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张闻天(1900年8月30日~1976年7月1日)不但是中国第一场伟大革命的参加者和作出了重大贡献的人,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开国元勋之一,是对于实现马列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即对于毛泽东思想的形成和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的人;而且他对于在经济文化落后的中国如何建设社会主义也作了超前的深刻探索,这又使他成了准备从ig78年起进行的中国第二场伟大的革命,准备实现马列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第二次历史性飞跃,创立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理论的重要先驱者之一。他的这些重大贡献,都将是永垂不朽的。一、张闻天对纠…  相似文献   

2.
中国共产党80年的历史,从思想理论的角度来看,既是一部思想解放的历史,又是一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80年来,如果从历史发展的大视角来看,共发生了三次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第一次是五四运动,这次思想解放运动的成果,是使中国找到了马克思主义,诞生了中国共产党;第二次是延安整风运动,这次思想解放运动的成果,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创立了毛泽东思想,并在这一理论指导下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最后终于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第三次就是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始及党的十五大为标志的这一次思想解放运动,这次思想解放运动的成果是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第二次历史性飞跃,产生了邓小平理论,发展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建立了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开辟了中国历史发展的新时期.  相似文献   

3.
在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70余年历程中.发生过两次历史性飞跃.第一次发生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经过反复探索,终于找到了一条有中国特色的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把革命引向了胜利,其最高理论成果是形成了毛泽东思想.第二次发生在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以邓小平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经过艰辛开拓,终于找到了一条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开辟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其最高理论成果是形成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使毛泽东思想得到了新发展.  相似文献   

4.
中国共产党在七十多年的历史进程中有两次历史性飞跃:第一次飞跃,发生在新民主主义时期,中国共产党人经过反复探索,拔到了有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把革命引向性利;第二次飞跃,发生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中国共产党人在总结建国三十多年来正反两方面经验的基础上,开始找到一条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道路,开辟了社会主义建设的新时  相似文献   

5.
从党的建立到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党带领人民开辟了中国特色革命道路,建立新中国确立社会主义制度,实现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为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奠定了政治保障和制度基础;从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到改革开放前,党带领人民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探索中国自己的建设道路,建立起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国民经济体系和工业体系,为由农业国到社会主义工业国奠定物质基础;改革开放至今,党带领人民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科学发展,经济社会发生了历史性巨变。党90年奋斗的历史本质就是把马列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相结合走自己的路,变农业国为工业国,逐步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人民幸福和民族伟大复兴。  相似文献   

6.
我们党在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历史进程中,实现了两次历史性飞跃。无论第一次历史性飞跃,还是第二次历史性飞跃,它们之所以得以发生,得以实现,都源于一个伟大思想:毛泽东的这思想。在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领导下,要把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继续推向前进,取得更大胜利,必须继续进一步坚持实事求是的伟大思想。  相似文献   

7.
为了在我校开设好《邓小平理论概论》课程,真正落实对大学生进行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的教育,帮助学生理解邓小平理论是马列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第二次历史性飞跃,是马列主义同中国当代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掌握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的基本成果,搞清楚什么是社会主义,为什么要坚持社会主义和怎样建设社会主义,树立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坚定信念,增强执行党的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的自觉性和坚定性。为此,我们特制订《邓小平理论概论》课程教学改革实施方案。  相似文献   

8.
党的十三大报告指出:马克思主义与我国实际的结合,经历了六十多年。在这个过程中,有两次历史性飞跃。第一次飞跃,发生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人经过反复探索,在总结成功和失败经验的基础上,找到了有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把革命引向胜利。第二次飞跃,发生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中国共产党人在总结建国三十多年来正反两方面经验的基础上,开始找到了一条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这是我们党对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过程的高度概括和科学总结。两次历史性飞跃,在实践上,都把中国革命和建设事业引向胜  相似文献   

9.
陈理 《党的文献》2001,2(6):27-33
《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 ,对当代中国历史的进程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沿着《决议》指引的方向 ,我们党实现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第二次历史性飞跃 ,成功地探索和开辟了一条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道路 ,取得了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巨大成就。《决议》对我党在探索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所起的作用及其历史地位是不容置疑的。  相似文献   

10.
我们党的历史,是一部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历史。在这七十三年的历史进程中,发生了两次有重大历史意义的飞跃。第一次发生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我们党找到了有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把革命引向胜利。这是同毛泽东的名字分不开的。另一次飞跃发生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找到了一条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这条道路的开辟是同邓小平的名字紧紧地联系在一起的,两次飞跃的共同特点就是“实事求是”。  相似文献   

11.
毛泽东眼中的邓小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毛泽东和邓小平都是当代中国的伟大人物,毛泽东把马列主义与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开辟了中国民主革命胜利的道路,领导人民缔造了新中国,在探索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中,取得了伟大的成就,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并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奠定了理论基础。邓小平继承和发展了毛泽东思想,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创立了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领导人民开辟了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道路,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辉煌业绩。毛泽东和邓小平在几  相似文献   

12.
十五大报告指出,中国共产党是非常重视理论指导的党。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有两次历史性飞跃,产生了两大理论成果。中国的革命和建设是在一个贫穷落后、农民占人口大多数的东方大国中进行的,其艰巨性和复杂性世所罕见。要把中国的事情做好,必须把马克思主义同中国的实际相结合,找到有中国特色的革命和建设道路。富于理论创造精神的中国共产党在把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过程中,实现了两次历史性飞跃。两次历史性飞跃和两大理论成果刘友于十五大精神与党史第一次历史性飞跃,发生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处于幼年的中国…  相似文献   

13.
当前,我们党面临着极其繁重的历史性任务,即领导全国各族人民进行第二次伟大而壮丽的革命。要完成这次更深刻、更艰难的革命,条件很多,但“关键在于我们党,在于坚持用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武装全党”。因为实践需要理论的指导;新的伟大实践需要新的正确的理论来指导。从中国共产党的历史看,第一次革命所以取得伟大的胜利,根本的一条,就是有马列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正确理论——毛泽东思想的指导。第二次革命要有马列主义与当代中国最新实际相结合  相似文献   

14.
中国共产党在80年的奋斗中,始终坚持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进行实践创新与理论创新,实现了两次理论上的飞跃,产生了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并开辟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道路和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中国在今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仍要坚持理论指导与中国实际的紧密结合,继续进行实践创新与理论创新.创新必须有正确的立场、观点和方法.  相似文献   

15.
中国共产党成立 80年来,在马列主义指导下先后发生过两次革命:一次是我们党领导人民已经完成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改造,把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旧中国变成了社会主义的新中国;一次是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的新的革命,就是通过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把中国由不发达的社会主义国家变成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在这两次伟大革命中,实现了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两次历史性飞跃,形成了两大理论,这就是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这两大理论对马列主义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毛泽东思想 …  相似文献   

16.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以邓小平为主要代表的几代中央领导集体以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气魄和胸怀提出的科学创举和领导全国人民进行的伟大实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过程中的第二次历史性飞跃的产物。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  相似文献   

17.
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进行了两次伟大的革命,形成了两代成熟的中央领导集体,实现了马克思主义同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的两次历史性飞跃,产生了两大理论成果:毛泽东思想和作为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和发展的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以江泽民为核心的领导集体坚持以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把中国的第二次革命继续推向前进。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相似文献   

18.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以邓小平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第二次历史性飞跃,创立了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党的十四大指出: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这是对这个理论的伟大历史作用的高度评价,又是一个符合历史实际的郑重的科学评价。  相似文献   

19.
把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相结合,推进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创新、飞跃,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要把实践作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逻辑起点。  相似文献   

20.
党的指导思想,是党的各项工作的根本方针。确立什么样的指导思想,对党的事业关系极大。中国共产党由于其性质和任务的决定,从诞生之日起就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作为指导思想。但是中国社会的特殊性,决定了中国革命既不能完全照抄马列主义的“本本”,也不能机械照搬外国革命的经验。经过艰苦卓绝的斗争,以毛泽东为核心的第一代领导集体,终于找到了中国革命的正确道路,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创立了毛泽东思想,并在党的七大把这个伟大的理论成果确立为自己的指导思想。自十一届三中全会开辟社会主义新时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