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的居住条件也得到了很大改善。但是由于不当的城市建设行为,人们居住环境急速恶化,人口的过度集中,建筑的高层化,人造环境的泛滥造成土地严重失水,衍生热岛现象。城市已不再是人、自然和社会健康发展的乐园。因此人们对住宅标准的要求也不断提高。回归自然,亲近自然已成为当今人们的共同心声。健康住宅顺时应势地被提了出来。它的主要基点在于:一切从居住者出发,满足居住者生理和心理的需求,生活在健康、安全、舒适和环保的室内外居住环境中。其核心是:…  相似文献   

2.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在购房时对住宅区环境的选择占有较重要的位置。当前的城市居住环境虽说比前几年有明显的提高,但是仍有许多方面存在如何使居住环境更适用的问题,也是住宅开发与建设中重要的研究课题。一、城市居住环境的现状及误区1、住宅开发建设中的误区当前,在住宅建设追求“以人为本、绿色住宅、智能化”的同时,一些住宅小区的炒作概念风气较重,一会SOHO;一会又是各种HOUSE;把国外的一些设计模式照搬过来,一味模仿而缺少创新,脱离国情,脱离实际,脱离大众阶层,片面追求所谓高贵、豪华;追求建筑风格的欧陆化,失去…  相似文献   

3.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居住空间环境的要求日益提高。对不适应现代居住要求的住宅空间进行再创造,以达到居住方便、舒适、和谐及安全、耐久,是当前建筑师的重要社会责任。一、住宅改造的对象70年代前后,我国城市住宅建设依据当时的社会条件、家庭、人口结构和生活方式等,主要以解决“住”为目的,从现代居住要求以及小康型住宅标准来衡量,这些住宅存在许多不足,不符合居寝分离、餐居分离  相似文献   

4.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居住空间环境的要求日益提高。对不适应现代居住要求的住宅空间进行再创造,以达到居住方便、舒适、和谐及安全、耐久,是当前建筑师的重要社会责任。  相似文献   

5.
试论政治环境的内涵与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顺 《长白学刊》2001,(4):19-22
政治环境是特定政治主体从事政治生活所面对的各种现象和条件的总和,可相对地划分为政治体系内环境(包括政治资源、政治模式、政治局势等)和政治体系外环境(包括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和国际环境等).研究政治环境的特点、结构和功能,探讨政治主体与政治环境之间的动态依存关系,对于社会政治实践和政治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住宅在进入市场之前首先面临着一个“款式”的问题。住宅设计的是否方便舒适,并与人的生活居住行为相适应,其标准和空间形式乃至环境品位等问题,都要求设计者通过实际调查,采集住户的意见与建议,掌握第一手资料,从而为住宅设计的更便利、更完美打下坚实的基础。众所周知,居住建筑是由住宅“套型”为组合单元。套型单元是由各种不同功能的大小空间组合起来的一个住宅建筑的基本单位。过去在住宅设计中,多数建筑师将注意力集中在客厅、卧室、起居厅等的布置上,而将厨房、卫生间、贮藏空间及阳台等细部只…  相似文献   

7.
环境是相对某一物体而言。相对城市而言现代化城市可以说对地域的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生态环境和科技文化生产环境而存在的。人、建筑、环境是不可分割而相互依存的。城市环境是由城市中各种环境所组成,其中居住环境是最基本的一部分。人们对居住区的环境有什么需求呢?...  相似文献   

8.
随着人们对居住环境的要求越来越高,住宅小区的安防体系建设显得至关重要。和谐社会是安定有序的社会,电子监控设备以其高科技性、可靠性、实用性的功效在安保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只有将住宅区内的电子监控设备等技防手段的应用与人防、物防相配合,才能布建合理的安全防范网络。  相似文献   

9.
《中国妇女发展纲要(2011-2020年)》将妇女与环境确定为六个优先领域之一,并提出了“平等参与环境决策和管理,发展环境更为优化”的总目标以及十个主要目标和十六条策略措施,主要涉及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妇女生产生活的环境状况,包括妇女生产生活的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和家庭环境状况;另一方面是妇女参与环境管理的状况,包括参与(生态)环境保护、参与自然资源管理、参与灾害管理、利用媒体获取信息、参与媒体资源管理、建设和谐家庭环境等。本文认为妇女与环境领域中的一些重点问题需要予以关注。  相似文献   

10.
人的理性认识是创造性思维的反映,而思维环境对创造产生具有特殊作用。思维环境包括社会环境、自然环境、文化环境等方面,它们在理笥认识形成过程中具有特殊地位。  相似文献   

11.
林兵 《中国减灾》2005,(11):40-41
近几年发生的一系列自然灾害、社会公共卫生事件以及恐怖事件对某个国家的政治环境、社会环境和经济环境等方面所造成的损失和破坏表明,建立和健全城市安全应急体系,对于一个城市来说,其重要性是毋庸置疑的。而消防救援作为整个城市安全应急体系中的重要一环,我们应该从建立和健全城市  相似文献   

12.
我国的城市住宅经过10年的发展,迅速跨越了以区位优势为主导的“第一代住宅”和以项目基本配套为主要卖点的“第二代住宅”两个重要阶段,目前处于以环境为主要卖点的“第三代住宅”阶段。而以生态住宅作为“第四代住宅”的类型,代表了一种社会进步和人类文明的重要标志。生态住宅又称绿色住宅、可持续发展住宅。绿色住宅是遵循“节能、节水、低污染、优质的环境、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其内函包括三大主题:绿色生态住宅其内涵包括三大主题:(一)是减少对地球资源与环境的负荷与影响,(二)是创造健康、舒适的居住环境,(三)是与自…  相似文献   

13.
居住环境作为社会环境和城市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质量好坏不仅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而且影响着人民群众的心态变化和行为规范。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作为衡量居住环境质量优劣的重要标准,物业管理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引发的矛盾也愈来愈受到人们的关注。  相似文献   

14.
城市建设和环境保护──兼谈呼盟城市环境问题傅银生一、城市环境及其特点对于居住在城市里的人们来说,整个城市的空气、水源、土地、树林、花草、建筑、道路、桥梁、市政设施以及社会风气、人际关系等都是城市居民生存和活动的环境。因此,城市环境可分自然环境、次生环...  相似文献   

15.
生活环境的进步是体现社会物质文明和社会进步的一个重要方面.而健康不仅是持续的社会、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条件,也是社会发展的重要目标之一.凉山彝族特殊的历史背景和传统的生活方式以及社会性别角色的定位,使居住环境对妇女的健康带来较大的危害,而妇女健康的好坏直接影响家庭的贫富程度.因此,改革居住环境和传统生活方式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16.
彭剑 《传承》2010,(6):116-117
对赣西地区的宜春、萍乡和新余三地的人居环境良进行社会问卷调查,对其生活便利性、居住安全性、环境舒适性、出行便捷性和环境健康性等五大宜居内容进行了综合评价和对比研究,寻找不同城市区域宜居性规律并为其和谐发展提出相关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2007年,国家住建部发布了《宜居城市科学评价标准》,从社会文明、经济富裕、环境优美、资源承载、生活便利、公共安全等六个方面对宜居城市作出了一个较为全面的衡量标准。我的理解,一座高品质的城市,首先应该是一座非常适合居住的城市。她既具有优越的自然环境,又具有较为完善的基础  相似文献   

18.
对赣西地区的宜春、萍乡和新余三地的人居环境良进行社会问卷调查,对其生活便利性、居住安全性、环境舒适性、出行便捷性和环境健康性等五大宜居内容进行了综合评价和对比研究,寻找不同城市区域宜居性规律并为其和谐发展提出相关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进入了新世纪,随着我国住房制度的改革,住宅由社福利品变为社会消费品,人们对住宅的欲望空前高涨,使我国的房地产开发又迎来了姹紫嫣红的春天。为了给广居民提供更多更好的住宅,这就给开发商提出了新的课题也使得城市商品住宅在设计、建设和管理的观念上产生根本性的变化。随着我国城市居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住房制度革的推进,居住消费在居民总消费中的比例逐步上升,人对住宅的需求从初期的“住得下”逐步发展到“住得好”,步提升对现阶段城市商品住宅开发应做到数量与质量重、功能与环境并重、近期与远期结合,并应做到从人居境…  相似文献   

20.
城市不仅要应对自然风险,而且要应对社会风险。随着城市经济社会与生态体系的日益复杂化,调适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减缓风险冲击与扰动的意义愈发重大,韧性城市正是在这一背景下应运而生的应对风险社会新范式。韧性城市的目标是培育城市功能韧性、社区韧性与社会韧性,以确保城市灾害期的基本正常生活秩序以及重灾后迅速恢复至灾前水平的能力。韧性城市建设需要借助智能技术手段和智慧社会体系,全方位提升城市的韧性,以应对各类风险挑战和不确定因素,确保城市安全运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