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宿舍亚文化建设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有着重要的作用和影响,加强大学生宿舍亚文化建设,增强宿舍亚文化的正面教育引导作用,已成为校园文化建设工作中不容忽视的一项重要内容。笔者从宿舍亚文化在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价值引导、目标引导和行为引导功能等方面进行一些探索与思考。  相似文献   

2.
大学校园不良亚文化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的暴力、享乐、网络虚幻亚文化等对校园主流文化建设产生了许多负面影响,直接导致了一些不良现象的发生。减少不良亚文化对校园文化冲击的措施:一是大力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二是对部分不良亚文化群体实行“个案化管理”。  相似文献   

3.
无直接利益冲突现象的政治文化解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一种群体参与的社会失范行为,无直接利益冲突现象有着政治文化方面的深层原因,不同亚文化之间的分歧甚至对立以及部分社会弱势群体对主流文化认同感的弱化是引发无直接利益冲突的文化缘由。而现实的社会冲突又反过来固化了冲突文化,乃至文化被当作冲突的一种重要手段与有力“武器”。因此,治理无直接利益冲突需要从政治文化入手,主要举措包括:弥合弱势群体的社会不公心理与文化伤痛、强化主流文化的凝聚力和整合力、建立不同亚文化之间的沟通互动机制以及社会心理的预警机制等。总之,只有消除了政治文化上的对立,才能有效避免现实冲突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在社会核心价值理念的背景下,警察作为社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文化不仅受到社会主流文化的影响,而且拥有符合其自身价值追求的亚文化,警察亚文化在警察工作和生活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与此同时,由于亚文化负功能的影响,警察组织中也普遍存在着偏离主流文化的异态现象。随着法治建设的深入,我们势必通过对警察亚文化所引起的异态现象...  相似文献   

5.
高校青年亚文化是以青年大学生为文化主体的一种非主流文化,他的外部生成环境是大众文化和新媒介技术的流行,内在心理特质是青年大学生崇尚多元化、差异性,追求认同感.这就决定了高校德育管理与青年亚文化的互生性,德育管理能正确引导青年亚文化,而青年亚文化能保持德育管理的生命力活力.因此要加强德育主导性,注重人格教育,发展实践德育,推广媒体德育.  相似文献   

6.
高校不良亚文化现象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校校园不良亚文化中的享乐亚文化、网络虚幻亚文化等对校园主流文化产生了很大的冲击,导致一些校园不良现象的发生。减少不良亚文化影响的途径是:做好不良亚文化群体的转化工作,大力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开展有针对性的教育,对部分不良亚文化群体实行“个案化管理”。  相似文献   

7.
在21世纪,网络和我们的生活越来越密切。网络文化打破了传兢文化意义的框架,对传统文化和当代文化极具冲击力、影响力和渗透力,对青年亚文化同样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本文探讨网络文化对青少年亚文化的影响,及如何运用网络文化载体,推进青年亚文化建设。  相似文献   

8.
大学校园不良亚文化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的暴力、享乐、网络虚幻亚文化等对校园主流文化建设产生了许多负面影响,直接导致了一些不良现象的发生。减少不良亚文化对校园文化冲击的措施:一是大力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二是对部分不良亚文化群体实行“个案化管理”。  相似文献   

9.
青年亚文化兼具积极和消极两种属性。在消极亚文化影响下,处在社会转型期的部分青少年价值观发生了异化。重新审视当代青少年的精神世界,强化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核心的主流意识形态的价值权威,规制媒体文化价值行为,通过变革教学方式和方法以及校园学生文化团体建设来完成对青少年的主流价值观培育。  相似文献   

10.
浅析犯罪亚文化对黑社会犯罪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黑社会犯罪是一种国际社会公认的有组织犯罪的最高形态,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因此,理论界也从多个角度对其加以研究。如犯罪亚文化对黑社会犯罪的影响就有很多不同的认识。犯罪亚文化是指逆主流文化而动的反文化、反主流文化、反社会的极端越轨文化。黑社会犯罪与犯罪亚文化有着密切的联系,犯罪亚文化是黑社会犯罪的精神支柱,它是黑社会犯罪组织的内在动力。犯罪亚文化属于意识形态领域,其形成必然要受到客观物质世界变化以及人的思维变化的双重影响。  相似文献   

11.
网络亚文化是我国网络文化的重要形态之一,其发展状况直接关系到我国网络文化生态的健康与否。以“表情包文化”“丧文化”“饭圈文化”为代表的网络亚文化,在其发展中逐渐形成了泛娱乐化、价值虚无主义以及消费主义等不良倾向,对我国主流意识形态和主流价值观产生了消极影响。加强网络亚文化景观不良倾向治理,需要多措并举:一是加强思想引领,坚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聚社会共识;二是多主体协同,打造网络亚文化治理共同体,形成治理合力;三是手段革新,从冲突管理到协调治理,实现文化破壁。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PUA亚文化深受青年大众追捧,由此产生的恶性事件以及违法犯罪屡见不鲜。PUA亚文化在与我国主文化的冲突过程中已经由一种良性文化演变成犯罪亚文化。这种犯罪亚文化具备叛逆性、联结性和畸异性等特征,并会产生反社会危害、反分化危害以及反规范危害,故必须加以防范。PUA犯罪亚文化的形成机理是:外部文化冲突中不良文化的泛滥与基础教育的不足为其形成营造了条件;内部文化冲突中犯罪人的选择偏差与被害人的选择失衡为其形成提供了动能;社会监管与法律制度等规范真空也为其形成提供了便利。为遏阻PUA犯罪亚文化蔓延,必须培养青少年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加强学生的基础教育,增进对心理障碍亚群体的疏导和治疗。同时,也要强化对PUA行业的监管,完善相关法律制度,严惩PUA恶性事件和违法犯罪活动,以降低其对青少年群体的危害。  相似文献   

13.
美国人类学家A·W·林德在对越轨行为的研究中,提出了非主导文化体系中的“亚文化”,而作为亚文化中存在的不良亚文化,对青少年不良人格的形成有重要影响。不良亚文化的“极端”面更容易折射在青少年的头脑之中,并直接影响他们的主流文化观的形成。这是由于青少年生理特点、社会实践等特殊性决定的。  相似文献   

14.
“文化反哺”是人类社会文化变迁中的一种“晚辈文化”向“长辈文化”倒流的现象。本文认为,这种现象的出现与存在对弱化“代沟现象”、实现亲子间的“视阈融合”,改善“亲子关系”、增强子代的自我价值感和社会适应能力,完善“长辈主流文化”、规范“青年亚文化”、促进社会的进步与发展,有着积极而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伴随着互联网突飞猛进的发展与日益普及,青年亚文化正深刻地影响着"90后"青年群体的行为方式、聚集方式和交流方式,反映了"90后"青年群体的个性化特征。本文对"网络青年亚文化"做了概念界定,特指借助网络新媒体传播的青年亚文化;从网络语言、网络行为、网络事件、网络人物四方面阐释网络青年亚文化的表现形式;根据对四川省部分市州的"90后"青年群体(中学生群体、中职学生群体、大学生群体)的调研访谈结果,分析网络青年亚文化在四川省"90后"青年群体中的具体表现形式和异同比较;剖析网络青年亚文化现象的形成原因,提出应当从加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引导青年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搭建团属网络平台,培植网络宣传队伍;加强青年的网络媒介素养教育,构建青年自身正确的价值体系,理性引导网络青年亚文化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6.
青年亚文化是青年所喜爱的文化形态之一,如何将青年亚文化与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相结合并提高思政工作效果,已逐渐成为当前的研究热点。在上海世博会志愿者管理工作中,沪上各高校通过"称谓符号化"、"交流新颖化"、"激励创新化"等青年亚文化的表现方式,以及由此在世博会大学生志愿者管理、组织、协调工作上所取得的成效,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新载体。  相似文献   

17.
高等学校的校园文化作为社会文化的亚文化,是学校育人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大学生步入社会的桥梁,良好的校园文化,可以对大学生进行思想引导、情感熏陶、意志磨练和人格塑造,在培育学生的综合知识结构和主动学习能力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8.
浅析未成年人犯罪亚文化的功能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亚文化除具有主流文化的功能外,其本身还具有特有的功能。未成年人犯罪亚文化是犯罪亚文化的组成部分,其功能最直接地表现为对未成年人犯罪的影响和作用上。通过对未成年人犯罪亚文化功能的分析,为我们从文化视角来研究、预防、控制和解决未成年人犯罪问题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9.
《亚文化:风格的意义》出版后引起了学界和社会的高度重视,再版次数达十余次,被翻译为希腊、意大利、德、丹麦、目文、土耳其、西班牙等十种文字,成为亚文化研究的经典作品。《亚文化:风格的意义》成为文化研究中的“里程碑式的作品”,它获得的成功令大多数学术著作望尘莫及,它是英国文化研究中读者最多、最为流行的一本专著。  相似文献   

20.
不良亚文化作为一种社会非主导文化体系而存在,对青少年不良人格的形成有重要影响。大力营造良好的文化环境,切实加强和改善党对文化传播事业的领导;正确把握文化选择的力度。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体系;加强文化劝导力度,提高青少年对不良亚文化的“免疫力”。不仅能够有效地减少青少年违法犯罪,而且也是提高社会文明程度、推进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