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买卖不破租赁”原则自德国率先于1900年民法典中确立后,相继为各国普遍采用。代表性的规定有法国民法典第1473条,日本民法典第605条,我国台湾地区民法典第425条。此原则强化保护了承租人的利益,是对传统的“买卖破除租赁”原则的突破。而且其所导致的租赁权物权化已成为各国租赁法律发展的趋势,并以此开创了债权法发展的新格局。在我国,经济合同法第23条规定:“如果出租方将财产所有权转移给第三方时,租赁合同对财产新的所有方继续有效。”以及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贯彻执行民法通则若干问题的意第119条第2款体现了此原则。本文拟从以…  相似文献   

2.
沈颖程 《中国律师》2020,(11):30-32
<正>我国确立"买卖不破租赁"原则,其立法目的在于从制度上给予弱势承租人提供保护。但由于"买卖不破租赁"原则缺乏相应的配套规制,在适用的同时,容易产生公平、秩序和效率的冲突,损害交易安全,动荡交易秩序,降低交易效率,危及抵押权制度。在实践中,虚假租赁泛滥、以租赁对抗和规避审判执行频发,根源在于相关实体法的缺陷和程序法的失范。  相似文献   

3.
[基本案情]1999年5月24日被告陈某与第三人县农林局签订营业用房租赁合同,约定由被告租赁第三人五间营业用房,租金1.5万元/间,年租金7.5万元,于合同签定之日一次付清;合同期三年,到2002年5月24日期满,租金一年一订;1999年租金7.5万元,2000年租金基本保持不变或适当下调。2000年  相似文献   

4.
论买卖不破租赁规则下受让人利益的保护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于“买卖不破租赁”规则,理论界和实务界关注得更多的是对手承租人利益的保护。受让人的利益受到的关注不够,不利于保护交易安全。本文通过对租赁权性质及买卖不破租赁的公示问题进行分析,探讨如何在保护承租人利益的前提下,兼顾受让人的利益。  相似文献   

5.
6.
在物债二分和公示方法二分的僵硬体例下,“先租后卖”中的出租人移转租赁物占有使用收益的行为和承租人占有租赁物的事实未被规范世界适切评价,由此产生了违背私人自治的现象。对这一违背私人自治的现象进行矫正是“买卖不破租赁”规则的正当性理由。该规则的本质是立法者对被僵硬二分体例所遗漏的事实进行的补充性评价,而承租人保护则只是适用该规则的客观结果。“买卖不破租赁”规则存在多种立法技术构造路径,《合同法》第229条确立的有权占有维持模式可以避免德国法传统的法定契约承受模式存在的种种弊端。有权占有维持模式应一体适用于动产和不动产领域。  相似文献   

7.
通过比较英美法系和大陆法系主要国家、地区法律规范的不同规定,并参阅英美法系国家一些的海事判例,从多个角度分析"买卖不破租赁"原则在二手船买卖中的应用问题,指出民法的大多数原则并不都是当然可以应用在海商法中,海商法也并不仅仅是民法的特别法而已.  相似文献   

8.
实践中,房屋租赁合同登记制度与"买卖不破租赁"原则冲突很大,本文在分析二者适用性强弱后,得出没有经过登记备案的房屋租赁合同没有对抗第三人的效力,买卖可以击破未经登记的房屋租赁关系的结论  相似文献   

9.
10.
对于无过错责任在医疗美容损害中的适用范围,以往研究由于研究方法的局限,忽视了对损害事实和归责原则内部关系的探究,未形成统一的结论.以法经济学为视角,运用成本收益理论和激励作用理论,通过对损害事实内部的"预防成本"分析,认为无过错归责原则仅对医疗美容损害关系中的当事人一方具有激励作用,以此为基础探讨无过错责任在医疗美容损...  相似文献   

11.
12.
对一起消毒后餐饮具未达到卫生标准案件中的违法主体认定、法律法规适用、证据收集等要点进行分析探讨,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建议。同时呼吁尽快修订相关法律法规,以加强对餐饮具集中消毒单位的监管,保障群众身体健康。  相似文献   

13.
徐洪江 《政法学刊》2005,22(6):114-115
《经济犯罪侦查学》是一门快速发展的新兴学科,但由于历史和现时的原因使其教学设计存在诸多难点,因此进行《经济犯罪侦查学》教学设计难点与要点的分析具有一定的必要性和迫切性。  相似文献   

14.
刘峰 《知识产权》2008,18(2):50-54
目前我国知识产权侵权救济采用行政救济和司法救济并行的"双轨制"制度,对知识产权人和救济制度各自的成本效益进行分析后,可以认为,情况简单,易于判断的侵权案件,适用行政救济程序效率更高,而对于情况复杂,难于判断的侵权案件,适用司法救济程序效率更高,因此目前"双轨制"的存在仍具有其必要性.  相似文献   

15.
国际经济秩序“导向”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16.
杨晓宁 《法学论坛》2005,20(2):124-128
现阶段并购重组已成为企业占领市场最迅速、最节俭的方式之一.本文介绍了我国零售业全面开放之际的发展现状,总结了"百联模式"对企业并购重组的启示,提出了对该模式进行完善的法律思考,希望对零售业和上市公司并购重组研究的深入开展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7.
Purpose . Detailed information about the comparison question test (CQT) and possible countermeasures are now available on the Internet. This study examined whether the provision of such information would affect the validity of the Test for Espionage and Sabotage, a directed lie variant of the CQT. Method . Forty participants were divided into four equal groups: guilty, guilty informed, innocent, and innocent informed. During a first appointment, participants either did or did not commit a mock crime: then some were provided with a book containing detailed information on the CQT, including possible countermeasures. After 1 week with the book, all participants were administered a CQT during their second appointment. Following the polygraph, participants responded to a questionnaire that asked them about their behaviour and perceptions during their examination. Results . There were no significant effects of providing information on the validity of the CQT. However, the reported use of countermeasures was associated with a lower probability of truthfulness. Results of the debriefing questionnaire were found to support predictions made by the theory of the CQT. Conclusions . Concerns that readily available information will enable guilty individuals to produce false‐negative errors seem unfounded. Moreover, the results actually indicate that the use of countermeasures was associated with a lower probability of truthfulness, which was exactly the opposite outcome predicted by the CQT critics.  相似文献   

18.
薛克鹏 《法学杂志》2007,28(1):61-64
不同的学科对《十一五规划》有不同的解读方式.从经济法看来,规划属于经济和社会政策而非法律或法律性质的文件,与经济法分属不同范畴.但规划在价值目标、个人与社会的关系安排方面与经济法多有契合.法学应当克服规划崇拜主义和规划虚无主义两个错误倾向,正确认识和处理规划与经济法的关系.  相似文献   

19.
在当前的经济新常态下,经济转型与经济创新是我国经济发展的核心问题.经济转型与经济创新对经济法理论与实践提出了更高的新要求.面对经济转型和经济创新中新情况与新问题的挑战,经济法必须在理论与实践层面进行有效回应.经济法具有“刚”与“柔”两个属性,通过对经济法相关理论的分析和现实生活中具体实例的验证可以发现,经济法的“刚柔并济”的差异性适用理论能够较好地回应经济转型与经济创新中所出现的各种问题.构建经济法的“刚柔并济”的差异性适用长效机制需要从理论体系、立法层面、执法层面和司法层面等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