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24 毫秒
1.
一、城市化是中国经济跨世纪发展的关键城市化是指乡村转变为城市的过程,也就是农村人口向城市人口转变、农业劳动力向城市第二、三产业转移、农村生活方式向城市生活方式转化的经济、社会发展过程。城市化对中国经济跨世纪的发展具有特别重大的意义。1、城市化是世界潮流。联合国提供的资料表明,全球正在迅速城市化。1950年,全世界城市人口只占总人口的29%;1995年则上升到45%;2025年将达到65%以上。在世界城市化的大潮中,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化比发达国家更快。从1950年到1995年,发达国家的城市人口由4.47亿增…  相似文献   

2.
21世纪是城市的世纪。21世纪也是城市化的世纪。据1998年统计,我国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30.4%,约为3.7亿。实现现代化,城市人口要占总人口的70%左右。当21世纪我国人口峰值达到16亿时,我们的城市人口将在11亿左右。城市的规划和建设显得尤为重要,为此,我们采访了建设部总规划师陈为邦,看他如何设想和规划我们21世纪的城市化和城市。中国这艘船太大目前,世界城市化平均水平接近50%,发达国家在70%以上,发展中国家平均在40%左右,我国仅31%,低于发展中国家平均水平。我国城市化水平滞后,已经阻碍了社会经济的发展。为此,加快推进城市化进程应成为国家的重要战略,采取积极的  相似文献   

3.
本文认为中国城市化进程具有以下特点:城市人口增长速度缓慢,显著的城市化进程开始较晚;城市人口的分布不平衡;城市体系结构不合理;城市化进程受政治、经济形势变动的影响,波动起伏较大;城市人口的增加,受到计划控制和调节。作者指出,应从国情出发,加快中国城市化进程,并预测2000年的中国,城市人口的适度比重是34—38%。  相似文献   

4.
推进社区消防的意义 1.现代城市的发展和管理方式的变革,需要建立社区消防安全体系 城市化是一个国家进入工业化、现代化社会的基本特征和标志,它反映出国民总人口中城市人口的变化规律.据国家城市建设统计公报,我国城市发展进程迅速,2001年底全国有城市688个,城市人口39590万,城市面积832817.6平方公里,城市化水平为32.9%(上述数字不包括建制镇和集镇).根据中国科学院与民政部"中国城市预测与规划"课题研究组研究预测,2010年中国城市化水平将达到42%左右,今后10年我国每年城市化水平将提高0.8-1个百分点,每年新增城镇人口1000万以上,我国城市化将进入一个高速发展时期,其中沿海多数地方的城市化水平高达50%-60%,而西部大多数省区城市化水平将保持在30%-40%之间.  相似文献   

5.
薛涌 《同舟共进》2014,(4):48-50
当今世界,有36亿城市人口。到2030年,这个数字将达到50亿,占当时世界人口的60%。中国在这一全球性的城市化大潮中一马当先,城市化决定着21世纪中国的命运。  相似文献   

6.
调研数据     
《中国青年研究》2012,(4):117-119
▲中国城市化水平超过50%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发布《2012年社会蓝皮书》指出,2011年中国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数千年来首次超过农业人口,达到50%以上。这是中国城市化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年,标志着我国开始进入以城市社会为主的新成长阶段。  相似文献   

7.
荟萃园     
《人大建设》2006,(10):54-55
城市化未必能解决『三农』问题近期出版的《中国合作经济》刊文:最近,在接受访谈时,“三农”问题专家温铁军说,我们需要反思。对于城市化,温铁军说,我在很多发展中国家考察过,没有发现哪一个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化是成功的。无论是墨西哥、巴西,还是印度等国,那里的所谓城市化基本上是靠大型贫民窟实现的。中国当然不需要这样的城市化。就算是发达国家,城市化也不能解决其“三农”问题。以日、韩为例,它们的工业化、城市化速度远快于中国。日本今天只剩下558万农民,95%以上的人口都已经城市化了。但是,日本农村不是在衰败吗?农业不是很危险吗?按照一般的经济学理论分析,它的农业是应该破产的。可见,城市化解决不了“三农”问题。中国的城市化水平距世界平均水平还有10个百分点的差距。但是,看看中国城市总人口已经达到了多少?5亿多!而欧洲人口才3亿多。我们早已大大超过欧盟国家的人口总量,也超过整个西太平洋地区发达国家的城市人口总量。城市需要的是高度的资源消耗。有人说中国城市人口应达70%。我们这块有限土地上的资源,能承载得了这么多城市人口吗?  相似文献   

8.
数据     
▲中国城市化任重道远《文汇报》2003年5月11日报道,在将近200年的时间里,多数西方发达国家基本上实现了“城市化”,即多数人口形成了聚集居住的格局。20世纪中叶,一些西方国家的城市人口占全部人口比例分别为:美国72%,英国87%,联邦德国79%,荷兰86%,加拿大77%,澳大利亚83%。根据2000年的第五次人口普查,中国内地人口总数已达12.658亿,即使按照较高的指标计算,城市人口也仅占到总数的36.09%,这样,即使达到不太高的标准:60%的人口城市化,也面临着完成3亿农村人口迁入城市的任务。▲父母对青年人的影响《中国青年报》2003年5月18日报道,一项来…  相似文献   

9.
一、引言据联合国统计分析:“世界上25个最有经济实力的国家,拥有世界上281个百万人口城市的70%”,“全世界24亿城市人口占用20万平方公里的城市用地。”这些统计数据表明:进入21世纪,世界将是一个城市的世界,城市化将成为全球发展的主流。而拥有世界1/5人口的中国的城市化必然会引起世界的关注。有学者预测,中国的城市化与美国的高科技发展将是影响21世纪全球发展的两大课题。二、城市化道路选择原因中国50年来一直是走一条在推进工业进程的同时,控制城市发展和城市化的道路。通过政府干预,试图绕过城市化,实现现代化。其结果导致我国二元…  相似文献   

10.
在城市化之前,人类生活产生的垃圾会被自然界自动降解掉。随着城市的扩张和人口的急剧膨胀,垃圾作为城市代谢的产物已经成为城市发展的负担。城市垃圾处理也成为城市管理者最头疼的问题之一。据悉,世界垃圾年均增长速度为8.42%,而中国垃圾增长率达到10%以上。  相似文献   

11.
晁珊珊 《小康》2013,(10):92-93
2011年中国大陆城市化率首次突破50%,达到了51.3%.这意味着中国城镇人口首次超过农村人口,中国城市化进入关键发展阶段。“城市新移民群体”是在我国城市化进程加速的条件下产生的典型阶段性青年群体。他们是未来中国城市化的重要力量,是人口城市化的主要推动力。从我们这些年的研究来看.  相似文献   

12.
时论集萃     
世界城市化大趋势联合国人居中心发表《世界城市状况报告》指出,近200年来,世界城市化趋势加快,目前,世界人口有一半居住在城市。到2030年,世界城市人口接近50亿,约占世界总人口的60%。城市化加速的特点是:1.发展中国家城市化快于发达国家,经济最不发达国家的城市化速度最快。到2020年,发展中国家的城市人口比例将达到50%。最不发达国家的城市人口将从19亿增加到2030年的39亿。尼日利亚的拉各斯将以2300万人口成为世界第三大城市。2.人口更  相似文献   

13.
城市公共安全体系架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的城市化进程发展迅速,据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公开发布的《中国城市发展问题观察》报告,随着社会和经济建设的迅速发展,中国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城市数量猛增,并形成了以经济为纽带的若干城市群落。预计到2010年,中国百万人口以上的城市将达到125个左右,其中200万以上的特大城市达到50个左右,形成一批与综合国力相匹配的国际性城市。随着现代城市越来越成为社会经济发展运行的重要核矿,  相似文献   

14.
郊区城市化就是城市化进程中,城市发展在越过了聚集发展阶段后,出现的分散发展状态,在这一阶段大城市开始对更广大的腹地产生辐射作用,郊区和更广泛的农村地区进入城市化阶段。发达国家在经历了城市集中发展阶段后都经历过郊区城市化阶段,在这一阶段城市化率达到较高水平,人口、工业、商业等先后从城市中心区向郊区迁移,德国、美国、澳大利亚、英国以及日本等发达国家城市发展的郊区化模式表明,交通条件、工业化进程、郊区的基础设施以及规划政策等是城市化进程后期阶段郊区化的主要驱动因素。中国郊区化的驱动因素与发达国家有所不同。中国从20世纪80年代就进入了郊区城市化阶段,自此郊区小城镇进入快速发展阶段。中国在郊区城市化进程中要充分借鉴发达国家成功经验,协调好各种因素发挥聚合整合作用。  相似文献   

15.
据联合国人居中心报告,2020年发展中国家城市人口将达到其总人口数的50%,届时,我国城市化将会超过这个水平,预计我国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将达到60%,将有9亿人居住在城市(镇).在中国,城市占据着重要地位,它不仅是各种社会经济活动的中心,更是我们走向世界的窗口.但是,目前我国的城市化水平大体只相当于英国1850年(37%)、北美1910年(41%)、日本1950年(38%)的水平.  相似文献   

16.
在实践中深化对城市化和城市现代化的认识,理顺推进江苏城市化和城市现代化的思路,十分必要。一、城市化的重要性。城市化和城市现代化是历史潮流。21世纪是城市大发展的世纪,它的前期是我国城市化加快发展和城市基本实现现代化的时期。城市化将成为促进我国经济持续增长的强大动力,城市现代化是新世纪我国城市普遍追求的目标。结合江苏实际,研究推进江苏城市化和城市现代化的对策,具有迫切性和现实意义。二、城市化内涵丰富。城市化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它包含:(1)国家和地区的生产方式工业化,非农业经济比重上升;(2)国内人口由分散的农村向城市集中;城市人口增加,农村人口相对减少;城市人口在国家总人口中的比例不断提高;(3)城市空间形态变化,新城市产生,旧城市规模扩大,城市体系逐步形成和完善,城市布局趋向合理;(4)城市功能强化,城市在国家和地区经济社会生活中的作用提高;(5)城市生活方式日益普及,农村人口生活城市化。由于在统计时,以按户籍统计的非农业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计算城市化率,故容易只重视农业人口转为非农业人口这一数量指标,而忽视城市化的其它内涵和要求。  相似文献   

17.
<正>邓小平同志在谈到农业和农村问题时曾经表示过,真正走社会主义道路,要逐步缩小和消除城乡差别。什么时候建成社会主义?建成社会主义要到本世纪中叶,也就是2049年,我国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建成社会主义,消除城乡差别。现阶段中国的城市化进程有些滞后,我们要奋起直追。城市化的标志之一是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上升。从日本来看,日本是从1955年开始经济起飞,大批农民开始进城,然后农村人口向城市人口转移,城市人口比重越来越大,到20世纪  相似文献   

18.
当前,中国进入全面推进新型城市化的新阶段。北京作为一个人口超过2000万的特大城市,建国以来,城市化经历了波动发展、高速发展、快速发展三个阶段,尚未进入平稳发展的高级阶段,面临人口资源环境矛盾日益尖锐、城市体系发育严重不足、"半城市化"问题突出、城市管理运行压力空前等一系列问题。在城市化发展规律作用下,在北京市的主动调控下,未来北京新型城市化将逐步向人口有序增长、土地集约利用、空间逐步优化、品质不断提升转变。  相似文献   

19.
综合信息     
我国未来 50年城市化将耗资 15万亿元人民币  日前出版的《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报告》指出,中国“三农”问题根本出路在于大量减少农民的数量,而要实现这一点,惟有靠实现城市化战略才能最终完成。报告认为,为了支撑中国未来实现现代化的总体进程,从现在起到本世纪中叶,中国城市化率将从现在的 40%提高到 75%左右。这意味着只有每年平均增加约 1%左右的城市化率 (即每年约 1 000万 -1 200万人口从乡村转移到城市 ),才能满足现代化进程的总体要求。报告计算了中国城市化必须支付的社会成本:预测到 2050年,中国城市人口总量将达到 10亿 -11亿,…  相似文献   

20.
付春 《求索》2008,(6):204-207
1949-1957年,是新中国城市化的第一个黄金时期,中国城市化无论城镇数目、人口、规模,还是城市建设和城市体系都取得了显著的成就,而且城市化表现出鲜明的特点:起步晚、起点低,总体健康正常,政府主导型,城市人口增长以迁移增长为主。然而,从城市化本质以及从长远观点看,各种影响城市化顺利发展的问题的“种子”已经埋下,并在“一五”期间初步显露,因此它也是新中国城市化的奠基与型塑时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