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确定死亡赔偿金的法律性质是研究死亡赔偿相关问题的基础。我国目前立法及司法解释对死亡赔偿金的规定不一,学者之间争论较大。死亡赔偿金应是对死者近亲属因亲人死亡所逸失利益的经济损失赔偿,与精神损害赔偿是并列的赔偿项目。  相似文献   

2.
王海磊 《传承》2014,(10):134-135
2012年新修改的刑事诉讼法强化了被害人的权益保障。刑事附带民事诉讼程序的相关规定得到较多扩充,但是死亡赔偿金却没有得到立法确认。因此,厘清死亡赔偿金的由来与性质,提出解决死亡赔偿金问题的建议,就显得刻不容缓。  相似文献   

3.
受害人车祸伤残后因意外发病死亡,其近亲属能否索取残疾赔偿金?依照以往的惯例,残疾赔偿金是对受害人因人身遭受损害致残而丧失全部或者部分劳动能力的财产赔偿,只有受害人活着,才存在劳动能力丧失或减少的基础。如果伤者已经死亡,其计算残疾赔偿金的载体或基础已不复存在,残疾赔偿金的赔偿成为不必要;且残疾赔偿金请求权具有绝对人身专属权,不具有可继承性,伤者死亡后,伤者的继承人对残疾赔偿金一般不享有请求权。  相似文献   

4.
李健 《公民导刊》2012,(7):36-37
亲人不幸遇难,其死亡赔偿金当如何分割?是按遗产分割?还是按其他方式分割?日前,钱某丈夫遇车祸身亡,钱某要求分得丈夫三分之二的死亡赔偿金,并为此与公婆闹上了法庭。法律专业人士指出,我国目前尚没有法律或司法解释,对死亡赔偿金分配做出明确规定。  相似文献   

5.
案例2004年5月1日,万州至重庆高速公路发生一起交通事故,造成杜某(农民)和谢某(城镇居民)死亡。二人的家属起诉到重庆市江北区人民法院,要求事故的责任方对杜某和谢某的死亡承担人身损害赔偿责任。法院经过审理判决赔偿杜某死亡赔偿金44300元,判决赔偿谢某死亡赔偿金161880元。  相似文献   

6.
黄芬 《求索》2010,(5):168-169,194
死亡赔偿金不是对死者生命损害本身的赔偿,它应当具有财产损害赔偿的属性。进一步而言,死亡赔偿金是对与死者生前共同生活(家庭生计共同体)的近亲属遭受的财产损害在维持其一定生活水平范围内的赔偿,而不是对死者逸失利益的赔偿。  相似文献   

7.
2008年3月初,历经数月官司博弈,由一笔6万元死亡赔偿金引发的翁熄讼战降下了帷幕,以赔偿金竞买孩子监护权的提议被法院叫停。  相似文献   

8.
死亡赔偿金的性质是《侵权责任法》出台前后探讨比较多的问题之一,"同命不同价"提法的不科学性导致社会拷问法律公平。死亡不是对命价的赔偿,而是对死者有关亲属的财产损害赔偿。我国死亡赔偿金制度在完善上应该确立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综合考虑影响收入状况的各种因素,以及逐步扩大并规范法官的自由裁量权。  相似文献   

9.
一月扫描     
<正>新闻点击侵权责任法通过凸显四大亮点2009年12月26日,全国人大常委会表决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纵观侵权责任法,不难发现其中的一些亮点。一是明确规定了精神损害赔偿。我国之前的法律当中规定了死亡赔偿金、残疾赔偿金,但是赔偿金如何计算,包  相似文献   

10.
刑事附带民事诉讼是保障被害人及其亲属合法权益的重要方式之一,但我国刑事附带民事诉讼的赔偿范围较为狭窄,止于物质损失,不包括精神损害,并且一般也不予赔偿残疾赔偿金和死亡赔偿金,与我国《民法典》关于人身损害赔偿问题的规定相左。在赔偿范围狭窄的前提之下,部分法院还根据被告人的实际赔偿能力裁剪赔偿数额,全然不能体现民事责任恢复性司法的功能,难于重建被破坏的民事社会关系。被害人因人身权利受到犯罪侵犯而提起的附带民事诉讼应当直接看齐《民法典》,扩大赔偿范围,将精神损害赔偿、"两金"(残疾赔偿金、死亡赔偿金)及被扶养人生活费纳入刑事附带民事诉讼的赔偿之列。  相似文献   

11.
2004年5月26日晚上,吴坚在回家路上被一家公司的汽车撞倒,被送进省新华医院时,医生说已经回天乏术,只是时间长短的问题。看着病床上的丈夫,妻子阿丽心如刀割。十天之后,吴坚撒手人寰。同年10月,阿丽与肇事方就丈夫死亡的赔偿事宜达成协议,对方除支付抢救费用外,另支付死亡赔偿金等费用近13万元人民币。然而就在拿到死亡赔偿金时,阿丽却莫名其妙地成了被告,告他的不是别人,正是丈夫吴坚的四个亲兄弟。四兄弟说阿丽没有资格继承吴坚的财产及13万元死亡赔偿金,因为他们不知道吴坚有这么一个老婆。四兄弟还说,吴坚在医院抢救期间,曾神志清醒过,这时他立下了一份"口头遗嘱",说如果自己真的不行了,一切财产由四个兄弟继承,财产包括吴坚名下的一幢1999年购买的房屋及死亡赔偿金。并称代写这份遗嘱的是某镇政府一姓钱的工作人员。兄弟告兄弟妻子要求分割兄弟的财产,这种情况很少出现。四兄弟提起诉讼主要的理由是:他们有吴坚生前立下的"口头遗嘱"。  相似文献   

12.
在现实生活中,一些人认为,交通肇事者因犯罪被追究刑事责任后,对受害人家属在单独提起的民事诉讼中所主张的死亡赔偿金不予赔偿。但是,自2004年5月1日起施行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对此作出了新规定。日前,江苏省海安县人民法院就依据该司法解释审结了一起道路交通事故人身损害赔偿纠纷,该院一审判决被告李某向受害人的继承人许某等人赔偿医疗费、死亡赔偿金等各种费用75067.86元。  相似文献   

13.
彭为 《人大论坛》2010,(6):22-23
由于我国现行法律对死亡赔偿金的性质及其如何分割没有明文规定,理论界对此也有较大分歧,在司法实践中更是出现多种不同的观点和判例……  相似文献   

14.
纪萍 《民主与法制》2013,(33):38-39
2013年2月20日,王凯与妻子协议离婚,15天后与廖某闪婚,新婚61天后新婚妻子溺水身亡,留下400万元巨额保险。廖某死亡当天,巨额保险受益人王凯向上海大众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提出保险死亡赔偿金的索赔请求。与此同时,公安机关发现廖某的意外死亡疑点重重……  相似文献   

15.
2011年5月13日上午11时30分左右,北京市民姜先生驾驶小轿车行驶至丰台区周口店路云佃路13号线杆北侧时,被某绿化队管理的树木砸到,姜先生当场死亡。丰台区交通支队认定此事故并非交通事故。因协商赔偿事宜未果,姜先生的妻子和儿女将绿化队诉至法院,索赔死亡赔偿金  相似文献   

16.
提请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一次会议进行三审的《侵权责任法(草案)》新增规定:因交通事故、矿山事故等侵权行为造成死亡人数较多的,可以不考虑年龄、收入状况等因素,以同一数额确定死亡赔偿金。对于这一条款,媒体一般解读为“城乡居民死亡赔偿同命同价“。不过我对此还是有疑惑:“死亡人数较多“是什么意思?死亡多少人才算较多?是  相似文献   

17.
2005年11月,在三门峡市打工的河南陕县农民秦项新在一次殴斗中被打致死。去年8月,三门峡市中级人民法院作出判决,判行凶者除承担刑事责任外,还必须按照城镇居民标准支付17余万元的死亡赔偿金。  相似文献   

18.
我国现行的死亡赔偿立法采取的是"继承损失说"。由于在计算标准上采取了简单的城乡二元标准,一方面不能公正反映每个受害人收入损失的程度;另一方面也导致城乡居民死亡赔偿数额悬殊。因此,应当还原"继承损失说"的本来面目,以每个受害人生前的经济水平和获取收入的能力为最基本的标准来计算死亡赔偿金的数额。  相似文献   

19.
编辑同志 :我朋友李某与丈夫小林结婚后生了一个女孩 ,这对封建思想根深蒂固的小林来说成了一块心病。为了再生一个男孩 ,小林便同妻子小李商量利用假离婚来达到超生的目的 ,等李某生男孩后再复婚。二人编造好离婚理由后 ,到民政部门办理了离婚手续 ,女儿由小林抚养。但前不久 ,小林在一场意外车祸中死亡。经交警部门处理后 ,肇事方支付了4万元赔偿金。李某前去领取这笔赔偿金时却遭到了拒绝 ,原因是李某已同小林离婚 ,二人不再是夫妻关系 ,交警说 ,这笔赔偿金应由小林的父母来领取。请问 ,交警部门的处理是否正确 ?小珊小珊读者 :交警部门…  相似文献   

20.
褚玉龙 《人大研究》2010,(3):F0002-F0002
<正>"同命不同价"源于2003年12月4日《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该解释规定:"死亡赔偿金按照受诉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或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