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陕西省民族传统体育资源呈现出外显区域性和内显差异性相结合的特点,在内容、手段、方法、发展规律等方面有着鲜明的文化特征;陕西省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和高校校园体育文化之间有着复杂微妙的关系,共同的文化特点使得校园体育文化与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之间有着必然的联系,在高校开展民族传统体育,使两种文化交融、互补成为可能。  相似文献   

2.
《学理论》2016,(2)
本文采用问卷调查法、田野调查法、专家访谈法和文献资料法对新疆环塔里木盆地维吾尔族原生态传统体育的现状进行调查研究。研究发现,在现代西方体育文化的冲击和经济发展下,环塔里木盆地维吾尔族原生态传统体育面临着严重的衰退和消失等一系列问题。研究认为,政府加强支持力度,增强民间组织力量,开展传统体育旅游资源是促进环塔里木盆地维吾尔族原生态体育保护的重要对策。  相似文献   

3.
21世纪的学校体育朝着多元化方向发展,需要有多层次的文化内涵才能培养出适应社会发展的高素质人才.学校体育通过传播传统体育文化,促进传统体育可持续健康发展,满足自身发展需要的同时,也为学校体育的拓展打开新的思路,为学校教育与传统体育文化的发展取得实效性的双赢.  相似文献   

4.
赵敏 《学理论》2012,(29):222-223
体育院校开设英语专业有其自身的学科特点和要求,学生既要学习英语语言和文化知识,还要了解和掌握一定的体育知识和体育文化。这就对体育英语的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从英语专业教学与体育文化结合的必要性分析如何培养学生体育文化意识,从而在教学过程中有意识地加强学生体育文化意识培养,以期有效地解决英语专业体育专业性不强,学生体育文化欠缺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学理论》2016,(3)
本文从原生态视角审视新疆环塔里木盆地维吾尔民族的传统体育及其文化内涵,整理南疆地区维吾尔等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分类与分布,为挖掘和剖析维吾尔族原生态传统体育文化内涵与社会价值提供理论依据。研究认为,环塔里木盆地地区维吾尔族原生态体育具有民族性、地域性、宗教性等体育文化特征,对于促进民族文化的传承和发扬,增加民族文化的交流与融合具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是边疆民族地区存在的具有浓厚民族文化色彩的民族体育活动相关要素的总称。它具有民族性、人文性和公共性,这些特性决定了政府、市场和社会在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保护和传承过程中扮演着不同的角色和承担着不同的职责。政府在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保护和传承中扮演着主导作用,扮演着"掌舵者"的角色。市场是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保护和传承的重要动力,扮演着"划桨者"的角色。社会是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保护和传承的社会基础,扮演着"重要参与者"的角色。总之,政府、市场和社会三元主体构成的良性互动和协同治理模式是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保护和传承的理想模式。  相似文献   

7.
赵珊珊  任洁 《学理论》2012,(17):173-174
民族传统体育是中华民族璀璨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浓厚的民族特色.但由于受种种因素的影响,民族传统体育逐渐远离人们的视线.针对制约我国民族传统体育蓬勃发展的因素,提出建议:一是构建全民健身服务体系;二是培育体育品牌;三是积极引导,增加投入,探索社会化、市场化的发展方向;四是加快经济、体育、民族文化一体化进程.  相似文献   

8.
彭丰 《学理论》2009,(8):191-192
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潜藏着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人与自身的和谐意蕴。实现传统体育文化和谐意蕴的潜在价值,对推动构建和谐校园的进程,引导学生形成身心和谐发展的整体健身观有着积极的作用,对于实现中国传统体育可持续发展都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9.
《学理论》2015,(32)
通过对四川省少数民族地区合理开发传统体育文化旅游资源现状和不足之处进行研究分析,找出影响因素,并提出改进对策。认为四川省少数民族地区合理开发传统体育文化旅游资源不仅有利于四川省少数民族经济发展,同时还能促进各民族之间的文化、经济和情感交流,并带动整个四川省的经济文化发展。  相似文献   

10.
探讨黔东南民族传统体育的历史源流及特点,对村寨文明的推动作用,促进民族传统体育的普及发展和村寨文明建设的进程有重要意义。它们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和浓郁民族风格,对村寨文明建设具有推动作用,同时促进民族传统体育的普及发展和村寨文明建设的进程。  相似文献   

11.
袁圆  孙跃 《学理论》2012,(21):214-215
在中小学阶段,传统的体育教学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大多学校注重对学生考试成绩的提高,忽视了体育教育的重要性;而开设体育教学的学校无论在教学内容还是教学模式方面却存在着简单、单一、重复等特点,没有让学生真正意义的感受和了解体育教学的价值。因此,让体育课堂教学回归"生活"是让体育课堂焕发生命活力的重要前提。  相似文献   

12.
容云  吴家琳  赵永亮 《学理论》2014,(2):62-64,84
开展"社区、学校、家庭"体育一体化的社区项目,是一项较好的社会公益服务活动,"社区、学校、家庭"体育一体化发展的重点对象是儿童少年,又包括社区居民,其实质是体育与健身文化,通过体育手段促进人的发展。通过开展体育教育活动形式,采用现场教学和实践活动的模式,目的是为了让人们认识到"社区、学校、家庭"体育一体化模式对体育健康实施的促进作用,探索"社区、学校、家庭"体育一体化发展模式,形成新型有效的互动运行机制。  相似文献   

13.
《学理论》2015,(12)
运用文献资料、逻辑分析、访谈等方法对民族传统体育如何传承、保护与发展进行剖析,指出要使中华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得到延续和发展,就离不开学校教学这一特殊载体的优势。但是,目前民族传统体育与学校体育还存在着一些隐性冲突和脱节的问题,对这些隐性冲突和脱节的问题进行分析,并基于民族传统体育的优势,提出促进学校教学发展的新模式——更新教学观念、人才及场地优势的互补,将民族传统体育融入学校体育中来,以实现民族传统体育与学校教学的有机结合,达到共同发展的目的。  相似文献   

14.
中国体育旅游文化学是研究中国体育旅游这一特殊的人类文化行为的本质规律;分析我国体育旅游者、体育旅游目的地范围内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民俗文化和风土人情等等相关要素之间的在文化学层面上的内在结构和逻辑关系;以研究体育旅游过程中的文化震惊和审美体验为中心内容,并且探索体育旅游文化的民族特色的学科。以娴熟的文化学表现元素来阐释体育旅游学的文化内涵,是建构中国体育旅游文化学理论体系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5.
洪圣达 《学理论》2015,(2):116-118,121
采用文献法对红一方面军长征体育文化活动进行挖掘、整理、归纳、研究。结论:首先,红军长征体育文化活动,主要是增强官兵身体素质、组织纪律、预防疾病和提高运动作战能力,为长征目标任务服务;其次,对苏区红色体育文化的继承和发展,创造性地把苏区体育运动方法与长征军事技术相结合,形成了强大的军事内能;第三,长征体育文化是长征精神的重要元素,具有独特的历史价值和现实意义。今天重温长征史,回顾体育情,是为了更好地继承和发扬长征精神,在中国特色的新长征路上,谱写体育强国新篇章。  相似文献   

16.
终身体育是随着终身教育思想发展起来的,终身体育与健康体育、快乐体育一起被称为21世纪体育教学的新概念,是体育教学改革的重点所在。本文从四个方面对大学生终身体育进行论述:1.终身体育教学思想的形成与发展;2.大学生终身体育特点;3.终身体育对大学生的作用;4.大学生终身体育的基本任务。  相似文献   

17.
高校体育课程是文化传承必不可少的一个重要环节.突出高校体育课程建设的文化意义,既是对体育人文内涵本我的理性回归,也是高校体育教育彻底摒弃体育课程的工具意识与机制,由工具主体存在转交为文化主体存在的必然走向.  相似文献   

18.
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湖南,我们要深刻认识社会体育意识的基本内涵,研究湖南的社会体育意识特点,探讨社会体育意识对湖南体育发展的影响,寻找提高湖南社会体育意识,促进湖南体育事业发展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9.
健美操作为一种新的校园体育文化形式,深受广大女大学生的喜爱,它丰富了校园体育文化的内涵,它的发展对促进整个校园体育文化的建设起着深刻而广泛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梁征 《学理论》2013,(21):246-247
高校体育精神文化是指一定历史阶段,在高校校园体育文化建设中积淀、整合和提炼出来的,反映高校校园体育文化的行为准则、价值观念和意识的总和,是校园人的体育精神生活方式和意识形态的反映。它是高校校园体育文化建设的灵魂和核心。通过对天津市高校的体育精神文化进行分析及讨论,希望发现其中的不足,以求将校园体育精神文化融入到师生心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