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话语在成为话语之前有一个语用过程,而研究文学话语的语用特性就是研究其语用过程的独特性。包括文学话语在内的一切话语都有共同的语用目的--“指涉意义”,而文学话语的语用特性则在于“以审美的方式指涉意义”,或者说,在于指义性与审美性的有机统一。文学话语不像非文学话语那样直接,而是间接地指涉意义,即采用种种语用手段在话语的“能指”与“所指”之间设置某种“间隔”,从而造成一种语义含混的审美效果。其中最重要的语用手段就是“以虚构模拟现实”。文学话语以其创构的虚拟世界激发起读者的创造性的想象力,这种想象力又反过来改变旧现实和创建新现实。  相似文献   

2.
话语是行为主体思想观念、意识形态、价值立场的表达载体与叙事符号,寄托着特定的话语情意。"不忘初心"作为党的显性话语,承载着无产阶级的思想意向,传递着人民主体的价值导向。建党百年时代场域在变,初心话语的叙事语境、话语符号、语言特色、表达方式也随之而变。但"变"的是"形式","不变"的是"内容",其话语立场、主体导向、逻辑主线、情感温度,本质不变。新时代在"变"与"不变"的内在张力中稳中求变,以"不变"应"万变",要践行"源与流""内与外""情与理""制与治"的整体逻辑,牢记"我是谁""从哪来""向何去",推动"不忘初心"话语的制度出场与治理在场。  相似文献   

3.
法律语用能力包括法律主体对生活世界和法律世界相关要素进行投射、整合和建构,实现语境要素重新范畴化和结构化的能力。司法话语行为深受多种语境的影响。在语用知识表征方面,司法话语行为往往需要涉及包括法律在内的多种认知语境知识,这种选择又深深刻有实践主体认同的烙印。在语用策略方面,无论是推理的内容,还是推理的方式,司法话语会充满冲突和矛盾性。  相似文献   

4.
语用策略是指说话遵守了它们便使交际更顺畅,说话人的行为更符合社会规范的一套措施。辩论赛中“自由辩论”话语中主要运用到的语用策略有刻意曲解策略、曲线否定策略、回避策略以及体态语策略等。在辩论中,辩手们所运用的语用策略是综合的,而非单一的。辩论者如能熟练使用这些语用策略则能更好地达到辩论目标。  相似文献   

5.
吴勇 《求索》2005,(8):165-167
本文从语言模糊性的全新视角,运用元语用理论探讨了幽默模糊的理论根源、修辞手段和在交际中的元语用功能。作者认为,幽默的本质和生命力在于其会话含义的模糊性。幽默的模糊性虽有其客观根源,但主要是交际差异性、动态性和顺应性的产物,因此属于动态的语用模糊。语用模糊使幽默适切语境,即通过不断做出语言选择,以顺应特定的交际目的。同幽默的经典理论相比,语用模糊理论更具有说服力,它能对交际中所有类型的幽默话语的构建做出完满解释。这对重新认识幽默现象及其发生机制具有重要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6.
语用模糊和语用歧义是两种言语策略,在具体的讨论中把两者混淆起来的现象时有发生,通过语言结构的外围因素——视点来考察这两个策略,会使它们的生成原因及其之间的区别变得明朗起来。其区别表现在:语义边界的不同、语义确立的主观性与客观性不同以及语义理解的方式不同。其在言语中体现着"礼貌原则"的语用顺应性、人价值观的趋好性和趋美性以及言语矛盾规律的艺术性等的语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关联理论是1986年由Sperber和Wilson系统提出,它以认知科学为基础分析会话含义和语言交际,打破了人们以符号系统来分析会话意义的传统。从关联理论中"关联期待"的初始、改变、取消、重生以至最终"期待"得到满足的整个过程,来解译"拒绝"话语如何得解,语用推理如何完结,并解释语用策略多样性的原因。  相似文献   

8.
空间是一切生产和一切人类活动所需要的要素,它与人们的生活密不可分。审视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的建设情况,不能忽略对其话语空间的考察。从话语空间的中心主题来看,外在上它呈现了"革命""继续革命""改革""全面深化改革"等话语转换过程,内在上体现的是革命话语体系内涵不断深化和发展的过程。从话语空间的形式上看,在信息科技的驱动下,新话语空间逐渐被广泛接受和普遍使用,如自媒体话语空间、拟态话语空间等,它们对人们交往方式产生了巨大影响,也对传统话语空间的话语建构模式形成了冲击。从话语空间的关系上看,多元话语空间共存,在多种价值张力拉扯下,话语空间的博弈程度在加剧。从话语风格来看,随着理论探索的深入和政治话语的成熟,话语空间呈现出的话语风格逐渐走向亲民化和大众化。  相似文献   

9.
干部挂职交流是我国干部培养锻炼的"惯例",是建设一支宏大的高素质干部队伍的重要举措。而现实实践中,干部挂职交流存在"镀金""被流放""道具人""面子工程""脱离基层""个人主义""懒政怠政""违规用权"八大错误认识,影响了挂职实效。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我国在刑事司法领域开展一系列制度性改革,其中"和谐司法"、"认罪认罚从宽"、"恢复性司法"等缓和性司法理念与制度正在全面铺开。某些缓和性刑事政策需要被追诉方的品格加以佐证支撑,以对其人身危险性进行度量。因此了解和审查被追诉方品格因素就显得很关键。品格证据可以对被告人刑事责任承担产生较大影响。故研究品格证据,可在理论上界定品格证据含义特征,探究域外规则发展路径,归纳我国建立该规则的可行建议,完善我国证据规则体系。  相似文献   

11.
赵启栋 《传承》2014,(6):102-103
朝鲜半岛一直是其周边国家利益交汇的战略区域。因此,大国关系的互动必将对朝鲜半岛事态的发展产生不可忽视的影响。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中美关系缓和带动了东亚国际局势的缓和,从而使朝鲜半岛的统一环境得以改善,并对朝鲜半岛的统一走向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蒋意  郭云杰 《人民论坛》2022,(22):60-62
基层干部的语言水平和语用风格直接决定群众工作效果,也间接影响乡村治理工作的推进效果。在与群众沟通的过程中,基层干部根据语言环境灵活转换语用身份和话语策略,妥善处理语用中的“六种结合”,有意识地提升自身在群众工作中的语言艺术和话语形象,能让基层干部的工作更有高度、效度和温度。  相似文献   

13.
民进党打选战惯用"三张牌":"悲情牌""统独牌""民主牌"。在2018年"九合一"选举期间,"非典型"的国民党籍高雄市市长候选人韩国瑜携庶民力量突起,风靡全岛,民进党传统选战策略(主要表现在选战话语的选择)面临挑战,"三张牌"政治效用大为减弱,有的几近失效。  相似文献   

14.
陈诗慧 《青年探索》2020,(3):91-100
本文基于面子文化的视角,通过在豫南F村进行田野调查,分析农村男方婚姻高支付的原因。研究发现农村男方婚姻高支付与地域性面子文化变化有关。婚俗中体现的面子文化包含规范性面子、人情面子以及炫耀性面子三种内涵。传统上,村民受规范性面子和人情面子影响较大,导致婚俗繁琐复杂,礼节性支付较多。随着经济发展,规范性面子约束机制下降,人情面子工具性增强,炫耀性面子影响增大。这使得经济条件较为优越的村民受经济驱动,出现婚姻支付"越轨"行为,提高了婚姻支付的内在标准。普通村民受面子文化驱动,被迫提高婚姻支付标准,使得农村婚姻支付普遍性走高。  相似文献   

15.
短视频以其短平快的大流量传播模式,受到公众青睐,并成为公益动员的重要阵地。基于"共意动员"和"创新扩散"理论,以移动短视频平台公益项目"快手行动"为研究对象,采用参与式观察法,剖析了公益项目如何借助移动短视频平台进行公益动员并引发"共意"的路径与策略。结果表明,公益项目利用平台通过共意构建、共意扩散和共意提升的阶段策略实现共意;呈现"阶段递进,共意动员""依托媒介,自我赋权""话语引导,情感传递"以及"搭建网络,构建联盟"的策略独特性;但仍存在动员止于意识、视频内容同质化娱乐化、集聚效应不足等动员阻碍;需规范行业秩序,加强产品开发,创新合作模式,进一步增强移动短视频平台的公益动员效力。  相似文献   

16.
谈判是一种十分典型的言语交际活动。通过语言的形式进行危机干预是语言在特殊语境中进行的言语交际行为。危机干预的语用原则是:明确目的和意图;言辞得体;情态与非情态语言的和谐。危机干预的语用策略为:假信息策略;适当厄余信息策略;容忍语用失误策略;短句"问"、"答" 策略。进行危机干预的语用方法有:语境干预;组织积极有效的言语链。  相似文献   

17.
在"互联网+教育"新业态的驱动下,高校已经成为新媒体理念、思维、技术、资源等要素的重要"集结地",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语境、范式、体系、逻辑等在新媒体介质作用下也发生了巨大嬗变,对传统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方式提出了一系列挑战与难题。其中,较为明显的消极影响包括"话语权受损""思政话语模式与社会生活方式脱节"等。  相似文献   

18.
省委书记袁家军强调,要"以问题清单为抓手,建立党的领导持续改进机制""通过七张清单,通过解决问题来推进党建工作,加快形成党建统领、整体智治、唯实惟先的干事创业格局"."七张问题清单"是基于巡视、审计、督查、群众信访等方面问题,运用数字化改革理念、方式、手段赋能全流程精密智控、全要素综合分析、全方位党建统领的综合应用.其聚焦推动党的全面领导落地落实,通过上下左右相互联动、相互促进,重塑党的领导和党的建设工作格局,重塑问题发现、分析、整改机制,其核心要义和最大价值在于"主动发现、综合分析、举一反三、整体智治".  相似文献   

19.
改革开放四十年中国人民众志成城、砥砺奋进、春风化雨,经济发展突飞猛进,但受西方话语霸权影响,我国文化软实力缺少一定的影响力和话语权,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话语体系势在必行。虽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原文只有二十四个字,但是实践中却出现脱离生活脱离群众的问题,导致话语内容"千篇一律"、教育形式"自上而下"、传播效果"强力灌输"。在话语创新背景下,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话语体系,解决核心价值观教育"谁来讲""在哪讲""怎么讲"等核心问题,使其渗入到每一位社会成员的行动中,达到"既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又随风入夜,润物无声"的教育目的。  相似文献   

20.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提高领导干部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维护稳定能力"。这一论断提出了领导干部必须善于运用法治思维推动工作的要求。当前,"五水共治""三改一拆"以及服务经济等党委政府中心工作,就是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维护稳定的工作。党委政府中心工作和"非警务活动"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以往出现了概念模糊、思路混乱的情况,造成警力资源浪费、执法公信弱化,基层民警、人民群众不理解有怨言。在法治思维框架内,以"勇于担当""跳出视野""群治策略""创先争优"的实践方向,通过具体执法手段的创新改进,公安机关可以更好地提升服务大局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