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8 毫秒
1.
尽管当今世界的广告充斥着可口可乐、百事可乐以及各种速溶咖啡等等最入时的各种各样饮料,但具有独特性的世界“三大饮料”之一的茶,拥有悠久的历史,成为一种影响最广的“文化”,真可谓“故人气味茶样清,故人风骨茶样明”。欧美有的人津津有味品着红茶,并用茶配制成各种饮料,也乐意用绿茶消肥强骨,茶在世界风行着。当中国瓷茶器具在世界最大的索斯比拍卖行的价码开到几十万美元的时候,你会为茶的魅力感到惊讶;如果你喝茶的时候是大杯大碗的喝,并没有品味出“茶文化”的博大精深。而当东瀛的日本人得饮茶之俗后,把饮茶“修炼”成“茶道”,于是许多人明白饮茶也是一门深奥的“艺术”。茶,是中国文化中不可欠缺的一部分,它具有多层次的意蕴。  相似文献   

2.
我曾在日本东京观赏正宗的“日本茶道”。在优美的乐曲声中,身着和服的茶女,手捧典雅的茶具,以舞蹈般的表演仪礼,向客人敬茶、献茶,真的让人感到这是一种难得的艺术享受。据介绍,日本茶道,源于中国杭州余杭区径山寺的“茶宴”,唐时由去日本留学的和尚传入,经过近千年的演化,始成今天的日本茶道。当时我想,我们杭州的龙井茶,是茶中的极品,中外闻名,何不发掘“茶宴”这一文化资源,创编“龙井茶道”,以弘扬我国古老悠久的茶文化呢!如今,这一愿望在位于西湖风篁岭上的龙井山园“茶文化村”里实现了。该园地处满觉陇和龙井之间,发掘龙井茶产地的…  相似文献   

3.
中国的茶文化源远流失。在汉民族中.关于茶,自古就有文人雅士托以情怀意绪,并赋予超然之气。其实,回到茶本身.茶所联系着的人群和他们特有的生活方式,绝不仅仅是一个“雅”字所能包含,它或许会更生动,更深厚,更广阔。就像德昂族,茶不仅仅是生活必需品,而且是他们的“命脉”联系着德昂人的精神信仰和这个民族特有的生活方式。离开少数民族丰富多彩的茶文化,单纯以文人“茶道”来看中国的茶文化,未免简单迂腐。清新、生动而丰富的少数民族茶饮内涵,也能不同于城市商业推动的“茶馆文化”,让我们来细加品味。  相似文献   

4.
两·岸佳偶茶为媒,跨海姻缘一茶牵。闽台婚俗讲究“三茶”、“六礼”,茶与婚姻的关系自古以来就十分密切。近几年来,在台商李瑞河创办的天福集团中,以茶为媒牵成了跨越海峡的7对姻缘。  相似文献   

5.
淳安是我国历史上久负盛名的茶区之一,是闻名全国的“遂绿”主产地、绿茶出口重点县,也是国家良种——鸠坑茶种的原产地。旱在唐朝,鸠坑茶就已列为贡品,清朝时已大量出口。淳安属亚热带季风气候,独  相似文献   

6.
华安茶叶栽培历史悠久,从唐朝起便开始有人种茶。20世纪末,华安茶叶又迎来新一轮的发展春天。在历届县委县政府实施“兴茶富民”的战略带动下,产业发展达到高峰期。到目前,茶叶种植面积达16万亩,龙头企业近百家,加工厂上万家,专卖店遍布全国各地。华安茶产业取得巨大的发展,已成为华安县的经济支柱,茶农因茶致富者甚多。  相似文献   

7.
继去年《中国好声音》火得如火如茶之后,最近热播的《中国梦之声》接过了传递的火炬,成为了收视新宠。不论是之前“好声音”里赚尽噱头的四把会转的导师转椅,还是这回“梦之声”中嬉笑怒骂皆成文章的四位“活力”导师的尽情表演,都成了观众茶舍饭后津津乐道的谈资。且不论一个成功的娱乐节目到底是应以收视与口碑为尊,还是以其所传递的精神文化内涵为尚,笔者看到的却是这一系列不相关的娱乐选秀节目真正相关的地方——它们一个个居然都是“克隆版”、“加盟店”。  相似文献   

8.
茶,作为世界三大饮料之一,是中国物质文化的一块瑰宝。而茶所承载的文化涵义则远不止于此,中国的茶文化是中国人对世界文化的一大贡献,世界各国无论是茶物质文化还是茶精神文化都直接或间接地来源于中国。一、茶是中国浓茶起源于中国,历史悠久,“茶之为饮,发乎神农氏,闻于鲁周公。”茶文化的形成和发展在陆羽的《茶经》出现之后。被誉为“茶叶百科全书”的《茶经》可以看做是茶的发展的成熟阶段的标志,它的问世标志着我国的茶文化在唐代进入了繁荣  相似文献   

9.
正习近平在比利时布鲁日欧洲学院演讲时,以茶和酒喻义东西文明的兼容共荣。指出"茶的含蓄内敛和酒的热烈奔放代表了品味生命、解读世界的两种不同方式。但是,茶和酒并不是不合兼容的,既可以酒逢知己千杯少,也可以品茶品位品人生"。对于这一理念,唐末刘贞亮就倡导品茶品味品人生的十德之说:以茶散郁气,以茶驱睡气,以茶养生气,以茶除病气,以茶利礼仁,以茶表敬意,以茶尝滋味,以茶可行道,以茶可雅志,饮茶使人恭  相似文献   

10.
茶又名"茗",现已成为世界许多国家的主要饮料。我国古有饮茶之风,茶又有药用之效,茶文化源远流长。茶作为世界三大饮料之一,从发现利用到成为人们普遍喜爱的饮料,历经漫长的岁月。   在秦朝前,茶并不是一种饮料,而是当做一种药材,被称为"苦茶",它对人的大脑和心脏能起兴奋作用,并可清热解渴。到西汉,茶开始成为人们生活中的饮料。三国、魏晋南北朝时,饮茶的风气已经形成。到唐朝,茶已成为人们生活的必须品,在城镇已经出现有茶馆,茶和柴米油盐酱醋一样已成人们日常生活的"七件事"。此时陆羽所著的《茶经》,详细记载了茶的…  相似文献   

11.
德昂茶韵     
德昂族种茶历史悠久,人称“古老的茶农”,至今在一些村寨周围还可以看到已有数百年树龄的老茶树。德昂人非常自豪地说,很久很久以前,我们种的是“金茶”、“银茶”,闪闪发光。的确,史书记载早在宋元时期德昂族的金银最多,在集市上他们是最早以茶叶作为商品交换各种食物的民族,在当时茶叶是他们的经济支柱,即“摇钱树”,故而把茶当“金茶,银茶”。茶叶在德昂族的社会生活中有着广泛的用途,与其日常生活密不可分。他们对茶情有独钟,茶,不但是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饮品、供品、赠品、祭品,而且已渗透到社会文化的各个方面,成为特有的民俗文化。…  相似文献   

12.
邓前程 《思想战线》2005,31(3):117-123
茶马贸易本属汉藏民族间、农区与牧区间互通有无的经济交流活动,它本应遵循固有的经济规律。其发端的唐朝如此,其发展的宋亦大致如是。但至明朝,统治者希图借经济手段去替代政治、军事所无法完成的统治功能(“以茶驭蕃”),并“联番制虏”,隔绝传统的蒙藏联系,“壮中国之藩篱”。汉藏茶马贸易的原有功能发生变异,纯粹的经济活动被赋予了浓厚的政治内容。  相似文献   

13.
刘大维 《求索》2013,(3):144-146
唐诗因其艺术成就以及繁荣盛况成为中国文化史上最精彩的篇章,这一篇章的谱写者唐朝文人更是受到后人的推崇。本文以唐诗为文献资料,通过对诗词中涉及的休闲活动进行分析研究,探讨了唐朝文人所爱好的休闲活动项目、特征及其原因,为更加丰满地展示唐朝文人形象提供了素材,也为中国古代休闲活动研究提供了参考资料。  相似文献   

14.
曹琪 《今日上海》2012,(5):32-33
自1994年创办以来,上海国际茶文化节在历经多年的磨练与打造,已逐渐成长为上海市著名的文化品牌与节庆活动。去年,该节更名为“上海国际茶文化旅游节”,仍秉承“以节兴茶,传承文化精义;以节为媒,促进经济互动;以节兴区,扩大闸北影响;以茶载道,提升市民素质”为特质,在每年茶叶丰收之时为人们奉上一场美轮美奂的茶事盛典。  相似文献   

15.
中国茶文化     
李春恩 《台声》2004,(6):86-89
从古至今,上至宫庭礼仪,下至民间风俗,乃至文土茶会、寺院茶事,茶可谓人们以茶为对象,书画记 事,诗赋唱和;人们以茶明志,以茶会友,以茶待客,以茶礼佛,以茶敬祖。干百年来,茶悄悄融入我们生活中的各个领域,形成独特的茶饮文化。 随着岁月流逝和世事变迁,茶渐渐成了中华民族的举国之饮。茶之味清淡、平和、宁静,相伴国人数千年,默默地滋润着一代又一代的炎黄子孙,而中国茶文化也形成更为深厚的内涵。  相似文献   

16.
白童 《台声》2004,(5):84-87
饮茶,雅称“品(?)”,是东方民族历史悠久、独具特色的民俗习惯之一。茶艺,则是千百年来我们聪明的祖先在饮茶实践中结合社会形态、社交礼仪以及时代背景等逐渐探索形成的一种文化瑰宝。早在唐代陆羽所著的《茶经》中,就对与茶有关的文化内涵和基本常识进行了详细的论述。而在古代文献上第一次出现“茶”与“茶  相似文献   

17.
喝一杯好茶     
陈云君 《天津人大》2009,(11):44-45
以茶为载体的文化现象,就饮茶形式言,在中国大陆称为“茶文化”,台港澳地区称为“茶艺”,日本称为“茶道”,韩国称为“茶礼”。虽似纷纭,其致一也。于是近二十年来,我国大江南北茶艺馆大兴,各省市纷纷成立各种茶文化组织。  相似文献   

18.
1200多年前,唐代竟陵(今湖北天门县)人陆羽于唐肃宗上元元年(公元760年)来到浙江湖州,时年28岁。湖州是陆羽的第二故乡,他在这里隐居30余年,潜心著述,完成了世界上第一部茶学专著《茶经》。陆羽于72岁时病逝于湖州。后人称陆羽为“茶圣”。为了著述《茶经》,陆羽寻茶觅泉,浙江的茶山泉井成了他躬亲实践、科学研究的理想之地。沿着茶圣陆羽的足迹,我们搜寻到了茶的历史文化,更见证了当今盛世茶事。茶还是茶,茶话依旧,只是故事已经改变了很多……  相似文献   

19.
有着数千年历史的中华茶文化,在以茶事、茶礼、茶会、茶宴、茶俗等为代表的行为文化层面自成体系,不仅保留了既有特色,而且传遍五洲,不断吸收着新元素,生动演绎了东西方文化的交融。新时代,中国特色大国外交为世界展现了开放创新、包容互惠的发展前景,"以茶叙事"频频出现于APEC峰会、G20峰会、金砖峰会等重大国际多边场合,担当着传递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理念的文化使者。中华茶文化承载了中国人崇尚的与世界相处之道,"以茶为媒、以茶会友",促进和而不同、兼收并蓄的文明交流已成为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20.
“气象”是一个兼具文学、美学与文化品格的范畴。“气象”之“气”渊源于先秦儒家的养气说。以宗经载道为旨的唐代古文家继承、发展了先秦儒家思想 ,推崇诗文正大、雄浑的气象 ,将它视为内“积于中”的“正气”的发露与显扬。“气象”一词在宋代诗论中高频率的使用与新儒学即理学对诗学的影响与渗透有着密切的关系 ,它实际上成为了宋代诗文一个特有的文化符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