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本文的目的在于研究堪称日本社会主义源头的明治时期社会主义。主要通过对重点阶段进行剖析的方法,将焦点放在1901-1911年这一代表着明治时期社会主义的凝缩期。这十年间的社会主义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即1901-1903年的"基督"色彩社会主义,1903-1905年的"反战"色彩社会主义,1905-1911年的"分裂"色彩社会主义。明治时期社会主义的自身因素预示着其发展结局。  相似文献   

2.
《求是》2014,(5)
<正>中宣部理论局组织编写的《世界社会主义五百年(党员干部读本)》(以下简称《五百年》),以全新视角,从世界社会主义五百年波澜壮阔的发展史中,深刻阐明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为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宣传教育提供了生动教材。《五百年》科学回答了社会主义"为什么会产生"这一重大问题。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五百年》深刻揭示了社会主义无论是  相似文献   

3.
《宁夏党校学报》2021,23(4):5-13
世界社会主义五百年历史,可以划分为两个时期。从1516年《乌托邦》一书出版至1848年《共产党宣言》问世为空想社会主义时期;从1848年至今为科学社会主义时期。在这五百年的历史中,社会主义表现为理论、运动、制度三种形态,社会主义的发展既有高歌猛进又有艰难曲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回望世界社会主义五百年的历史,对于进一步高扬科学社会主义的伟大旗帜,推进科学社会主义的新发展,更加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自信,不断谱写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篇章,有着重要的思想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4.
从十月革命胜利,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诞生,至今已是71年了。71年来各社会主义国家无论是在社会主义理论建设上,还是在社会主义实践上都取得了很大成就。但是,随着社会主义各国改革的全面深入发展和对社会主义再认识的提出,我们觉得,以下两个问题有必要重新加以研究;十月革命的胜利能否看作社会主义制度的开端?列宁在十月革命后领导苏维埃国家的七年,能否看作是领导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其间提出的有关理论,能否看作是总结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  相似文献   

5.
1985年,时任共青团中央书记处第一书记的胡锦涛向全国共青团员和大学生推荐了由黎元江和于幼军撰写的《社会主义四百年》一书。时隔26年,于幼军再谈社会主义,独立写出了集社会主义思想史、社会主义运动史、中国共产党历史和中国近现代史为一体的《社会主义在中国》。它以1919  相似文献   

6.
中国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开始于1956年社会主义三大改造完成之时,但曾经在长时间内,我们是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进行非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践。正如江泽民指出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前我们在建设社会主义中出现失误的根本原因之一,就在于提出的一些任务和政策超越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D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国共产党才真正开始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探索及实践发展,这二十年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诞生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二次认识飞跃——邓小平理论,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一次认识飞跃的理论结…  相似文献   

7.
<正> 1949年以来,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经过了两个大的阶段。第一阶段是1978年以前的30年,其路径是社会主义计划经济的形成和发展。第二阶段是1978年以来的20年,其路径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形成和发展。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发展有两个明显特  相似文献   

8.
刘山鹰 《探索》2013,(3):54-61
人民民主专政是新民主主义的国体。在经历了1975、1978年两部宪法规定国体为"无产阶级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之后,人民民主专政又出现在1982年宪法序言和宪法第一条。人民民主专政的宪法重现不是"重归新民主主义"。这是因为中国发生了对于社会主义的认识上的精神颠覆,即社会主义不再局限于单一公有制和单一计划经济的社会主义,而是可以包含资本主义的局部成分,可以包含私营企业主和民营企业家的社会主义。这样的社会主义就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1982年宪法不是"重归新民主主义"的宪法,而是一部实现了对"什么是社会主义"的精神颠覆的社会主义宪法。  相似文献   

9.
<正>为深入探讨当代世界社会主义重大问题,中国科学社会主义学会当代世界社会主义专业委员会、中共四川省委省直机关党校及《科学社会主义》杂志社拟于2016年11月在四川省成都市联合举办"世界社会主义五百年:源流·现状·趋势"学术研讨会暨当代世界社会主义专业委员会2016年年会。一、会议主题:"世界社会主义五百年:源流·现状·趋势"1.世界社会主义历史进程与基本经验;2.当代世界社会主义基本态势与未来发展;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世界社会主义。  相似文献   

10.
世界社会主义自T.莫尔《乌托邦》一书发表,已走过500年历程。这是风云激荡的500年,是前仆后继的500年,是翻天覆地的500年,是继往开来的500年。这500年涵盖了社会主义思想从乌托邦到科学的发展、社会主义运动从理论到实践的转变、社会主义制度从一国到多国的演进、社会主义革新从地区到全球的拓展四大历史进程,这500年告诉我们,建设社会主义,需要处理好封建主义、资本主义、社会主义、共产主义这四个主义的关系:要彻底铲除封建主义余毒,不能让专制主义等渗透到社会主义体制中来;要充分利用资本主义文明成果,不能急于消灭资本主义;要逐步发展社会主义,不能用党政命令和群众运动办法急于过渡到社会主义;要领导人作"社会公仆"表率,与民众同甘共苦,逐步为长远的共产主义目标做准备,不能先享有"各取所需"的特权,命令群众加快进入共产主义。  相似文献   

11.
毛泽东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首创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 195 6年到 1976年 ,毛泽东是我们党和国家的最高领导人 ,也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最高领导人 ,在这二十年中 ,毛泽东领导党和国家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 ,在探索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过程中 ,力求走自己的路 ,对什么是社会主义 ,要建设一个什么样的社会主义 ,如何建设社会主义 ,进行了艰辛探索 ,对一些重大问题作出了理论上的阐述 ,形成了毛泽东关于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思想。一、率先提出探索中国自己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新任务195 6年中国进入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开始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当毛泽东领导…  相似文献   

12.
民主,历来是无产阶级为之奋斗不息的政治理想和政治制度。社会主义民主是社会主义在政治上的本质特征。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指社会主义民主在政治领域的实现和建构。回顾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理论与实践,总结历史经验,对于更好地完成党的十五大提出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艰巨而伟大的任务来说,是具有现实意义的。一、曲折的发展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诞生标志着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统治中国人民的历史的终结。工人阶级和劳动人民开始成为新中国的主人。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经过1949年9月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1954年9月的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到1956年9月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我国成功地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本制度,实现了从新民主主义社会到社会主义社会的历史性转变。1956年社会主义所  相似文献   

13.
我国社会主义改造在一九五六年取得了决定性胜利,此后开始转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至今已经过去三十年了。这一段历程给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史留下了极其宝贵的记录。《陈云文选》第三卷收入作者一九五六年九月至一九八五年九月的重要著作共五十六篇,其中大量篇幅是关于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论述,是我国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后,经济建设的探索与  相似文献   

14.
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需要我们正确认识世界社会主义500年的深层理论问题。正确认识世界社会主义500年的深层理论问题,能够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能够使我们更加坚定不移地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毫不动摇地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能够更好地推动社会主义的车轮不断前行,续写社会主义的新篇章。  相似文献   

15.
思考题解答 13.如何正确估计全面建设社会主义十年中的成就和党的工作在指导方针上的失误? 从一九五七年一月到一九六六年四月,是我国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十年。在这十年中,由于党对迅速到来的新生的社会主义社会和全国规模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缺乏充分的思想准备和科学研究等等原因,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经历了曲折的发展过程。一方面,取得了重大成就,积累了不少宝贵经验;另一方面,工作中又有挫折和失误,教训是很深刻的。全面建设社会主义十年中的挫折和失误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16.
<正>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2016年11月4-6日,美丽成都迎来了出席"世界社会主义五百年:源流□现状□趋势"学术研讨会暨世界社会主义专业委员会2016年年会的尊贵客人,来自全国各地的150余位专家学者齐聚天府之国,畅谈世界社会主义500年,畅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故事。  相似文献   

17.
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50周年,回顾总结建国50年来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经验特别是改革开放20年来的新鲜经验,深入探讨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规律,展望21世纪社会主义的光明前景,是理论工作者的重要任务。进一步加强对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的学习、研究和宣传,坚定人们的社会主义信念,充分发挥社会科学理论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中的作用,坚持用邓小平理论武装人,用十五大精神凝聚人心,是理论工作者神圣的历史责任。一中国社会主义50年,是极不平凡的50年。我国社会主义制度能在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的贫穷落后大国建立并茁壮成长…  相似文献   

18.
1956年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召开,初步形成了中国共产党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发展的总体战略构想。40年中国社会主义的辩证发展道路启示我们:社会主义发展不仅要立足于全球,保持开放性,同时还要保持自身的创新能力,在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之下,坚持社会主义发展的战略选择。  相似文献   

19.
正内容提要:一、新民主主义社会的基本特征;二、过渡时期总路线的酝酿与提出;三、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1949年新中国的成立,标志着新民主主义社会制度在全国范围的建立。1952年秋,党的领导人根据当时的情况和党预定的社会主义目标,开始酝酿过渡时期总路线。1953年秋,过渡时期总路线正式提出,由此开始了大规模的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中国实现了由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的转变。  相似文献   

20.
重新认识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的历史命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近年来,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特别是从1989年到1991年,有10个社会主义国家的共产党丢失了政权,社会主义阵地大量减少,而西方资本主义社会还在继续向前发展。因此,重新认识资本主义、社会主义的历史命运,更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