味嗜好以及年龄、身体状况;再一个要了解宴会的规模,要兼顾季节、气候、食品原料。营养等诸因素,夏天以清淡、冬季以荤为主。菜点原料的选用,许多都是食中珍品。如泰国的宫燕,南海的鱼翅,大连的鲍鱼。鲥鱼须端午节前后捕捞的,鳜鱼要桃花盛开时节捕捞的。就是萝卜也需要…  相似文献   

16.
彭智华 《学理论》2012,(2):181-182
"以德养生"有深刻的内涵,就个体生命而言,通过加强道德修养能够获得个人的长寿健康和生活幸福,就群体来说,以德养生的思想有利于社会的道德吁求转化为道德主体自觉的实践行动,从而在社会层面促进道德文明建设。因此,探究以德养生的内涵以及以德养生的原因及其现代意义,这不仅能为现代健康心理学提供思想基础,而且能够为道德文明建设提供一条切实可行的路径。  相似文献   

17.
《党政论坛》2011,(9):14
董必武遇事不恼董必武一生始终站在历史变革的前列,鞠躬尽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他是伟大的共产主义战士、无产阶级革命家,是党和国家的卓越领导人。董老从来不抽烟、不喝酒,饮食简单且有规律。关于养生,他有句口诀:"吃饭不饱,走路不跑,遇事不  相似文献   

18.
养生先养心     
中华养生有一句名言,叫做"善养生者养心,不善养生者养形";又说:"善养生者养内,不善养生者养外"。所谓"内",也是指心,那么何以养心呢?所谓心,  相似文献   

19.
《侨园》2010,(1)
冬季,是指中国农历十、十一、十二月,包括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等6个节气.冬季,天寒地冷,万物凋零,一派萧条零落的景象,对此,人们首先想到的是防寒保暖.冬季养生仅防寒保暖就可以了吗?冬季养生应特别注意什么?如何过一个健康温暖的冬季?下面,我们就围绕这几个问题来探讨-下冬季养生.冬季养生的重要原则是"养.肾防寒".肾是人体生命的原动力,肾气旺,生命力强,机体才能适应严冬的变化.  相似文献   

20.
《侨园》2012,(7):34
《说文》讲:“泼,薄味也.”淡是相对于浓、厚、重而言的.淡味,中药学称其为一种“味型”,与辛、甘、苦、酸、涩并列,就饮食养生来说,“淡味”则是由“淡”的本义发展而形成的“饮食类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