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钟振 《当代广西》2013,(11):20-21
【核心提示】 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是加快推进城镇化、实现城乡公共服务均等的重要措施。在城镇化进程中,中小城市和小城镇要增强产业发展、公共服务、吸纳就业、人口集聚功能,其中最重要的方面就是加快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城镇功能,提高发展承载能力。目前,我国城镇基础设施建设资金短缺,尤其是后发展、欠发达地区,投入的建设资金与城镇化跨越发展所需的大量投入相比,存在较大缺口。此外,城镇基础设施历史欠账较多,污水、垃圾处理等主要设施不配套,使得城镇功能不够完善,影响城镇人居环境。  相似文献   

2.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以及改革开放不断的深入,农村城镇化的步伐随之加快,城镇的规划建设也有了很大提高和发展,成为农村实现经济大发展的突破口。由于建设速度发展很快,我们对城镇发展可能出现的问题又预见不足,因此在规划编制、管理机制与法规建设等方面有较多不完善之处,出现了盲目开发、乡镇企业布局分散、乱占耕田和综合利用原有城镇土地资源不够、重复建设等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使城镇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受到极大影响和制约。本文针对小城镇规划和建设实施情况进行分析,力图认清现状,找出问题,并提出对策措施和建…  相似文献   

3.
中国的县域经济经历了漫长的发展历史,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其功能不断完善,地位日益提高,县域经济已经成为中国国民经济中具有综合性的基层经济,在整个国民经济中具有基础性地位。党中央高赡远瞩,把大力发展县域经济与加快城镇建设、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一道放在同等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4.
新中国成立以来,社会主义制度下的城镇化进程经历了不平凡的发展阶段。随着城镇不断发展 和城镇化的加速推进,已使绝大多数城镇的历史遗存及其原有组织结构发生了根本性变化。中国城镇 化在形式上与一般发展中国家城镇化发展并无多大差异。然而,由于中国特殊的国情和经济社会制度 的不同,使中国城镇化又具有自己的特色,表现出明显不同的特征。  相似文献   

5.
王树华 《群众》2014,(5):53-53
<正>城镇化离不开城镇建设,可是在城镇化建设过程中,很多地方政府并不是根据本地经济实力和产业发展基础来推进城镇化,而是片面追求城镇建设的规模和速度,盲目建新区、造房子。这种"有城无市"型的城镇化发展模式,往往容易引发农民难以转变为市民的"半城镇化",沦为靠水泥砖块堆砌的"伪城镇化",并最终催生了"鬼城"在各地频频出现。城镇化要建设的远不止城镇本身,其更为核心和关键的内容是人的城镇化。当前,我国城镇化建设  相似文献   

6.
彭军 《政策》2002,(12):53-53
利川是湖北的西大门。建设好湖北西大门是利川市委市政府的重要职责,也是利川人民的企盼。建好湖北西大门一个重要的措施就是,加快利川的城镇建设步伐,展现湖北西大门的形象。在西部大开发和中国入世的背景下,利川有着加快城镇发展的内在要求与巨大潜力,城市经营的前景十分广阔。我们应该抓住机遇,扬长避短,积极实施经营城市战略,推动利川城市发展快速提级升位。  相似文献   

7.
张卓娅 《传承》2011,(12):80-81
任何一个城镇的形成和发展都有特定的自然人文条件,城镇规模也反映了它的发展水平。在封建正统思想统治上千年的中国古代,几乎所有的重要城镇建设、城区功能分布等都围绕这一思想展开。清代曲江县城的建设亦是如此,它的规模、功能及内部形态与明代相比,大同小异。但其墟市的增多,分布变广,又说明清代的商品交换规模和水平远比明代要高。  相似文献   

8.
我国的区域经济研究,可以追溯到50年代中期。1956年冬,我国着手编制“二五”计划。“二五”计划期间,将要新建的工业项目、工业区、工业城镇较多,往往要在不太大的区域范围内,建设若干工业区和工业城镇。在这种情况下,需要研究重点建设区域内工业布局、城镇布局与区域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和地域生产的组织形式的关系,区域经济结构的建立与发展等问题。为了使工业项目、工业区、工业城镇的建设因地制宜,布局合理,1956年,国务院作出了《关于开展区域规划工作的决议》,要求有重点地进行若干地区的区域规划。为此国家建委设立了区域规划和城市规划管理局,并先后在湘中、包头、兰州、个旧、茂名、昆明、  相似文献   

9.
只争朝夕 苦战城镇建设发展年 奋力开拓 再奏城镇建设新凯歌太和县建设局局长李安庆九六年,是安徽省太和县"城镇建设发展年",创建省级文明卫生城市达标年,县委、县政府等六大班子目标明、信心足,以(96)1号文件下发了城镇建设工作的决定。上半年来。建设局以...  相似文献   

10.
葛宪明  郭江山 《求索》2013,(11):238-240
新型城镇化是新农村建设的发展和继续,是扩内需和未来1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根本保证。与之前的城市化相比,新型城镇化表现的农民职业转换以及由农村到城镇的地域转换都有了新的内涵,它体现出中国"创造"的特色包括农民市民化、城镇产业化、城镇有文化、小城镇升级转型和资金来源渠道多样化。最后提出在新型城镇化建设中要注意把控好尺度和速度以及明晰政府和市场调控空间。  相似文献   

11.
素有鹿乡之称的西丰县城,最近几年来在城镇环境治理上取得明显效果,城镇动迁改造步伐加快,城镇面貌焕颜一新,绿化、亮化、美化一应俱全,山水之城建设别具一格。2006年9月份,铁岭市在西丰县召开了推进城镇化建设工作现场会,市委书记对西丰县城镇建设与管理工作予以高度评价和充分肯定,各县(市)、区领导也一致称赞。现今,全镇居民为能生活在这样一座秀美的山水之城感到非常快乐与自豪。这巨大的城镇变化与几年来县人大与代表的有效监督和支持是分不开的。  相似文献   

12.
易水 《创造》2011,(9):30-35
土地资源是我们赖以生存发展的物质基础。云南省山区、半山区面积占国土面积的94%,可利用的土地资源相当有限。在云南加快建设中国面向西南开放的“桥头堡”战略下,如何推进城镇化建设?如何破解经济社会发展的城镇用地与农业耕地保护,是云南今后必须面对的课题。  相似文献   

13.
赵秀玲 《求索》2014,(1):75-80
中国城镇化已进入深化期,如何避免方向性失误和价值观迷失,就变得重要而迫切。城镇化并不等于去乡村化,城镇化也不能过于相信西方理论与逻辑,城镇化需在重视城镇发展时保持传统的血脉与根本。因此,中国城乡治理应将重点放在人的现代化、都市乡村化和地域文化的保存上。在此,台湾社区建设的某些方面可资我们借鉴。  相似文献   

14.
随着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产业化进程的加快,城乡建设日新月异,对城镇的规划、建设、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国家和省先后公布了很多城镇的法律法规,用于规范调整一定社会关系而形成的权利与义务关系,其包括了建设活动中所发生的行政管理关系、经济协作关系及其相关的民事关系。但城镇管理内容繁杂,建设活动面广,在实施国家和省法律法规中,大理白族自治州遇到了对规划管理、操作程序、监督检查、法律责任规定较少、笼统、缺乏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等不少问题,州人民政府及时制定了政府规范性文件指导城镇规划建设管理的各项工作。  相似文献   

15.
生态城镇建设是中国城镇化的未来发展方向。生态城镇建设是一项重要的民生工程,它离不开公众的积极参与,但目前我国在生态城镇化建设中,还存在着公众参与意愿不高、参与渠道有限、参与动力不足等诸多问题,阻碍了生态城镇化建设的顺利进行。要化解这些问题,必须不断提高公众的生态意识,确立其在生态城镇建设中的主体地位,调动其参与建设的热情。广泛的公众参与是实现生态城镇建设目标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16.
为推进城镇建设健康持续快速发展、加速城镇化进程,必须树立经营城市的新理念。 1.强化抓城建就是抓发展的理念。城镇建设不光是建了几条街道,修了几幢漂亮房子,它的最终目标是要推动经济发展,而经济的发展又会带动城镇建设。为此,在实际工作中,要注意克服认识上的片面性,一方面要不断深化对城镇建设工作整体性和重要性的认识。另一方面,坚持城镇建设为发展经济搭台,创造良好的投资环境,为发展经济提供载体,各地要结合当地的特色和产业,依托资源优势,来确立城镇发展类型、发展规模,把发展小城镇与加快农村经济和产业结构调整、乡镇企业二次创业结合起来,积极引导乡镇企业向城镇  相似文献   

17.
王悦洲 《前沿》2006,(11):220-223
城镇与农村产业结构密切关联。农业剩余与农村生产要素市场化、农村工业与第三产业的发展对城镇建设形成巨大推动。要加强农村第一产业,夯实农村城镇建设基础;调整优化农村第二产业,促进城镇健康发展;大力发展农村第三产业,提高城镇建设水平。  相似文献   

18.
韦胜红 《当代广西》2008,(20):38-38
城镇管理是事关城镇发展乃至县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课题。近年来,环江毛南族自治县县委、政府高度重视城镇管理,采取一系列有效措施,在推进城镇化建设中取得了明显效果,去年获得广西城市市容环境综合整治南珠杯竞赛特等奖。与此相联系,环江近年来实施的以生态县城为带动的生态建设工程,也取得了较大成绩,先后获得了国家级生态建设示范区和全国绿化模范县光荣称号。总结环江城镇管理的做法,笔者得到了五点启示:  相似文献   

19.
小城镇规划中的保护和发展地方民族文化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镇是人类文明的结晶,是物化的历史文化。云南的地方民族文化的形成和发展与各类城镇是密不可分的,其中小城镇由于数量大、分布广的特点,成为民族文化的重要载体。城市规划已成为作用于城镇发展过程的一项重要的社会实践,通过对城镇物质空间演变的控制直接影响城镇文化的保护与发展。因此,在建设民族文化大省,弘扬地方民族文化的过程中,城市规划应该承担起自身的责任和义务,并且充分发挥其积极的促进作用。一、省域小城镇规划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1规划过分偏重于城镇现代功能的组织,机械地完成了小城镇发展的历史阶段性跨跃,…  相似文献   

20.
刘永平 《前进》2005,(1):47-49
近几年来,我们充分认识到城市化是拉动工业化、实现现代化的有效途径,把城市和城镇的发展放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高度,紧紧把握当代城市发展态势,调动全社会各阶层的力量,以城市公共事业市场化为手段,坚持新建与改造并举,加快土地使用权、公共基础设施等城市资本的高效、健康、协调运作,城市和城镇发展取得了一些成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