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娘,86岁了,在老家跟着我的姐妹生活。在外地工作的我不能在娘身边尽孝,平日里唯一能做的,就是每天与娘通个电话。前几年的信息技术还是3G前时代,通话"只能闻其声不能见其人"。每每与娘接通电话,脑海中便能想象出娘接到电话时兴奋的神情,虽然几乎每天都通一次电话,但从娘的声音里能听出,她已觉隔了三秋。儿行千里母担忧,母思儿想断肠。每次通话都是我说不了几句问候的话,娘就开始对我千叮咛万嘱咐。娘的叮嘱犹如夏日的清凉、冬日的阳光,与娘通电话,成了我每天精神的慰藉。娘不会拨打电话,我有时工作忙,忘记了打电话,娘就让我姐妹给我打过来,总免不了带着责备的口气说:"怎么好几天没有往家里打电话了?  相似文献   

2.
调色板     
正小小说天眼吴建"大娃,昨晚那个姓刘的包工头提着东西去找你了吧?"接到娘的电话,我一愣——娘在乡下,咋会知道这些呢?我说:"娘,你又听谁胡说八道,没影的事儿。"娘说:"这个你瞒不了娘,这是你爹夜里给我托的梦,你赶快给人家退回去。你爹有天眼,时时在天上看着你呢。"爹有天眼?这不是开玩笑吗?可是,娘咋会说得这么准呢?也许是个巧合吧。一个月前,我爹得了一场急病,走了。我为此痛哭  相似文献   

3.
娘的针线活     
正重阳节,给远在老家的娘打电话请安,随口问娘,忙啥呢?娘说,给人家做点儿针线活。做点儿?说得轻巧!登时起急,追问,得知:种完麦子,娘就跟村里的几个老姊妹约着从邻村一个服装加工点那里揽了些针线活,给人家缝皮衣的里子,一天能有二十来块钱的收入。都快七十的人了,还是闲不住!气恼又无奈地挂断电话,脑海里满是娘做针线活的样子。打从我记事时起,娘就几乎天  相似文献   

4.
那天,我想找枚铜钱给侄女做个毽子。娘说箱子底有,我于是在那两只漆迹斑驳的大红箱子里翻找。记忆里,这两只又笨又难看的箱子从未离开过堂屋最显眼的位置。娘说过,那是她结婚时的惟一家当。在箱子的最底层,我发现一个泛黄的老式信封,信封上写着娘的名字。整  相似文献   

5.
喜欢穿布鞋,不是前些年流行布鞋赶时髦留下的“后遗症”,实在是因为打小养成了习惯。穿的第一双鞋是娘做的虎头鞋,那时我还不会走,只能站站爬爬。从那以后,娘一年至少给我做两双布鞋便是雷打不动的事了。后来我参军了,便对娘说,以后不要再给我做鞋了,部队发的鞋也穿不完。娘不听,要我照脚的大小剪个纸样寄回去,照例每年托探家的老乡捎两双鞋来。娘做的鞋每每都很合脚,即耐磨又舒坦,穿上仿佛就成了脚的一部分。鞋底子是手工纳的“千层底”,针脚细密。我走路费鞋,娘给我纳鞋底子总要多扎几针。战友们见了我晾出的绣花鞋垫都要惊呼,说绣得这么…  相似文献   

6.
正艰难起步解放初期福州旧城全景(历史照片)福州刘氏火电厂这是一张福建省城——福州的全景老照片,最先映入人们眼帘的是雄踞于山的白塔和乌山的乌塔。两塔东西对峙,蔚为壮观,可谓福州城内最靓丽的风景。然而,解放初期,有人却用这壮美的景色讥诮福州人,说福州城只有四根"烟囱":一根是白塔,一根是乌塔,还有两根就是矗立在刘氏家族的福州火电厂冒着滚滚浓烟的烟囱。显然,把千年古塔比喻成"烟囱",是对那个年代福州工业落后的讥讽!采访福建省委党史研究室副巡视员刘云刚:福建工业基础极为薄弱,鸦片战争以后,福州被列为  相似文献   

7.
爹娘的爱情     
凉月满天 《党课》2013,(14):84-86
我爹娶我娘的时候都30岁了,而我娘才20岁。我娘长得挺好看,俊脸弯眉,小红嘴儿。我爹黑,黑极了,嘴唇也厚。据说唇厚的人嘴笨,我觉得很有道理。我爹一辈子没有一口气说完过一句话,被我气急了只会这样说:“你你你……”  相似文献   

8.
吴钩 《廉政瞭望》2017,(19):43-43
宋仁宗嘉祜四年(1059年)春,开封府接到一起诉讼案:一名刘姓老妪状告她的侄子刘保衡“亡赖豪纵,坏刘氏产”。  相似文献   

9.
画中有话     
正百善孝为先。3月2日是元宵节,在山西长治八一广场,一位50多岁的男子背着80多岁的老母亲,挤在人群中看民俗表演,这张照片被称为"最有温度的照片",在网络上引起巨大的反响。"背娘"的男子叫程英锐,是长治市人民医院的医生,已年过五旬,他母亲已是85岁高龄。在元宵节民俗表演现场,围观群众多,程英锐担心母亲看不见,又怕母亲被挤着,就背着老母亲看完了表演。"小时候娘背儿,娘老了儿背娘。"程英锐说,被抓拍成了"网红"十分意外,但能够尽自己的责任和孝心,非常欣慰。  相似文献   

10.
彭学明 《新湘评论》2012,(13):57-59
早上,娘每天都站在阳台上看着我上班远去,那是娘对儿的不舍与牵挂,也是娘的孤独和孤凄。晚上,娘每天都站在阳台上等着我回家,那是娘对儿的期盼与等待,也是娘的空虚和恐惧。牵挂和等待,成了娘唯一的精神寄托和支柱。而娘在阳台上目送和等待的身影,成了这个风景城市的最好风景,奇峰竞秀的张家界,娘是最美的那一峰。对一个农村人来说,任何...  相似文献   

11.
9岁那年的一天,当我放学回家, 娘把窝头和米汤端上来时,我一看没有下饭的菜,就呶着嘴坐在那里不吃也不动。娘早猜透了我的心思,说: “好孩子,先将就这一回吧,今天实在弄不出菜来给你吃了。”  相似文献   

12.
彭学明 《学习导报》2012,(13):57-59
早上,娘每天都站在阳台上看着我上班远去,那是娘对儿的不舍与牵挂,也是娘的孤独和孤凄。晚上,娘每天都站在阳台上等着我回家,那是娘对儿的期盼与等待,也是娘的空虚和恐惧。牵挂和等待,成了娘唯一的精神寄托和支柱。而娘在阳台上目送和等待的身影,成了这个风景城市的最好风景,奇峰竞秀的张家界,娘是最美的那一峰。对一个农村人来说,任何城市都是一副有色眼镜。  相似文献   

13.
我胸戴两枚金光闪闪的三等军功章,满怀着从军三年来第一次探录的喜悦,拎着一大包娘最爱吃的桃片糕,一路小跑,穿过村口的榆树林,兴冲冲地回到那间三年来魂牵梦绕的木屋。当我急不可待地想要向娘倾诉一千多个日日夜夜的思念时,看到的却是挂在墙上的一帧发了黄的娘的照片,四周镶着一图纸剪的小白花……Q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儿?娘去世了半年了,作为什么一直瞒着我?还在信中一个劲地说娘身体好得很,不要我担心,你为什么要这样?究竟是为什么呀?”我愤怒地摇着姐姐的肩膀一连串地质问,我实在无法接受眼前的现实。待我平静下来之后,姐…  相似文献   

14.
漫画幽默     
狗剩张狗剩经村民选举当上了村委会主任,为了体面,他改了名字。狗剩娘知道后,气得把他找来训斥道: “给你起名叫狗剩,就是图个平安,你当了官就把名字改了,真没良心。”张狗剩一听忙解释说: “娘,我改的名字叫张全胜,全是犬的谐音,犬就是狗,全胜(犬剩)也还是狗剩。”狗剩娘听后消了气, “啥斜音正音的,狗能给剩下就行。”  相似文献   

15.
斋月,阿拉伯语叫"莱麦丹月",中国信仰伊斯兰教的回、维、东乡、撤拉等10个少数民族穆斯林称该月为"尊贵的月份"、"吉祥的月份"。1998年穆斯林的斋月是公历1997年12月31日(农历12月初2)入斋,1998年1月29日(农历正月初二)开斋。正月初三为开斋节,因为这天是星期五(主麻日)又俗称"双尔德节"。按伊斯兰教法规定,成年健康的穆斯林(除孕妇外)"见月儿封斋,见月儿开斋"。也就是说从这个月的新月出来到下月的新  相似文献   

16.
契约精神     
董智勇 《廉政瞭望》2007,(12):60-60
法官":被告人姓名?"贪官:"出生时注册姓名姚富贵,曾用名有姚建国、姚革命,现名仍为姚富贵。至于年龄就不好说了,我娘说是58岁,身份证是56岁,查档案是50岁,组织部门考察是48岁,秘书说是40岁,打字员说我  相似文献   

17.
正当娘掀开那坛子储存已久的羊肉馅时,一股刺鼻的味道冲了出来,肉馅已经走味了。那是娘过年时特意给我留出来的。尽管娘知道我在城里的生活比在家里要强得多,我吃过的东西可能自己一辈子都吃不着,娘也知道随着天气日渐变暖,肉馅随时有变质的危险,可娘还是固执地给我留出了一小坛子,并在里面多加了一些盐和酱油。  相似文献   

18.
我经常听到一些议论,说现在的老百姓端起碗来吃肉,放下筷子骂娘,专门与官对着干。他们想不到,老百姓冲我们骂娘,这是因为老百姓还把我们当娘。我最大的担忧是,如果我们党风政风和社会风气继续坏下去,整个社会失去公平正义,他们还会不会把我们当娘!(《扬子晚报》)  相似文献   

19.
党是咱的娘一位共产党员的话张汉东小时候唱歌就爱唱共产党长大后还真的入了共产党爹逢人就说我自小就有眼力我却说党待咱亲得如同娘入了党就得像共产党的样歪邪邪活一辈让人戳脊梁想以往党风不正咱也感到疚愧待明日党风清廉咱更理直气壮入党不能只图脸面荣光爱党更不能爱...  相似文献   

20.
<正>朋友总说,我自从有了孩子,就像变了一个人,确切地说,就是一下子长大了。有了孩子,我不得不长大,因为我已经不再是那个还在父母膝下撒娇的小丫头,已经是孩子他娘了,整个世界都会自然而然地围绕着孩子转动,孩子的成长日记也记载着我的成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