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公司法人人格否认之我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由于我国在公司及法人人格方面的立法较为滞后,再加上渊源于成文法之外的法理的公司法人人格否认制度的模糊性,遂使得在研究我国移植该制度时所产生的一些基本的问题显得扑朔迷离.本文作者针对公司法人人格与股东有限责任之间的关系及公司资本不足是否属于公司法人人格否认的适用范围两个问题进行了分析与探讨,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相似文献   

2.
施璐 《学理论》2012,(23):102-103
我国在新《公司法》中引进了公司法人人格否认制度,旨在阻止公司独立人格的滥用和保护公司债权人利益及社会公共利益。公司法人格否认是对公司法人格制度和股东有限责任制度的补充和矫正,在适用公司法人格否认的过程中,应当以必要为限,并且应当经过审判程序,保障相关股东充分的诉讼权利。  相似文献   

3.
《学理论》2013,(34)
有限责任制度的价值在于对公司的责任与股东的责任进行了严格区分,《公司法》的生命力就在于投资人的责任是有限责任。从比较的视角和公司人格否认的立法模式来看,我国还应在实践中将《公司法》关于有限责任的规定落到实处,尽量限制公司人格否认制度的滥用。  相似文献   

4.
国有独资公司是指国家授权投资的机构或国家授权的部门单独投资设立的有限责任公司.作为国有资产经营的一种方式,国有独资公司融国有、独资、股东有限责任于一体,它具有国家为唯一股东的特殊性,因此,它在法律性质、产权特征、治理结构、适用范围等方面都有自己的特点.如何使监事会制度在国有独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中起到制衡作用,达到使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的目标,本文将结合国外法例,联系我国实践,提出一些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5.
骆庆国  荣剑 《学理论》2009,(9):85-86
股东有限责任制度被法学界的许多学者誉为公司“传统的奠基石”。然而,在这一制度的框架内,股东与债权人之间利益之不平衡是显而易见的,在工业文明起始阶段,此制度之创立无疑是人类之大幸,但社会经济发展到今天,仍固守传统的有限责任制度而不作些许更改,则颇有挑战公平、正义之意味,鉴于此,笔者隧原创性地提出“股东有限责任恒定”之议题,以便能使股东与债权人在“公平与效率”之间找到一个更为适度的契合点。但愿次文能起到抛砖引玉之功效。  相似文献   

6.
马德 《学理论》2012,(14):134-135
我国《公司法》于2005年进行了修订,并在法律条文中正式引入了国外的公司人格否认制度(又称"刺破公司面纱"制度)。但是,我国公司面纱刺破率明显高于国外,而且每年都呈现上升趋势。对此提出两点建议:一是公司法人格否认制度的立法完善;二是司法完善。  相似文献   

7.
中小股东利益保护是完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的重要内容,本文结合法律的公平理念和我国证券市场的实际,对忡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目前中小股东利益保护规定之不足进行了深入地分析,并建议确立《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缺失的保护中小股东利益的其他一些制度。  相似文献   

8.
公司清算制度的比较研究与制度设计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如果把中国与美国的公司清算制度加以比较 ,两者最大的差异在于 :美国的公司清算制度有完善的保障公司债权人利益的规定 ,而我国却没有。我国公司清算制度存在着清算主体的确定、清算执行、违法清算行为的责任规范等方面的问题。因此 ,在公司清算制度的设计中应引入公司法人人格否认制度和债权侵权行为理论 ,并强化清算责任  相似文献   

9.
进入十九世纪以 来,在资本主义世界经 济领域中,公司做为一 种全新的企业组织形 态,以迅猛的发展速 度,在短短的几年里, 成为整个资本主义社会 政治、经济、文化生活 中举足轻重的角色,在 工业、农业、商业、服 务业、金融业和其他各 行各业,公司都起着主 导作用。其在社会经济 生活中的重要作用主要 是通过公司的人格独 立,即有限责任制度这 一形式所体现的,而且 这一制度现在已被各国 的公司立法在很大程度 上认可,并据以确立一 系列规则。那么,有限 责任制度具体是一种什 么样的制度呢? 一、公司有限责任 制度概述 (一)有…  相似文献   

10.
边丽娟 《学理论》2010,(13):113-113,117
修订后的《公司法》已于2006年1月1日全面付诸实施,此次修订《公司法》引入许多新的制度,一人公司制度的引入即为一例。允许设立一人公司使得投资人在投资时拥有更大的灵活性。但是,由于一人公司股东单一、治理结构特殊等特点,容易导致其唯一股东在有限责任制和公司独立人格的保护下冒险经营、滥用权力,从而损害公司债权人的利益。因此,规定相应的规制措施以防止一人公司股东滥用有限责任尤为必要。  相似文献   

11.
论我国股东派生诉讼制度的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立股东派生诉讼制度对于制约公司管理层滥用其管理权,平衡股东与董事之间的权利,保护中小股东权益,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我国现行法律一直未明确确立这一制度,只是在司法实践中依公平原则受理和判处了几例派生诉讼案件。本文论述了派生诉讼的概念、性质和提起诉讼的前提条件,提出了一些在我国建立派生诉讼制度的立法意见。  相似文献   

12.
《学理论》2013,(5)
公司作为一种营利组织,如何保护公司和股东的利益是公司治理核心问题。然而,在不同经济实力的公司中都会存在所谓相对的大股东和中小股东。因此,如何处理大股东和中小股东的利害关系便成为治理好公司的关键所在。我国现行的《公司法》对中小股东的保护力度不够,我国应当根据国情,采取进一步完善股东代表诉讼制度、规范关联交易行为、完善监事会制度、加强信息披露制度等多种措施,保护中小股东的权益。  相似文献   

13.
在《公司法》中对股份制企业定义为:“股份有限公司是以其全部资产分为等额股份,股东以其所持股份为限对公司承担责任,公司以其全部资产对公司的债务承担责任”。股份制是人类社会在近百年的社会化生产的进程中,经过各种企业形式进行比较和鉴别后,认为是适合企业生存发展,并在市场经济中得以不断完善的一种企业形式。一、股份制企业有利于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现代企业制度是指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以规范和完善的企业法人制度为基础,以有限责任制度为核心,以科学的组织制度为代表的新型企业制度。其基本特征:一是产权关系明晰,…  相似文献   

14.
2013年《公司法》修改时取消了公司最低法定注册资本数额的限制,并实施无限制的认缴资本制,这一规定虽然从形式上看对债权人不利,但并未根本动摇资本真实的法律原则和股东的出资责任,公司仍以其全部财产对公司债务承担责任,股东也仍以其认缴的出资额为限承担责任,债权人的求偿对象、求偿范围并没有改变。此外,公司法里的公司人格否认制度,国务院发布的《关于印发注册资本登记制度改革方案的通知》以及相关刑事法律规定等,均为公司法确立的无限制的认缴资本制下的债权人的利益保护指明了实施路径。  相似文献   

15.
余璟 《学理论》2011,(18):89-90
强制收购股权制度是指在公司僵局发生时,由被收购方向法院提出要求公司或者其他股东强制收购其股权,或是由一方股东提出要求强制收购其他股东股权的救济方式。它可以使得无心经营公司的股东退出公司,打破股东会或董事会僵持的局面从而化解公司僵局。我国公司法并未对公司僵局下的强制收购股权制度进行规定,结合国内外立法及理论研究现状,对该制度进行了初步的构设。  相似文献   

16.
"亲亲相隐"作为以人伦亲情为纽带的传统法律制度,对尊重人性与实现正义,以及保护人权与构建和谐社会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应当在我国刑事立法中予以体现。本文在介绍"亲亲相隐"制度的历史沿革与国外立法例的基础上,分析了"亲亲相隐"制度在我国现行刑事立法中缺失的成因,论证了如何重新构建亲亲相隐制度,以期裨益于刑事立法与司法。  相似文献   

17.
论股份制与国有企业产权管理张德安股份制作为一种成功的现代化企业制度,在我国由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过渡中,对于重塑经济体制微观基础的作用已越来越多地为人们所共识。就股份制的一般作用机理而言,主要是通过股权平等、有限责任等原则,在集中资本的同时分散...  相似文献   

18.
季君 《学理论》2009,(20):96-97
我国《物权法》首次在立法上对不动产预告登记制度作出规定,但对房地产预告登记适用范围的界定不够明确,本文通过分析各个国家和地区成熟立法的有关规定,结合我国实际情况,合理界定了我国房地产预告登记制度的适用范围。  相似文献   

19.
"人格权"是一个关系到民法典整体结构与立法进程的法律问题,需要展开更加深入细致的研究。作为肇始于西方的概念,对国外先进人格权制度的吸收与借鉴是我国相应制度建设的重要途径。中国特色法治体系的构筑,必须坚持从本国国情出发,汲取中华法律文化精华。考察法律传统中的内在人格权制度因素,需要立足中国古代身份制度这一土壤,具体分析传统法律对人格利益的保护与法律文化所蕴含的伦理道德基础。同时,结合域外理论范式与我国百年立法经验,支持人格权法独立成编,否定一般人格权制度,并对人格权类型化作出简要分析,以期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人格权制度体系。  相似文献   

20.
林怡 《学理论》2010,(24):196-197
劳动教养制度是我国特有的一种制度,经历了50多年的风雨历程。不能否认它在一定时期对维护社会稳定、治安秩序和教化违法人员方面起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随着产生劳动教养制度的特殊社会背景不复存在,劳动教养制度与我国目前的法治目标以及对人权的保护相矛盾,且违背了“过罚相当”的原则,所以改革劳动教养制度是不可逆转的趋势。根据我国国情和社会现状,对劳动教养制度进行程序上司法化改革是目前最为可行的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