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罗宁标 《法制与社会》2012,(22):152-153
刑事拘留作为限制人身自由的强制措施,在司法实践中存在公安机关滥用刑事拘留措施、任意延长刑事拘留期限等问题。由于公安机关适用刑事拘留措施缺乏有效的监督制约,检察机关作为国家的法律监督机关,应加强对刑事拘留的检察监督,以更好地惩治法律和保障人权。  相似文献   

2.
刑事拘留作为一项短期内剥夺犯罪嫌疑人人身自由的强制措施,在司法实践中,它对于准确及时抓获犯罪嫌疑人、打击犯罪起了重要作用,但是也存在诸多的问题。为此,连云港市检察机关针对公安机关刑拘后未报捕案件开展了一次深入的专项监督活动。笔者以此次专项监督活动数据为分析蓝本,对公安机关刑拘后未报捕案件作了浅显的分析,以期对进一步规范刑事拘留强制措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2010年,我们对山东省德州市检察机关探索建立刑事拘留监督工作机制的情况进行了调研。2008年以来,该市检察机关针对传统的监督方式由于知情权难以解决而日趋显示出的侦查监督困境,以开展对刑事拘留未逮捕案件的监督为突破  相似文献   

4.
高元成 《河北法学》2001,19(3):67-68
刑事拘留是指公安机关在侦查活动中 ,对罪该逮捕的现行犯或重大嫌疑人 ,由于情况紧急 ,不须经过人民检察院批准 ,由公安机关自行决定采取短期剥夺人身自由的一种强制措施。司法实践中 ,检察机关在行使对贪污贿赂、渎职犯罪案件的侦查权时 ,在紧急和必要的情况下 ,亦经常使用刑事拘留这一措施。现行《刑事诉讼法》132条规定人民检察院直接受理的案件中符合第 6 1条第 4、第 5项规定的情形 ,需要拘留的 ,由人民检察院作出拘留决定 ,由公安机关执行。这些规定对检察机关自侦工作的正常开展提供了有效保障。法律规定 ,做为一种短期剥夺人身自由…  相似文献   

5.
增强监督的刚性,将延长刑事拘留期限30天的决定权赋予检察机关,同时赋予检察机关对公安机关延长刑事拘留至7日进行备案审查的权力,并实行羁押面讯制度、复查制度等,完善检察机关部门之间、上下级之间执行少捕慎捕政策的工作机制。  相似文献   

6.
公安机关适用刑事拘留强制措施存在着办案质量不高、执法不严、保障人权意识不强等问题,究其原因,主要是缺失监督和监督不严,加强检察机关对公安机关适用刑事拘留强制措施的法律监督尤为必要和重要.  相似文献   

7.
公安刑事拘留专项检察监督调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我国公安刑事拘留实践中存在拘留对象扩大化、任意延长拘留期限、被拘留人员权利保障不足等诸多问题,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在于检察机关不能对公安刑事拘留实施有效的法律监督,因此,必须完善相关立法,建立刑事拘留检察监督的长效工作机制。  相似文献   

8.
监所检察权实质上是刑事执行劳教监督权。刑事执行劳教监督权主要是行政执法监督权,而不是诉讼活动监督权。建议立法机关在修改法律时适当扩大人民检察院对行政执法行为的监督范围,将重要的限制或者剥夺人身自由的行政行为纳入检察机关的监督范围;同时借鉴行政监察法的规定完善检察机关对行政执法行为进行监督的职权和程序。  相似文献   

9.
法律赋予了检索机关侦查权,却未赋予相应的独立完整的强制措施权,这不能不说是法律的一个缺憾。本文作者认为,现行法律未规定检察机关独立行使刑事拘留权,主要缘于立法时的历史条件的限制。随着检索机关直接立案侦查案件的增加,此问题使显得突出了。赋予检察机关独立的刑事拘留权,是检察机关依法充分行使侦查权的需要,也是检察机关履行法律监督职责的需要,还是当前深入开展反贪污贿赂斗争的需要。  相似文献   

10.
限制或者剥夺人身自由的行政强制措施和行政处罚不能一概取消,也不宜改由人民法院裁定,这是检察机关行使行政执法监督权的两个预设前提。行政复议和行政审判均未对行政执法行为形成强有力的监督,是增设检察机关行政执法监督权的必要性所在。人民检察院是国家的法律监督机关,人民检察院有权对劳动教养机关的活动实行监督,侦查监督实际上已经包含对公安机关违法采取行政强制措施的监督,立案监督和民事行政检察工作深受群众欢迎,为增设检察机关行政执法监督权提供了宪政基础、法律基础、实践基础和群众基础。  相似文献   

11.
学术界对劳动教养制度的改革存有不同观点。劳动教养制度作为一种剥夺人身自由的严厉措施,理应接受检察机关的法律监督。劳动教养制度法律化、防范功能矫治化、决定程序的司法化是改革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12.
武晓梅 《法制与社会》2012,(22):143-144
在一批资深法学家的推动和历年来司法实践经验、教训的总结的基础上,新的《刑事诉讼法》修改进步赫然,然而刑事拘留制度部分的修改笔墨甚少。笔者以强制措施中的拘留制度为对象撰写本文,以表达一法学学子对刑诉法修改的关注和期望。刑事拘留的适用直接关系到犯罪嫌疑人的人身自由。然而,由于此次修改对刑事拘留的规定不完善之处的改进并不乐观。拘留被滥用的严重局面损害了被拘留人的人身自由。本文根据新修改诉讼法没有提及之处及司法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对现有拘留制度的相关条文提出修改建议意见。  相似文献   

13.
当前行政机关对于涉嫌犯罪的刑事案件“以罚代刑”的现象相当严重,因而加强对行政执法活动的检察监督势在必行。为此,需要修改《人民检察院组织法》,赋予检察机关对限制、剥夺人身自由的行政强制措施和行政处罚活动进行法律监督的权力,确立刑事先理原则,并构建完善的行政执法监督机制。  相似文献   

14.
前不久,某县一名人大代表因涉嫌挪用公款被检察机关查处。检察机关在查处当中,未经人大常委会许可,即刑事拘留该代表。随后,向县人大常委会提请许可对其采取取保候审的强制措施。为此,常委会组成人员提出质疑,认为检察机关违反程序办案,未经县人大常委会许可,就对县人大代表刑事拘留,  相似文献   

15.
编辑同志:   江某参与盗窃团伙作案,公安机关提请批捕,检察院审查认为,该犯罪嫌疑人系未成年人(十六岁),其情节较轻是从犯,属教育挽救对象,遂作出不批准逮捕决定。但决定发出十余天后,公安机关仍不将江某释放,检察机关向其发出纠正违法通知书,公安机关则以刑事拘留期限一个月期间未满,不属违法,而不予理睬。请问公安机关违法吗?检察 机关应该怎么办? 四川省阆中市人民检察院 卢开均 卢开均同志:   我们认为,公安机关的做法是违 法的。   从性质上看,刑事拘留是紧急情况下采用的限制犯罪嫌疑人人身自由的强制措施…  相似文献   

16.
监视居住属于非羁押性强制措施,对于被监视居住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只能限制人身自由,而不能剥夺人身自由。监视居住有其独特的功能和价值,但必须严格遵守适用的条件和程序。违法采用监视居住措施,可能使监视居住成为变相的羁押措施,并为刑讯逼供的实施提供便利。为此,检察机关应当强化对于监视居住决定与执行的法律监督。  相似文献   

17.
拘留是在紧急情况下,对现行犯或重大犯罪嫌疑分子采取的一种临时性剥夺人身自由的强制措施。修改后的《刑事诉讼法》赋予检察机关拘留决定权,这对于侦查工作是十分必要的。检察机关自侦部门拘留犯罪嫌疑人后,要由侦查监督部门审查决定是否逮捕。而对于检察机关自侦案件的拘留期限如何掌握,关系到作为法律监督机关的检察机关本身是否确实保障犯罪嫌疑人权利、按法定期限严格执法办案的重要问题,是实现正确执行程序法的重要方面。  相似文献   

18.
96年刑事诉讼法对检察机关拘留权的规定已经不能满足检察机关自侦部门、审查起诉部门工作上的实际需要,目前在法律实务中屡屡出现的一些棘手的问题就是最好的证明。为了使检察机关从尴尬情形中解脱出来,更好地为侦查案件和审查起诉服务,进一步发挥刑事拘留措施的作用,笔者建议,刑事诉讼法修改时应当赋予人民检察院完整的刑事拘留权,将拘留决定权和执行权合并赋予检察机关。  相似文献   

19.
案件管辖改变可否对犯罪嫌疑人重新采取刑事拘留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编辑同志: 我们在办案中遇到这样一个案例:孙某因涉嫌贪污罪被检察机关刑事拘留,其间,在对此案进一步侦查时发现,孙某不符合贪污罪的犯罪主体资格,而符合职务侵占罪的犯罪主体资格, 遂按刑事诉讼法职能管辖的有关规定将此案移送公安机关(此时检察机关对孙某的刑事拘留期限尚未届满),公安机关受理此案后,因改变案件管辖,重新以涉嫌职务侵占罪对孙某进行刑事拘留。  相似文献   

20.
习明 《法制与社会》2011,(28):159-161
赋予检察机关在自侦案件中享有拘留执行权,是保障检察机关侦查工作顺利进行、提高侦查效益、排除公安机关阻力、保护检察官人身安全、维护法律监督机关权威,克服自侦案件中拘留执行难的需要。针对检察机关享有拘留执行权可能产生的权力滥用,有必要通过执行范围和执行权限规制、要求执行中进行权利告知、将被拘留人及时移送司法审查,限定关押被拘留人场所及赋予被拘留人人身自由救济权,实现对检察机关享有的自侦案件拘留执行权的程序控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