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党课》2008,(10):8-9
当前,文化体制改革正处于由试点向面上全面推开的关键时期,进入破解深层次矛盾和问题的关键阶段。要实现敌苹的新突破,必须从全局和战略高度,深刻认识文化体制改革的重要性紧迫性,不断增强改革的自觉性坚定性。要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观念,牢固树立新的文化发展理念,努力以思想的新解放推动改革的新突破,在开拓创新中走出,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的新路。要抓住关键、突出重点。紧紧围绕影响改革发展的主要矛盾,在一些关键环节上实现重点突破。  相似文献   

2.
《学习导报》2011,(24):16-17
2003年中央召开的全国文化体制改革试点工作会议拉开了我国文化体制改革序幕。至此,改革已走过八年风雨历程。实践证明,哪里有改革,哪里就有发展;哪里有改革,哪里就有新局面。实践同样也证明,哪里有改革,  相似文献   

3.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是我们党第一次在全会上专门讨论文化改革发展的有关问题,第一次以全会决定的方式对文化改革发展作出部署,第一次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宏伟目标和战略任务.进一步明确了新形势下推进文化改革发展的指导思想、重要方针、目标任务、政策举措,完整地阐述了推进文化改革发展以什么为指导、围绕什么任务、沿着什么方向、按照什么要求、达到什么目的等一系列重大问题,既有理论上的新概括,又有实践上的新要求,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事业来说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推进中国文化改革发展的行动纲领。  相似文献   

4.
区域文化产业是我国文化产业领域的前沿发展方向,是文化产业进一步突破与创新的实践课题,是我国文化产业体制与政策改革的新兴领域。当前,区域文化产业的发展不仅处于起步阶段,而且还面临着许多根本性的问题与障碍。只有遵循文化发展的客观规律,坚持科学的发展理念,才能确立区域文化产业的科学发展思路和实践方式,推动我国区域文化产业繁荣发展。  相似文献   

5.
赵乐际 《党建》2011,(11):35-36
《决定》全面总结改革开放特别是十六大以来党领导文化建设的丰富实践和宝贵经验,深刻分析推进文化改革发展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明确提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文化改革发展的指导思想、重要方针、目标任务和政策举措,为我们在新形势下推动文化繁荣发展提供了理论纲领和行动指南。  相似文献   

6.
苑诗平 《奋斗》2011,(12):60-61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第一次以文化改革发展为主题,制定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行动纲领.这为我们准确把握文化体制改革所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深入推进改革工作指明了方向,文化改革征程再次开启.文化转型正当其时,只有不断深入推进文化体制改革,促进文化事业全面繁荣和文化产业快速发展,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局面才能逐步形成.  相似文献   

7.
王寿林 《新视野》2012,(1):8-12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系统总结我国文化改革发展的丰富实践和宝贵经验,科学分析文化建设的新形势和新任务,对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做出重大战略部署。必须充分认清推进文化改革发展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更加自觉、更加主动地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发挥人民在文化建设中的主体作用,坚持文化发展为了人民、文化发展依靠人民、文化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相似文献   

8.
宛诗平 《党课》2011,(22):56-57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第一次以文化改革发展为主题,制定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行动纲领,这为我们准确把握文化体制改革所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深入推进改革工作指明了方向。文化体制改革征程再次开启,文化转型正当其时,只有不断深入推进文化体制改革,促进文化事业全面繁荣和文化产业快速发展,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局面才能逐步形成。  相似文献   

9.
瞿汝丹 《实践》2006,(9):41-42
企业文化作为一种新的管理理念,在企业的改革与发展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独特有效的重要作用。因此,加深对企业文化内涵与特征、企业文化的地位与作用的认识,对建立良好的企业文化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一、企业发展赋予企业文化新的内涵及其特征  相似文献   

10.
王秉清 《当代贵州》2012,(23):12-13
实施文化改革发展工作以来,市委、市政府以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把文化改革发展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成立了遵义市文化体制改革和文化产业发展工作领导小组,做到认识到位、领导到位、责任到位。我市多次召开市委常委会、市长办公会、领导小组会,研究部署文化改革发展工作,解决重点难点问题。  相似文献   

11.
在我国改革开放20多年的时间里,我国企业文化建设经历了初学启蒙、探索实践、总结提高的成长过程,积累了很多宝贵经验,但发展却很不平衡.一些国有企业在企业文化建设中,存在虎头蛇尾、不了了之、难以深化、上面热下面冷等现象;企业文化建设还面临着认识误区、体制障碍、与科学管理相抵触等问题.这些都阻碍着国有企业文化建设的步伐.我们必须正视存在的问题,突破企业文化建设的难点,充分发挥企业文化的作用,为企业改革发展提供精神支撑.  相似文献   

12.
《新湘评论》2013,(7):51-51
酒所处的文化环境及自身衍生文化,决定它要突破一般的商品市场经营模式,就必须紧扣文化的价值联系,探索文化营销理念,建构文化营销模式,在商品市场进行文化传播与文化交流,取得物质与文化相得益彰的效果。  相似文献   

13.
打造企业文化推进铁路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铁路行业在长期的发展改革和建设中。形成了别具特色的企业文化,树立了以人为本、和谐发展的理念,从而为企业的发展壮大提供了强有力的思想保障和智力支持。企业文化与企业生产、经营、管理密不可分,它必须在企业管理中才能发挥作用,脱离了企业管理这一实践的土壤,企业文化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也就失去了它对实践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4.
按照服务型政府建设的目标要求,分析当前我国政府改革过程所面临的行政文化阻滞表象,可以发现,传统行政文化的负面影响是阻碍当前我国政府改革的思想根源.对此,本文指出,必须吸取精华,剔除糟粕,更新政府管理理念,加强公民文化建设,推进服务型政府的制度建构.  相似文献   

15.
贾旭东 《前线》2013,(6):40-42
在中央确定的文化体制改革的各项任务已基本完成的情况下,面对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的新任务,特别是实现“两个100年”奋斗目标和“中国梦”全面展开的新形势,文化体制改革的下一步走向,令人关注。构建有利于创新创造的文化发展环境、完善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顶层设计、实现相关改革协调推进和重点突破,可能是关系到未来文化体制改革走向的几个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16.
丁素 《学习论坛》2013,(6):51-54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关键是增强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文化理念和思维创新是增强创造活力的重要选项。文化理念与思维创新是同质共进的辩证过程。文化理念的确立由思维创新来引导,其发展也以思维创新为前提。思维创新是优化、改变文化理念的灵魂,是培养文化理念自觉的智慧先导。创新就是要突破原有文化关系的旧框架、传统文化结构的旧模式,用哲学的"问题意识"去发现文化新矛盾、建立文化新关系、构筑文化新结构;就是要培养发现和破解问题的文化自觉、自信和自强的思考能力,在理性反思和批判中"引爆"文化智慧潜能,创造文化新形态。  相似文献   

17.
在文化体制改革深入推进的形势下,作为县级报的《慈溪日报》发展的外部环境和自身条件都发生了根本变化,在思想观念、工作方式、运作机制等各个方面与新的形势要求很不适应。创新办报已成为《慈溪日报》的必然选择和唯一出路。解放思想、更新理念,是创新办报的根本前提和行动指南。只有树立与实践新的办报理念,当前报业面临的许多难题与问题才能迎刃而解。因此,近年来,本报不断实践与探索了这样五个办报理念。  相似文献   

18.
以纪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30周年大会为标志.中国改革的第一个30年“这一页”已经掀过.开始进入下一个30年的新阶段。下一个30年.历史赋予中国所承担的.应该是类似奥运“五环式”的改革,包括经济改革、政治改革、社会改革、文化改革、环境制度改革。这“五环式”改革,环环相扣,共进共荣。完成此任务,恐怕还需要二、三十年,甚至更长的时间.  相似文献   

19.
《共产党人》2011,(10):6-8
<正>刘云山同志指出,过去一年文化体制改革取得新突破新进展,有力地促进了文化的繁荣发展。一是深入学习贯彻胡锦涛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加快推进文化改革发展的氛围更加浓厚。二是切实抓好"路线图""时间表""任务书"的落实,改革步伐明显加快。三是加大政策扶持和保障力度,公共文化服务得到加强,文化产业实力进一步壮大。四是加强对文化产品创作生产的引导,有力促进了文化健康繁荣发展。五是组织开展大规模调研,文化改革发展的目标任务更加明确。  相似文献   

20.
关于安徽从文化大省向文化强省跨越式发展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安徽是文化资源丰富的文化大省,潜力巨大,优势突出。但由于历史原因,安徽文化发展还比较落后,思想观念陈旧,文化体制改革滞后,大文化、大产业格局尚未形成。改变这种状况,使安徽从文化大省跨越式发展为文化强省,尚需各级党委、政府从思想观念、体制创新、产业发展战略、文化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文化市场建设、资金投入等方面加快改革。强化执行力和落实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