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国际环境法体系已初县规模在一九七二年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以前,国际环境法的产生和发展仅仅局限于某些个别部门。这次会议之后国际环境法有了一个基本原则的基础,开始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与此相适应,在国际法学领域也出现了一个新的分支——国际环境法学。  相似文献   

2.
科技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给人类带来了巨大利益,与此同时也给人类的生存环境带来了一系列问题。于是,一批以保护生态平衡、合理利用资源、防止环境污染为宗旨的非政府组织应运而生了。这些非政府组织活跃在环保领域并给国际环境法带来了重大的影响。国际环境非政府组织通过自己在国际社会中的行为,以及由此产生的与国家和其他国际行为体的关系,实际上在国际法中已经具有了一定的法律地位。20世纪末期以来,非政府组织作为国际环保事业的重要参与者,在国际舞台上更加引人注目,对国际环境法的发展和实施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日本环境基本法的发展及我国对其的借鉴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日本环境法的发展总是备受亚洲各国的关注.这与日本深受公害教训并成功发展出一套较为完善的环境法律体系有关.同时日本环境法的发展经验深深影响着诸如中国、台湾地区等地的环境法发展.20世纪90年代日本环境法发展的一个里程碑是1993年日本颁布了<环境基本法>.这一法案是日本环境法发展历史上的第三个环境基本法(之前的两个为1967的<公害对策基本法>和1972的<自然环境保全法>).那么,<环境基本法>是怎样产生的?它与日本前两个环境基本法相比有哪些革新?它的出现对我国环境基本法的完善有什么启示?日本三个环境基本法的发展历程又对我国环境法的未来发展有什么借鉴意义?这些都成为比较环境法上可钻研的课题.本文即对此作一探讨.  相似文献   

4.
周青  王俊 《行政与法》2009,(2):104-108
文章分析了国际环境法及西方发达国家环境立法价值理念的演进,展现国际环境立法呈现出"趋同化"的趋势,探计了"趋同化"对我国环境价值理念升华的启示.  相似文献   

5.
论国际法在WTO体制中的作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国际法中的WTO规则以及国际法在WTO争端解决机制中的作用都是我们急待研究的问题。WTO规则是国际法一般规则的一部分。WTO争端解决机制是WTO体制中具有核心作用的机制。WTO争端解决机制不仅仅是适用WTO规则 ,而且还会涉及适用国际法的其它一般规则 ,如国际人权法、国际环境法、国际劳工法等。也就是说 ,WTO的内涵及外延已经超出了经济和贸易的范畴。中国加入WTO就意味着接受国际司法管辖。  相似文献   

6.
<正>法律规则的实施是指使之产生效果。这就意味着受这些规则调整的人遵守规则,确保规则的落实。国际环境法的实施指的是国际环境法主体行使国际环境法规范所赋予的权利并承担义务,其目的是实现国际环境法的法律规范。但是,在国际环境法庞大的法律体系中,许多规定通常是一般性原则而缺少具体的实施规则,这难免使国际环境法抽象化而难于实施。此外,世界各国由于政治、经济、文化、历史、地理和社会等方面的原因,对环  相似文献   

7.
论我国环境法学的课程设置与教材建设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环境法课程设置应基于理论性与实践性并重原则、现实性与前瞻性兼顾原则和普适性与特色性结合原则进行。基于这些原则,环境法课程的体系应包括环境法、比较环境法、国际环境法、自然资源法、能源法、环境法诊所课程和环境法专题研究课程。在大学本科、双学士、法学硕士研究生、法律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等教育阶段,应视情况开设具有不同侧重点、不同内容和不同深度的课程。同时,还应建立与环境法课程体系相呼应的教材体系。  相似文献   

8.
环境法基本原则对环境法体系建设和司法实践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我国环境法基本原则是学者在参考和借鉴国际环境法基本原则的基础上,结合我国环境保护立法归纳概括得出的.由于没有较高位阶的立法规定,现行环境法基本原则存在表述不一致、内容不确定、无法充分体现环境法价值理念等缺陷.纵观外国环境基本法大都有环境法基本原则的专门规定.在全球环境法形成的大趋势下,环境法基本原则的内容也呈现出明显的趋同性;而不同的法律文化和环境法治背景又使得各国环境法基本原则立法技术极具个性化.目前,具有我国环境基本法地位的《环境保护法》正面临修改,利用这一契机,在学习和借鉴外国环境法基本原则的基础上通过立法明确我国环境法基本原则是环境基本法修改的重要任务之一.  相似文献   

9.
郭丰利 《法制与社会》2011,(15):13-14,28
对于国际环境法中"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有的学者把他归为国际环境法的基本概念,有的学者将其确立为国际环境法的基本原则。区分国际环境法的基本原则和具体原则的标准是这一原则适用于国际环境法律所有领域还是只适用于国际环境法的特定领域。实际上,"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是在保护国际环境合作方面进行义务分配的一个具体原则。在适用范围上,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并不适用于国际环境法的所有领域,环境损害赔偿领域就不适用;并且这一原则稳定程度较低,存在着一个上位原则——国际合作原则。  相似文献   

10.
作为国际环境法基本原则之一的风险预防原则,其精髓在于强调当有环境风险发生或发生之虞时,不应以缺乏科学确定性为由而限制必要措施的施行。在WTO框架内,风险预防原则主要体现在《SPS协定》第5.7条。实践中,第5.7条的适用需同时遵循程序及实质两方面的要件。从这些要件可以看出,《SPS协定》第5.7条不是单纯地反映了风险预防原则,而是对风险预防原则的具体化,其所规定的临时性措施是对风险预防原则具体适用的一项风险预防措施。WTO应以《SPS协定》第5.7条为基础,与国际环境法共同发展风险预防原则。这样既有利于贸易自由化对环境所造成的风险获得更有效的管理,又有利于WTO与国际环境法的协调。  相似文献   

11.
目前,国际环境法正处于蓬勃发展并进而形成为一个独立的国际法部门的阶段。密切注意国际环境法的动向,加强对国际环境法的现状的分析研究,对于建立新的国际环境法学,对于促进我国与全世界的环境保护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作用与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12.
经济全球化给我们带来巨大利益的同时,又给人类造成了诸多不利后果且这些后果与人类真正意义的发展产生矛盾。因此全球化的发展应以可持续发展原则作为指导。本文通过分析可持续发展原则在国际环境法中予以规定具有一定的局限性,提出应将其作为国际经济法基本原则的观点。  相似文献   

13.
美国的知识产权国际保护的法律体系主要由国内贸易法中的"特别301条款"和"337条款"、WTO框架下的TRIPs协议、双边自由贸易协定中的知识产权保护条款等组成,形成了一个多层次的保护网络。美国知识产权国际保护的法律体系及其特点,对我国知识产权保护、对提高我国自主创新能力、对积极应对国际知识产权诉讼,有一定的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14.
GATT/WTO下的环境——贸易争端评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刘惠荣  潘晓明 《现代法学》2003,25(6):149-153
随着国际环境法的发展 ,GATT/WTO受理的环境———贸易争端呈现出三个阶段的变化。发达国家扩展其国内环境法的域外效力而与致力于经济目标的发展中国家产生贸易冲突 ,使这类争端日益增多 ;GATT/WTO争端解决机构适用法律时逐渐接受环保理念 ;争端解决机制通过一系列改革逐步提高了处理环境与贸易交叉问题的能力。但是 ,GATT/WTO的贸易法原则和贸易争端解决机制决定了它不可能成为解决环境———贸易争端的理想机制。  相似文献   

15.
李毅 《政法论丛》2001,(1):32-34
通过知识经济的资源配置方式以实现可持续发展应以保持一个适宜的自然环境为前提。传统工业经济掠夺性的资源利用方式造成的日益严重的环境和资源危机 ,推动着近年来有关环境保护的国际条约大量涌现 ,并使得国际环境法的规则体系不断得到发展和完善。而在知识经济对国际环境法产生着深刻的影响的进程中 ,贯穿着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应基于公平原则的全球合作的需要  相似文献   

16.
苏俊杰 《法制与社会》2010,(16):262-263
国际环境法基本原则是国际环境法大厦的基石,也是国际环境法研究的逻辑起点。国际环境法的基本原则在逻辑上首先必须符合法的基本原则的范畴;其次,应当是国际法基本原则的下位概念;最后,必须体现国际环境法自身的特点。本丈从内涵到外延对国际环境法的基本原则进行了科学重构,以期对国际环境法基本原则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论国际环境法的保护对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同爱 《时代法学》2004,2(3):40-44
随着国际环境法的发展 ,国际环境法的保护对象经历了一个从点到线、由线到面、再从面到立体的发展过程。可持续发展原则在国际环境法上确立后 ,国际环境法保护对象的范围不断扩大 :在人域内 ,从国家的环境资源主权以及相应的财产权扩大到当今世代全世界范围内的穷国、穷人和未来世代及其利益 ;在人域外 ,从珍稀、濒危动植物扩大到自然万物。《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是一个很好的例证 ,其保护对象包括两大类 :自然因素的保护对象和社会因素的保护对象。国际环境法保护对象的发展是人类的希望之所在。  相似文献   

18.
国际环境法基本原则是国际环境法大厦的基石,也是国际环境法研究的逻辑起点。国际环境法的基本原则在逻辑上首先必须符合法的基本原则的范畴;其次,应当是国际法基本原则的下位概念;最后,必须体现国际环境法自身的特点。本文从内涵到外延对国际环境法的基本原则进行了科学重构,以期对国际环境法基本原则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国际环境争端解决机制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解决和避免国际环境争端已成为近年来备受关注的论题。无论是在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期间还是新近多边环境协定的谈判和实施过程中,国际环境法的遵守问题都引起了各国政府和国际法学者的关注。多边环境条约、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以及WTO规则,是国际环境争端解决机制的主要法律渊源。在一定范围内,这些多边条约和条约体系相互影响、相互推动,又相互矛盾和冲突,呈现出国际环境争端解决机制的独特发展形态。  相似文献   

20.
对环境标志制度纳入WTO规则体系的悖论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建新 《法律科学》2007,25(6):121-128
贸易与环境的关系问题是当今国际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环境标志制度作为贸易与环境的连结点之一,是否应纳入WTO规则体系呢?国际社会对此问题争论激烈,多数国家主张将环境标志制度纳入WTO规则体系.然而,将环境标志制度内化于WTO规则体系弊端突出,外化于WTO规则体系优势明显.环境标志制度可独立于WTO规则体系,并能与之达到和谐--实现贸易与环境的利益平衡.我国应迎合WTO制度的要求不断完善环境标志制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