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共十六大报告高屋建瓴地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 :我们要在本世纪头20年 ,集中力量 ,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 ,使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具体而言 ,在民主法制建设领域实现以下目标 :社会主义民主更加完善 ,社会主义法制更加完备 ,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得到全面落实 ,人民的政治、经济和文化权益得到切实尊重和保障。基层民主更加健全 ,社会秩序良好 ,人民安居乐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 ,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面发展的目标。小康社会的…  相似文献   

2.
《新东方》2002,(6):122-122
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了我国在本世纪头二十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根据十五大提出的到二0一0年、建党一百年和新中国成立一百年的发展目标,我们要在本世纪头二十年,集中力量,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使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经过这个阶段的建设,  相似文献   

3.
李忠杰 《政策》2006,(10):38-41
6月30日,胡锦涛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85周年暨总结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大会上的讲话,全面总结我们党加强先进性建设的历史经验和新鲜经验,第一次提出先进性建设是“党的建设的主线”的重要命题,提出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的重大战略思想,就是要“更加鲜明地强调党的先进性建设这一重大课题”,“更加突出地把党的先进性建设作为党的各方面建设的主线”,从而使党的建设的努力方向和检验标准更加鲜明,使我们能够更好、更全面、更有成效地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一、85年成就的根本原因先进性和先进性建设,首先是贯穿我们党85年历…  相似文献   

4.
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方法论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科学发展观是我们党对改革开放实践经验的深刻总结,进一步回答了为何发展、怎样发展、发展什么等重大问题,丰富和完善了新世纪新阶段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发展道路、发展模式和发展战略。科学发展观的提出,标志着我们党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规律的认识更加深入、更加全面、也标志着我们  相似文献   

5.
党的十六大确立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宏伟目标。“我们要在本世纪头二十年,集中力量,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使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 这一宏伟目标的提出,为2l世纪头20年中国特色的现代化建设指明了继续前进的方向。对于民政部门  相似文献   

6.
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江泽民同志在十六大报告中强调指出,我们要在本世纪头二十年,集中力量,全国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小康社会,使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水平更加殷实。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要牢牢把握发展这个主题,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发展是硬道理,发展直接关系着人心向背、事业兴衰,只有经济发展了,小康社会才有强大的物质基础,人民才能够安居乐业。二十年的改革开放,我们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实现了人…  相似文献   

7.
根据十五大和十五届五中全会提出的要求,党的十六大进一步明确了2020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任务:“我们要在本世纪头二十年,集中力量,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使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十六大把十五大提出的两个“更加”,进一步展开为六个“更加”,进一步明确了这是一个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全面发展的目标。建设小康社会是从温饱发展到基本实现现代化的过渡阶段,而要从小康发展到以基本实现现代化为直接目标的建设阶段,20世…  相似文献   

8.
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中,我们的现代化事业进入了关键时期。从新的历史起点出发,党的十七大在十六大确立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基础上,对我国发展提出新的更高要求,使我们的奋斗目标更加明确、行动方向更加具体、发展蓝图更加清晰。十七大报告强调指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党和国家到2020年的奋斗目标,是全国各族人民根本利益所在,并增加了五个方面的新要求:增强发展协调性,努力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扩大  相似文献   

9.
党的十六大指出:经过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努力,我们胜利实现了现代化建设“三步走”战略的第一步、第二步目标,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21世纪头20年,对我国来说,是一个必须紧紧抓住并且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我们要集中力量,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使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 十六大确立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全面发展的目标,是与加快推进现代化相统一的目标,符合我国国情和社会  相似文献   

10.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的“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为我们全面、准确把握以人为本的科学内涵提供了理论依据。温家宝总理指出:“以人为本是我们党的执政理念和要求,应当从现在的具体事情做起,贯穿到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贯穿到我们的各项工作中去”。铁路作为参与市场竞争的主体,贯彻落实以人为本,是非常紧迫而现实的课题。一、“以人为本”必须实现铁路跨越式发展首先,铁路要切实履行先行职责贯彻以人为本。“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使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  相似文献   

11.
王保云 《前沿》2007,(4):188-190
追求和谐社会一直是内蒙古各族人民群众的共同理想。近年来,内蒙古的经济进入一个快速增长期,社会发展也进入发展繁荣的新时期。抓住难得的机遇,构建内蒙古和谐社会,是内蒙古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战略任务。一、构建和谐社会符合内蒙古实际构建和谐社会,是实现内蒙古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目标,解决发展中各种不协调问题的客观要求。党的十六大提出:“我们要在本世纪头二十年,集中力量,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使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内蒙古要…  相似文献   

12.
江泽民同志指出,“现在达到的小康还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我们讲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就是要“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使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这就包含了经济、政治、文化和可持续发展四个方面的奋斗目标。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把发展作为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是中国共产党在改革开放中积累的最重要经验。因此,全面建  相似文献   

13.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思想的形成和确立,使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体布局,由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三位一体,扩展为包括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容,实现了四位一体的飞跃。我们党有关社会“和谐”的执政理念,是十六大最先提出的,江泽民同志在十六大报告中明确指出:“我们要在21世纪头二十年,集中力量,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使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科学发展观,强调以人为本、…  相似文献   

14.
赵凤珍 《新东方》2002,11(6):43-46
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我们要在本世纪头二十年,集中力量,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使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这一重要思想为新世纪中国的发展指明了方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已经成为我们党和国家在新世纪的伟大奋斗目标。  相似文献   

15.
江泽民同志提出的“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 ,是对我们党80年实践经验的科学总结 ,是对马克思主义党建理论的创新 ,是面对新世纪全面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的伟大纲领和行动指南。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80周年。纪念我们党生日的最好方式 ,就是按照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要求 ,全面加强党的各项建设 ,把我省各级党组织建设得更加坚强有力。一、按照“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要求 ,全面推进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和作风建设我们已进入新世纪 ,面对深刻变化的国际形势及继续推进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繁重任务 ,中央一再强调 ,全党同…  相似文献   

16.
盖志毅 《前沿》2002,(12):4-5
江泽民同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中指出 :“我们要在本世纪头二十年 ,集中力量 ,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 ,使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指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 ,这是对小康社会的科学、全面的最新诠释 ,充分体现了与时俱进的思想 ,具有很强的严谨的科学性和涌动着强烈的时代感 ,是逻辑性与历史性的高度辩证统一。第一、根据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阶段 ,十六大报告…  相似文献   

17.
施虹 《中国妇运》2003,(6):28-29
党的十六大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要“使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在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需要在经济、政治和文化等各个领域深入进行改革,这将是一次深刻的社会变革过程。我国是一个拥有8亿多农民的农业大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点和难点在农村。相对于男性,农村妇女在向非农业转移、参政议政、教育水平等方面存在诸多问题。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农村妇女的发展既需要农村妇女思想的转变也需要政府的扶持。与男性相比,农村妇女向非农产业转移速度较慢在经…  相似文献   

18.
和谐社会何以可能?这是千百年来人们苦苦思考、探索的一个普遍而永恒性的理论和实践问题.党的十六大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即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又全面深入研究了和谐社会建设.  相似文献   

19.
目前我国进入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阶段,统一战线的工作对象、范围更加广泛,任务更加繁重。我们把加强统战部门的自身建设,努力把统战部门建设成党外人士之家作为一个重要问题来抓,取得了明显成效。一、加强统战部门自身建设是把统战部门建设  相似文献   

20.
《前进》2005,(6):1-1
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是我们党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进一步总结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历史经验,从新世纪新阶段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出发,提出的重大战略思想和指导方针,是指导我们抓住机遇、加快发展、应对更加复杂的国际国内环境和各种新挑战的强大思想武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则表明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体布局更加明确地由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三位一体发展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四位一体。这一战略举措,是我国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