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电子数据取证是信息时代公安机关重要的基础工作,是打击涉及互联网各类违法犯罪的“杀手锏”。电子数据鉴定是公安机关电子数据取证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起到最终判定案(事)件性质,为侦查与诉讼提供依据的重要作用。公安机关电子数据鉴定与信息技术共同飞速发展,其领域不断延伸扩展、技术要求越来越高,面对的挑战也越来越多。概要介绍了公安机关电子数据鉴定的法律要求、鉴定资质、鉴定流程等内容,阐述了其面临的挑战。 相似文献
2.
电子数据鉴定作为司法程序中的重要环节,对于确保鉴定流程的规范性和鉴定意见的正确性,以及维护司法公正具有重要意义。针对电子数据司法鉴定实验室,能力验证是一种有效的质量控制与改进手段。电子数据功能性鉴定作为电子数据鉴定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必要利用能力验证进行质量控制。通过梳理2021年电子数据功能性鉴定能力验证(2021SF-CNAS 034)结果,阐述电子数据功能性鉴定过程中应注意的相关事项,分析国内该领域行业及地域的发展现状、参加机构的鉴定结果准确性以及鉴定方法和鉴定工具的使用情况,进一步探讨目前该领域能力验证存在的问题,总结出可采取的相应措施,并对该领域的未来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3.
为满足各种调查以及证据应用的目的,法庭科学/司法鉴定意见应当具有可靠性。开篇以法庭科学/司法鉴定可靠性之问展开,系统梳理了法庭科学/司法鉴定的相关概念。以美国总统科技顾问委员会刑事司法中的法庭科学报告为参照,介绍了该报告的中心思想,指出鉴定意见的可靠性包括重复性、再现性和准确性,并提炼了该报告中关于法庭科学鉴定方法可靠性的科学标准,即鉴定方法需具有基本有效性和适用有效性。前者的科学标准又包括了两个要素:具有可再现性且一致的鉴定程序;经实证研究确定的该鉴定方法的误报率和灵敏度等。基于以上评介与分析,提出当前我国鉴定意见可靠性建设需包括五个方面:确保应用的科学理论/方法得到法庭科学共同体的普遍接受性;应保证鉴定方法本身的科学有效性;应对司法鉴定人主体的适格性提出要求;防范动机偏见与认知偏差对可靠性的影响;加强司法鉴定内部审核建设、全面加强法庭科学/司法鉴定的质量控制,以确保鉴定意见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4.
5.
6.
7.
电子数据司法鉴定已经成为当前司法鉴定研究热点问题之一。它是计算机司法鉴定的一种主要类型。根据鉴定性质不同,电子数据司法鉴定可以分为以“发现证据”为目标的鉴定和以“评估证据”为目标的鉴定。前者包括数据检索与固定、数据恢复、数据来源分析、数据内容分析、数据综合分析;后者包括同一鉴定、真伪鉴定、相似性鉴定、功能鉴定、复合鉴定等不同性质的鉴定项目。这两类鉴定在鉴定目标、程序、风险、意见主观性和证据审查等方面均存在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8.
我国电子数据司法鉴定人准入管理存在着审查形式化、准入管理主体和考核方式不统一、知识技能考核要求不明等缺陷.立足我国电子数据司法鉴定人准入管理实际,从技术、程序和法律角度,明确申请从事电子数据司法鉴定人员的知识技能要求,并从制度层面将知识技能考核纳入电子数据司法鉴定人准入考核内容,由司法鉴定行业管理主体牵头,采用考试、案例验证及同行专家评审的准入考核方式,将电子数据司法鉴定人的准入考核置于实质,是解决我国电子数据司法鉴定人准入管理现存问题,提高电子数据司法鉴定行业人员素质,确保电子数据司法鉴定活动科学性和鉴定意见可靠性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9.
10.
11.
目的建立中国恒乳牙交替完全人群数字全颌曲面断层片的同一认定方法。方法对120例中国恒乳牙交替完全人群的数字全颌曲面断层片进行测量和分析,对每颗牙齿的影像分别选取5个长度性指标和5个角度性指标,运用efilm workstation 2.1软件进行测量,SPSS 13.0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和统计。结果各观测指标的测量值在分段赋值区段里的分布概率有所不同,最大可达99.166 7%。两张同源数字全颌曲面断层片之间的分段赋值匹配概率最高为98.947 368 42%,最低为89.473 684 21%。结论所建立分段赋值匹配概率同一认定法经盲测验证,效果较好,该方法可为个体识别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颌面数字X线片的法医学同一认定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的探讨颌面数字X线片(DigitalRadiology,DR)的全口牙型32位编码和测量6项骨性指标的变化特征,评估其在法医学同一认定的价值。方法随机选取颌面DR全景片300例,按设计的编码标准和原则对其全口牙型逐一编码,分析编码的多样性;随机选取颌面DR侧位片100例,由口腔放射科医生和培训过的法医研究生各一人对6项骨性指标(N-S,N-Me,Cd-Gn,Cd-Go,NP-SN,MP-SN)进行准确测量,计算指标的变异系数(CV),并对两人测量结果的一致性进行相关分析。结果(1)300例个人全口牙型编码,总体多样性为75%;牙齿有病变或治疗组的多样性为99.53%;(2)颌面DR侧位片中6项指标变异系数较大;(3)两次测量结果的相关系数均接近1,表明所选指标的测量结果稳定,有高度一致性。结论颌面DR全景片全口牙型32位编码和颌面DR侧位片中6项骨性指标可用于同一认定。 相似文献
13.
在现有的法医学文献中,多将持续性植物状态(persistent vegetative state,PVS)作为颅脑损伤的并发症进行介绍。但在法医学鉴定实践中,非颅脑损伤所致的PVS并非少见。另一方面,目前通用的法医学鉴定标准中,只有《道路交通事故受伤人员评定》将PVS明确列为评残条文,并归入“颅脑、脊髓及周围神经损伤致”项内。由于上述两方面原因,PVS、特别是非颅脑损伤所致PVS的损伤程度、伤残等级的评定均成为鉴定难点。在实际检案中.可以结合PVS的病因和病理机制、临床表现及法医学检查特点加以综合分析,进而作出损伤程度、伤残等级的评定。 相似文献
14.
目的引入、修订具有评估暴力危险及危险变化的暴力危险量表(Violence Risk Scale,VRS),对修订后的暴力危险量表中文版(VRS-C)进行信度检验。方法通过标准的翻译程序形成VRS-C,3位评估者独立评估14个案例以检验评分者信度,以125例来自成都安康医院监管病区、四川华西法医学鉴定中心法医精神病学教研室及华西心理卫生中心的精神疾病患者为被试,对VRS-C的信度进行检验。结果初步修订的VRS-C具有较好的评分者信度(ICC=0.80)、同质性信度(克朗巴赫α系数=0.921)、分半信度(0.906)及题总相关性(0.246~0.849)。结论初步修订的VRS-C具有较好的信度。 相似文献
15.
目的采用颌面全口牙位曲面体层片,针对牙齿无病变者筛选简洁实用的法医学同一认定识别指标并进行编码、统计分析及评估。方法随机选取170例牙齿无病变者的颌面数字全口牙位曲面体层片进行观测.根据牙齿的生理变异特征和牙齿的排列特征分别筛选全口牙型和牙列型识别指标。按设计的编码标准对全口牙型、牙列型逐一编码,统计分析编码的多样性,以评估两类识别指标的应用价值。结果170例中共有74种全口牙型编码,多样性为43.53%:170例中共有129种牙列型编码,多样性为75.88%;170例同时进行全口牙型和牙列型编码.则共有150种全口牙型/牙列型编码,多样性为88.24%。结论全口牙型编码多样性较低,单独使用尚不能满足法医学同一认定的要求。牙列型编码的多样性比较高,具有一定的法医学同一认定价值。如果同时进行全口牙型和牙列型编码,多样性明显提高,有较高的法医学同一认定价值。 相似文献
16.
Since the development of the Violence Risk Appraisal Guide (VRAG), one of the most widely used actuarial risk assessment instruments, numerous replication studies have shown its usefulness in predicting (violent) recidivism among various offender populations. It is not clear, however, whether these findings can be generalized to forensic psychiatric patients admitted to a medium security forensic psychiatric unit in the Flemish part of Belgium. Therefore, the main aim of this study was to test the predictive validity and reliability of the VRAG in a sample of 191 Flemish medium security patients. The mean follow-up period was 2.4 years. Contrary to the expectations, the VRAG was unable to significantly predict any kind of outcome. Possible explanations are discussed and further research with the VRAG in Flanders, and its recently revised version, is recommended. 相似文献
17.
多层螺旋CT及后处理技术在眼眶骨折法医鉴定中的应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探讨MSCT及后处理技术在眼眶骨折法医鉴定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MSCT对98例法医鉴定者进行薄层扫描并行多平面重建(MPR)和表面遮盖成像(SSD)处理。比较MSCT与常规CT诊断结果。结果爆裂骨折51例(52.04%),直接骨折32例(32.65%),复合骨折11例(11.22%),未见骨折4(4.09%)例。常规CT漏、误诊32例(32.65%)。98例患者经MSCT检查明确诊断。二者诊断结果存在显著统计学差异(χ2=66.00,P<0.001)。结论MSCT及后处理技术在眼眶骨折法医鉴定中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8.
19.
纠纷事件与其伴发的精神障碍之间的因果关系是民事纠纷司法精神鉴定中的难点,鉴定结论往往存在争议,对同一结论的描述也有所不同。本文介绍了参与度的概念,试从事件参与度的角度论述精神损害案中纠纷事件与伴发的精神障碍之间的因果关系。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