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6 毫秒
1.
"天"与"人"这两个哲学范畴在中国哲学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而贯穿中国哲学史的"天人之辩"则在先秦之前的奴隶社会已经发轫.本文试图就中国传统文化中"天"与"人"这两个概念的产生以及先秦哲学中"天人"之辩的发展做一个简单的疏理  相似文献   

2.
先秦时期是中国语言哲学的鼎盛时期,先秦语言哲学的三个主要流派有不同的语言价值观。先秦语言哲学侧重语言与道德修养的关系,带有很强的伦理本位色彩和工具本位色彩。先秦语言哲学的语言价值观对中国语言哲学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主要表现在:语言工具论始终占优势,语言哲学则逐渐衰微。  相似文献   

3.
毛健 《求索》2014,(11):11-15
中国传统文化之"中"与"和"思想,萌芽于远古时期,成熟定型于先秦诸子百家的哲学思想争鸣,发展于魏晋南北朝隋唐的儒释道并立的思想格局之中;融摄佛道的宋明理学继承和发扬了传统的"中""和"思想。"中"、"和"思想构成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层底蕴。"中"、"和"思想既体现为政治上的一种执政理念,也体现为道德伦理上的行为准则,还体现为哲学意义上的本体论、方法论和辩证法,它几乎贯穿于中国传统文化的一切领域,并根植于中华民族的思想意识之中。  相似文献   

4.
<正>从先秦百家争鸣时代,到魏晋、唐宋、明清,中国哲学家们的智慧光芒始终闪烁在历史的天空,中华民族历经五千年发展而生生不息,始终见证与赓续着先哲的思想力量。中国传统哲学自有其话语体系,它在人道之中寻求天道,在现象之中探求本根。"天人合一",是中国传统哲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中国人能于"天  相似文献   

5.
魏晋南北朝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继先秦后思想勃发的第二个高峰时期,哲学、文学、艺术等均达到了一个很高的水平,对后世有着深远的影响。玄学是这一时期的主要思想潮流。玄学的流变、玄学相关代表人物及其诗歌创作,以及玄学向诗歌的渗透与影响,玄言诗等创作均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6.
古希腊"和谐城邦"理论是西方"和合"文化的哲学根源。在中华民族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从先秦时期的"小康"到康有为的"大同"社会,从孙中山的"天下为公"到今天我们提出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和合"哲学思想都成了各大社会学说的理论渊源和精神沃壤。中华民族注重用和谐化解社会矛盾,主张和衰共济,兼容并包,求同存异,中华民族的发展史就是一部不断探寻社会和谐、构建和谐政治关系的历史。在我国现阶段,贫富差距、经济发展地区差距、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等一系列社会利益不均问题严重影响了社会和谐的构建,为此,坚持"人和"理念调节社会经济利益关系,不断完善利益整合机制,维护社会和谐与正义将成为"和合"文化的现代诠译与价值。  相似文献   

7.
郭霞 《青年论坛》2006,(5):22-26
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内含丰富的"和谐"基因.中国传统思维方式具有"整体和谐"性重要特征;中国哲学的根本范畴"和谐"思想集中体现为"天人合一"的宇宙观和"中庸之道"最高价值原则;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和谐"精神充盈于传统伦理道德领域.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深厚的中国传统文化底蕴,中国历史与传统文化中的和谐思想,为我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了宽厚的历史文化背景和丰富的思想文化资源.  相似文献   

8.
"名"在先秦哲学中占有特殊的地位。先秦的"名实"之辩是从社会功能与逻辑思维两重意义上展开的。从社会功能看,"名"与社会制度、秩序密切相关;从逻辑思维意义看,各家对作为一般概念的"名"和物质世界的多种对应关系进行了探讨、对名的特点与类型做出了深入辨析。  相似文献   

9.
中国古代自然观经历了上古—中古—近世的发展演进,反映了中华民族的哲学思想史.先秦上古时期,自然观体现为人"归与自然",自然更侧重于实然的天道运行的含义,是人意效法依归的实体;魏晋中古时期,自然观体现为对人的"自然"状态的思考,反映了从宇宙论向本体论转变的哲学背景,表现为"名教"与"自然"之争;中唐两宋后的近世,自然观体现为人的"内在自然",宋代道学完成的本体论与宇宙论、境界论的融合使得自然化入人文,最终形成中国文化"天人合一"的价值观与自然观、人生观的统一.上古时期的"观自然"转进为近世的"自然观"而最终发展为"人与天地万物为一体"的仁境,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在中国哲学思想中的深厚根基,可为当今人类文明的新形态、现代性的中国方案提供丰富的精神借鉴.  相似文献   

10.
春秋时期,人们尚没有自觉地完整的文学理论著述,然而有关文学的观念与思想却已见端倪。这些片断的理论,散见于先秦时期的各类著作之中,《左传》作为一部反映春秋时期社会面貌的历史著作,在记录春秋二百多年的历史史事的同时,也保留了大量的春秋时期的文学观念与文学思想。其中不少文学思想,对后代的文艺理论和文学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弄清这些萌芽状态的文学观念和文学思想,有助于正确认识中国古代文论特质的产生与形成。本文拟对《左传》中所反映的春秋时期的文学思想加以阐述。  相似文献   

11.
《实践论》、《矛盾论》被学界喻为"哲学星空明亮耀眼的双子座",它们不仅仅开辟了马克思主义哲学民族化的中国道路,更成为陷入迷茫困惑的中国共产党人的指路明灯;它们不仅仅深刻而有力地铸就了现代中国革命的哲学逻辑,更成为中国共产党人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哲学密码。重温"两论"对于处于中国转型发展时期、肩负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历史使命的各级领导干部有着深刻的启发。  相似文献   

12.
"宗经"思想不仅来自于刘勰对儒家文化传统的推崇,也来自他对于文学自身发展源流的体认,其中包含着刘勰对于文学的性质的理解。刘勰的"宗经"思想及五经皆文的观念,注意到了先秦以来文学与政治、历史、哲学、伦理之间的紧密联系,这是《文心雕龙》理论体系"大文学"性质的重要表现。  相似文献   

13.
成龙 《岭南学刊》2014,(5):117-121
"主体间性"其实质在于视"他人"为主体,按照"主体—主体"的模式思考不同个人、群体、国家间的关系。先秦时期的哲学家之所以较早涉及主体间性的问题,这与当时独特的社会历史条件和人文条件,以及中国先人独特的思维方式有着密切的联系。突出表现为对人与人之间互爱关系、和合关系、相容关系、互信关系、平等关系的不懈追求,以及对与之相应的实践途径的探索。研究先秦时期哲学家关于主体间性的建构,对于重新理解中国哲学及其文化传统,提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建构当下中国乃至世界的主体间性,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杨卓  李林 《求索》2012,(8):66-68
"逸"作为美学概念最早萌芽自先秦老庄哲学,于魏晋时期蓬勃发展,后成为中国美学的重要概念和品评标准。其本质为个体对绝对自由的追求,十分重视主体人格的完善和超越,具体表现为超越一切情感束缚和艺术对象的细节的"放逸";和妥善安排心灵使之充盈平和的"清逸"。在艺术呈现上,由于受老庄"虚静"的精神影响,作品多空灵含蓄,先秦哲学中有无思辨的影响,则使得"逸品"崇尚简约素朴。艺术家在追求"逸"境的同时,还应当保有一定的现实精神和人文关怀。  相似文献   

15.
逯艳 《青年论坛》2014,(4):133-138
建国以来,中国现代文学史著作对郭沫若诗集《女神》的评价和认知可以明显分为建国初期、"文革"结束初期、80年代以及近期四个阶段。尽管不同时期的现代文学史著作对《女神》的文学史价值和地位一致认同,但是出于不同时期文学史观和书写思维的差异,每一阶段的文学史书写者对《女神》的书写角度和表述方式也相应存在差异。而对这些"同"和"异"的梳理与研究,既是《女神》接受史的浓缩,也是中国现代文学学术史研究的局部"抽样"。  相似文献   

16.
刘莉 《传承》2008,(4):94-95
"天"与"人"这两个哲学范畴在中国哲学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而贯穿中国哲学史的"天人之辩"则在先秦之前的奴隶社会已经发轫。本文试图就中国传统文化中"天"与"人"这两个概念的产生以及先秦哲学中"天人"之辩的发展做一个简单的疏理  相似文献   

17.
正袁行霈王仲伟陈进玉主编中华书局出版定价:128.00元为传承中华民族的历代文化经典,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并为构建中华民族的精神家园,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精神助力,国务院参事室、中央文史研究馆特编纂本书。选入的101篇经典作品,包括先秦诗歌、辞赋及历代论说、语录、史传、奏议等文体,不仅涉及哲学、社会科学,还涉及科学技术、中  相似文献   

18.
<正>老子(约公元前571年-公元前471年), 又称老聃,姓李,名耳,春秋时期楚国苦县(今河南省鹿邑县)人。他是中国春秋时期杰出的思想家,道家学派的创始人。中国先秦时期的哲学着重探讨"金"木"水"火"土"等因素与当时君  相似文献   

19.
中外历史上任何一种经济体制,都有它得以建立和实施的文化根源,在很大程度上,是社会文化选择了经济体制,要转变经济体制,必须进行文化反思.孤立地看,"大同"思想描绘了中华民族对理想社会的美好憧憬,但如果把它放在中国社会和历史的具体环境中进行多侧面的相关分析,就可以获得若干耐人寻味的发现.首先,"大同"思想的形成使先秦时期崇尚和谐的社会理念发生根本的流变;其次,在一定意义上,"大同"思想是"内圣外王"观念的催生剂;再次,"大同"思想为官府控制市场的体制安排提供了合乎逻辑的选择;最后,"大同"思想影响了西汉以后经济改革的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20.
20世纪初,中国社会发生现代转型, "少年"、 "青年"作为现代性的特征被反复强调. "青年"象征着对现状的不满足,富有批判精神,并被赋予青春期反抗、内在冲动和乐观主义等特征,同时又包含了偏激、破坏、狂热、粗暴的先锋精神.新文学运动一直延续着"青年"的特征.从五四文学到左翼文学,从延安时期的工农兵文艺到"文革"时期的红卫兵文化.都可以看作是"青年"精神在不同历史环境下的体现.但经历了"文革"后,中国社会结束了"青春期",逐步进入了告别理想、崇尚实际的"中年期".进入"中年期"的文学的特征是以中年作家的创作为主体,作家逐渐形成自己的成熟风格和对社会的稳定看法.他们不再以理想主义为动力,而是沉入民间大地,履行独立的批判功能,同时也存在着隐患.在21世纪,对照研究两个"新世纪"的文学特点及其精神,可以使我们更加准确地理解和把握新世纪文学的特征、文学与社会的关系,以及寻求未来文学发展的契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