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反分裂国家法》是一部既反映民意,又体现宪政精神的良法。其整个内容均体现了现代宪政的原则和精神,具有充分的法理根据和宪政基础。  相似文献   

2.
《反分裂国家法》由十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颁布实施,表明了全体中国人民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反对台湾独立的共同意志和坚定决心,符合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有利于地区稳定与发展以及全世界的和平、稳定与繁荣。本文着重分析了该法颁布实施三年来所体现的现实意义及其不可替代的重大价值。  相似文献   

3.
梅献忠 《行政与法》2007,13(2):54-56
《反分裂国家法》的出台是中央政府长期对台政策的法治化选择。以这部法律为窗口,可以看出执政党推行依法治国的决心、信心和水平的提升。《反分裂国家法》是宪法性法律,是公法,是实体法也是程序法,同时也是和平法而非战争法。仔细审视这部法律,可以看出它还充满着和平、宪政、法治和人权的法理精神。  相似文献   

4.
5.
法律战是现代法治条件下进行军事斗争准备和开展军事斗争活动的一项重要手段,《反分裂国家法》是反"台独"的重要法律武器。《反分裂国家法》的制定有着充分的法理依据、明确的宪法依据和严格的立法程序,它对于遏制"台独"分裂势力、钳制外部干涉势力、赢得各界广泛支持有着重大的战略意义,在以法制"法"、以法遏"独"、以法促"统"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
反分裂国家法是在台独分裂势力不断抛出台独言论,大肆推行去中国化、公投制宪、文化台独的历史背景下制订的。反分裂国家法在客观上把党对台湾的政策以法律的形式固定下来,与国防法一起为今后在对台政治斗争和军事斗争等方面提供了更为充分的法律依据。  相似文献   

7.
法律战是现代法治条件下进行军事斗争准备和开展军事斗争活动的一项重要手段,《反分裂国家法》是反“台独”的重要法律武器。《反分裂国家法》的制定有着充分的法理依据、明确的宪法依据和严格的立法程序,它对于遏制“台独”分裂势力、钳制外部干涉势力、赢得各界广泛支持有着重大的战略意义,在以法制“法”、以法遏“独”、以法促“统”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
《反分裂国家法》的出台是中国依法执政的新飞跃。国际法视角,《反分裂国家法》是以主权法对抗干涉法,是打击台独势力的尖兵利器。它不是反对台海分治的现状,而是反对台湾从中国分离成为一个新国家。《反分裂国家法》完全符合国际法的基本原则,有利于维持国际和平与安全。但该法的出台也暴露了国际法的体制性弊端,国际法有待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9.
针对《反分裂国家法》第八条合宪性探讨自该法颁布实施以来未曾断绝。但认为该条合宪的学者往往将理由集中于国务院和中央军委决定和组织实施的"非和平方式",是其为全国人大授权或由依职权所得之权利。本文从"非和平方式"之性质入手,将"非和平方式"理解为"军事管制手段",并由此展开一系列研究,以期对该法第八条之探讨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0.
2005年3月通过颁布的《反分裂国家法》对正确处理两岸关系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对大陆对台湾问题的处理方式从政策到法律的转变从政治法治化的视角进行分析,以试图解释和明确制定《反分裂国家法》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11.
周其明 《法律科学》2005,23(4):58-63
选举法历来是关乎民主和法治最重要的法律之一,选举是一国民主和法治的标尺。我国立法机关理应全面审查现行选举法中存在的缺陷,进行全面的修改。  相似文献   

12.
李龙  汪习根 《现代法学》2001,4(1):13-19
本文旨在从法理学的高度来探讨国际法与国内法的关系。以法律规范的和谐统一作为科学地认识国际法与国内法关系的逻辑点 ,通过对法的调整机制和内在特质所具有的普遍性进行分析 ,提出了关于国际法和国内法关系的“法律规范协调说”。  相似文献   

13.
法律对屠杀问题的回应,始终在两种模式之间徘徊:一种是以国家刑法为给养来源的刑法上的敌人模式,另一种是源于国际刑法的刑法上的不人道模式。后者更适合屠杀的定性标准,它暗示了在大量死难者面前,对人性的否定。建立刑法上的不人道模式需要回应三个方面的问题:第一,罪的含义;第二,归责;第三,惩罚的实质。首先,根据《国际刑事法院规约》第7条,我们至少可以认为反人道模式中被保护的人性包含着两个相辅相成的要素:每个人的特殊性,以及每个人都平等地归属于人类共同体。其次,在归责问题上,我们不能满足于只制裁处于权力链条最顶端的人,还必须考虑等级体系的所有级别。最后在惩罚实质上,我们不仅要在刑罚制裁上考虑惩罚的本质,而且还需要从修复以及协商的角度看待这一问题。文章最后指出,刑法上的不人道模式成为一个可以实现的、普世的理想,尚需国际法与国内法的合作以及各个学科之间的协力。  相似文献   

14.
姜敬红 《行政与法》2005,(1):117-119,123
以立法的方式对世界文化遗产和自然遗产加以保护,是尊重人类文明的体现和社会进步的要求。国际社会和世界上许多国家都十分重视以立法的方式对世界文化遗产和自然遗产加以保护。我国在此方面作了大量努力,《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乃原则性规范保护中国世界遗产难以起到实效。而中国仅有的两个保护世界遗产的专门法:《四川省世界遗产保护条例》和《福建省武夷山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保护条例》均为地方性法规,仅能在所属区域内发生法律效力,且地方立法不可能有全国立法应有的全局意识。因此通过立法制定全国性的、具体的、可操作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世界遗产保护法》来对中国的世界遗产加以保护势在必行。笔者构想,《中华人民共和国世界遗产保护法》拟分为:一、总则;二、规划与管理;三、文化遗产保护;四、自然遗产保护;五、文化和自然遗产保护;六、法律责任等六个部分。  相似文献   

15.
邹双卫 《时代法学》2011,9(1):21-27
中国内地与澳门同时面临着土地法律制度的重大革新,两地的公有土地建设使用制度具有共同的法律功能,进行比较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由于受土地面积与地理位置的限制,《澳门土地法》所确立的分阶段批出土地的做法值得内地学习,但该法与《澳门民法典》严重脱节,从而使得理论与实务界对土地批给程序所创设的土地权利性质产生了争议。内地的《土地管理法》与《物权法》基本上能保持有机协调,通过公有土地建设使用程序为土地使用人创设了典型物权或准物权,并且确立了一套较为完善的权利公示制度,这是《澳门土地法》修改中应当重视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法科留学生与中国近代法学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何勤华 《法学论坛》2004,19(6):82-90
近年来,我国学术界对法科留学生与中国近代法制的关系问题有了一些研究,但对法科留学生对中国近代法学所作的贡献,则还未系统涉及。本文分三个部分,对中国近代法科留学活动的展开,法科留学生在中国近代法学的诞生与成长过程中所起的作用,以及因法科留学活动而带给中国近代法学以若干特点与传统作了比较详尽的阐述。  相似文献   

17.
国际代理法律适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代理作为一项古老的法律制度 ,在商品经济活动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在国际代理的法律适用方面 ,国际上的做法主要有 :代理权方面 :内部关系准据法说 ;本人营业地或住所地法说 ;行为地法说和代理人营业地或住所地法说。至于国际代理的内部关系和外部关系各国大都将之纳入一般合同中加以讨论。  相似文献   

18.
中国的国际法学:问题与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的国际法学在繁荣发展的同时,也存在诸多的问题。这些问题主要集中在对国际法和国际法学的作用和功能认识不足,国际法学研究中实用主义和功利主义色彩较浓,国际法学研究与国内法学研究脱节,国际法学研究的基础薄弱,国际法学的研究队伍青黄不接等方面。这些问题的解决,不仅需要整个社会对国际法和国际法学确立正确的认识、提供有力的环境,而且在终极上需要所有国际法学者的共同努力。  相似文献   

19.
论中美刑法因果关系的差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美刑法因果关系的内容与结构存在明显差异.美国刑法因果关系建立在判例法基础之上,层次清晰,规则、体系完整.而中国刑法因果关系建立在哲学因果关系理论之上,内容简单,且与被告人主观预见无关.尽管目前刑法理论界不乏走出"必然性"与"偶然性"争论困境的呼声,但教学和司法层面仍然遵循原有理论.因此,有必要对我国因果关系理论进行重新思考,构建新的刑法因果关系理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