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黑社会和中国现阶段的黑社会性质犯罪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前属中国所特有的带有黑社会性质的犯罪团伙在形式上仿效黑社会的一些做法 ,本质上临近黑社会边缘 ,但又不同于旧中国和当今境外国外的黑社会组织 ,有其自身的鲜明特点。受多种因素和环境的影响 ,带有黑社会性质的犯罪团伙在一定条件下可能演变和滑向黑社会。我国受多种因素的制约 ,到目前为止仍未能彻底根治带有黑社会性质的团伙犯罪。因此 ,必须进一步强化反黑意识和反黑措施 ,从根本上遏制带有黑社会性质的团伙犯罪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疑难问题新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刑法》第2 94条规定,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包括:组织、领导、参加黑社会性质组织罪;入境发展黑社会组织罪;包庇、纵容黑社会性质组织罪。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的刑事立法以及司法解释,对正确适用刑法规定是非常有利的。但在司法实践中,仍有一些值得深入探讨的难题,即:如何把握黑社会性质组织的含义;如何区分黑社会性质组织与黑社会组织、恶势力、恐怖组织、普通犯罪行为,怎样正确认定入境发展、包庇、纵容犯罪行为。对上述疑难问题进行深入研究无疑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
黑社会与黑社会性质组织概念之比较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近年来 ,从学术界到司法实践部门 ,对“黑社会”与“黑社会性质组织”的问题都存在颇多争议。在中国 ,从最初使用“黑社会”到现在通用“黑社会性质组织”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这其中有立法、司法部门的实践经验的积累 ,也有专家、学者在理论研究方面的贡献。但无论如何 ,“黑社会”与“黑社会性质组织”仅仅是概念而已 ,对他们的认识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更好地治理社会  相似文献   

4.
黑社会性质组织作为共同犯罪的基本形式,与共同犯罪的其他形式如犯罪团伙、犯罪集团、黑社会组织、黑社会等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对其构成特征的认定标准可以较黑社会组织构成特征降低一个档次。黑社会性质组织的行为特征表现为,违法犯罪行为的多重性和行为违法犯罪的多罪性。  相似文献   

5.
黑社会犯罪是一种具有特殊社会危害性的犯罪类型 ,从犯罪学定义上分析 ,黑社会犯罪并不仅仅指刑法典第 2 94条规定的具体罪名 ,还应包括黑社会组织及其成员实施的其他罪名。黑社会犯罪与其他共同犯罪相比 ,具有严重的组织性 ,文化同质性、垄断性、腐蚀性及目的性。  相似文献   

6.
近几年,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呈现了比较活跃发展的态势,这种形式对我国防控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的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改进防控薄弱环节有二个战略性的任务,即建立较为完善的基础防控体系和专门防控体系,加强对黑社会性质组织的从早预防。从小预防,在警力资源比较有限的条件下,提高打击黑社会性质组织的针对性和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7.
黑社会性质组织是一种特殊的共同犯罪形式,具有共同犯罪形式的一般构成特征。根据相应的综合划分标准,可以将共同犯罪形式分为五种基本形式,即黑社会、黑社会组织、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集团、犯罪团伙。通过比照梳理黑社会性质组织和这四种共同犯罪形式,揭示了黑社会性质组织构成特征,同时特别剖析了黑社会性质组织行为特征。  相似文献   

8.
本文介绍了广东黑社会犯罪现状的简况 ,并对其形成及发展原因进行分析 ,认为 :毗邻港澳的独特地理人文环境是境外黑社会犯罪渗透广东的先决条件 ;犯罪团伙的大量存在 ,是黑社会犯罪形成的组织基础 ;中国封建帮会文化的余毒加之境外黑社会思想的传播 ,是黑社会犯罪沉渣泛起并日趋成熟的思想基础 ;私有经济的存在 ,是黑社会犯罪存在并发展的经济基础 ;黄、赌、毒是黑社会犯罪滋生的温床 ;公权腐败是黑社会犯罪蔓延的土壤 ;非法枪支的大量存在是促使黑社会犯罪恶性膨胀的重要条件。  相似文献   

9.
黑社会性质犯罪作为一种有组织犯罪,是共同犯罪结合程度较高的一种形式.当前,黑社会性质犯罪越来越严重。其在组织结构、行为方式、反控制手段等方面均不同于一般团伙犯罪。如何在司法实践中认定和预防黑社会性质犯罪,值得认真研究,本文以黑社会性质组织的特征为起点,认为建立具有综合性、相对性、特殊性、法治性的控制体系是防范黑社会性质犯罪的理性选择。  相似文献   

10.
香港黑社会发展经历了几个阶段,具有自己的特点。香港社会紧跟黑社会发展形势,不断完善相应的立法工作,为警方严厉打击黑社会组织犯罪提供法律支持。香港警方在实践工作中注意总结打击黑社会的经验教训,采取有针对性的打防措施,不断给黑社会犯罪活动以有力打击。他们的一些经验和做法,对我们搞好打击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1.
刑法中规定的两种非典型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即包庇、纵容黑社会性质组织罪和入境发展黑社会组织罪,执法中应正确把握它们的界限,这是严厉打击我国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的关键。  相似文献   

12.
在我国,随着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的不断发展,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相继出现,它是我国现阶段有组织犯罪的最高形式。这种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只是黑社会组织的初始阶段,具有黑社会的一些组织特征和行为特征,处于普通犯罪集团向黑社会组织演化过渡的中向状态。概言之:“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就是以获得巨额非法经济利益为主要目的,以与国家法律相对抗为重要依托,以腐朽亚文化为精神动力,以暴力和腐蚀拉拢为基本手段,有组织地进行严重破坏经济秩序和社会生活秩序的违法犯罪活动”。  相似文献   

13.
黑社会性质犯罪防治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我国黑社会性质犯罪相当猖獗,应着眼于黑社会性质犯罪的界定,借鉴境外防治有组织犯罪的经验和教训,从加强反有组织犯罪的刑事立法、长效机制建设、政法队伍建设、国际与区域合作及其充分利用群众力量等方面,努力遏制黑社会性质犯罪的发展;应从根本上进一步消除黑社会性质组织滋生与存续的社会土壤,预防该类犯罪重发。  相似文献   

14.
对黑社会性质犯罪的再认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黑社会性质犯罪的存在是一种客观事实,它的发展有一个由小到大、由低到高、由不成熟到成熟的过程,我国的国情,决定了黑社会性质犯罪有其特殊性,这些特殊性包含着黑社会犯罪组织发展的规律性.在我国,黑社会犯罪正日益严重化,并向着更隐蔽、更高一级程度发展.  相似文献   

15.
依靠主体社会的资源和营养生存、发展的黑社会性质组织,凭借其内部非正式群体力量.对主体社会进行局部区域和行业的非法控制,极大地威胁社会公共安全和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打击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维护社会稳定,必须要对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的载体——黑社会性质组织进行合理界定。探究黑社会性质组织的称谓、厘定黑社会性质组织概念和把握黑社会性质组织特征对防控和打击黑社会性质犯罪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6.
黑社会性质组织罪是黑社会组织犯罪在中国刑法中的确定罪名。罪名的政治属性应当服从法律属性。黑社会性质组织罪与黑社会组织罪具有同质性。犯罪的社会控制性是其本质特征。  相似文献   

17.
有效地打击和遏制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维护社会稳定,是我国长期面临的一项重大任务。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的产生有其深刻的社会和法制原因:党内和社会腐败现象给黑社会犯罪寻求政治保护提供了可乘之机;特定社会环境下社会管理职能弱化和某些失误,给黑社会犯罪提供了发展条件;立法、执法方面的某些偏颇是黑社会犯罪滋生、发展的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  相似文献   

18.
对黑社会性质犯罪组织的司法认定,要从构成黑社会性质犯罪组织的本质特征、组织特征、经济特征和行为特征等方面进行。认定黑社会性质组织非法控制特征即本质特征时,应注意把握对行业、区域、控制程度的理解。  相似文献   

19.
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是1997年我国《刑法》修订后新设立的罪种。它包括组织、领 导、参加黑社会性质组织罪,入境发展黑社会组织罪,包庇、纵容黑社会性质组织罪。目前黑社会性 质组织犯罪比较猖獗,必须采取一定措施对其进行严厉打击。  相似文献   

20.
当前我国大陆不存在黑社会产生的客观条件,团伙犯罪形态也没有发展到黑社会犯罪的阶段,因此可以说没有黑社会存在。但带有黑社会性质的犯罪团伙已经出现,来势之猛,情势之急,值得我们警觉。防止黑社会性质犯罪团伙的形成,必须严格规范经济活动,严厉打击重大犯罪、经济犯罪、团伙犯罪,加强党政领导干部廉政建设,坚决铲除腐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