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杜小卫 《河北法学》2008,26(6):30-34
随着互联网络和电子商务的迅猛发展,域名抢注问题也愈演愈烈。如何从法律上认定域名抢注这一新生事物,依法协调与保护域名抢注纠纷中当事人的利益,就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对我国关于域名抢注法律规制的现状进行分析的基础之上,指出解决我国当前域名抢注法律规制中存在问题的途径是统一域名抢注立法,确立域名抢注法律规制的基本规则;同时修改《商标法》、《反不正当竞争法》等相关法律法规,为我国规范域名抢注提供多种法律手段。  相似文献   

2.
试谈有关域名抢注的法律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苏敏  呼风新 《河北法学》2001,19(4):151-152
随着网络和电子商务的发展和应用,涉及因特网上域名抢注的问题已引起人们广泛的关注,也由此给法律领域带来了新的课题。本文从域名抢注的原因入手,对域名抢注的特征及带来的危害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解决这一问题的法律对策。  相似文献   

3.
Internet域名抢注的法律思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沈木珠  乔生 《法学论坛》2002,17(2):79-85
我国关于域名抢注问题的讨论 ,由于思路与方法不同 ,争执数年未能取得一致意见。本文试图从一个新角度 ,用新方法探讨域名的网络特点 ,对其法律性质、法律适用及规制体系的构建提出意见 ,并依UDRP对国际仲裁机构的个别裁定提出质疑  相似文献   

4.
黄冉 《法制与社会》2010,(35):61-62
随着互联网络和电子商务的迅猛发展,域名的商业价值越来越大,而伴随的域名抢注问题也愈演愈烈。如何从法律上认定域名抢注这一新生事物,依法协调与保护域名抢注纠纷中当事人的利益,就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从域名的不同含义入手,对域名侵权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解决这一问题的法律对策。  相似文献   

5.
中文域名注册与纠纷解决机制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域名,本是为方便计算机联网和网络通讯而设计的地址,然而,由于其便于记忆和使用的特点,在互联网不断发展并迅速商业化的背景下,其商业标识的作用愈加显著.近几年来,随着互联网在中国的普及,以及新闻媒体对国内外"域名抢注"等事件的宣传,使得无论商家还是个人用户都逐渐认识域名所具有的商业价值.2000年11月7日,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的中文域名数据库的正式开通,随之而来的是一场来势凶猛的中文域名抢注风潮.在国外,全球最大的域名注册机构美国NSI正式开通中文域名注册服务以后,中文域名抢注的问题更为突出.其中不排除个别组织或个人通过抢注、盗用,在CNNIC和NSI中把他人的身份标志(包括企业名称、单位名称、商标、网站名称等)注册为自己的域名,以期谋取不正当利益.因此,各类域名纠纷的出现在所难免.由于我国原有法律不甚完善,再加上域名属于伴随互联网而生的新生事物,有关部门在处理相关问题时经验不足,所以目前我国出台的关于中文域名注册和纠纷解决的有关规定还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近来,由于非法注册不良域名,恶意抢注域名,采用炒作、欺诈、胁迫等不正当手段注册域名的活动日益猖獗,严重扰乱了我国域名注册服务秩序。目前,信息产业部决定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为期半年的域名注册服务规范整顿工作。  相似文献   

7.
域名注册服务机构为了牟取不当利益,以炒作等不正当手段推销"域名产品"、恶意引诱他人抢注域名的行为背弃了域名注册服务的公益性服务性质,扰乱了正常的域名注册服务秩序.因此类行为而达成的"域名注册合同"应被认定为以合法形式掩盖了非法目的而归于无效.  相似文献   

8.
中文域名的法律调整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折喜芳  赵国华  高雁 《河北法学》2002,20(4):145-148
中文域名自 2 0 0 0年推出后 ,企业域名抢注更为激烈 ,而中文域名由于具有某些商标标识的特性 ,并且它的注册与访问采用中文形式 ,相对于英文域名而言 ,便与注册商标权产生多方面更多的冲突。我国对此并无相应的法律规范 ,并且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中文域名争议解决机构”的民间组织性质决定了它对中文域名的调整具有很大的缺陷性。  相似文献   

9.
近日,重庆市高院二审审结一批计算机网络域名注册合同纠纷。市高院二审查明有域名注册服务机构,为了牟取不当利益,采取炒作等不正当手段推销“域名产品”、恶意引诱他人抢注域名.以达成所谓“域名注册合同”。此类行为背弃了域名注册服务的公益性服务性质.扰乱了正常的域名注册服务秩序,为原信息产业部《关于加强互联网域名注册服务管理的通知》所严禁,也不合于《互联网地址注册服务行业自律公约》的承诺。  相似文献   

10.
张欣 《中国律师》2008,(8):70-71
随着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互联网和电子商务技术得到了更加广泛的应用.网络已成为越来越多的人不可或缺的重要工具。作为互联网特有的身份标识,域名的注册、使用得到了充分的运用,而围绕域名抢注引发的各类法律纠纷不断见诸报端.显示出对域名注册法律保护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1.
域名争议解决机制产生的缘起于打击恶意抢注域名的行为,恶意抢注名人的姓名也在其列,但是由于姓名权的特殊性和复杂性,使得姓名权不论是在还是在uDRP规则下还是在cNDRP规则下的适用都是一个难点。剖析姓名权在UDRP以及CNDRP中的适用规则,并进行一个横向的比较,必将对我国域名争议解决实践提供一个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12.
自从"科龙"等域名抢注案被媒体广泛报道后,公众一提到域名纠纷就会想到恶意抢注的域名注册人.而作为域名经济主体中最大群体的中国几十万域名注册人来说,他们和域名注册商之间因为注册域名丢失而发生的利益损失问题却被长期忽视了.  相似文献   

13.
虽然诚如我国著名知识产权学者郑成思先生所言:“中国的入网工作,总的是由国家管理的,不太容易出现大量‘抢注’;即使偶而出现了,在本国也较容易解决”(1)。但是实践却表明,我国并非域名抢注者的禁地:早在1996年中国正式接入国际互联网络后不久,即发生了逾400余家中国知名工商企业的著名商标或企业名称在互联网络上被境外机构抢注的重大新闻事件(2),而近两年来,伴随着互联网络与电子商务在我国的迅速发展,“域名”与“域名抢注”更是成为我国知识产权研究领域的一大热点。然而司法实践中对于一些“.cn”下域名抢注案件的审理结果…  相似文献   

14.
在互联网日益普及和发达的今天,域名已经成为继商标、企业字号后另一个蕴含巨大商业价值的企业"符号",由于法律对于这一飞速发展领域规定的不完整和滞后,导致与域名有关的纠纷不断涌现。恶意抢注已成为众多大牌企业的心头之患,如何通过目前的法律规定来解决这一问题已成为很多法律从业人士共同关注的问题,本文试做探讨。  相似文献   

15.
浅议有关域名的法律问题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一、前言 随着网络的发展与应用,涉及因特网上域名的法律问题已逐渐为更多的人所认识,尤其是一段时间以前的我国数百家知名企业的域名被抢注事件,更引发了社会各界对域名的广泛关注,一时间,域名成了新闻媒体与百姓关注的焦点。作为一个法律工作者,我当然不赞成将此事“炒”得过热,但针对这一因新技术的发展而给法律领域带来的新课题,我想我们还应在“战术”上给予足够的重视,仔细研究以免今后在此类问题上措手不及。  相似文献   

16.
探讨了域名使用中的权利冲突问题,即域名抢注可能造成的商标侵权问题,同时介绍了域名知识产权保护国际协调的相关内容,并提出了我们应采取的对策。  相似文献   

17.
周军 《科技与法律》2009,82(6):88-91
域名的法律保护已成为全球性的难点问题。2010年我国将举办亚运会,现有的域名保护法律机制存在缺陷和不足,兼之国际域名注册的完全开放性,亚运会域名的侵权问题亟待研究解决。通过分析域名的概念及法律特征、域名侵权的事实及危害、解决域名纠纷的法律机制以及奥运会标识和域名法律保护的相关做法,研究提出完善和加强亚运会域名保护的建议对策。  相似文献   

18.
域名系统本来是专为网络中计算机的定位而设计的便于人们记忆IP地址的友好名称,但由于域名具有法学上的标识性、唯一性和排他性,具有经济上的稀缺性,于是,便出现很多专门从事域名注册的软件和服务商,他们对各类域名的不正当注册和不正当使用不仅给域名网络资源带来浪费,更为严重的是给域名网络注册秩序带来破坏。本文将通过对“占而不用”和“占而滥用”现象的剖析,提出域名注册在线游戏规则的相应解决方案,以达到维护域名注册网络秩序之目的。  相似文献   

19.
汪放 《中国审判》2009,(7):45-45
凡是要开办网站、建立网页等在互联网上有自己一席之地的,都必须先注册域名。按照“先申请先注册”的国际通用规则,一些叫得响、易于记忆的域名便成了抢手货。而抢注那些与知名的商号、名号甚至于国际知名企业、驰名商标相同或相似的域名,则是被法律所禁止的恶意抢注。  相似文献   

20.
陈俊 《律师世界》2001,(8):23-24
域名是因特网用户在互联网上的名称、地址和所有信息资料的索引。在电子商务飞速发展的网络时代,作为企业在网络上的名称,域名是发展电子商务的基本途径,能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倘若在先知识产权名称被抢注域名会导致公众误认该域名网站即为在先知识产权权利人之网站,从而助长抢注者无偿享受在先知识产权的商誉和声誉。域名的不当恶意抢注与民商事活动诚实信用、公平交易等公认原则明显相违,当前无法可依之下的立法空白急待早日提上应对日程,对域名抢注给出予及时、到位的立法对策。在网络经济蓬勃发展的近些年,一个不容忽视的现象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