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53 毫秒
1.
读一读关于中国房地产的报道,中国的房价似乎永远都在涨,涨声一片,还会再涨15年,中国的房地产业的空置率在不断下降,中国的房地产业的销售面积大于竣工面积。这些永恒的报道还附有统计数字为证。可你稍用鼻子闻一闻,你就会闻到这些为房地产商们精心设计的数字中,那刺鼻的商业味道——  相似文献   

2.
邰莲 《台声》2004,(4):43-43
北京房地产推广案不断,大型房地产看板成为城市里的最大特色。台、港、澳资金源源不绝进入北京房市,炒热当地房产,房价去年至今已涨了将近一倍。专家说,北京房地产市场是“健康”的,预期房价还会再涨。  相似文献   

3.
易祥 《今日广西》2008,(7):44-45
近期,关于“中国房地产冬天的到来”和“中国楼市将出现拐点”的观点颇多,其中最关键、最敏感、大家最关心的话题也就是房价问题。那么,2008年中国的房价到底是涨还是跌呢?  相似文献   

4.
在房价这件事上,国家的神经始终绷得很紧,始发于房地产的全球金融风暴。我们不能一边自救,一边自杀。 2009年下半年中国的房价,大涨的概率为零,中涨的概率为零,小涨的概率为10%,大跌的概率也为零,中跌的概率30%。小跌的概率60%。  相似文献   

5.
<正>生态环境是海南的生命线,房地产业在海南经济中占据重要位置,这是我们读懂未来海南经济发展走向的一个切入点。家在海南,经常与岛外的朋友这样通电话:"你觉得海南岛的房价还会涨吗?""涨了你会卖吗?不涨你会买吗?""买不买再说,关心一下难道不可以?"其实,房价这事报纸早就登了,只不过是有人不注意看,或者注意了没看出来。  相似文献   

6.
2012年下半年,城市房价止跌回升,2013年初,京沪等一线城市房价涨幅加大。为了抑制房价过快上涨势头,2月下旬,房地产调控政策"新国五条"出台。按照规定,出售自有住房所得均按20%计征个税。加码之重,始料未及。然而,调控房价的举措并未得到公众的认可。相反,有人担忧新增的税赋会转嫁给购房者。这种担忧并非毫无依据,过去10年,几轮房地产调控下来,房价和房租不仅没降下来,反而双双水涨船高。房地产调控为何陷入"越调越涨"的尴尬境地?有什  相似文献   

7.
鄂璠 《小康》2011,(12):32-34
最低工资上涨了,个税降了;教育账单上涨了,医药账单减少了;物价仍在涨,房价还不跌。一个普通家庭2011年的流水账背后,诠释着中国居民2011年的悲喜曲线图11月18日,陈丽华从报纸上看到"武汉市中心城区月最低工资从900元上调至1100元"的消息后,兴奋地给老公打了个电话,"下个月,我又能多赚200元了!"在做了18年家庭主妇后,47岁的陈丽华又开始努力工作了,虽然她拿到的只是武汉市最低工资,但她说,"对于我和我的家庭来说,今年都是不寻常的。"  相似文献   

8.
<正>任何商品的价格增长是有一定限度的,房地产价格和股票价格一样,不会只涨不跌。近期,翻开报纸,打开电视或收音机,看到的、听到的无一例外都是房价上涨的消息。专业机构统计数据显示,北京二环内楼市整体步入每平方米3万元的时代,四至五环区域高端社区房价劲涨,其中二环以内,二至三环区间开盘  相似文献   

9.
程凯 《小康》2006,(10):82-82
终于有人清楚地给“房奴”们讲了一课:中国房地产市场究竟发生了什么事。加拿大西安大略大学经济学教授徐滇庆被逼着写了一本《房价与泡沫经济》。房价是涨还是跌?作者的结论有五点:一,高房价不等于泡沫经济,从各种数据分析看,说中国出现房地产泡沫经济夸大其词了;二,由于利率仍然低水平,真实需求旺盛,尽管局部房价可能出现波动,但是全局上房价将继续保持上升态势;三,即使房价不大跌,暴涨也绝对不是好事,暴涨背后隐藏着贪污腐败和偷税漏税,必须防止暴涨导致泡沫经济,危及金融安全;四,平抑房价关键在于整顿房地产市场秩序,应当鼓励保护真实需…  相似文献   

10.
陈建芬 《小康》2006,(7):50-53
三年来,中国房地产市场正处于这样一个怪圈:房价涨了控,控了涨,涨了再控……面对无论是普通百姓还是开发商都不满意的房地产政策,或许让“开发商的归开发商,政府的归政府”才是一条可行之道?  相似文献   

11.
赵晓 《小康》2008,(2):56-57
所谓"拐点论"是虚妄的,其实更多表明的是社会公众对拐点的期待。围绕着房价未来将是跌还是涨,各路英雄开始了一场关于房地产市场是否存在拐点的讨论。有些人认为楼市的冬天已经来临,中国房地产市场已经出现了拐点。而有些  相似文献   

12.
童大焕 《小康》2011,(12):35-36
房地产在中国,是经济大戏,也是民生大戏,它不是一碟小菜,而是满满一大桌子满汉全席。它的一举一动、一涨一跌,都牵一发而动全身。还是让我们看看,这一年里,它牵动了什么吧2011年,如果要说中国和中国百姓最纠结的事,恐怕房地产当仁不让。经历了一年多将近两年包括严厉限购、大幅度提高银行存款准备金率和加息在内的"史上最严房地产调控",一些地方、一些区域的房价出现下跌。而此时,连主限派也开始警告中国经济的整体风险。"限购"政策坚定的支持者,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委员、清华大学中国与世界经济研究中心李稻葵认  相似文献   

13.
<正>国际房地产价格上涨的势头似乎已经终结。有统计显示,截至2008年第一季度,全世界有21个国家的房价在下降。在中国,一些城市最近也频频爆出房屋滞销、房价暗降,甚至开发商退地、拖欠土地出让金的消息。这不禁让人担心中国的房地产市场是否已经泡沫聚集,不久就会出现破灭?中国房地产市场与那些已走下坡路的欧美国家究竟又有什么不同?欧美多国房价出现跌势近十年来,全球房地产市场价格同  相似文献   

14.
观点集结     
<正>在房价高位运行和经济增速相对放缓的双重背景下,中国房地产调控面临"两难":放任房价继续高增长,将进一步累积泡沫化风险;房价下跌又可能损害房地产及相关领域投资,引发金融风险……由于缺乏房地产市场稳定健康发展的长效机制,房地产市场将进一步分化,部分城市因土地价格上涨过快面临较大的房价上涨压力,2014年房地产市场走势将取决于政策选择与实施,调  相似文献   

15.
在房价这件事上,国家似乎有点左右为难,房价变成“热得快”,老百姓不愿意,可如果房价朝下跌,GDP又怎么办?银行愿意吗?GDP再跌,就业岂不更惨?GDP每跌1个点,就会有800万人失去工作,受伤的还是老百姓。于是2010年:中国的房价是涨是跌?现在看来,确实是一个难以解开的斯芬克斯之谜。  相似文献   

16.
吴亚明 《台声》2014,(9):52-53
<正>50多岁的姚小姐在台湾知名媒体做中层主管,最近在新北市汐止区买了一套120平方米的房子,虽然离台北市区有点远,交通不很方便,但"做了那么多年无壳蜗牛,现在终于有了自己的家,个人觉得已经很满足了"。从屏东到台北,在职场打拼了近30年的姚小姐心里无限感慨。十多年来,台湾人的薪资没有变化,但是从北到南,都会区的房价却节节高升,不断翻涨。岛内国泰房地产指数显示,2008年以来,全台房价从当年年中每坪(1坪约合3.3平方米)平均约19.55万元新台币(以下均为新台币),一路攀升到今年3月底的29.01万元,6年大涨约48%。其中,台北市平均房  相似文献   

17.
<正>在过去5年中,美国房价涨势如潮,5年间,房价几乎上涨了60%。(同一时间段,中国的房价涨幅超过了120%),我们弄不清是美国的房地产泡沫吹大了全球的房地产泡沫,还是全球的房地产泡沫吹大了美国的房地产泡沫。2006年8月,美国联邦住房企业监管办公室最新发布的报告显示,美国房价  相似文献   

18.
蒋卫武 《小康》2007,(8):66-71
预测房价是升或降,好像变成了“多此一举”的事情。尽管国家一再出台相关政策,呼吁调控“发烧期”的房价。但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人们对改善居住环境的刚性需求不断增强,投资者对中国经济长期看好,房价只涨不降,房源供不应求。自上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伴随着经济的持续繁荣,世界上一些主要国家的房价开始大幅上涨。近5年多来,美国房价的累计涨幅更是达到了50%以上;在房价疯涨的俄罗斯,房产专家预测2006年全俄各地平均房价将上涨25%-30%,莫斯科甚至超过50%。此外,在一些房价涨幅“还算正常”的欧洲城市,比如比利时的布鲁塞尔,从2001年至2005年,房价的年均涨幅也在10%上下。对照国际上的房产热,或许我们可以用十个中国代表性城市房地产的个性化上涨作为对这一现象的注释。  相似文献   

19.
孙瑞灼 《乡音》2011,(6):20
今年初,国务院发布"国八条"房地产调控措施,要求各地方政府在一季度前向社会公布当地房价调控目标。离这一大限还有一周之际,许多一线城市依然保持沉默。据粗略统计,目前已有39个二、三、四线城市公布房价调控目标,其共同点就是未见降价,反见"涨"声,绝大多数城市将当  相似文献   

20.
《观察与思考》2008,(15):46-48
国际房地产价格上涨的势头似乎已经终结。有统计显示,截至2008年第一季度,全世界有21个国家的房价在下降。在中国,一些城市最近也频频爆出房屋滞销、房价暗降,甚至开发商退地、拖欠土地出让金的消息。这不禁让人担心中国的房地产市场是否已经泡沫聚集,不久就会出现破灭?中国房地产市场与那些已走下坡路的欧美国家究竟又有什么不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