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对于法律责任概念的全面、准确把握应从逻辑构造、社会事实因素与价值因素三个方面来阐释,即法律责任是指在逻辑上相互衔接的法律关系组成、以国家强制力保障对象承担的社会责难,法律责任条款是指在法律文本中表达法律责任内容的法律条款。要准确把握法律责任条款的概念,还需要进一步厘清法律责任条款与一些近似概念的区别与联系。责任条款根据不同标准可以划分为实体性责任条款与程序性责任条款;民事责任条款、行政责任条款、刑事责任条款与宪法性责任条款;确定性责任条款、委任性责任条款与准用性责任条款。  相似文献   

2.
为了保证地方立法机关在地方立法中更科学合理地设定法律责任 ,立法者在拟定法律责任条款时 ,首先要体现地方立法的目的 ,同时 ,其内容的设定 ,还要体现出科学精神 ,具有可操作性 ,考虑该法在施行中的要求。但从我国现行地方立法法律责任条款来看 ,仍存在法律责任条款不协调、缺乏衔接 ,法律责任条款过于原则 ,法律责任条款有明显空白漏洞等方面的问题 ,直接影响了地方立法的有效实施。针对地方立法法律责任条款存在的问题 ,应采取加强法律责任条款的衔接和协调、加强法律责任条款的量化、避免法律责任条款的空白漏洞等措施 ,完善地方立法法律责任的设定  相似文献   

3.
合理而具有操作性的法律责任条款,对于社会救助制度顺利实施以及社会救助权利保障具有重要意义。梳理现行制度文本发现,虽然已有不少规范,但国家立法层面,法律责任条款存在覆盖对象不全面、责任类型不完整、可操作性不强等问题;地方立法有所补充但存在上位法依据缺失、各自为政、重复规范等问题。在实施中,对申请人、救助对象骗保责任追究不到位,对经办机构及工作人员的违法行为惩戒错位、滥用等问题也值得重视。在进行法律责任类型、内容及其实施的剖析基础上,应考虑在全国层面统一社会救助立法中设置类型化、可操作、梯次化的法律责任条款和免责机制,加强执法机制,完善公开机制,提升社会救助制度运行的精确性、严肃性和公信力。  相似文献   

4.
设定模式及其选择直接影响环境监管行政法律责任条款的立法质量。所谓环境监管行政法律责任的设定模式,是指环境监管行政法律责任条款在特定立法文本之中的排列组合及表述模式,是环境监管行政法律责任形式与内容的立法构造与表达方式。它主要包括条款衔接模式、条款排列模式与条款表述模式。为保障和提高环境监管行政法律责任条款的立法质量,在条款衔接模式及其选择方面,应摒弃传统非对应设定模式,优先选用条序对应模式或者行为对应模式;在条款排列模式及其选择方面,应视具体情况与实际需要分别选用集中排列或分散排列模式;在条款表述模式及其选择方面,应摒弃惯常采用的概括引证模式,严格控制采用列举引证模式,大量选用列举设定模式。  相似文献   

5.
矿产资源损害的行政法律责任过于强势,不仅在一定程度上吸收了相应的民事法律责任,而且对刑事法律责任的独立也造成了明显的影响,法律责任表现出明显的结构失衡。导致该局面形成的原因涉及我国矿产资源的配置方式、所有权运作模式、法律传统以及矿产资源自身特性与物权制度不兼容等诸多方面。对矿产资源损害法律责任结构失衡的矫正,应从在矿产资源立法中培育和形成民事法律机制,以及对刑事法律责任与行政法律责任进行合理区分与衔接等方面着手完善相关制度设计。  相似文献   

6.
我国现行立法在对童工的界定、对最恶劣形式的童工劳动的禁止、法律责任的追究及相关部门执法监督方面还存在问题,表现为对童工工作性质界定范围过窄、法律责任不完全、执法监督不力等。禁止童工立法的完善应从多角度界定童工,安排多部门协同监督检查,设置多重法律责任。  相似文献   

7.
由于法律拟制确实会产生一定的“威胁”而较难被社会公众所认同,因而为了应对和防范这种“威胁”并加强其被认同感,应当在一般刑法条款的立法程序之外再设置一些特定立法程序来规范法律拟制技术的运用或法律拟制条款的设置;1.设置包括立法听证会和立法论证会在内的特定的公众参与程序;2.设置法律拟制的立法说明程序;3.设置法律拟制的审查、解释及废止程序.  相似文献   

8.
现行反行政垄断立法对行政垄断法律责任的规定存在责任形式单一、责任体系不健全,责任程度轻微、责任方式不具有针对性,责任追究主体缺失或不明、责任无法具体落实等问题,有些法规甚至没有规定法律责任。应构建行政责任、民事责任、刑事责任三位一体的行政垄断法律责任体系。行政垄断的主要责任是行政责任,应建立反垄断执法机构直接追究行政垄断主体行政责任的外部追究体制。行政垄断损害赔偿责任不宜纳入行政赔偿范围,将其作为民事损害赔偿责任处理,更有利于保护消费者和其他合法经营者的权利。由于行政垄断严重的社会危害性,应规定行政垄断的刑事责任,并实行双罚制。  相似文献   

9.
符合逻辑规律是立法语言规范的基本要求,但由于我国立法工作中只注重解决突出问题、实体问题,而不太重视语言表述问题,因而在现行法律中语言逻辑失范现象比较普遍.主要表现在:由于概念不准确而造成某些法律条文难以理解或理解不一致;由于概念混同而降低了法律的可操作性;由于自相矛盾而损害了法律的权威性;由于逻辑层次不清而影响了法律的严谨性;由于列举不全造成了法律漏洞,而列举繁琐又使得一些条文冗长累赘.  相似文献   

10.
现行反行政垄断立法对行政垄断法律责任的规定存在责任形式单一、责任体系不健全,责任程度轻微、责任方式不具有针对性,责任追究主体缺失或不明、责任无法具体落实等问题,有些法规甚至没有规定法律责任。应构建行政责任、民事责任、刑事责任三位一体的行政垄断法律责任体系。行政垄断的主要责任是行政责任,应建立反垄断执法机构直接追究行政垄断主体行政责任的外部追究体制。行政垄断损害赔偿责任不宜纳入行政赔偿范围,将其作为民事损害赔偿责任处理,更有利于保护消费者和其他合法经营者的权利。由于行政垄断的严重社会危害性,应规定行政垄断的刑事责任,并实行双罚制。  相似文献   

11.
政府责任立法是一项关于政府公共权力制约及其行使边界规范的政治活动,除了宪法及相关政治法的实体性条款之外,大多数政府责任立法多应表现为程序性法案。然而,在现实中政府责任与公共权力相伴生的规律退化为法律对权责规定模糊的立法困境。在关于政府责任的立法过程中,立法语言技术滞后性问题造成了当下法律条款难以明确权责之间的界限,结果衍生出政府责任实现与追究的难题,这不利于法治政府建设。若要实现政府责任的法律控制,亟须提高立法语言技术水平,促进政府责任法律体系的统一,并加大程序性法案在政府责任立法中的比重。  相似文献   

12.
环境公益责任是指因损害纯粹环境公共利益而应承担的法律责任。学界主流观点和部分重要立法错误地将环境公益责任的本质属性设置为民事法律责任。环境公益责任的正确属性和隐含的既存属性应为行政法律责任。将环境公益责任本质属性错误设置为民事法律责任导致了无过错责任原则的错误适用、举证责任倒置的错误适用、公民组织错误地成为公益代表人、民事法律程序错误地应用于环境公益责任实现的一系列法理和制度后果。而民事救济论与环境权具体化理论的影响、跨法系制度移植中的误解、对侵权责任法在环境公害案件中适应性改变原因的误解是造成环境公益责任的本质属性被错误设置为民事法律责任的原因。环境公益责任应当在理论和立法上回归行政法律责任序列。  相似文献   

13.
问责情形是问责制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因某种特定行为或事实结果的发生,需要对相关责任主体进行问责的事由。从中央和地方两个层面对我国现行问责制的法律规范文本进行分析可见,我国问责情形的设定存在一些不规范的地方,诸如立法滞后、混乱、片面和条件化等问题。问责情形设定不仅要弄清楚问责对象应负担什么责任的问题,还要弄清问责主体间责任和权限的划分问题。问责情形规范化要从主体责任清单明晰化、统一立法与衔接、问责情形类型化、细化归责原则等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14.
公平责任原则能否适用于高等学校学生伤害事故,一直是高等学校学生伤害事故归责原则研究和适用中争议的焦点之一。争议在理论研究、司法实践和地方立法中的对立,实际是民法学界公平责任原则存废争议的延伸,源自对《民法通则》实施以来我国立法、司法解释,特别是《侵权法》相关规定的不同解读。对此所作的分层分析表明,我国法律既没有肯定公平责任原则的法律定位,也不存在公平责任原则适用于高等学校学生伤害事故的规定。“公平责任原则”只能作为归结法律责任以外社会责任的一项损害分担规则。  相似文献   

15.
青少年网络沉溺以及由此引发的青少年违法犯罪等青少年网络社会问题,不但严重危害青少年的健康发展,也扰乱了我国的社会秩序与和谐。但网络不是导致青少年网络社会问题的根源性因素,相关责任主体的缺失是青少年网络社会问题增长的根本原因。必须通过立法,确立政府、学校、社会主体以及父母及其他监护人的法定义务,明确规定其不履行义务时的法律责任,从而建立有效的预防青少年网络社会问题的法律干预机制。  相似文献   

16.
仓至仓条款是海上货运保险合同中规定保险责任期间的重要条款。它看似简单,适用起来涉及的法律问题众多,历来被公认为是保险基本理论中令人难以理解而叉极为复杂的重要条款。经常因理解而异引发保险纠纷。实践中学者们研究时多将重心放在此条款责任规定的理论阐释和说明上,未深究纠纷产生的根本原因。我们经仔细研究,认为根本原因在于仓至仓条款具有以下特点:误导性极强的法律责任术语,宽进严出的保险利益及利益不对等的终止条款三大隐性陷阱。本文通过这三个方面的论述来探讨仓至仓条款目前存在的不足,以期为保险法学研究提供一种新思路。  相似文献   

17.
为了保障依法治教,我国先后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等教育法律法规,我国教育法律体系初步形成。但是,由于各地教育发展水平不同,具体教育状况存在差异,而国家层面的教育立法侧重原则性的规定,因此,加强教育地方立法,可以有效实现依法治教,促进教育事业发展。目前在我国教育地方立法中,法律责任的设定存在问题多多,探讨教育地方立法责任设置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8.
健全流域管理协调机制是新时代流域水环境保护工作提出的新要求,而现行法律仍以行政区域管辖与部门管理为基础,缺乏系统化治理理念。在地方利益强化的背景下,分割的地方立法模式使得区域水环境保护陷入“碎片化”困境,关键的解决之道为设置地方立法中的协调条款,调和流域各行政区域的关系。以汉江流域为范例,分析流域水环境保护地方立法的碎片化局面,解析地方立法中协调条款的设置现状与局限,并对其中的基本要素进行规范性构建。  相似文献   

19.
证人保护责任的法理基础是确定保护证人责任归属的理论根基,对于涉及国家利益、社会公共秩序和社会公共利益的诉讼及纷争,国家是承担证人保护责任的主体。而我国现行证人保护制度的缺失实质是证人保护法律责任不清晰。因此,健全证人保护机制首要是构建完备的法律框架,完善法律规定,制定"良法"。  相似文献   

20.
我国现行诉讼机制对受教育权的保护范围相当狭窄或者较为模糊,立法中没有形成“权利本位”、受教育权内容设计粗疏、相关法律规则缺损。为了实现对受教育权全面的诉讼保护,必须全面解析受教育权诉讼机制存在的问题及缺陷,科学设置相关主体的法律责任,明确对受教育权进行诉讼保护的内容以及范围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