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清朝初期,中央政权与台湾郑氏政权的隔海分治、对抗与和谈以及两岸最后统一的途径,对于今天解决台湾问题有很重要的历史借鉴意义。郑氏政权国家认同的变异,清政府剿抚并用、以剿促抚、以战逼和的政策,对于更理性地认识当代祖国统一进程大有裨益。  相似文献   

2.
依法推进两岸统一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实现祖国和平统一,最符合包括台湾同胞在内的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要组成部分。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从中华民族整体利益的高度把握两岸关系大局,提出了依法推进两岸统一的政策主张。本文就依法推进两岸统一问题,阐述了依法推进两岸统一的基本内涵、基本形式和基本特征以及重大意义,分析了依法推进两岸统一面临的挑战和机遇,提出了依法推进两岸统一的基本路径。  相似文献   

3.
著名爱国志士丘逢甲一生的光辉实践贯穿着可贵的爱乡爱国精神,他在近代史上为中国的振兴做出了很大的贡献。今天,重温丘逢甲的台湾情结与统一思想,对于我们解决台湾问题很有启发作用。  相似文献   

4.
中美关系的焦点——台湾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台湾问题,长久以来成为中美关系的焦点,具体表现在重要的地缘战 略,国家利益异同,意识形态的对立诸方面。中美就在这些焦点上运筹着自己的方略。  相似文献   

5.
国家结构是国家的中央权力机关与地方权力机关、整体与局部之间的组成关系。国家结构形式主要可以分为单一制国家和复合制国家。根据历史民族情感、国际法的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单一制的国家,是中国的唯一合法政府,台湾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部分。两岸的统一不能援用“两德模式”、“两朝模式”,只能采用“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方针。  相似文献   

6.
在清朝初期的中国历史上 ,曾演绎过一次统一台湾的曲折经历。这是祖国统一的一次重大事件 ,它不仅在全国人民中激起了巨大的波澜 ,也引发了人们广泛、深邃的思考。重温这段历史 ,可以给我们许多昭示 ,但归结到一点 ,就是祖国的完全统一仍然是关乎中华民族命运的根本问题。为了早日实现伟大祖国的完全统一和中华民族的全面振兴 ,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进一步树立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利益的自觉意识 ,并为此作出不懈的努力。收复宝岛 拄撑半壁16世纪中叶 ,西方列强争相到东方强占殖民地。 16 2 4年荷兰人入侵台湾 ,占领了南部大员一带 ,后又与西…  相似文献   

7.
青年代表着两岸关系的未来,探究台湾青年的政治心理,对于促进对台青年工作的开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受独特社会历史条件以及岛内政治经济状况的影响,台湾青年形成了其复杂而又矛盾的政治心理:政治效能感低,不愿参与政治,但同时又有很强的自主意识,关心公共事务;台湾认同又是其主流意识,此外也渴望政治昌明,淡漠政府权威。两岸尚未统一的状态对台湾青年的身份认同有着重大影响,但岛内现实政治状况是台湾青年政治心理形成的根本因素。两岸同文同种,应加强两岸文化交流,加强两岸青年交流,培植台湾青年对祖国的认同感与归属感,携起手来为实现两岸和平统一而共同努力。  相似文献   

8.
郑成功收复台湾是发生在清代的一件震撼全球的壮举. 台湾是中国第一大岛屿.岛上物产丰富,土地肥沃.自古以来,中国劳动人民就在岛上生活.他们用勤劳的双手开发和建设这美丽的宝岛.  相似文献   

9.
“一国两制”是目前中国政府解决台湾问题的根本方案,也是重要的指导原则和政策底线。由于台湾问题的特殊性和复杂性,未来应该在“一国两制”基本原则下,通过对“港澳模式’’的突破和发展,建构解决台湾问题的“台湾模式”。国家结构理论的视角对“台湾模式”的模式建构和路径选择具有一定的启发意义。这也是在两岸统一问题上,比较符合两岸关系现状和双方共同利益的较佳方案。  相似文献   

10.
60年来,“台湾问题”是伴随着我国宪法成长的重大内容之一,《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与1978年宪法都体现了“武力解放台湾”的方针。1982年宪法体现了“和平统一”的方针。为解决“台湾问题”.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颁布了《反分裂国家法》,将长期以来的大陆对台政策以立法的形式加以系统化、制度化,成为我国“依法治国”的重要内容。“台湾问题”的法律实践在我国形成了宝贵的理论和经验。如我国解决“台湾问题”历史阶段的划分.解决“台湾问题”总体思路的变迁以及在具体手段上,从单一的方法转变为具有丰富性。长效性的综合举措。  相似文献   

11.
要实现两岸的和平统一必须通过智慧、耐心和诚意寻求两岸之间的缓冲带,而两岸文化的深入交流就能发挥这个缓冲带的作用。在强调一个中国的文化认同中,不能忽视或歧视应包括在中华文化认同之中的台湾本土文化。随着中国政治经济地位在国际上的发展和提升,文化软实力问题也日益被关注。恃德者昌,恃力者亡。真正的大国不光取决于她的经济军事实力,更取决于她的精神力量和文化感召力。  相似文献   

12.
当代台湾学校道德教育具有五大特点即注重传统道德和民族文化的传递与弘扬;注重道德教育的层次性和渐进性;重视行为规范的训练与养成;重视学校德育的时代改革和推行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德育模式.台湾学校道德教育对我们也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13.
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台湾社会本土化与民主化的发展,特别是选举的全面展开,台湾民意走向成为影响两岸关系政策的重要因素,台湾社会环境的变化与社会心理成为制约与影响两岸政治谈判的重要因素.目前,台湾社会主流尚不支持两岸开展政治谈判.在大陆崛起的背景下,台湾民众 焦虑感上升、自信心丧失,对两岸政治谈判抱有疑虑甚至充满恐惧,视政治谈判为统一谈判.其根源在于台湾社会尚未树立正确的两岸观.  相似文献   

14.
邓小平"一国两制"构想首先是针对台湾问题提出的,后来按照这一构想顺利实现了香港、澳门回归,创造了港澳模式,为解决台湾问题提供了成功范例.今天台海两岸形势严峻,令国人担忧.如何扭转这种局面,发展两岸关系,把两岸关系引向和平统一的轨道,是人们思考的问题.本文试图从国家主权统一的角度对这一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5.
在纪念《告台湾同胞书》发表30周年座谈会上,胡锦涛重要讲话指出,“两岸复归统一,不是主权和领土的再造,而是结束政治对立”,揭示了祖国统一的实质和目标,两岸关系当前的状态是“一个中国”在主权和领土上统一、政治对立、人民分离,“复归统一”就是要达成主权、领土、政治一体的完全统一状态。“两岸复归统一”讲话科学地解析了祖国统一的层次,拓展了实现祖国统一的思路,具体提供了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完全统一的新启示。本文拟从“两岸复归统一”的概念解析出发,厘清“一个中国”的法理依据和“两岸复归统一”的现实基础,并尝试探讨“两岸复归统一”可能的实现形式。  相似文献   

16.
台湾四次"问题"给了现实挑战诸多规律性的启示台湾问题最终如何解决,归根到底要由两岸人民来选择,要给台湾同胞在特殊历史条件下形成的心态和诉求以充分理解和尊重;台湾是中国领土一部分的历史事实是任何人都无法改变的;国际战略力量以及两岸实力对比决定了两岸关系的变速和变向;不论台湾问题在什么时间以任何方式解决,积极充分的军事斗争准备都是必不可少的.  相似文献   

17.
"两岸同属一个中国"是当代国际法的一个基本规范,是两岸统一的法律基础。两岸统一属于中国主权和领土完整基础上的国家治权统一范畴,与两德统一的国际合并性质完全不同。两岸统一模式的设计应做到在中国主权和台湾高度自治之间的平衡。"一国两制"是解决一国内存在两个实行不同社会制度并各自治理的区域的国家治权统一问题的最佳模式。它理论上体现了现代国际法秩序下的国家主权的本性,在实践上既坚持了原则性,又兼顾了灵活性,是国家治权统一理论和实践的划时代创新。众多非"一国两制"模式,要么是分裂中国主权的模式,要么没有充分考虑两岸分治的实际情形,因而都不适合于解决两岸统一问题。  相似文献   

18.
台湾土地税立法及对大陆的启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土地是 财富之母 ,“是一切 生产和 一切存在 的源泉。”在人地关 系日趋 紧张的 今天, 各国 普遍 重视对土地 的管理 和使用, 通过施行 各种土地 政策以 求人地关 系达最 佳配置状 态。基于 税收 的职 能因 素,对土地课 税无疑 成为各国 推行其 土地政策 的重大举 措。 我国 台湾 地 区土 地政 策 的推 行取 得 巨大 成 功,重要原因 便在于其 土地税法 的科学 性、合理 性。大陆 、台 湾实 行的 是 不同 性质 的 土地 制度 ,但 这不 防 碍我们对台 湾的土 地税立法 进行研 究,以便借 鉴台湾 的经验,完 善大陆 的土地税 立法  相似文献   

19.
香港和澳门在"一国两制"模式下和平回归祖国,无疑是20世纪中国历史结篇浓墨重彩的点睛之笔,更是中国人民统一祖国大业的重要篇章,必然对早日解决台湾问题产生重要影响,并促进中国完全统一大业的实现.  相似文献   

20.
解决台湾问题的核心是实现两岸和平统一,实现两岸和平统一的民意心理基础是台湾民众的中国国家认同,因此,台湾问题是台湾的民心取向问题,是台湾民众的中国国家认同问题。面对上世纪90年代以来台湾民众在中国国家认同上的错位乃至危机,推进两岸经济交流,加强两岸相互了解,塑造两岸共同记忆,厚植两岸共同利益,最大限度地增加有利于台湾民众中国国家认同的元素,才能真正推进“先经后政,先易后难“这一对台工作新思维,为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为解决两岸政治难题创造条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