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28 毫秒
1.
新中国成立后半个多世纪里,我们党对我国现代化进行了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级到高级的艰辛探索。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推进现代化,创造性地实践现代化发展战略,调整、完善和充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与现代化目标,以科学发展观重大战略思想对我国现代化建设模式进行丰富、完善和提升,深化了对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认识,把现代化建设继续推向前进。  相似文献   

2.
中华人民共和国走过了五十年的光辉历程。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人民共和国进入新的发展时期,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综合国力有了极大增强,社会各项事业有了长足发展,人民生活有了明显改善。同时,我们党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中积累了丰富经验,对如何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有了比较全面系统的认识,对于把我们的事业继续推向前进具有重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科学发展观反映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要求,是我国发展观的重大突破与创新,对于巩固当前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好形势,解决前进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把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顺利推向前进,既具有深刻的理论意义,更具有强烈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我们要准确把握科学发展观的丰富内涵,自觉地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上来.  相似文献   

4.
一、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决定从1979年起全党工作的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以后,一个突出的问题,就是我国的现代化建设将如何起步,要沿着什么样的发展途径前进,一句话,将怎样规划和设计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发展模式。这是必须予以回答的根本问题。1982年9月1日,邓小平在党的十二大开幕词中明确指出:我们的现代化建设,必须从中国的实际出发。无论是革命还是建设,都要注意学习和借鉴外国经验。但是,照抄照搬别国经验、别国模式,从来不能得到成功。这是邓小平思索中国发展模式的历史起点和逻辑起点。从此以…  相似文献   

5.
问题导向,就是以发现现实中的重大问题为根本指向,以解决重大问题为根本着力点,不断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前进。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整个过程贯穿着强烈的问题意识,鲜明的问题导向。正是以问题为导向,我国在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历程中逐步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相似文献   

6.
在现阶段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快速发展时期,人的问题和人性问题将直接影响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质量。本文从探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人性特点出发,论述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人性复归问题。  相似文献   

7.
邓小平在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过程中,提出了经济发展“波浪式”前进的思想。深刻领会这一思想,对于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高举邓小平理论的伟大旗帜胜利前进李连仲在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关键时期,江泽民总书记5月29日在中央党校省部级干部进修班毕业典礼上发表了重要讲话,旗帜鲜明地提出,“一定要高举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伟大旗帜,用这个理论来指导...  相似文献   

9.
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中央领导集体,高举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伟大旗帜,准确把握世界发展趋势,认真总结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经验,提出了一系列重大战略思想,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推向前进。  相似文献   

10.
邓小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中有关经济思想揭示了我国社会主义改革开放与现代化建设的特征和规律。他提出了一系列具有创新性的理论观点,这些思想对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一系列重大经济理论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他科学的将马克思主义的普遍原理与我国的实际相结合,提出了一整套科学系统的理论,为社会主义建设提出了新思路,体现了独特的创新性,从而把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推进到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相似文献   

11.
民主政治是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和政治保障,和谐社会对民主政治又有着明显的促进作用。只有大力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才能把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不断推向前进,使我国真正成为一个民主法制、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文章阐述了民主政治建设和和谐社会的辩证关系,就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促进社会和谐提出了相应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12.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推动历史前进的决定力量。党的群众路线是中国革命胜利的重要经验,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现实启迪,是实现新时代强国梦的必然选择,在中国革命、建设、改革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中国共产党坚持走群众路线,实现了中国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  相似文献   

13.
大革命"结束后,我国进入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转移到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轨道上,全面推进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相似文献   

14.
我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中华法系源远流长。但是,我国的法治建设却始于新中国的成立,从"人治"到"法制"再到"法治",我国的法治建设一路行来,经历了几多风雨,几多坎坷,在艰难中跋涉,在曲折中前进,已经取得的成就举世瞩目,但未来仍然任重而道远。全面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仍是全党全国人民为之不懈奋斗的伟大目标。  相似文献   

15.
根据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目标的要求以及我国现实条件 ,党中央提出了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第三步战略目标 ,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到本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现代化。该战略目标的实现将是我国全面实现现代化建设进程中的又一里程碑。本文通过对现代化建设新阶段的内涵界定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历史任务、现实条件的分析 ,论述了我国现代化建设事业第三步战略目标的科学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16.
以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围绕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等重大理论问题和实践问题,根据时代的要求,在不断总结国内外现代化建设实践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目标、内涵等进行了积极地探索与思考,在现代化理论与实践上实现了三次大的历史性飞跃:一是从"优先发展重工业"到"四个现代化"的飞跃;二是从"四个现代化"到"富强、民主、文明"三位一体的飞跃;三是从"富强、民主、文明"三位一体到"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四位一体的飞跃。  相似文献   

17.
文化建设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一个重要内容。江泽民同志深入阐发和系统总结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我国文化建设的丰富经验,逐步形成了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新思路、新观点,丰富和发展了我党的文化建设理论,把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提高到一个新的高度。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特征是与时俱进,建设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江泽民同志在十五大报告中精辟而全面地概括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基本内涵和方针:“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就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  相似文献   

18.
改革开放20多年来,我国农村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经济建设成就卓著,精神文明建设硕果累累。但是,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和完善,作为农村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没的核心内容——思想道德建设中也出现了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这些问题能否得以解决、解决得快慢,将直接影响到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成效,影响到我国农村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  相似文献   

19.
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华民族是富有爱国主义光荣传统的伟大民族。爱国主义是动员和鼓舞中国人民团结奋斗的一面旗帜,是推动我国社会历史前进的巨大力量,是各族人民共同的精神支柱。现在,我国人民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党的基本路线指引下,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努力建设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继承和发扬爱国主义传统,对于振奋民族精神,凝聚全民族力量,团结全国各族人民,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中华民族  相似文献   

20.
外交部部长钱其琛同志于2月24日新学期开学之际到外交学院作形势报告,勉励全院师生巩固安定团结的局面,创造良好的教学环境、深入教学改革,取得教学、科研新成果。钱部长在报告中阐述了当前国内形势,他指出,目前我国社会稳定、经济向上、社会风气好转、思想战线趋向健康。尽管我们在前进的道路上还有困难,但只要全国人民同心同德、团结一致,在党的正确领导下,一定能取得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胜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