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政治体制改革是我国改革开放的重要内容。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的政治体制改革在改革党的领导制度、完善民主制度、下放权力、精简机构、改革干部人事制度诸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就。中国的政治体制2 0多年来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相似文献   

2.
政治渐进主义--邓小平政治改革理论与中国政治发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国原有的集权政治体制在市场取向的经济体制改革开始后失去了合法性基础.邓小平从经济与政治互动的角度分阶段构建出政治改革理论,分别以民主、效率和稳定为取向.改革后中国出现以渐进式政治转型为标志的政治发展,主要表现为政治制度化水平提高,国家法理型权威确立,务实主义的意识形态为主导,政治动员程度缩小等.中国政治体制改革仍有很大的合法性空间,推动政治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化,是现阶段面临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3.
高校二级管理体制改革,二级学院民主管理是关键,因此,建立和完善与改革形势相适应的民主管理制度显得尤为重要。高校教代会制度是教职工实行民主参与,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的基本形式,二级教代会制度作为教代会制度建设的延伸和发展,是高校民主政治建设基础工程,对推进学校基层民主建设,促进校院二级民主管理起到了积极的作用,本文就如何加强二级教代会制度规范化建设提出了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4.
在中国现行的自上而下的政治体制改革中,干部制度改革无疑是关键的一环。几年前,有人曾认为当时落后的干部制度是中国政治体制改革的阻碍,近几年,干部制度似乎走上了改革的快车道。  相似文献   

5.
十八大报告关于政治建设部分篇幅不长,但作出了三个方面的贡献:一是中国的政治体制改革要实现什么样的人民民主,内容和形式是什么;二是第一次明确地阐述清楚了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三者的关系,拓展了政治体制改革的思路和空间;三是列出了两个层次、七大方面、34条具体的改革任务来落实人民民主,尤其是对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的论述。这意味着执政党终于在改革30多年后清晰地描绘了人民民主实现的图谱。但是要看到这是30多年执政党认识不断成长的结果,更要看到这些改革任务的落实是一个艰巨的过程,需要决心、智慧和艰辛的努力。  相似文献   

6.
由于国际环境、中国政治发展、政治学主流方向等影响因素的变化,西方学者在不同历史阶段对当代中国民主政治的发展形成了不同的研究视角,国家治理视角就是近十多年来颇为重要的一个研究视角。其主要特征是:强调民主能为国家建构和有效治理做些什么?反过来,善治对民主政治发展又具有怎样的意义?受国家治理视角影响,西方学者围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发展,从政党—国家民主、基层民主、法治民主、弹性威权主义以及非正式制度的民主化几个层面形成了一些值得深思的看法。  相似文献   

7.
经过十多年的发展和演进,俄罗斯政党政治虽然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但与西方经历了数百年发展历程的所谓"民主政治"相比,无论从制度上、法律上,还是从政党政治的实践看,俄罗斯政党政治都还处在其发展的初级阶段,未来发展仍具有相当的不确定性.  相似文献   

8.
黄娟 《法制博览》2015,(6):56-57
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不仅表现在经济上,政治上也是如此。我国社会的控制得到了空前放松,农村民主也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农村基层民主的建设使乡村经济、政治、文化迅速繁荣发展,民主、自由等权利更好地得到了落实。但实践中我国农村民主建设还存在许多问题、困境,还需要不断探索、完善。  相似文献   

9.
五四以来中国人一再呼唤的“德”先生(民主)、“赛”先生(科学),只有与“康”先生(商品经济)结伴而行,才能长足发展。现代民主科学的发展要建立在商品经济的基础之上,要以商品经济的发展为条件,否则就难以有突破性的发展。同时,商品经济又是天生的平等派,要求政治上的民主、平等、自由,要求政治民主的保护。中国的改革之舟要过‘百慕大三角’区。人们说全面改革中政体改革是‘百慕大三角’,而经济体制改革中价格体系改革是‘百慕大三角’。改革之舟不得不过,但弄不好就会翻船。今后5——10年是关键  相似文献   

10.
储昭根 《南风窗》2010,(7):21-22
<正>民主是提前化解、消除社会冲突、避免走向极端,公开、公平、公正的博弈机制,却不是事后包治百病的灵药。"被动民主"需要应对社会动荡可能加剧的危险。在已经结束的全国人代会上高票通过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中国的改革是全面的改革,包括经济体制改革、政治体制改革以及其他各领域的改革。"没有政治体制改革,经济体制改革和现代化  相似文献   

11.
妇女参政是推动政治体制改革和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内在要求。胡锦涛总书记在十七大报告中指出,要重视培养选拔女干部。但是,我国改革开放尤其是1988年广泛实行村组差额选举以来,妇女在村级治理结构中的政治参与水平却不断下降并持续走低。祖德·豪厄尔教授的分析表明,社会实践、经济结构、制度规范、制度程序及政治文化,都对中国妇女的政治参与带来了不利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人民政协制度,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发展的两种重要形式,是当今中国政治发展的现实基础,决定了中国政治发展的基本走向。完善人民政协的政治协商,既是当代中国政治发展的现实要求,又符合世界民主理论和实践发展的大趋势,对有效实现人民当家作主具有重要的现实价值。  相似文献   

13.
协商民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的重要实现形式,协商民主的效能受国家制度体系和法治化进程的制约。在目前中国社会发展阶段,只有整体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以改革精神、改革措施和改革行动,把民主和法治紧密结合起来,把民主和法治升华为中国人民的生活态度和生活方式,使协商民主有法可依、有法必依、依法运行,才能推进协商民主广泛多层制度化发展,才能提高协商民主在民主政治中的功能和实效。  相似文献   

14.
经过20多年的政治改革,越南共产党通过党内民主与人民民主的互动,推进具有本国特色的民主政治发展。党政关系的合理规范是越共党内民主与人民民主互动发展的首要条件,国会代表直选制的实行是越共党内民主与人民民主互动发展的开端,国会是越共党内民主与人民民主互动发展的最主要的制度平台。中国与越南有着相似的经济、政治制度以及历史文化,越共党内民主与人民民主互动发展的有效机制对我们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5.
中国人民大学高放教授的《中国政治体制改革的心声》一书,近期由重庆出版社出版了。这是一部研究、探讨中国政治体制改革问题的政论文集。全书分为五编,以逻辑关系为主、时间顺序为辅进行编排。第一编“政治体制改革总论”,主要论述政治体制改革与经济体制改革的密切关系,政治体制改革的具体内容及其重要性、先行性、曲折性和紧迫性;第二编“民主、法治与政治文明”,主要说明社会主义民主和社会主义法治是社会主义政治体制的两大原则,在我国实现社会主义民主与法治的曲折历程和重大意义,政治文明是政治体制改革的指针和目标;第三编…  相似文献   

16.
党的十五大报告明确指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跨世纪的发展,要求我们在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前提下,继续推进政治体制改革,进一步扩大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这一论断,科学地提出了我们党面向新世纪进一步推进政治体制改革的要求.  相似文献   

17.
提高民主执政的能力,必须优化政治决策机制和完善民主参与机制.这就需要进一步改革权力过分集中的旧的决策体制,按照"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原则,建立健全决策公开制度,增加决策的透明度,建立决策失误责任追究制度.中国特色的民主参与机制应该是以扩大党内民主带动人民民主,使党内民主与人民民主实行"联动",提高民主参与水平,以党内...  相似文献   

18.
健全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推进协商民主广泛多层制度化发展,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民主政治发展进步的重要体现。人民政协是适合中国国情、具有中国特色的制度安排,是我国协商民主的重要渠道和专门协商机构。人民政协协商民主即政协协商是进一步推动和完善我国民主决策的重要形式,政协协商有利于在民主决策的过程中,实现更广泛的参与,提供科学的政策方案,实现全过程的民主监督,实现公共利益的最大化。适应我国进入新时代的新要求,人民政协的协商民主还需要在制度创新、能力提升、程序建设和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等方面,进一步加以完善,从而在更高的层次和起点上推进我国的民主决策。  相似文献   

19.
西式自由民主制度及与之相适应的民主话语体系之所以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渐趋协调,关键在于围绕议会、选举、政党三位一体的"代议民主"核心制度安排,形成了一套完整的政体论述;同时,以"自由"替代"平等"作为核心价值,在本体意义上把民主政治的根本目的界定为维护个人自由。西式自由民主制度与民主话语体系成功的诀窍在于本体意义上自由民主与政体意义上代议民主的"表里相济"。围绕民主话语体系与民主政治实践之间的表里关系,在民主内涵等基础性概念的理解问题上展开对西方民主的反思,有助于探讨中国在民主话语和政治实践上另辟蹊径的可能方向。与本体意义上的人民民主相适应,中国政治改革需要着力落实的是政道意义上的参与民主。  相似文献   

20.
高雪生 《工会博览》2003,(21):21-23
厂务公开推行几年以来,有效地推进了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和党风廉政建设,促进了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和完善,并有力地支持了国有企业的深化改革。但发展不够平衡,要进一步深化厂务公开,还应着力解决以下四个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