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积极心理学是研究人类力量和美德等积极方面的一个心理学思潮,主要包括积极人格特质、积极情绪体验和积极组织系统三个层面。在大学生党建工作中借鉴积极心理学的理念与方法,通过不断挖掘和培养积极心理品质,优化和完善学生党员发展工作;通过引导和激发积极情绪体验,促进和提升学生对党的情感认同;通过构建积极组织系统,加强和改进学生党组织的建设发展。  相似文献   

2.
随着高等教育的普及化和高校收费制度的改革,贫困大学生人数激增,其健康人格的塑造已成为各界关注的问题,本文分析了现代贫困大学生的现状,从积极心理学的内容、方式方法,阐明了其在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应用价值,并从保护贫困大学生原有积极品质和扩展其自立人格和心理弹性等方面,多举措、分层次对培养贫困大学生积极心理品质进行了探讨,以期为贫困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提供新的视角和途径。  相似文献   

3.
探讨了大学生的民族精神状况及原因,建议提高大学生主动继承和弘扬民族精神的能力;完善高校民族精神培养体系;全社会积极为大学生民族精神培养贡献力量;重视多方教育力量的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4.
抵御逆境、抗击压力的能力被称为抗逆力,这种能力对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有着积极作用。要从提升保护性因素这个角度,主要从个人、家庭、学校、社会等多个方面来培养和增强贫困大学生的抗逆力,为促进贫困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提供一个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5.
2006年春节前夕,团市委积极整合社会有效资源,通过助学基金、资助路费、电话卡、书卡等方式向贫困大学生发放1100余万元,2000多名贫困大学生从中受益,帮助经济困难大学生度过了一个温暖、充实、愉快的寒假假期.……  相似文献   

6.
贫困大学生群体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探究及对策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高校贫困大学生是心理问题的高发群体,对高校贫困大学生群体心理问题现状及产生的主要原因进行深入调研,有针对性地提出一些有效的解决问题的对策,积极为贫困大学生身心健康成长创设有利条件,进一步扩大和延伸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覆盖面,增强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7.
姜利波 《工会论坛》2010,16(2):90-91
和谐的宿舍人际关系不仅让贫困女大学生具有归属感,而且对她们心理的发展成熟有很大的帮助;不良的宿舍关系会降低她们学习的积极性,影响她们的身心健康。因此,贫困女大学生宿舍问题应引起我们教育管理者的高度重视。要分析贫困女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中存在的问题和原因,加强宿舍文化建设,增强贫困女大学生的自信心;设立贫困女大学生宿舍服务站,给贫困女大学生以正确的引导;教育贫困女大学生养成良好人格;加强人际交往知识和技巧的传授与指导。  相似文献   

8.
贫困大学生是大学生中的一个“特殊群体”,当前对贫困大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重视不够,力度不大。在新形势下,我们要加强对贫困生的人生观教育,提高他们的整体素质;要坚持以人为本,以情感人;要为贫困大学生的健康成长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相似文献   

9.
当前,大学生科技创新意识与能力培养存在诸如高校缺乏统一的规划组织、缺乏教师的有效指导、部分大学生对科技创新活动的认识存在偏差等问题.构建大学生科技创新意识与能力培养长效机制的路径:高校要积极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实施创新教育;将科技创新意识与能力培养纳入高校人才培养方案和学生考核评价体系;建立健全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保障与激励机制;突显教师的指导作用;营造大学生科技创新氛围等.  相似文献   

10.
本刊讯(通讯员陈美良)1月10日,由自治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驻田林县扶贫工作队牵头组织的"山区贫困学子爱心资助队"首批向岩林村8位在南宁、百色就读的大学生和12位小学初、高中贫困学生实施"爱心资助"行动正式拉开帷幕。8位大学生每人获得5000元、中小学生每人获得4000元的学费资助。2014年4月9日,自治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驻田林县扶贫工作队正式成立并驻村帮扶,工作队积极奔走,广泛发动社会力量资助山区贫困孩子,并成立  相似文献   

11.
为探讨大学生幽默风格的相关因素,笔者采用幽默风格问卷、卡特尔人格问卷和应对方式问卷对400名大学生进行调查分析。结果发现:(1)不同性别、年级和专业的大学生的某些幽默风格存在显著差异。(2)不同家庭教养方式的大学生的某些幽默风格存在显著差异。(3)亲和型和自强型幽默风格与稳定性、恃强性、兴奋性和自律性人格特质呈正相关,与怀疑性、忧虑性和紧张性人格特质呈负相关;嘲讽型和自贬型幽默风格与怀疑性、忧虑性和紧张性人格特质呈正相关,与稳定性、恃强性、兴奋性和自律性人格特质呈负相关。(4)亲和型和自强型幽默风格与解决问题和求助呈正相关,与自责、幻想和退避呈负相关;嘲讽型和自贬型幽默风格与解决问题和求助呈负相关,与自责、幻想和退避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12.
现阶段提高大学生道德素质有多条途径,包括建立和完善新的德育管理机制,强化利益机制,改进竞争机制;提高道德认知能力,培养大学生自主道德意识,唤醒学生的道德良知,实施正确的价值观教育和理想教育;积极营造良好的学校德育环境,重视教师德行的言传身教,发挥校园文化的德育功能和榜样的力量;重视道德行为的实践训练,强调知行合一,培养学生科学的职业道德观。  相似文献   

13.
贫困大学生心理问题的成因与对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近年来 ,大学生的心理问题 ,尤其是贫困生的心理问题已引起了社会的关注。高校应重视心理教育 ,合理利用各种助困政策 ,培养贫困大学生的自我调适能力 ,为贫困大学生提供良好的心理咨询服务  相似文献   

14.
在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需要加强党的建设,其中不可忽视的是党员人格的培养.党员人格特质包括四个方面,即充实性、创新性、利民性、务实性.一个党员的人格特质情况,对其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15.
以湖南省三所高校360名大学生为例,以吸烟和饮酒行为作为物质滥用的代表,主要探讨感觉寻求这一人格特质和环境因素中的社会支持变量对大学生物质滥用的影响.研究发现:(1)大学生感觉寻求显著正向预测大学生吸烟、喝酒行为;(2)社会支持显著负向预测大学生吸烟、喝酒行为;(3)社会支持在大学生感觉寻求影响吸烟、喝酒行为过程中起到...  相似文献   

16.
贫困大学生问题是我国社会转型期贫富不均现象在高校中的反映.近年来,随着高校不断扩大招生规模,贫困大学生的在校人数明显增多,并且心理健康问题也日益凸现,成为贫困大学生的主要问题.有必要针对贫困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结合其产生的根源,找出解决这一问题的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17.
心理资本主要包括自我效能感、乐观、希望和韧性。开发心理资本,对贫困大学生克服自卑、消除忧虑心理、增强人生动力和正确看待挫折都具有积极作用,贫困大学生可通过提高自信、增强希望感、开发乐观、增强坚韧性等方法提升心理资本。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以一个中部地区"211大学"为例,通过实际调查,对高校勤工助学的非经济效益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高校针对贫困大学生开展的勤工助学,不仅有助于缓解大学生的经济贫困,而且还对高校贫困生产生了很多非经济效益:帮助贫困生改变对贫困的认知,克服自卑心理;帮助贫困生搭建交往平台,扩展交往范围;有助于锻炼贫困大学生的个人能力,提升其综合素质。  相似文献   

19.
目前大学生中贫困学生的比例非常高.要根据贫困大学生追求完美和自我实现的心理需求为大学生创造获得成就的机会,重视对贫困大学生的心理支持和心理辅导.心理支持和辅导可以有效降低他们的社交回避、焦虑和自卑感,给予他们温暖和支持接纳的心理感觉,使他们心理更加健康.  相似文献   

20.
大学生心理问题与违法犯罪行为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大学生群体犯罪问题日益严重.大学生学业、就业压力大、人际关系紧张等诸多因素直接引发相应的心理问题,压力的不可逆转、观念的缺乏更新和心理调节、适应能力的欠缺,以及受个体人格特质的左右,从而引发相应的行为问题.大学生违法犯罪行为的频繁发生也在所难免.因而大学生行为问题的预警与干预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