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75 毫秒
1.
宗教与社会和谐包含以下四个基本内容:宗教内部和谐、宗教之间和谐、宗教与社会和谐、政教关系和谐。发挥宗教促进社会和谐方面的积极作用,要发掘和谐资源,以宗教和谐促进社会和谐;推动宗教对话交流,保持和促进各宗教和睦相处;弘扬优良传统,发挥宗教界人士和信教群众在社会和谐中的积极作用;构建和谐政教关系,保持和促进宗教与社会关系和谐。  相似文献   

2.
宗教因素在苏联解体中的隐性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宗教是俄罗斯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苏联时期反宗教政策与宗教政策的逆转、政教关系、宗教问题与民族问题的复杂交织,使得宗教因素在苏联解体过程中起到了积劳成疾、推波助澜的作用;宗教因素在苏联解体中的作用可能更多是隐性的,但却是不可忽视的、诱因性质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周恩来将马克思主义宗教观与中国革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形成了有其特色的宗教思想:要依据宗教发展的客观规律来认识和处理宗教问题;要积极引导宗教割断同帝国主义的联系,坚持独立自主、自办教会;既要尊重和保护宗教信仰自由,又要使宗教在国家法律和政策允许的范围内活动;宗教教义中某些积极的因素对社会发展也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4.
“以党的自我革命引领社会革命”这一科学命题的有机生成和高度凝练,绝非程式化的教条律令,而是贯穿着以科学实践为基础的唯物史观叙事逻辑。在唯物史观视域下,“以党的自我革命引领社会革命”这一科学命题的生成叙事体现为基于社会存在基础上形成的正确社会意识,生成于党领导中国人民进行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伟大实践;主体叙事体现为人民至上,蕴含着马克思主义的人民观;问题叙事体现为矛盾是推动社会前进的动力,映照出党善于抓住社会矛盾以斗争谋发展的精神状态;价值叙事体现为正确的社会意识具有推动社会存在的作用,突显出党擘画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向往的宏伟蓝图。新时代新征程,全党应立基唯物史观,以党的自我革命引领社会革命,坚定伟大梦想,矢志不移走好新的赶考之路。  相似文献   

5.
伊斯兰宗教极端主义在新疆的产生、发展、演变,是内外多种因素、多重作用的结果,既有伊斯兰教传入新疆后发展变化带来的宗教因素以及新疆社会基础的内部因素影响,也有"双泛""东突""中亚宗教极端主义"等外在因素的作用。充分认识伊斯兰宗教极端主义的渗透问题要把握其历史发展脉络,洞察国际时局发展态势,在定位清楚的基础上,认清地缘政治环境的重要性,警惕大民族主义倾向。  相似文献   

6.
海德格尔认为上帝问题是康德哲学隐蔽的刺激,驱使着《纯粹理性批判》的全部思想,并推动着康德此后的主要著作。由此可见,上帝概念在康德哲学中的重要性。康德在批判传统意义上帝观的同时,完成了对宗教理性根基的内在转换,使其由以知识论为基础转换为以道德论为基础,进而在宗教批判的领域中,引发了一场伦理意义的“哥白尼革命”。  相似文献   

7.
构建和谐社会本身包含了宗教自身的和谐,以及宗教与社会各有关方面的和谐。高度重视宗教与社会的关系问题,把握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宗教,发挥宗教和谐思想在促进社会和谐方面的作用,从“和为贵”、“和而不同”、“求同存异”的角度,以政治上团结合作、信仰上相互尊重为前提,充分发挥宗教在促进社会和谐方面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8.
宗教背景的社会服务机构不同于宗教本身,虽然宗教背景的社会服务机构奉行的是宗教服务理念,但是其服务对象是社会需要帮助的弱势群体,这使得宗教背景的社会服务成为社会服务的一部分。宗教素有社会服务的传统,天主教的爱德服务,以执着的实践活动致力于实现和谐社会,体现了宗教背景的社会服务机构在和谐社会语境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宗教工作始终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全局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环节。坚持我国宗教中国化方向,要积极发挥文化的引领作用。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我国宗教中国化进程中的指导地位;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精华,做好我国宗教中国化方向的阐释;用好革命文化资源,将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等植入我国宗教中国化的全过程;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引导我国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  相似文献   

10.
在关于共产国际与苏俄对中国革命的影响问题的研究上,长期以来存在着这样的偏向:泛泛空谈过多,具体分析较少;积极方面的分析较多,消极方面的分析较少;中后期的消极作用分析较多,而初期的消极作用分析较少。所以笔者想就题目所示,略陈浅陋。首先,我们从帮助建立中共和支持中国革命的动机及其行动、结果来研究共产国际。十月革命后的俄国,当时面临着十分危急的形势。国内的旧势力不断发动判乱。国际帝国主义叫嚣要招死苏维埃政权。十四国干涉,给俄国革命新生力量以极大的危胁;经济上的困难也是空前的,所有这些使得苏维埃政权随时…  相似文献   

11.
中共六大前和六大上,周恩来对中国革命斗争实践中产生的一些问题作了深刻的思考,并对共产国际关于中国革命的指示提出了一些不同意见,为六大路线的制定作出了重要贡献。六大后,周恩来正确执行了六大路线,以"准备"为中心,着重在"争取群众"和组织群众上下功夫,而不急于去进攻中心城市;并对六大路线作了创造性的发展:逐渐将党的工作中心由城市移向了农村,为党和中国革命作出了卓越贡献。  相似文献   

12.
20世纪80年代前后,出现了一场"全球性结社革命".其背后的原因在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福利国家"制度、发展中国家的发展模式、社会主义国家的"国家社会保险"制度和全球环境等四方面的危机,以及经济增长带来的社会结构变化和通讯革命所形成的信息全球化趋势.从"全球性结社革命"中,我们可以得到众多有益启示.  相似文献   

13.
效率:依然是“效能革命”的目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我国地方政府进行的“效能革命”或“效能建设”的基本目标仍然是行政效率。从“教能革命”的具体做法与实际取得的成效来看,这一改革实际上解决的是政府办事的方式与场所的问题,带来的直接结果是办事速度的加快,这的确在某种程度上提高了行政效率。但是,“效能革命”无法解决行政效率低下的体制性问题,因此可以说,这一“革命”无法从根本上建立可持续发展的长期机制,这一目标需要长期的一系列改革才能实现。  相似文献   

14.
关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若干重大关系问题的反思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反思和总结近百年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经验,必须要进一步科学解答其中的若干重大关系问题,这就是:既要坚持一切从中国的实际出发,又要反对脱离全球语境的狭隘的"中国视域";不仅需要聚焦"中国问题",更需要"中国立场"、创造"中国形态";不仅需要与中国革命、建设、发展的实践相结合,更需要经过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媒介;不仅需要中国化,更需要区域化;不仅需要精英化的概念体系,也需要将其变成大众喜闻乐见、容易理解的形式;不仅需要继承其革命主题的经验,更需要向建设与发展的主题转换.  相似文献   

15.
中共"七·一三"宣言发表于大革命失败、中国革命处于严重危机的1927年7月13日。"七·一三"宣言的发表,代表了中国共产党新政策的开始,将中国革命推向了土地革命的新阶段,标志着陈独秀右倾错误政策的终结,宣告了革命力量在土地革命旗帜下的重新集结。  相似文献   

16.
党的十九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就伟大社会革命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论述,为我们重新审视、理解和把握伟大社会革命的丰富内涵提供了新的视角,对纠正历史虚无主义等社会思潮关于中国革命的种种误解和错误观点具有重要意义。新时代所继续推进的伟大社会革命,是正义的进步的社会变革,是对社会矛盾运动规律的自觉遵循,是以共产主义为最终目标的社会运动,是“破”与“立”的有机统一,是追求真理的理性斗争。  相似文献   

17.
中共“二大”通过的《关于“民主的联合战线”的决议案》中,第一次提出“联合战线”,这是我党80余年统一战线史的肇始和发端。由“一大”时确定推翻资产阶级直接搞社会主义革命到“二大”确定联合资产阶级进行民族民主革命,这是党的战略方针和政策策略的一次重大转变,也表明中国共产党对中国革命的探索达到了一个新境界。中共“三大”正式确立以“党内合作”方式同国民党建立革命统一战线,“二火”起到了奠基和承前启后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在现代政治中,政党的作用是通过其功能来实现的。农村基层党组织发挥作用也毫不例外地由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功能来实现。纵观革命时期、计划经济时期和市场经济时期,90多年来农村基层党组织具有“革命化”功能、“行政化”功能、“政党化”功能,其功能实现途径也是不断发展变化的。究其原因,是农村基层党组织执政环境、基本任务和掌握做群众工作资源的变化所致。  相似文献   

19.
五四运动后,中国革命的主体发生了重大转变,中国工人阶级取代民族资产者成为革命的领导者。毛泽东经过五四运动和组织领导湖南工农运动,在开辟井冈山和赣南闽西根据地的斗争中,初步形成了“工农武装割据”的群众运动理论,经历了中央苏区五次反“围剿”斗争的实践检验以后,成为他后来思考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出发点。  相似文献   

20.
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运用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和方法,在新民主主义和社会主义革命、建设中做出一个个重大决策。请示报告是党政军系统最正规的信息系统源;毛泽东在革命和建设实践中摸索出来的调查研究方法途径;报刊杂志对国内外信息的涵盖;信访对社会最直接问题和矛盾的反应;亲密人员的信息填补等,这些决策信息的取得直接影响着毛泽东决策科学性的做出,折射出信息对决策的重要支撑性。因此,要了解毛泽东的各项重大决策,决策信息的探究就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