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李龙 《长白学刊》2003,(4):46-48
现在的教科书体系,认识论由于没有汲取康德的认识论反思成果,其存在论基础没有改变,依然停留在机械唯物论的基础上。康德考察了认识是如何可能的,意味着只有回答了认识是如何可能的,才能回答我们对世界本质的认识如何可能,若没有回答这一问题,只能是知性形而上学或独断论。马克思把包括认识在内的一切意识形式看作是历史的实践的结果,从感性活动、实践来理解事物,在存在论上解决了认识何以可能,揭示了意识的能动性根源,从而实现了认识论的生存论转向。  相似文献   

2.
人只需认识自己应该认识的──论具体认识的合理禁区刘怡翔认识论作为哲学的重要部分自有哲学史以来一直是哲学研究的重要内容。近代以降,由康德发轫,认识论又被推向高峰,成为哲学研究的主题。但是,包括康德在内的许多哲学家,对认识论的研究大都局限于认识的可能性和...  相似文献   

3.
康德哲学发起了认识论中“哥白尼式的革命”。其主要贡献在于,利用数学和自然科学成果探究科学思维方式,将认识论研究重心转向主体认识能力和认识形式。康德形象地说,  相似文献   

4.
论康德先验论中的革命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康德哲学超出前人学说之上的哲学创见便是他的先验论。康德先验论是在欧洲唯理论和经验论哲学基础之上产生出来的一种具有哲学革命意义的“批判哲学”。强调主体的认识形式、结构、自身及其在认识过程中的能动作用,由阐述先验逻辑而将辩证法引入认识论领域,揭示认识的普遍必然性同人的社会性的关系,是康德先验论中的革命因素。  相似文献   

5.
谭勇 《求索》2023,(6):89-97
与康德将先验要素、先验逻辑以及先验结构等视为人类知识形成的必要条件这种先验认识论不同,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认识论坚持一切先验的对象均有其历史唯物主义的发生学起源。马克思在对商品拜物教理论的分析中,不仅揭示了商品形式是一种“先验形式”,而且阐明了商品抽象、交换抽象是一种“先验抽象”,由此与康德先验认识论建立了联系。通过将商品形式的历史性起源定位到“共同体尽头”,同时将商品抽象、价值抽象以及交换抽象的历史性起源定位到人们的社会实践,马克思实现了对康德先验认识论的超越,从而彻底且完整地构建了历史唯物主义认识论。  相似文献   

6.
在康德哲学中,“自在之物”一直是一个争论较多的概念。如何认识和评价它,迄今仍然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弄清这个基本概念的含义,对于把握康德哲学的认识论、不可知论等一系列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什么是康德的“自在之物”呢?首先,它是指独立于意识之外、作为感性来源的客观存在。康德在谈到“自在之物”时指出:“作为我们的感官对象而存在于我们之外的物是已有的”。“它意味着实在的对象的存在”。康德对于客观事物的存在,从来不加怀疑。他说:“‘先验’一词不是就我们的认识与物的关系而言,只是就它与认识能力  相似文献   

7.
在认识论发展的长流中,感性与知性、个别与一般的联结问题,一直是那么重要而又难于解决的理论课题。康德的综合、想象力、范型说对解决这一问题,进行了深刻的开拓。尽管康德还没有真正科学地解决这一问题,但他提出的理论和思想,是值得我们深思和研究的。  相似文献   

8.
康德认识论中自我观主要研究的是先验自我,经验自我是经验心理学的对象,不在认识论研究的范围内。"我思"是先验自我的表象,而非经验自我;而认识论中知性统一性、理性统一性都是先验自我的认识功能;经验统一性是在经验中的统一性,是先验自我所形成的结果。  相似文献   

9.
本文认为 ,批判性、先验性和调和性是康德哲学的三个基本特点。康德第一次给“批判”一词赋予了新的哲学含义 ,从认识论的角度对“先验”一词作了特殊的哲学界定 ,列宁将康德的哲学性质及其特点明确规定为调和性。  相似文献   

10.
李基礼 《岭南学刊》2012,(5):105-108
贺麟立足于康德的道德形而上学,考察了经济与道德的二律背反,论证了道德与经济的相互独立性。但他没有把康德的形而上学贯彻到底,转而求助于黑格尔哲学与中国哲学,由此导致观点之间的相互冲突。只有回到康德的论证逻辑,才能进一步推进贺麟关于这一课题的研究。  相似文献   

11.
“观念”这个术语,在日常生活和哲学文献中,往往被广义地用作表示一切思想、意识。但是,观念在认识论中有确切的意义。它是思维把握具体事物的最高形式,是构成科学理论的基础和核心,也是指导实践的最具体的原则。思维把握具体事物的最高形式在哲学史上,德国古典哲学的奠基人康德,最先探讨了“观念”范畴的认识论意义,第一次赋予观念以理性形式的确切定义。康德把人的认识能力区分为感性、知  相似文献   

12.
康德、波普尔认识论的差异来源于他们对待科学的不同态度,而这又影响到他们对休谟问题以及分界问题的看法.然而,他们在寻求知识的客观性上是一致的.  相似文献   

13.
在认识论层面,马克思继承了康德关于外在世界对认识的制约作用,并提出外在世界的可知性;在存在论层面,马克思继承了康德关于主体的经验性存在对行为的制约作用,并提出个人与社会利益的统一;在价值论层面,马克思继承了康德关于追求自然需求的行为价值对最高价值即人的尊严实现的制约,并提出通过实践可以达到自然需求与人的尊严的统一;在历史观层面,马克思继承了康德关于历史条件对主体能力制约的思想,并提出通过历史事件能够予以超越。主体性界限思想的探讨为当代社会主义建设带来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14.
张红柳 《前沿》2013,(6):39-40
思维的客观性问题是近代哲学的核心问题。相对于康德的知识整体论立场,康德之前的唯理论与经验论对思维客观性的论证实质上是原子论的,而黑格尔的辩证法消解了思维的客观性问题;马克思以实践作为检验认识客观性的标准,与康德的知识整体论具有内在的亲和性;现代哲学对思维客观性问题的探讨,依然没有超越康德的视野。  相似文献   

15.
张志明 《前沿》2011,(23):95-98
宗教哲学是康德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和形而上学及道德哲学一起构成了批判哲学,宗教哲学的独立性不容否定。然而康德的宗教哲学经历了一个从前批判期到批判期再到建构期的发展过程,这一过程展示了康德不同于法国启蒙思想家简单否定宗教的反宗教立场,在批判与建构中,康德完成了对理性的道德宗教的先验论证。  相似文献   

16.
荀子否定内在"义理之天"的存在,提出天人、心物、性伪之分等观点,这明确了他的道德认识论的内在逻辑和哲学基础.在此前提下,他又通过礼、学和圣人三个核心概念建立起道德认识的外在逻辑.三个概念互为解释和来源,为荀子道德认识论的合理性提供有效的论证.  相似文献   

17.
《孙子兵法》军事认识论思想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子兵法》(以下简称《孙子》)不仅是一部杰出的军事理论著作,也是一部流芳百世的军事哲学“经典”。长期以来,理论界对《孙子》军事认识论思想很少论及。其实,《孙子》中包含着丰富而深刻的军事认识论思想,可以说是军事认识论的真正诞生地。 一、“知彼知己”的军事认识原则 如何认识、把握战争规律,是军事认识论的核心问题。在战争认识史上,孙子第一次明确提出和论述了“知彼知己”的军事认识原则,并将这一原则成功地运用于对战争的认识。  相似文献   

18.
如果说近代伊始所发生的是本体论向认识论的转向,那么从十九世纪中叶开始,在认识论领域中所出现的则是一种从探索自在的物理世界和物理状态向探索人为世界的转换。人们对这一人为世界的认识,也就是要对由他们所创造的、独立于人同时又反作用于人的文化世界进行把握。在这一把握过程中,实践活动呈现出新的特征和作用,本文试图对此作一粗略分析。  相似文献   

19.
陶立霞 《前沿》2014,(9):46-49
道德合理性是对道德何以可能的回答,是伦理学的基础问题。康德诉诸实践理性的先天分析,构建了以道德法则为原则,以主体人为基础,以自由、平等为核心价值理念的道德理论体系,对道德合理性进行了卓越论证。康德理论的重要成果和遗留问题,对后来西方伦理学思想的发展有巨大影响,是现代性道德建设的重要理论前提。一些现代理性主义者在道德合理性论证中,继承并深化了康德这一思想,如哈贝马斯。人类社会正经受着前所未有的道德考验,道德合理性的构建,不仅是理论的期盼,更是现实的祈求。在此意义上,有必要对康德的道德合理性构建思想展开深入分析。  相似文献   

20.
在关于上帝存在的本体论证明中,笛卡尔被质疑陷入了一种循环论证。这种循环是指思维与思维之外的对象互为根据,其思想渊源在于古希腊以来的逻各斯精神的主客同一性原则。笛卡尔将从思维到存在的推论严格区别于三段论式的繁琐论证,并将其看作是自然的光明(即理智)的一个清楚明白的、直觉式的推移。但其思想体系的内在困境在于,他一方面建立了基于理智能力自身的认识论思想语境,另一方面又保留了古希腊以来的宇宙论和本体论语境。康德沿着笛卡尔开创的认识论思路继续走到极致,取消了上帝和自我在思维之外的独断的实在性,并从思维内部建立了上帝理念的实践的实在性,由此他完成了笛卡尔以来的认识论转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