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一、引言:如何看待国家形象的多维层次国家形象作为"自塑"与"他塑"的结合体,是国内与国际公众对于该国的整体印象与综合评价,其中包含理性评价与感性态度,是国内形象与国际形象的结合体。国家形象可以分为"客体形象""媒介形象""认知形象"和"认同形象"四个层次。"客体形象"是一个国家在政治、经济、文化等物质与精神方面的客观存在,是镜像真实的现实基础。"媒介形  相似文献   

2.
刘少华  蔡索拉 《求索》2011,(3):60-62
公共外交是外交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提升国家形象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随着胡锦涛主席访美前夕《中国国家形象片》在美国的播放,中国公共外交迎来了新一轮高潮。本文以《中国国家形象片》为案例,分析公共外交提升国家形象的作用机理,认为公共外交能够展示真实国家形象,促进文化传播与认同,提升外交能力与国际地位,引导国际舆论建立正面国际形象。  相似文献   

3.
金元浦 《人民论坛》2010,(8):220-221
国家形象是在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科技等国际交往活动中,国际社会对一个国家及其公众所形成的整体印象。在国家形象的构建中,文化无疑是日益重要的核心要件。上海世博会是以世界文化为基础的一场文化的盛宴,更是重建文化中国国际形象的极好平台。  相似文献   

4.
"像"由"事"生是军队国际形象传播中存在的一个客观现象,由个别事件产生的"单像"不断积累重叠所产生的"叠像"决定了军队国际形象的样态。"单像"是开展军队国际形象传播的重要切入点,军队国际形象的建构和博弈均是围绕"单像"展开的。在"叠像"机理下搞好我军国际形象传播的基本策略是:不断丰富我军国际形象传播的单像资源,进一步提升我军国际形象单像的传播效率,着力增强我军国际形象单像的能见度。  相似文献   

5.
在美国学者约瑟夫·奈提出"软实力"的概念之后,关于"国家形象(National Image)"的研究迅速成为国内外学术界的研究热点之一,特别是如何塑造一个积极、友善、和平崛起的中国形象更成为我国学界关注的焦点问题之一。梳理国内外关于国家形象建构和跨文化传播的研究,介绍国家形象的概念、评价系统、形成机制以及塑造与修复等几个方面的问题,有益于为国内研究者提供更多的信息,打开研究思路。  相似文献   

6.
前不久,以“中国制造、世界合作”为主题的国家形象广告在CNN热播。据说这组由中国商务部会同四家行业协会联合制作的广告已经引起国际社会的广泛注意,被认为是“中国塑造全新国际形象的新举措”。广告画面精美、选材得当,堪称大手笔,我看了也很受鼓舞。  相似文献   

7.
叶淑兰 《探索与争鸣》2023,(8):96-108+179
在国际关系中,国家自塑形象与他塑形象之间存在的形象鸿沟是指国家形象主客体对该国形象的认知、评价与情感方面的鸿沟,这在数字化驱动的形象政治时代具有扩大化趋势。国家自塑与他塑形象鸿沟的生成具有权力、文化与心理三个层面的动力。在权力层面,形象鸿沟的生成受到国家间权力博弈、西方霸权主义的驱动,在文化层面受到跨文化差异、文明冲突的影响,在心理层面受到集体自尊、集体情结以及心理认知误区的驱动。理解与超越国家自塑与他塑形象鸿沟,需要从战略高度加强国家形象设计、管理、沟通与修复,保持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加强文化主体反思意识,建立稳固而富有弹性的国家主体形象。  相似文献   

8.
李涛 《思想战线》2022,48(4):97
“走出去”的中资企业以其强大的国际影响力、资金实力、技术储备等在国际社会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是社会经济、文化活动的载体,是“一带一路”倡议共建共赢的市场主体,是中国国家形象的重要载体,事关“一带一路”倡议建设大局,已成为国际社会认识中国、了解中国的重要窗口。本研究通过对柬埔寨55家中资企业和811位柬籍员工的问卷调查,发现中资企业在柬的社会责任履行、公共外交活动及企业自身传播能力建设等方面成效不佳,柬籍员工认知与实际情况存在偏差等情况,并认为亟需在国际形象塑造与传播的体系化建设、履行社会责任实践创新、提升企业与媒体及公关机构的互动能力、提升品牌意识及发挥龙头企业品牌引领作用、提升国际传播水平及本土化传播能力以及加大柬埔寨国别研究及跨文化传播等方面着力,以提升中国国际形象的效力与效果。  相似文献   

9.
机关事务工作是为党政机关提供资产管理、事务服务和后勤保障的工作。机关事务工作体现政务水平,体现政府形象,是窗口单位和窗口形象,必须以高度责任感、强烈事业心,以窗口单位的标准来做好机关事务保障服务。以窗口单位的标准、争创一流的标准,抓好每一个细节,注重每一个环节,才能够让领导满意,让机关各个部门满意,  相似文献   

10.
"世界通过中国人、中国企业来感受中国形象,这个作用已经不是媒体所能承载的了,其影响力已不可同日而语。"在3月召开的全国政协十二届一次会议小组讨论中,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国际出版集团总裁周明伟提出,"走出国门的中国人和中国企业已经在某种程度上具备传媒功能,成了承载中国形象的两个主体,中国人的国际形象不改善,会增加中国对外交往的成本。"中国国家形象与国力发展、经济发展不相适应周明伟说:"过去30年,中国的改革开放获得了令人瞩目的发展,但在快速发展过程中,我们也有许多与国力发展、经济发展不相适应的地方,其中之一就是在对外交往中的国家形象问题。"  相似文献   

11.
传媒全球化时代的中国国际形象战略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在一个封闭的社会,一个国家国际形象的有无及好坏是无关紧要的,但是现在的世界是开放的世界,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在这种情况下,没有良好的国际形象,吸引外资,对外进行经济、技术、文化交流都是不可能的。中国的国际形象靠谁来塑造?媒体的作用当然是关键。在传媒塑造中国国际形象的过程中,信息传播全球化、传媒全球化是其首先要面对的新环境、新趋势。本文拟从传媒全球化的角度,探讨一下如何运用国内外的传媒树立中国的国际形象的问题。一、传媒全球化的中国视角及其特征传媒全球化是一个客观的趋势和过程。这一过程开始于上个世…  相似文献   

12.
医院廉洁文化是社会主义国家公立医院文化的核心组成部分,是整个社会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特别是随着医院市场竞争日趋激烈,老百姓“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日益突出,切实加强医院廉洁文化建设.对纠正医疗行业不正之风。塑造医院的良好社会形象,拓宽医院生存发展空间提升医院在社会中的知名度和影响力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根据星期一公布的一份民意调查结果显示.2009年中国国家形象小幅回升. 这项调查由国际民意调查机构“全球扫描”和美国马里兰大学的国际政策态度项目联合进行。在全部28个国家和地区中.中国的国际形象排名第11位,前10位分别为:德国、加拿大、欧盟、日本、英国、法国、巴西、美国、南非和印度。  相似文献   

14.
张旭 《小康》2010,(8):52-54
中国正在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移民输出国,中国人也愈发在意自己的国际形象。《小康》采访五大洲的外国人,从他们与中国人交往的故事中,提炼中国人的诚信形象。  相似文献   

15.
政党国际形象是政党自我建构与国际评价相互作用形成的一种特殊执政资源,不仅关系到政党的执政地位和能力建设,还关系到政党外交影响力和国家形象塑造。自1921年建党以来,国外对中国共产党在革命、建设和改革不同发展阶段的形象认知经历了从不认可到多元化、两极化的演变过程。中国共产党要获得从大党走向强党的先机,应全面准确把握国外关于中国共产党形象认知的演变过程和特点,在把握政党国际形象建构优化一般规律和学术与政治并存特点基础上,加快理论和实践策略研究,真正发挥国际形象执政资源的政党和社会发展作用。  相似文献   

16.
崛起中的国家形象塑造与国际传播战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和平崛起的中国需要通过国际传播塑造良好的国家形象,为进一步发展创造有利的外部环境;良好的国家形象也是负责任大国的内在要求。为此,需要制定国家形象的国际传播战略。这是一个复杂的工程,远非一朝一夕能够完成,需要完备的长期战略规划,并将其纳入国家总体发展的战略中去。  相似文献   

17.
张国庆 《小康》2011,(2):112
我们需要定点传递,在一个时期内重点塑造一种国家形象。当下,中国最需要向国际传播的是具有亲和力和负责任的形象提升国家形象是一个系统工程,这其中有三大包装要素:一是增加国家的亲和力,二是释放善意,三是展现魅力。  相似文献   

18.
作为国家形象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军国际形象越来越受到国内外的广泛关注,成为国际软实力竞争的一个重要因素.然而,当今世界正处在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我军国际形象传播面临着诸多挑战,形势不容乐观,其中有客观的文化冲突因素,也有主观的传播策略因素.本期笔谈编发了四篇文稿,分别从不同的方面探讨了我军国际形象传播的现状、成因以及应对策略,以期为塑造良好的我军国际形象献计献策.  相似文献   

19.
作为国家形象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军国际形象越来越受到国内外的广泛关注,成为国际软实力竞争的一个重要因素.然而,当今世界正处在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我军国际形象传播面临着诸多挑战,形势不容乐观,其中有客观的文化冲突因素,也有主观的传播策略因素.本期笔谈编发了四篇文稿,分别从不同的方面探讨了我军国际形象传播的现状、成因以及应对策略,以期为塑造良好的我军国际形象献计献策.  相似文献   

20.
作为国家形象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军国际形象越来越受到国内外的广泛关注,成为国际软实力竞争的一个重要因素.然而,当今世界正处在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我军国际形象传播面临着诸多挑战,形势不容乐观,其中有客观的文化冲突因素,也有主观的传播策略因素.本期笔谈编发了四篇文稿,分别从不同的方面探讨了我军国际形象传播的现状、成因以及应对策略,以期为塑造良好的我军国际形象献计献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